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化理论视角下《夏洛的网》两个译本的对比论文

2024-05-21 15:06:25 来源: 作者:huangyuying
摘要:[摘 要]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使用诸多前景化语言来增添趣味性、丰富角色形象和吸引儿童读者 的阅读兴趣,儿童文学翻译应达到等值效果。本文基于数量前景化和质量前景化,从词汇
[摘 要] 儿童文学作品通常使用诸多前景化语言来增添趣味性、丰富角色形象和吸引儿童读者 的阅读兴趣,儿童文学翻译应达到等值效果。本文基于数量前景化和质量前景化,从词汇重 复、句式排比、风格偏离和语义偏离四个角度,对比分析了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康馨 译本和任溶溶译本如何处理前景化语言,实现等值效果。
[关键词] 前景化理论;《夏洛的网》; 数量前景化;质量前景化;译本对比
1 研究背景
在文学创作中,前景化语言通过突破语 言规范,改变词法、句法等,能够帮助作品 达到特定的文学效果(Leech ,2001 )。前景 化可分为数量前景化和质量前景化,前者指 某些语言成分高频率出现;后者指对语言规 则的偏离( Leech et al. ,2001 ),可分为语 音、词汇、拼写、语法、语义、语域、方言 和历史时代偏离( Leech ,2001 )。只有有助 于文本理解的语言突出或偏离才能导致前景化 (Halliday ,1973 )。
前景化尤其契合儿童独特的审美与认知 特点,是满足儿童审美需要、实现儿童文学审 美功能的一种机制(徐德荣 等,2018 )。儿 童文学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通过重复词语、句 子甚至句段来渲染气氛、强调语气或着力抒情 (田华,2008),这往往表现为数量前景化。 质量前景化则体现为语音、语法和语义偏离 等。这两种前景化手段是实现儿童文学审美价 值的重要方式。
在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中,数量 前景化主要表现为词语重复和句式排比;质量 前景化主要表现为风格偏离和语义偏离。《夏洛的网》通过规律性的词语重复赋予作品音韵 节奏之美,大量的排比句和语义偏离赋予作品 文学性与艺术性,语言风格偏离则有利于塑造 人物形象。有鉴于此,译者应运用各种翻译方 法,尽可能还原原文的艺术特征,实现译文与 原文风格等效(徐德荣 等,2018 )。本文基 于前景化理论,分析《夏洛的网》在数量前景 化和质量前景化两方面的语言特征,并对比分 析康馨译本和任溶溶译本(以下分别简称“康 译”与“任译”)的特点。
2 数量前景化
2.1 词语重复
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对语言结构具有 敏感性,包括对词语排列、语言节奏、词语重 复的敏感性(陈剑波 等,2012), 因此,在 儿童文学创作中,词语的使用形式多表现为重 复和叠音。《夏洛的网》在词汇层面的前景化 主要指“反复”,表现出过度规律性从而达到 突出、强调、阐释、补充、增强力量等效果 (何花莲子 等,2019)。对比康馨译本和任 溶溶译本,笔者发现前者追求再现字词的本 义,后者则选用易懂的词汇翻译,充分考虑读者感受。
例1 :“You don’t have to stay in that dirty- little dirty-little dirty-little yard,” said the goose, who talded rather fast. “One of the boards is loose. Push on it, push-push-push on it, and come on out!”
康译: “你用不着、用不着、用不着待 在那个小脏院子里,”那鹅说得很快。“有 一块板是松的。推开它,推、推、推开它, 走出来!”
任译 : “ 你用不着待在那脏兮兮小兮 兮脏兮兮小兮兮脏兮兮小兮兮的猪栏里,” 那母鹅飞快地说,“有一块栏板松了。顶顶 它,顶顶 —— 顶顶 —— 顶顶它,照我说的 做,出来吧!”
例1是鹅对小猪威伯说的话,其中形容词 dirty-little和动词push分别重复了三次,表现出 鹅说话不断重复、语气快速且聒噪的特征,这 与现实中鹅叫声的吵闹与重复相呼应,突出了 鹅聒噪吵闹的动物形象。
两位译者虽然都保留了词汇重复的特 征,但是译文呈现的方式却有所不同。康译强 调动词的重复,将原文重复的形容词dirty-little 转换为三个动词“用不着”,改变了母鹅话语 的侧重点;而任译则与原文保持一致,三个形 容词“脏兮兮小兮兮”属于儿童化的语言,让 译文显得更加生动活泼,符合儿童阅读喜好。
另外,对于另一个重复词汇push,康译和 任译分别为“推”和“顶”。康译的“推”使 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能激发儿童想象力,增 加阅读乐趣。任译的“顶”则符合原著中小猪 威伯的动物角色特点,更符合实际。
例2:“ …any such thing as less than nothing. Nothing is…nothingness…How can something be less than nothing? If there were something that was less than nothing, then nothing would not be nothing…But if nothing is nothing, then nothing has nothing that is less than it is.”
