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
-
生物滤池系统的不同停留时间对于臭气中H2S和NH3去除效果的影响论文
2024-09-26 13:45:14
21
[摘要]:气体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是影响生物滤池去除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采用中试规模的生物滤池研究不同停留时间对臭气中H2S和NH3去除效果的影响。
-
碳中和背景下微藻生物固碳技术探究论文
2024-09-26 12:03:25
47
[摘要]:固碳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碳减排方法,可提升碳减排能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对比分析法,分析了微藻生物藻种选育及其培养技术,探究了微藻生物收获方法与衍生应用。
-
群体感应介导的乳酸菌益生作用研究进展论文
2024-09-26 11:35:53
17
[摘要]:近年来,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及机制得到了广泛研究,但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单菌的内在调控机制上。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作为一种基于信号分子的细菌通信机制,在乳酸菌生长代谢和抵抗环境应激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前体物和诱导剂对红曲霉液态发酵产红曲红色素的影响论文
2024-09-26 10:32:33
2
[摘要]:为了提高红曲霉(Monascus)GN01液态发酵产红曲红色素(MRPs)的产量,文章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前体物和诱导剂的种类,以及添加量对红曲霉产MRPs的产量的影响。
-
漆膜涂层耐霉菌性能测试标准方法的比较论文
2024-09-24 17:05:29
5
[摘要]:耐霉菌性能是漆膜涂层的一项重要性能,基于此,文章对国内外漆膜涂层防霉性能的测试标准进行比较,涉及GB/T 1741-2020、HG/T 3950-2007、JISZ 2911-2018、ASTM D5590-17(2021),以及ASTM G3273-2021,从标准的适用范围、测试菌种、测试培养基以及结果评价等方面入手,对涂料漆膜防霉测试标准的应用现状展开分析,比较各种测试方法的异同之处,并讨论现有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防霉涂料漆膜的检测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
-
平板计数法检测化妆品中需氧细菌总数的不确定度评估论文
2024-09-24 16:50:26
2
[摘要]:文章将不确定度原理引入平板计数中,以测量需氧细菌总数检测过程中平皿计数法的检测误差。检测方法参照USP 2023<61>中的“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微生物计数法定量检测化妆品中的需氧细菌总数,并参照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的要求,用需氧细菌总数对数值表示,通过评定需氧细菌总数检测中平皿计数法测量的不确定度,探讨平皿计数的检测误差。结果表明,平皿法检测需氧菌总数的测量误差主要由A类评定的不确定度所致,而B类评定不确定度造成的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因而据此得出
-
酶催化在维生素及其衍生物制备中的应用论文
2024-09-24 16:23:02
29
[摘要]:酶属于天然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均具备较强的催化性能。近年来,为了推动生物、工业等行业快速发展,酶的有效性及其多方面应用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VC、VB2、VB12通过发酵法进行生产,而其他维生素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方法生成,酶催化的应用方式在逐渐增多。不同种类的酶,在不同底物、不同条件下,得到的催化效果是不一样的。
-
两种抗凝管对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的影响论文
2024-09-24 16:17:28
6
[摘要]:为分析探讨不同抗凝管对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PTT)结果的影响,文章分别对两个厂家生产的抗凝管的管帽、管体和抗凝剂进行PTT试验。与空白或阴性对照组相比,2种抗凝管的管帽均对PTT无显著影响(P>0.05);抗凝管A的管体对PTT无显著影响(P>0.05),但抗凝管B的管体的PTT显著低于空白和阴性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2种抗凝管中的抗凝剂均对PTT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PTT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知,影响抗凝管PTT结
-
口腔微生物与口腔疾病关系的研究现状论文
2024-09-24 16:02:08
14
[摘要]: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人们已经不局限于关注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对口腔疾病的治疗也越来越重视了。大量研究发现,在龋病、牙周病等多种常见口腔疾病中可以观察到口腔微生物的异常增殖,所以研究人员将口腔疾病治疗的重点聚焦在了对口腔微生物的研究上。文章将对口腔微生物的概况、口腔微生物与口腔疾病的关系,以及口腔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
-
口腔微生物群与肠道微生物群交互机制及作用研究论文
2024-09-24 15:50:21
27
[摘要]:口腔是微生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消化道迁移到肠道中,进而影响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口腔微生物群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涉及微生物的迁移和代谢产物的交换,这些交换过程对消化系统和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文章针对口腔微生物群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交互机制及相互作用机制展开探究,并提出这一交互机制的临床意义与应用,以期为口腔和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