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湖湘地域文化与当代湖南本土民族器乐创作研究论文
2023-07-02 21:26:10
61
[摘要]:湖南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本土演奏家、作曲家以湖湘地域文化元素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器乐作品,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湖湘音乐风格、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鲜活生动地展现了当代湖南人民的精神面貌,并有力推动着我国民族器乐文化的发展。
-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叙事功能刍议论文
2023-07-02 09:52:58
23
[摘要]:动画电影叙事已成为当今重要的承载社会文化的方式之一,对当下观众的人文精神关怀和生命存在价值的本源性思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尝试通过动画电影叙事的功能表达,以及思考动画艺术的“原生质性”,将动画叙事功能分析作为途径,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进行主体间性审美探究。
-
河北滦县民歌的艺术特色及传承方式研究论文
2023-07-01 23:20:27
17
[摘要]: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积累的智慧结晶,是地方文化交流的沉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滦县民歌作为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与时代变迁之中仍保留着独特的韵味,是具有探究价值的民歌资源。本文从全面了解滦县民歌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等方面出发,探究滦县民歌的艺术特征,深入挖掘传承滦县民歌的有效途径,为传承与保护地方民歌寻找有效出口。
-
高职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论文
2023-07-01 23:12:34
28
[摘要]: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高职美术学习中最为基本的素质要求,也是高职学生得以创作出优秀美术作品的关键,因此在高职美术教育中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高职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基于作品的赏析,拓宽学生的创意思路;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尊重和保护;强化学生良好观察习惯的养成;重视学生直觉思维与感受力的培育几个方面提出了高职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策略。最后,分别从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学生实
-
中国书法艺术与舞蹈艺术“势”之美学共性探究论文
2023-06-25 09:49:56
40
[摘要]:“势”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也是中国艺术和文化核心审美价值观的体现。“势”体现出一种运动趋势,它与人体的动态与运动密切相关,是书舞艺术作品速度、力量与节奏的体现。“势”的美学意蕴指向人的情感与心智,以展现“生命的律动”为主旨,彰显出和谐自然、形神合一、气韵生动之势。中国书法艺术与舞蹈艺术都是人内心欲求的外在表达形态,虽然舞蹈的表现形式是舞者的肢体,而书法的表现形式是笔墨勾勒出的线条,但二者在“势”的生成路径与美学表现上具有相通的创作理路。
-
戏剧批评与戏剧欣赏探究—以皮兰德娄的戏剧创作为例论文
2023-06-24 17:50:12
22
[摘要]:谈到戏剧艺术,大多数人在脑中浮现的会是新颖的剧本创作、演员高超的演技以及他们赋予剧本新的“思想”,凡此种种均是围绕着剧本而建构的结构框架,这样直接客观地认识是戏剧艺术的显性方面,同时也是被大家较为看重的方面。但反观其另一面,戏剧的批评和鉴赏后的思考(又称为戏剧艺术的隐性方面),才更是深层剖析剧本与理解作者创作思想精华的不二选择,但却常常被大众所忽略。本文主要以20世纪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娄的作品为例,围绕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展开对其进行相关论述及思考。
-
舞剧演员个人风格的融入对推进人物形象塑造的价值探究论文
2023-06-24 17:42:46
16
[摘要]:演员的个人风格是其思想、生活、艺术素养诸方面的综合反映。其通过生活经历、情感体会、学习训练、舞台实践等方面的积累逐渐形成,并随着舞剧演员的艺术创作而得到了充分体现,与之同时个人风格也必然会随着演员对舞剧的艺术呈现而影响着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本文以“舞剧创作中允许演员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及自由度”为出发点和前提条件,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分别从演员个人风格的融入对推进舞剧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可持续性以及个性化三方面的价值展开探究。
-
中国古代绘画“阴柔美”及其衍生之美论文
2023-06-24 12:07:12
66
[摘要]:阴柔美源于中国传统经典《易经》中阴阳哲学思想以及中国传统人伦美德。阴柔之于阳刚更具普世性和情感表现力,是基于中国人传统情感与价值观的独特审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孕育阴柔美的土壤。本文以历代中国画为例,赏析作品中阴柔美在形式和内容上的普遍存在,通过绘画作品中不同风格特点,分类归纳了三种阴柔美衍生的不同趋向性,以阐述阴柔美的丰富情感内涵和其在绘画艺术中的可塑性。
-
有关皮娜·鲍希版《春之祭》的几点思考论文
2023-06-24 12:05:29
275
[摘要]:自1913年《春之祭》在巴黎首演以来,无数舞蹈编导企图从斯特拉文斯基超越时代的乐音中捕捉到舞蹈与肢体的隐秘语汇,创作了诸多不同版本的《春之祭》舞剧作品。基于此,笔者引入皮娜·鲍希的作品,通过皮娜·鲍希及其舞蹈作品简介、《春之祭》的分析、《春之祭》对舞蹈剧场的探索、《春之祭》对于人性的剖析、《春之祭》的舞蹈哲学这五个方面,从整体到具体,对《春之祭》这款经典舞蹈作品进行详细的解读。
-
文化传播背景下《长津湖之水门桥》的叙事策略研究论文
2023-06-23 11:02:35
50
[摘要]:继《长津湖》之后,《长津湖之水门桥》又一次引发观众的共鸣,在社会中引起了极大轰动。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长津湖之水门桥》不仅是一部叙事影片,更是一部以文化传播为载体的、流动着的传播体,其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让人深思。本文从家国情怀、国家道路、珍惜生命、永不放弃、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六个层面剖析了该影片的叙事策略,探索其文化传播的精妙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