康译: “ …… 没有 一样东西比无物更 次。无物是绝对没有……怎么会有东西比无物 更次?要是有,无物就不成其无物……可是如 果无物确是啥也没有,那么就没有比无物更次 的了!”
任译: “ ……什么东西会比零还要少。 零就是零……怎么能有东西比零还要少呢?如果有什么东西比零还要少,那么这零就不能是 零……如果零就是零,那就没有什么东西比它 还要少。”
在例2中,小羊对小猪威伯说“Pigs mean less than nothing to me. ”,威伯便用绕口令般 的一段话来辩驳。很明显原文重复使用nothing 是为了表现小猪威伯的单纯可爱与认真执着, 属于通过重复词汇表现角色性格。
除了词语重复的特征,儿童文学还会采 用更常用、更具体、更直观、更能体现童真童 趣的词语(陈晓斌,2012),词语应具象化, 与标示的具体形象紧密相联,以唤起读者对具 体形象的联想(杨实诚,1999),儿童文学多 用常见名词,少用抽象词汇。
例2中,康译和任译都保留了原文词汇重 复的特征,未进行省略,但二者的处理方式不 同。康译采用异化策略,把nothing译为“无 物”,“无物”这个词太过抽象,带有哲学化 的意味,对于儿童而言深奥难懂,会造成理解 困难。“无物”与人物形象也略有不符,小猪 威伯单纯天真,“无物”这种哲学化词汇与它 的认知和语言特征不相符,不利于小读者体会 小猪威伯的性格特点。任溶溶采用归化策略, 将nothing处理为“零”,该词通俗易懂,有助 于儿童读者形成具体联想。口语化的词汇符合 儿童的认知和语言水平,也非常契合小猪威伯 头脑简单、语言质朴的特点。
2.2 句式排比
在句式方面,儿童文学语言前景化主要 表现为重复使用相同句式(陈晓斌,2013 ), 即排比句。《夏洛的网》在写景状物方面多使 用排比句,排比句的翻译不仅要保留原句式特 征,还应充分表现语言文字的美感以增加文学 性与艺术性。康译排比句式的特点表现为文风 优美雅致,用词端庄;任译则幽默可爱,多用 叠词、拟声词等儿童喜爱的语言形式。
例3 :Rain fell on the roof…Rain fell in the barnyard and ran in crooked courses…Rain spattered against…windows and came gushing out of the downspouts. Rain fell on the backs of the sheep...
康译: 雨落在仓房顶上 …… 雨落在仓 房的院子里,顺着崎岖的凹处流到……雨打 在……窗上。雨从隔漏急流下来。雨落在…… 羊背上……
任译: 雨水落在谷仓顶上……雨水落到 谷仓院子里,弯弯曲曲地一道一道流进……雨 水噼噼啪啪地打在……窗上,咕咚咕咚地涌出 水管;雨水落在……羊的背上……
例3中的四个排比句描绘了雨点落在农场 的情景,一系列动词fell on 、fell in 、ran in 、 spattered against 、came gushing out of,描写了 雨水落下的不同状态。两位译者在翻译时都 保留了原文排比句式的特点,但是在动词的 处理上有所不同。康译将动词分别译为“落 在”“流到”“打在”“急流”,这样的直译 准确表达了原文意思,读起来简洁朴素,具有 含蓄之美。任译除了直译之外,还采用增译 法,增添了拟音叠词如“噼噼啪啪地打在”和 “咕咚咕咚地涌进”。相较于康译,任译充分 考虑儿童读者,增添的拟声叠词使拟声效果更 逼真(毛荣贵,2005),使译文音调优美且易 读易诵(陈剑波 等,2012),调动了读者的 听觉感受,使得该段话描绘的雨天场景显得更 加有趣。
3 质量前景化
3.1 风格偏离
儿童文学作品常用大量的对话来塑造人 物形象,通过人物语言体现儿童独特的心理和 情感。因此,译者应充分考虑对话语境,再 现原文风格(徐德荣 等,2018 )。《夏洛的 网》中动物之间的对话以口语化表达为主,但 是小猪威伯和小蜘蛛夏洛相遇时的对话却非常 正式。译者应重视原文语言风格,保留前景化 语言形式。康译在处理语言风格时采用正式词 汇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偏离,而任译则采用“口 语化”语言抹除了此偏离。
例4 :…he said in a loud, firm voice. “Will the party who addressed me at bedtime last night kindly make himself or herself known by giving an appropriate sign or signal!”
例4中有很多正式词汇,如the party 、 addressed 、kindly 、appropriate,还有一些正式 的表达,诸如make himself or herself known 、 giving an appropriate sign or signal。就句子长 度而言,在短句居多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例4 这句话明显长于书中其他句子,包含了who引 导的定语从句。
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 语言能够反映出角色形象的道德品质、出身、 教养、年龄和性格特征,译者在翻译时要尽力 保留原文语言特色(徐家荣, 1988 )。小猪 威伯一直渴望有一位好朋友,例4的话语风格 偏离恰好表现出它非常尊重这位素未谋面的朋 友,珍视来之不易的友谊。小猪威伯正式的 说话口吻与其平时的说话口吻形成对比,目 的在于突出威伯对朋友的重视与尊敬。康馨 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风格偏离,将the party 、 addressed 、make himself or herself known分别 译为“先生或小姐”“攀谈”和“会面”,表 示威伯的尊敬之意。任译则选择口语化的翻译 方法,将原文中的很多正式词汇转化口语词 汇。此处语言风格的偏离对塑造小猪威伯的角 色形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如不再现这一 偏离,将影响读者体会威伯的情感与心理。
例5 :“ …will be gratified to learn that after four weeks of unremitting effort and patience … she now has something to show for it.”
