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缺憾主体间性视角下的译者四重身份研究论文

缺憾主体间性视角下的译者四重身份研究论文

0

2024-05-21 15:11:48    来源:    作者:huangyuying

摘要:[摘 要]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前人对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以 及译者身份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缺憾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并结合缺憾主体

  [摘 要]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前人对翻译主体性、主体间性以 及译者身份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缺憾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并结合缺憾主体间性,对译 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四重身份进行了研究阐释。

  [关键词] 翻译研究;译者身份;缺憾主体间性

  译者赋予原作以生命 ,并决定着赋予 何种生命以及如何把原作融入译入语文化 (Lefevere ,1992)。然而不难发现,传统的 翻译理论对译者缺乏足够的重视,译者缺乏应 有的文化地位,甚至被边缘化。本文根据前人 对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针对性提出 “缺憾主体间性”的概念,在此视角下重新审 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阐释译者 在翻译过程中拥有的四重身份。

  1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1.1 翻译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能力、作用、个人看法以及地位,即人的自 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 和特性。为符合受众认知范式,译者就必须充 分考量主体性、主体间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张小曼 等,2022)。长久以来,语言使用 者普遍认为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译者是翻译 过程中的唯一主体,翻译研究都应当以译者 为出发点( Berman ,1995 )。然而近年来, 翻译多主体论逐渐成为学界共识,例如在文学翻译上,翻译的主体应该包含原作者、译者和 读者三重要素,而非只有译者本身(许钧, 2003a )。

  从本质上看,对于翻译主体的不同认识 确实会导致翻译活动出现差异。如果我们将译 者视为原作者的附庸,译者的地位与作用就会 降低;但如果我们将文本视作开放性的,那 么翻译过程就可以被视为再创作,这时是否还 将译者视为主体就成了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旦我们从更广泛的社会视角看待“原作者写 作是为了什么?”“翻译家翻译又是为了什 么?”这两个问题,读者就会被卷入这场“纠 纷”中。

  很明显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翻 译,它们的目的最终都是服务读者,让读者产 生美的感受。因此,在创作和翻译时,原作者 和译者都必须考虑读者,即便读者可能无法实 地参与到翻译活动中,但他们对于翻译的影响 仍然是巨大的。

2F1DCB7A-0C40-4b51-A372-186A16C43EAA.png

  1.2 主体间性

  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主体间性最早由德 国哲学家胡塞尔为弥补其先验论的不足而提 出,哈贝马斯、伽达默尔、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等德国哲学家对其进行了发展。主体间性 最本质的内涵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性,也 就是多个主体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国内翻 译学者于21世纪初引进了主体间性理论,力求 打破主体性研究的瓶颈,平衡和协调作者、读 者以及译者三者间的关系,试图让翻译界更清 醒地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以排斥作 者为前提,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译 者的主体作用并非孤立,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 作用紧密相联(许钧,2003b )。

  主体间性之下,翻译活动的本质成了一 种交往性活动(吴志杰 等,2008 )。许钧 ( 2003a)提出了“原作者—原著—译者— 译著—读者”的主体间性模型,在此模型之 下,他认为翻译是其中五个主体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过程。陈大亮(2004)则提出了 更为复杂的模型,将翻译过程划分为三个层 面,并将客观世界等因素同样定义为主体。 在他看来,主体间性的引入对于翻译学研究 有着重大意义,其有助于建立翻译主体间的 正常伦理关系,有助于翻译学研究从个体主 体转向共同主体,同时还打破了翻译学研究 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总的来看,从主体间性视角看待翻译实 质上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试图突破时空局 限,让原作者、译者、读者三方同原作和译作 汇聚一堂,“在对话过程中坚持平等性,并尊 重差异性”(钱佳颖,2019)。这种交互式的 活动概念是否能够为翻译实践提供积极的理论 指导,目前尚无定论。

