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社会工作者介入老年伤残军人优抚工作的实践研究——以 R 医院“荣耀之家”为例论文
2024-03-04 10:03:50
12
[摘要]:优抚工作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工作,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伤残军人作为国家的优抚对象,是社会工作的重点领域。文章基于对R医院“荣耀之家”及在院休养员的实践研究,分析得出老年伤残军人的现状与需求:生活单调,娱乐活动少;社会支持网络不足;自我认同感降低;院内照护内容不全面,精神层面关注度不够。并提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伤残军人优抚工作的四种实务方法:开展活动,丰富院内生活;增强社会支持力度,扩大交往范围;重建理性信念,提高自我认同感;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感。最后通过实务介入,得出社会工作需提升专业实务技能,加
-
生态农业超级IP打造策略研究——以五常大米为例论文
2024-03-04 09:58:53
17
[摘要]:生态农业是我国“三农”综合发展的重要一环,五常大米以黑龙江的优质生态农产品闻名世界,但其真假掺半的市场乱象并没有随着品牌的建设而得到根本改善,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生态的合作监管。因此,从超级IP的视角来谋划五常大米品牌发展的新出路,发挥用户的积极能动性,建立一个以五常大米为中心的生态乐园,实现跨界赋能,并反哺农业发展,为其代表的生态农业品牌发展提供新思路。
-
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优化策略探析论文
2024-03-04 09:55:00
2
[摘要]: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决定了其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影响员工激励机制的灵活性,需要加强激励机制的优化和创新,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文章从薪酬、绩效、文化、人才等多个角度,对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常见问题与对策进行论述。
-
文化馆在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论文
2024-03-04 09:54:16
1
[摘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和传播可以延续中华文化的文明血脉,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也符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基本方向。文化馆的主要职能便是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在组织群众文化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过程中,我们却面临着传播方式相对单一、传播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为了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播和传承,本文提出了丰富传播渠道、优化传播方式等建议。
-
守正创新 :农村网格化管理的未来进路论文
2024-03-04 09:51:40
1
[摘要]: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根据应用场域的不同,网格化管理可以划分为农村网格化管理和城市网格化管理。然而,由于城乡社会存在异质性,所以出现了网格化管理难以直接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问题。据此,文章以守正创新的路径来回应农村网格化管理的适用性问题。守正,即遵循网格化管理的共同模式,包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网格化管理体系和网格化管理运行机制,这是农村网格化管理发挥治理效能的必然前提。创新,即基于农村社会环境进行调适,涵盖坚持工具属性、整合治理资源和简约治理事务,这是农村网格化管理的应有之义。
-
文化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2024-03-04 09:48:56
17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它承继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奠定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基因,对民族的振兴和繁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非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非常重要。文化馆是我们顺利开展此项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对非遗发挥保护与传承、传播教育、文化研究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此为主题进行详细研究,希望能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
文化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增强群众文化服务功能论文
2024-03-04 09:43:39
4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文明需求日益提高,开始注重精神上的丰富与满足,这一举措对于推动我国社会文化建设,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文化馆作为广大人民群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场所,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变革实现自我完善和创新,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价值引领作用,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增设多样化的群众文化服务功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本文首先阐述在群众文化服务中文化具有的功能,其次分析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探究新时代下文化馆增强群众文化服务功能的路径。
-
红色音乐基因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正向引领作用研究论文
2024-03-04 09:34:04
4
[摘要]:被誉为“乐器皇后”的小提琴自传入我国后逐渐普及,与其相关的器乐产业与教育教学体系也逐渐发展起来。作为一种西洋乐器,我国高校小提琴教学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应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拥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红色音乐基因这种强大的精神内核正是其保持正确方向的引路石。本文从人文素养、爱国情怀与创新音乐思维三方面入手,对红色音乐基因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正向引领作用进行了分析。
-
广西非遗元素与地方高校美育价值融合的路径研究论文
2024-03-04 09:29:13
8
[摘要]:由于国内经济的蓬勃发展,其环境、构架和整体需求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非遗技术与发展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而在美育课堂开展下,现代高校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与资源融入现代教学模式,同时在文化培养、人才规划和社会体系等方面构建新时代的美育教学体系,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从而建设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手段,培养具备核心素养的非遗传承与发展人才。
-
遗赠扶养协议的不足及其完善论文
2024-03-03 18:25:43
18
[摘要]:扶养请求权自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生效,而遗赠权却必须在遗赠人死后向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主张。这两种权利产生的异时性和义务主体的错位性,导致扶养人可能无法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学界对于遗赠扶养协议的性质有不同观点,使得司法审判实践中对协议的解除存在不同意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制度,引入社会力量既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会对法定继承人造成了一定限制。为此,应扩大扶养人的主体,将法定继承人也涵盖进来,同时充分发挥公证制度的优越性,赋予当事人双方以任意解除权,明确遗赠扶养协议的优先效力,使得该制度发挥更大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