艺术论文
-
中国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中的问题和措施分析论文
2024-05-18 11:58:00
2
[摘要]:在舞蹈教学体系中,中国民族舞蹈教育有着重要作用,教师指导学生重点针对民族舞蹈的技术技巧进行综合训练,能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舞蹈技术技巧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舞蹈表演能力和编排能力,助力民族舞蹈艺术文化的有机传承。本文从中国民族舞蹈技巧训练入手,先简要分析技术技巧训练的重要性,然后探究当前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训练改革措施。
-
中国古典舞表演中的动作节奏分析论文
2024-05-18 11:43:58
14
[摘要]: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独具魅力。它融合了古代哲学思想、艺术观念和民俗文化,以流动的舞姿、音乐、服饰和舞台设计等元素,展示了一种超越时间的美丽。而动作节奏作为古典舞表演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的独特性及其对舞蹈的诠释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
指向核心素养的“一课多歌”——音乐课堂新样态论文
2024-05-18 11:38:23
16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能够有效陶冶学生情操并培养情感。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对于音乐课堂更加重视。大单元教学是在分析固有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经归纳、重组、联结后,打破单一、零星化的传统教学形态,以大单元主题为中心引领学生从点到线再至面展开系统化学习,宏观、立体地对音乐知识展开探究,教化并养成学科核心素养。而“一课多歌”的教学理念与新课改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不谋而合。在充分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教师自身能力特点的前提下,有目的围绕大概念引领下的彼此零散、碎块化的知识点,最终在教与学上形成内外衔接、螺旋递进有
-
中国当代残障文学发展轨迹研究论文
2024-05-18 11:32:42
11
[摘要]:发轫于建国伊始的当代残障文学,伴随着残疾人事业的推进,经历了从行业讴歌到生命思索,从个体书写到多元融合的发展历程,涌现出了吴运铎、张海迪、史铁生、余秀华等诸多残疾人作家,他们的作品书写残疾,思考命运与抗争,发出生命的强音。此外,以毕飞宇的《推拿》、航鹰的《明姑娘》等为代表的作品表现出健全作家对于残障人群的深切关注,有力推动了残障文学与主流文学融合。经历七十余年的发展,残障文学不仅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补充,更以其跨越磨难的坚韧与乐观彰显出中国文化强大的精神品质。
-
谭恩美小说民族文化承续思想融入高校德育教育实践研究论文
2024-05-18 11:27:05
2
[摘要]:高校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当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德育教育的理念不够明确、德育教育的实施方式不够有效等。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包括了分析谭恩美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承续思想的时代价值,分析其思想与高校德育教育之间的内在契合性以及其与高校德育发展结合的实践路径探索。
-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态势论文
2024-05-18 10:59:46
29
[摘要]:章将分析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发展态势,先介绍了数字化技术在中国民间舞蹈的应用现状,强调了数字化技术在舞蹈领域的广泛应用。随后,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民族舞蹈的创新应用,包括舞蹈影像采集与保存、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及增强现实技术在舞蹈中的创新,这些应用拓展了舞蹈的表现方式,丰富了文化传承。最后,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对民族舞蹈生态学的影响,包括创新编创手法与表达、舞蹈社群与数字互动平台的发展,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数字化技术如何影响文化发展与传承。数字化技术为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注入了新活力,拓宽了研究领域,为
-
宋元文人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及精神阐释论文
2024-05-18 10:44:38
12
[摘要]:宋代文人画的兴起背后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两宋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北宋建立初期,在经济政策方面积极推行商品经济,商业繁荣兴盛。这种繁荣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满足,进而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关注,因此,这一时期涌现出众多文人画家。同时,宋代的文人绘画还受道家、禅宗的影响。当时,源于唐代的禅宗哲学在宋代进入全盛时期,尽管当时儒、释、道三教融合,但许多文人士大夫将他们的思想倾向转向了佛道。禅宗不仅影响了宋代理学,还对绘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北宋中后期形成巨
-
四川非遗美育资源建设与开发的研究思考论文
2024-05-18 10:39:57
14
[摘要]: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是理念和实践并重的过程,如何将非遗文化和高校美育教育相结合,建设和开发非遗文化美育教育资源,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从四川非遗美育资源的创造力与创新、审美教育、文化交流等价值入手,简要分析四川非遗美育资源建设现状,并针对性提出了资源整合与保护、教材与课程开发、保护与创新平衡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等实践路径,旨在推进高校美育教育实效性,以期为文化传承以及高校美育教育提供经验借鉴和帮助。
-
水彩风景写生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中的表现与传承论文
2024-05-18 10:34:27
3
[摘要]:水彩风景写生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建筑文化是各国文明的精髓,但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水彩风景写生通过艺术表现,记录、保存和再现传统建筑的特点,有利于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同时,水彩风景写生促进了传统建筑的创新与发展,将古老与现代相融合,使建筑焕发新生。最重要的是,通过教育与培训,它培养了新一代艺术家和文化传承者,为传统建筑的传承提供了可持续的途径。因此,水彩风景写生在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与创新之间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有助于将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下去。本文旨在探讨水彩风景写生在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
圆明雅趣论文
2024-05-18 10:29:41
18
[摘要]:富有儒雅诗情的乾隆帝,对于奠定圆明园的整体风格起到关键作用。透过园林营构,他再现诗画意境、体验曲水流觞等文人雅趣,营造出一个不同于宫廷氛围的诗意化空间。在这里,他暂时摒弃帝王之尊而化身文士,于山水之间感受仁义之德、体悟生命真谛。圆明园已然成为乾隆帝自我生命体验与人格理想建构的试验场,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活泼泼的生命个体对自我身份所作出的突破与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