  2 译者身份之谜

  译者身份的定位往往取决于研究者的翻译 观,也就是对“翻译是什么?”的回答。而学 者们的回答众说纷纭,他们视翻译为艺术、科 学、改写、复制、创作,甚至是叛逆(陈大亮, 2006)。本文针对此情况,根据学术界对翻译主 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研究,得出如下内容。

  2.1 从绝对的“仆人”到相对的“自由人”

  长久以来,学界普遍认为优秀的译者应 当是以“隐形人”的形式存在于翻译过程中,即让读者根本发现不了自己所读的是翻译过 的作品。人们将译者形容为“仆人”,并认 为这个仆人需要侍奉两位主人——一是原作 者,二是译文读者(杨绛, 1996)。季宇等 ( 2010)也认为传统翻译观中的译者始终以 “仆人”“舌人”“文化搬运工”等形象出 现。早期的翻译研究往往重视翻译活动而忽视 了译者本身, 1980年后,翻译研究中出现了 “文化转向”,自此,译者的主体性得到逐步 确立。

  Benjamin( 1992)率先对“忠实”的翻 译标准提出质疑,并认为应当将翻译视为原 作的生命延续,读者在阅读译作时也应当把它 当作独立于原文而存在的文本。翻译是一种创 造性的活动,译者往往能起到积极的创造性作 用,从而增强译本在读者中的接受度( Snell- Hornby ,1988)。作者的审美、文化取向、个 人爱好等可以在译文中以“再创造”的形式得 以体现。

  从理想角度讲,人生而自由;从现实角 度讲,每一个人都是不自由的,因为每个人都 在无形之中受到各种束缚,譬如情感的羁縻、 经济的牵制、法律的规约等。译者在翻译中有 着多种身份,其既要以读者身份研读原作,也 要以作者身份再现原著(田德蓓,2000),此 外,译者还要以创造者的身份传达原著,以研 究者的身份理解原著。

  而从当今的眼光来看,译者大多是复合 型人才,译者身份可能是多重的,在翻译的准 备阶段,可以称其为信息收集者、处理者;在 翻译的过程中,他可能是一名先进工具应用 者;而在对译本进行打磨修正时,他还可以是 审校者。但无论如何,译者最终呈现的译本往 往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不管译者如何发挥主观 能动性,如何叛逆,如何创造,都是既无法, 也不能游离于原文之外的。故而说,译者是相 对的“自由人”。

  3 缺憾主体间性

  前文提到,对于翻译中的主体间性,许钧 (2003a)提出了“原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读者”的模型,其后不少学者对其加以发 展,比如加入“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两 个主体,或进行分层,加以复杂化;亦有人删 去“原文”“译文”,只留下“原作者”“译 者”和“读者”三个人化的主体。而本文以 为,许钧模型下的五者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 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将抽象的“文化影响力” 等放入其中,又以“主体”呼之并不妥。至于 分层归类,本文以为翻译活动既是复杂的也是 简单的,但要从一个整体的角度去看其间几个 主体的互相影响,不妨化繁就简。前人不管构 建了什么样的翻译主体间性模型,本质上都是 在试图从一个客观全面的视角来看待翻译和其 中的要素。诚然,在科研中,“客观的”“全 面的”往往是“好的”,但显然,一切理论的 出发点和终极目的都是实践而不是认识。

  因此,本文认为,五个主体是具象的、 相对静止的,而其间的联系则是抽象的、动态 的。因此单用“五主体”加上“—”的形式恐 怕并不足以确切地表示翻译中的主体间性。 因此,本文在研究时分别从原作者、译者和读 者三者角度出发,并引入“强主体”“次强主 体”“弱主体”三个主体概念以展示五个主体 的重要性,以及在信息传播不同阶段有层次的 重要性(即不同主体在重要性方面仍是存在差 异的)。本文引入了三种不同的主体间性模 型,由于其视角相对孤立,因而称之为“缺憾 主体间性”,其模型如下:

