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
-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法律风险防范探究论文
2024-03-05 10:07:50
1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会面临诸多法律风险,本文通过对这些法律风险进行分析研究,找到形成法律风险的原因,并着重分析高职院校在防范法律风险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高职院校帮助学生规避顶岗实习法律风险的途径。
-
基于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增值税征收优化建议研究论文
2024-03-05 09:50:46
1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全面营改增政策对融资租赁业增值税税收法律问题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接着分析了全面营改增政策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包括政策简介、融资租赁业基本概述以及全面营改增对融资租赁业的影响分析。然后,针对全面营改增后的融资租赁业增值税征收问题,讨论了增值税税制的变化、融资租赁业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了全面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增值税税收问题的实际情况。接下来提出了全面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增值税征收优化的建议,包括减少税负的合法避税策略、税务筹划与合规风险防控,以
-
供应链视角下国有企业合同风险防范研究论文
2024-03-05 09:45:19
2
[摘要]:在数字经济深入发展和供应链体系加快融合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对于供应链业务的管控要求也逐步提高。合同作为供应链业务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于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从供应链视角出发,首先分析国有企业合同风险防范的背景和意义,再分析了国有企业合同风险的类别,以及具体的防范应对策略。希望本研究能为国有企业供应链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
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学理分析论文
2024-03-05 09:40:36
4
[摘要]:个人信息可携带权中囊括了两个关键权利,也就是获取个人信息和转移个人信息的权利。财产属性可以看作是个人信息转化为经济利益的一个环节,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财产权。而个人信息可携带权保护的是特殊人格利益,是复合型的人格权益,并不是单独保护隐私权、姓名权、名誉权等传统人格权。本文对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财产权属性与人格权属性进行逐步拆分,将个人信息可携带权的理论基础与属性进行梳理分析,以应对权利类属定位困境。
-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2024-03-05 09:34:48
18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使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然而,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也日益突出,给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难点困境,并提出完善法律制度的思路,包括明确个人信息的人格权利法律属性、厘清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关系和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共同监督制度,旨在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更有效的法律保障,确保此类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合理的使用。
-
持有型犯罪的司法认定模糊问题研究论文
2024-03-05 09:28:22
2
[摘要]:持有型犯罪本质上是对我国现行法益的侵害。当前,我国持有型犯罪的司法认定已存在了多个罪名,且仍存在持续扩张的趋势。但由于我国刑事立法中对持有型犯罪的条例规定形成周期较短,持有型犯罪的司法认定存在较多模糊地带,而造成此现象的根本原因多为认定规则欠缺导致的司法认定模糊,或为认定与罪数形态理论不协调导致的司法认定模糊。因此,针对持有型犯罪的司法认定既要明确认定持有型犯罪的认定规则,又要梳理认定持有型犯罪的罪数形态,以期让最终裁决与司法认定更具法理基础,发挥法律处罚的应有作用。
-
遗赠扶养协议的不足及其完善论文
2024-03-03 18:25:43
18
[摘要]:扶养请求权自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生效,而遗赠权却必须在遗赠人死后向继承人或遗产管理人主张。这两种权利产生的异时性和义务主体的错位性,导致扶养人可能无法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学界对于遗赠扶养协议的性质有不同观点,使得司法审判实践中对协议的解除存在不同意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制度,引入社会力量既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会对法定继承人造成了一定限制。为此,应扩大扶养人的主体,将法定继承人也涵盖进来,同时充分发挥公证制度的优越性,赋予当事人双方以任意解除权,明确遗赠扶养协议的优先效力,使得该制度发挥更大效力。
-
一例多种检验手段综合应用的个体身份识别案例分析论文
2024-03-03 18:20:59
3
[摘要]:重大刑事案件的发生或者是久侦不破的重大案件,都会严重影响当地的社会稳定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尤其在现如今媒体发达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极容易形成重大舆情,威胁到公安机关甚至当地政府的公信力。本文以一起负案在逃隐姓埋名多年的同居住男朋友杀害女朋友的故意杀人案件为例,阐述在此类案件的侦破中人脸比对、DNA、文检等技术,在现场勘查、侦破案件中的综合应用,探讨分析人脸比对、DNA等技术在故意隐瞒真实身份的嫌疑人身份确认上的应用,以及如何面对嫌疑人与被害人共同生活的现场环境中,现场物证的证据力不足等问题。
-
卷宗材料上红色印油捺印指纹的特殊案例研究论文
2024-03-02 10:29:51
3
[摘要]:在手印鉴定工作中,卷宗材料上红色印油捺印指纹是一种常见检材,大多检材红白反差正常,使用常规检验方法可以完成鉴定。但实际工作中却发现一定数量的“红色犁沟、白色纹线”的特殊现象,为了探究红色印油捺印指纹特殊现象的形成机理,经过查阅文献和实验研究,得出这一特殊现象与捺印力度有关,且使用重力度捺印会导致红白反差异常现象,并结合研究结论和工作经验,对今后同类鉴定工作提出建议。
-
建筑工程“最低价中标法”的法律规制论文
2024-03-02 10:21:15
2
[摘要]:建筑工程领域中的“最低价中标法”是以投标价格作为唯一竞争要素的评标方法,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评标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在招投标实践中起着不容小觑的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最低价中标法”在实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探讨“最低价中标法”的具体控制措施,并提出控制“最低价中标法”的配套法律,从法制层面廓清“最低价中标法”在招投标活动中适用的障碍,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与国际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