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论文
-
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特征论文
2023-06-15 09:04:51
26
[摘要]:工笔花鸟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当代工笔花鸟画画家在传统的技艺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工笔花鸟画有了新的生命,以全新的面貌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代工笔花鸟画具有自己的特征,本文就这些特征展开论述,认识当代工笔花鸟画的价值,把握其发展规律,促进其更好发展。
-
从文徵明题跋中窥探其书法观论文
2023-06-11 16:59:51
81
[摘要]:文徵明不仅是杰出的书法家、画家,在书法理论方面也有独到的建树。本文通过分析文徵明的生平及交游,梳理其书法与书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周道振辑校的《文徵明集》作为主要研究文献,对文徵明书法题跋进行梳理论证,阐述文徵明对书品及人品之间关系的理解,探究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与态度。
-
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的演奏分析论文
2023-06-11 16:49:09
107
[摘要]: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大师 、旋律大师,是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 一 。他创作的钢琴曲真正将浪漫主义音乐与民族音乐相互融合,呈现出了现实主义题材 、诗情画意音乐题材的相关内容,不仅旋律优美,而且还具有较为丰富的情感艺术特色。《杜姆卡》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经典作品之 一,其蕴藏着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忧郁的思想,体现出了极强的情感冲突,在织体饱满的曲子中,体现出人的意义与信念,并启发观众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研究 。本文从柴可夫斯基钢琴曲《杜姆卡》的创作背景入手,首先分析了其作品结构,其次探究了其艺术特色 、
-
“戏曲进校园”政策背景下高校戏曲教育的创新实践论文
2023-06-10 22:24:36
38
[摘要]:传统戏曲是高校德育、美育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优秀文化资源。在国家推进“戏曲进校园”的政策背景下,广州新华学院以中文系为试点开展了岭南特色戏曲教育,从课程建设、学生活动、科研育人三种途径入手,既实现了戏曲教育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融合,又切实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有效传承。
-
“梅开二度”时期黄梅戏创新发展的路径探析—以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为例论文
2023-06-10 22:17:33
214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电视成为黄梅戏继20世纪50年代后再度流行的一个重要媒介。大众传媒的出现,为我国戏曲的传播带来了新的载体,而新载体的出现也为戏曲的表现形态提供了多样化选择。黄梅戏电视剧正是黄梅戏通过电视这一传播媒介衍生的多样化表现形式之一,它既具有黄梅戏的部分特质,又具有电视剧的部分特质,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两者中的任何一种。电视剧《郑小姣》是中国第一部采用实景拍摄的黄梅戏电视剧,因此在戏曲音乐创新、表演方法融合和戏剧内容改编这三个方面都对后期的黄梅戏电视剧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
肖邦B大调、降A大调夜曲和声技法分析论文
2023-06-10 18:17:31
28
[摘要]:本文从肖邦B大调、降A大调两首夜曲中的和声材料、和声进行的手法,以及转调中的和声特点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借助和声的分析手段窥探浪漫主义时期和声材料的色彩性、了解肖邦在夜曲创作中的和声技法使用习惯,进而对作曲家的夜曲有更具象、深刻的体会。分析肖邦这两首作品中独具个人特色的和声技法,感受不拘一格的和声色彩。
-
探索高校坚持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声乐文化的路径论文
2023-06-10 18:15:28
9
[摘要]:传统民族声乐文化是我国声乐艺术文化的“根”与“魂”,涵盖传统民歌、传统戏曲等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在语言风格、曲调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在对待传承和发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问题时,应该秉持理性、科学的态度,不能一味抛弃传统声乐艺术内容和形式,要有选择地借鉴和融合,尤其是涉及高校传统民族声乐艺术教学,应当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绽放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风采。本文围绕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究高校把握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从“守”与“变”两个层面展开分析,思考传统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
烟台民间舞课程的设计与实践论文
2023-06-07 09:05:46
17
[摘要]:依山傍海而居的烟台民众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烟台民间舞蹈文化,为烟台民间舞课程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了丰厚土壤。基于多元课程开发、以舞育人实践、地域文化传承、舞蹈生态同质,加之同类院校的普遍做法和张荫松深耕海阳秧歌的丰硕成果,使烟台民间舞课程建设兼具重要性与可行性。烟台艺校有关烟台民间舞课程的开发肇始于2010年,以2021年舞蹈表演山东省特色化专业建设为标准开始进入新的建设阶段,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烟台民间舞课程建设将呈纵向不断加深,横向持续拓展的发展态势。
-
戏剧艺术鉴赏方法探讨论文
2023-06-07 09:00:35
25
[摘要]:从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等理论维度来看,虽然戏剧艺术鉴赏方法并非权衡戏剧艺术的关键标准,但其却能够反映出更深层的人文精神与艺术思维。这些不仅是促进戏剧艺术积极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更是戏剧艺术应当承担起的“以剧载道”的艺术创作使命。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后现代主义理论与大众文化理论,以戏剧《敦煌》为例,深度分析戏剧艺术的鉴赏基础与鉴赏方法,以此使戏剧艺术创作与戏剧艺术鉴赏形成更好的共进效应。
-
文化传承视角下高校民间舞教学的思考论文
2023-06-07 08:55:15
7
[摘要]:文化即人化,文化传承即文化的历时性传递与承继,文化传承的实质是通过传者的符码解构和有意识地引导承者,在维系原有价值内核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方法论以应对新的时空挑战的双主体实践。民间舞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历史嬗变、精神风貌以及思想内涵。从文化传承的视角看,高校民族民间舞教学不仅是舞蹈肢体动作的技能训练,更是舞蹈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解码和传递。加强民间舞蹈的历史背景及内蕴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的挖掘和展示,有利于丰富高校舞蹈课堂教学内容,深化高校民族民间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