  原作者视角下的主体间性: 原作者—原 作—(译者)—(译作)—读者

  译者视角下的主体间性:(原作者) — 原作—译者—译作—读者

  读者视角下的主体间性:原作者—(原 作)—(译者)—译作—读者

  以上模型中,加黑字体的主体表示强主 体,即在该视角下重要程度较高;无特殊格式 的为一般主体;加括号的是弱主体,其重要性 程度不如前两者。其中,视角的本体必定是强 主体。

  在原作者创作过程中,大量精力都会集 中于其创作的文本上,而其出于经济收益等因 素的考虑,肯定也会关注读者的需要;至于译者如何翻译,译者翻译的结果如何,原作者基 本无法掌控。

  在译者翻译过程中,其活动的主要对象 就是原作(信息的直接来源)和译作(直接产 品)。同样,出于对经济效益等因素的考虑, 译者也需要将读者纳入考量,将自己置于读者 的位置思考;至于原作者的想法如何,译者自 然是可以与其沟通的,但这种沟通往往受到各 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多数情况下,译者 只能根据原文本,再加上自己的想象来揣测原 作者的意图,而这样的理解与原作者的实际想 法出入几何则不得而知。

  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对于非双语能力者 的读者而言,由于不懂原作语言,他们阅读的 对象只能是译作。绝大多数读者在阅读译作 时,往往会先入为主,认为自己是在读原作者 的作品,译者只是起媒介作用。唯一可能引发 普通读者对译者关注的情况就是察觉译文质量 不佳,进而查找译者信息并加以批判。前面所 说译者是“自由人”更多是从研究者的角度 出发,而在普通读者眼中,译者仍是“透明 人”。当然,如果普通读者能将译者视为“透 明人”,完全看不出译文翻译转换过的痕迹, 这无疑是对译者的无上赞美。

  4 译者的四重身份

  基于上述缺憾主体间性概念,翻译过程 可分为三阶段,即理解和分析原文、创作译文 以及修改审校阶段。在这三个阶段里,译者有 对应的三个身份:“原文的读者”“译文的作 者”和“译文的读者”。另外,基于这三个身 份,本文提出了一个泛化的译者身份——译者 就是“译者”。

  4.1 译者是原文的读者

  和原文的所有读者一样,译者翻译前都 必定阅读原文,并加以思考理解,因此在理解 和分析原文阶段,译者也是原文的读者。不 过,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译者在阅读原文时应该 有着超越一般读者的钻研态度,尽可能往深处 去挖掘原文。而本文认为,虽然译者在研读原 文时应当比普通读者更花功夫,但两者对于原文的理解在本质上应是相同的。

  译者阅读时应避免过度的钻研,切忌过 于细致的分析,以免剑走偏锋,钻牛角尖。从 “对等”的角度讲,翻译应当使译文的读者获 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理解和感受。鉴于此,译 者在给出译文前就有必要去体会原文读者在阅 读了原文之后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因此译者把 自己带入到一般读者的视角是极为重要的。

F329D513-107F-4cba-9F2C-72B190A9E916.png

  4.2 译者是译文的作者

  对于翻译活动,“翻译是再创造”“翻 译即写作”的观点在学界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翻译绝不只是语言之间简单的机械转化,译者 在将信息从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时, 不可能将原文的形式、意义、神韵都分毫不差 地“复制”到译文中。因此,在翻译实践过程 中,译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原 文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创造,有意识地变通, 打破原文中的“不可译”。至于这种再创造是 否有限度,限度在哪,取决于两点:一是翻译 内容的实际情况,二是译者自己的翻译观。同 时,这种限度不应有统一的标准,而应交由译 者自己去判断。倘若译者认为“对原文亦步亦 趋远不如变革性创造”,并且从结果来看,译 文确实让读者感到更加满意,那么译者超越原 文的创造性发挥就应当得到承认;反之,如果 译者倾向于谨慎对待原文,认为创新可能是 “过度的”,会对原文造成破坏,那么保守的 翻译方式依然合乎情理。