康译:“……都高兴知道,经过四星期来 不松懈的坚忍和努力……母鹅现在颇有成就。”
任译: “ ……都会很高兴地知道……经 过四个星期不懈的努力和耐心照料,它现在有 些宝贝要给我们看看了。”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个性化的语言描写 可以突出角色性格(韩进,1999)。小说中夏 洛总是使用一些“高级词汇”,与谷仓中的其 他动物形成对比,这正是为了表现夏洛的聪 慧。例5中夏洛使用了gratified和unremitting, 这些正式词汇表现出夏洛聪明有学识。康译将 风格偏离保留较好,不管是用词,如“颇有成 就”,还是整体表达,都较为正式。任译则依 然以口语化语言为主,更贴近儿童阅读喜好。 但是,一味地采取口语化的翻译方式不利于突 出某一角色的特点,译者在翻译时应仔细斟酌 原文,保留原文的语言特征。
3.2 语义偏离
在感知外部世界时,儿童的思维注重外 部特征,因此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别强调形 象性,大量使用摹状、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 辞手法(陈剑波 等,2012),这些修辞格即 为语义偏离。两位译者在处理语义偏离时侧重 点不同,康译更注重表达文学艺术性,以与原 文对应为主;任译更注重幽默风趣,以儿童读者的感受为主。
例6:“A rotten egg is a regular stink bomb.” 康译:“ 一个臭蛋是标准瓦斯弹。”
任译: “ 一个坏蛋等于一个地地道道的臭蛋。”
例6中的语义偏离体现为暗喻修辞手法的 使用。夏洛将未孵出的鹅蛋比喻为臭气弹, 即一种内部装有化学品,在爆炸时会发出恶臭 的炸弹。在处理这一修辞手法时,康译保留了 暗喻修辞,采用直译的方法将臭蛋比喻为瓦斯 弹,表达了臭鹅蛋的威力。而任译将a regular stink bomb意译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臭蛋”, 语言朴实、通俗。
4 结语
在儿童文学创作中,前景化语言的运用 有助于儿童文学作品贴近儿童审美与认知,给 儿童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儿童文学通 过语言的重复赋予作品音韵美,通过相同句式 的重复和语义偏离赋予作品文学性与艺术性, 通过语言风格偏离塑造角色形象。对此,儿童 文学译者应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使译文再现原文 风格和文学艺术效果。
在《夏洛的网》中,数量前景化表现为词 汇重复和句式排比,质量前景化表现为风格偏 离和语义偏离。在处理前景化语言时,康馨和 任溶溶两位译者都基本保留了原文的前景化特 征,但是康译更注重译文与原文的对应转换, 直译居多,文字优美典雅;而任译表现出极强 的口语化色彩,大量拟声叠词的使用让译文充 满了童趣,符合儿童读者的阅读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 . London :Edward Arnold Limited , 1973.
[2] LEECH G N. 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2001.
[3] LEECH G N ,SHORT M H. Style in fiction[M]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Teaching Press, 2001.
[4] WHITE E B. Charlotte’s web[M].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1952.
[5] 陈剑波,严红美. 儿童文学翻译的语言运用技巧[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0):57-59.
[6] 陈晓斌. 从词语的使用形式上看儿童文学的语言[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32):68-69.
[7] 陈晓斌. 从句子的形式上看儿童文学的语言[J]. 湖 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9):88-89.
[8] 韩进. 儿童文学[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9] 何花莲子,韩启群. 前景化与小说翻译研究——以 《愤怒的葡萄》译本为例[J]. 名作欣赏,2019.644(12):34-37.
[10] 怀特. 夏洛的网[M]. 康馨,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79.
[11] 怀特. 夏洛的网[M]. 任溶溶,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8.
[12] 毛荣贵. 翻译美学[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 社,2005.
[13] 田华. 儿童文学作品的句式特点[J]. 淮南师范学院学 报,2008(4):77-80.
[14] 徐家荣. 儿童文学翻译对译文语言的特殊要求[J]. 中 国翻译,1988(5):15-19.
[15] 徐德荣,姜泽珣. 论儿童文学翻译风格再造的新思 路[J]. 中国翻译,2018.39(1):97-103.
[16] 徐德荣,王翠转. 前景化与创作童话翻译的审美再 造[J]. 外国语文研究,2018.4(5):93-100.
[17] 杨实诚. 论儿童文学语言[J]. 中国文学研究,1999(2):1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