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
-
细菌外膜囊泡在疫苗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论文
2024-04-30 12:08:40
19
[摘要]:细菌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一种由革兰阴性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的 纳米球状颗粒,通过释放毒力因子、调控宿主免疫反应、外排抗生素等途径参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 发生过程。由于 OMVs携带大量细菌组分,如蛋白质、脂质、遗传物质等,可以有效激活免疫系统,具 有作为疫苗、疫苗佐剂以及优良外源抗原载体的潜力,可用于传染性疾病预防疫苗和肿瘤免疫治疗 疫苗的开发研制过程中。随着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高新产业的迅速发展,现有疫苗都被发现存在不同 的缺陷,亟需一种能够同时保证安全性与有
-
新农科背景下“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施论文
2024-04-30 11:51:30
18
[摘要]:新农科建设提出要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技术”课程思政 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理论课和实训课中,形成“三结合”的思 政教学模式,以期为深化涉农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提供参考。
-
芽孢杆菌 B55 产羧甲基纤维素酶的培养优化研究论文
2024-04-30 11:47:50
15
[摘要]:芽孢杆菌来源的纤维素酶具有耐热耐碱等优良催化特性,故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利 用筛选的芽孢杆菌B55 发酵生产羧甲基纤维素酶,在确定碳源、氮源、金属盐、羧甲基纤维素添加 量、接种量等对菌株产酶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以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工艺。研究结果表 明:最佳培养工艺的配方为 30 g/L 甘油、5 g/L 葡萄糖、3 g/L 大豆蛋白胨、16 g/L 酵母浸粉、4 g/L 羧 甲基纤维素、3 g/L 磷酸氢二钾,3 g/L 磷酸二氢钠,pH 7.0,在 4%(V/V)接种量、培养温度 32 ℃的
-
眼科疾病 AAV 载体基因疗法技术发展新动向论文
2024-04-30 11:41:35
7
[摘要]:提到“病毒”,相信大家对它的第一印象就是“致病”。文章介绍的腺相关病毒(AAV)非但不 “致病”,还能协助“治病”,是基因治疗技术的关键载体。文章对 AAV 在眼科疾病治疗方面的技术发 展动向、应用现状及技术瓶颈进行综述,对比国内外创新主体的专利布局情况,以期对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热点和国内外发展差距进行初步了解。
-
一种电机测试的检测平台设计与应用论文
2024-04-30 11:38:14
5
[摘要]:通过自主设计的电机检测平台的装置及设备,在测试之前初步了解被试电机整体设计及装配是否存在问题。数字万用表检测 被试电机三相绕组与机壳是否有短路现象,兆欧表摇测相间及三相对地绝缘是否符合标准,LCR 数字电桥测试仪确认被试电机的线 圈绕组阻值和电感是否三相平衡。利用测功机台架,以单拖动被试电机的形式,通过示波器及振动传感器初步检测被试电机不同转 速下空载反电势波形情况及被试电机振动情况,同时用测温枪检测被试电机的电机温度,转子表磁装置测量转子表磁分布情况,做 到提前预判被试电机是否存在磁路与整体装配问题。通
-
一种履带式爬绳机器人的设计及分析论文
2024-04-30 11:26:44
12
[摘要]:丘陵地区地势较为复杂, 传统交通工具难以实现运输要求。基于此, 设计一种履带式爬绳机器人。该机器人整体采用双绳 结构, 从结构上解决了机器人在绳索上运行过程中的倾斜和侧翻问题。基于连续式爬绳装置原理, 设计了履带式爬绳机构, 实现 了爬绳机器人在绳索上的稳定运行。履带式爬绳机构采用链传动和爬绳足相结合的结构, 将爬绳足安装在带耳片的链条上。完成 了爬绳机器人整体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的开发, 并对爬绳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整体框架开展有限元分析, 验证了爬绳机器人结 构的可靠性。该履带式爬绳机器人解决了复杂地形
-
一种水体长效增氧复合体及其功效研究论文
2024-04-30 11:14:56
7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水体长效增氧复合体在静水水体中的增氧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复合体方圆 25 cm 范围内,增氧效果显著,溶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为期 14 d 的监测期内,与对 照组相比,复合体周围的溶氧含量基本上都更高。展现出了长期且良好的增氧效果。本研究首次揭 示了新型长效水体增氧复合体的增氧性能,填补了养殖水体长效增氧方面的研究空白,为水体增氧 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异养硝化 - 好氧反硝化细菌 MF1 的生长及脱氮特性研究论文
2024-04-30 11:06:41
7
[摘要]:从某对虾养殖池塘采集的底泥中筛出一株菌株 MF1,经 16S rDNA 鉴定为 Klebsiella michiganensis(密歇根克雷伯氏菌)。各菌株生长特性试验表明:氨氮培养基中菌株 MF1 的最适碳源 为丙酮酸钠。在温度 30 ℃、pH 7、转速 100 r/min 及 C/N 比例为 10 的条件下,菌株 MF1 的脱氮效率 达到最大值。
-
益生菌调节口腔健康的应用论文
2024-04-30 11:01:46
19
[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病率逐 年上升,传统的治疗方法很难将其根治,这已成为公共卫生难题。研究表明,牙周炎、龋齿等常见病 症与口腔致病菌的过度繁殖有关,许多口腔疾病的根源是口腔微生态平衡失调。益生菌是一类寄生 在宿主体内并对宿主身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的微生物。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调节口腔微生态平 衡。基于现有案例,本文综述了益生菌与口腔微生态的关系、益生菌的多种益生机制、益生菌在口腔 的积极作用及益生菌应用的现存问题,并对益生菌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运动发酵单胞菌鼓风干燥工艺论文
2024-04-30 10:56:05
20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鼓风干燥保护剂的添加。本试验以细菌 总数和活菌数为指标,采用固态培养基培养运动发酵单胞菌,然后用鼓风干燥的方式对运动发酵单 胞菌进行干燥处理,最后使用25%葡萄糖培养基进行发酵,以失重方式评估其活性。结果显示,培 养的细菌数达到 1.85×1010 CFU/g。用固态培养基等质量的乳糖+5%的甘露糖、+2%或+4%的甘油作 为组合保护剂,在 39 ℃鼓风干燥过程中细菌数达到 1.31×1010 CFU/g 和 1.2×1010 CF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