  总而言之,译者之于译文的地位如同原 作者之于原文,译者在翻译时的作用是主导性 的,其翻译活动固然直接受制于原文,但“不 自由”的译者至少拥有选择的自由。读者、原 作者、研究者、批评家自然有权利参与翻译活 动,并对翻译产生影响。但归根结底,翻译还 是译者的翻译。

  4.3 译者是译文的读者

  如前文所述,译者应当以一般原文读者 的视角阅读原文,但除此以外,译者还应以一 般译文读者的视角阅读译文。无疑,在完成了 译文创作之后,译者就是译文的第一个读者, 但此时的译者在阅读自己完成的作品时往往 带有“偏见”,难以看出问题和不足,也难于剥离原文的影响。因而在审校修改阶段,译者 的常见做法是将原文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重新研 读,或者请他人阅读并给予反馈。

  如前文所述,大多数译文的读者见不到 原文,他们的直接信息来源只有译本;要让译 文读者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就必须让他们觉得 自己是在和原作者直接对话,而非在接受第三 人转述的信息。

  4.4 译者是“译者”

  实质上,这里的“译者”既是对前三重 身份的总结,也是在其基础之上引入了一个 新身份。正如同翻译过程的三阶段是相互交 织、不可分离的,译者在三个阶段中的三个身 份——原文的读者、译文的作者以及译文的读 者也是彼此相通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必须 兼顾自己的多重身份。同时,译者也必须始终 提醒自己是在为谁翻译,为何翻译。本文固然 不否认译者的翻译主体地位,但也认为译者应 当保持谦卑的态度,认识到自己不是翻译活动 的全部,并从翻译活动的其他直接和间接参与 者处批判地学习。

  译者应当意识到自己还具有“译者”这 一独特的身份。翻译过程中,译者诚然需要以 其他身份暂居,但其与后两者又是截然不同 的。虽然这一身份可能不如原作者般光鲜亮 丽,备受尊崇,也不如读者般可以百般挑剔而 无顾忌,但其一切工作都是有价值、有意义、 无可取代的。正是无数“译者”的努力,使得 不同语言和文化间的交流成为可能,人类文明 也因此得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5 结语

  本文所提 “ 缺憾主体间性 ”概念较为 新颖,从如何提高译者翻译水平并促进翻译 主体间相互沟通等具体问题入手,同时从宏 观的视角上帮助译者以“不完整”但又比较 “真实”的维度去审视翻译过程。而“译者 的四重身份”则是从实际出发,通过分析译 者在翻译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有的放矢地 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各种困障。这不仅有助于 我们更好地认识译者身份,也有助于译者根据自身条件等现实因素,提高相应的职业能 力,更好地做好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 BENJAMIN W. 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C]//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2] BERMAN A. 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M]. Paris :Gallimard ,1995.

  [3] LEFEVERE A .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 .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1992.

  [4] SNELL-HORNBY M. Translation studies on integrated approach[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8.

  [5] 陈大亮. 谁是翻译主体[J]. 中国翻译,2004(2):3-7.

  [6] 陈大亮. 重新认识钱钟书的“化境”理论[J]. 上海翻 译,2006(4):1-6.

  [7] 季宇,王宏.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身份的变迁 谈起[J]. 扬州大学学报,2010(1):125-128.

  [8] 钱佳颖. 译者主体性在间性对话中的彰显[J]. 上海对 外经贸大学学报,2019(6):97-106.

  [9] 田德蓓. 论译者的身份[J]. 中国翻译,2000(6):20-24.

  [10] 吴志杰,王育平. 以诚立译——论翻译的伦理学转 向[J]. 南京社会科学,2008(8):136-142.

  [11] 许钧. “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 中国 翻译,2003a(1):6-11.

  [12] 许钧. 翻译的主体间性和视界融合[J]. 外语教学与研 究,2003b(4):290-295.

  [13] 杨绛. 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C]//金圣华,黄国 彬. 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 香港:三联书 店,1996.

  [14] 张小曼,孙晓璐. 辜鸿铭《论语》英译主体“同质 语境”中的对话[J]. 中国翻译,2022(6):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