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的商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探索论文

2024-05-21 14:27:30 来源: 作者:huangyuying
摘要:[摘 要]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这与课程思 政的育人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商务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
[摘 要]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备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这与课程思 政的育人思想是高度一致的。商务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专业 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本文基于文化自信的 时代背景,以《体验商务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第七单元Culture为例,从明确课程思政 目标、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创新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和践行课程思政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了在商务 综合英语课程中实施思政教学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商务综合英语
1 研究背景
2020年5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 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 明确指出:“坚持不懈用**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 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
《纲要》作为顶层指挥棒,进一步明确 了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与 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 内容,为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 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中华人民共 和国教育部,2020),开拓国际视野,培养中 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 的无穷魅力和时代风采,是高校外语教育的使 命与责任。
2 基于文化自信的商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 实践路径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是教学 发展与思政育人的需要,也是文化传承与创新 的需要。商务综合英语是一门面向本科生开设 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学分多、开设学期长、 教学单元涵盖内容广泛、教学内容商务主题鲜 明的特点,非常适合开展课程思政。目前,商 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思政目 标不清晰、思政内容较匮乏、思政实施方法较 单一、思政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商务英语专 业教师应尽快改变传统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 的教育理念,将中国文化和专业课程教学有机 融合,传承与发掘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 神和育人元素,自觉承担起培养学生“文化自 信”的时代重任(周艳艳,2023 )。
2.1 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传承与创新传统 文化
商务综合英语课程的目标以知识目标和 能力目标为主。知识目标旨在传授英语语言知 识和商务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以及相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等,了解现代国际 商务的现状与商务英语的基本理论,熟悉商务 活动的常见话题,具备相关商务专业知识和良 好的商务业务能力。
能力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商 务技能,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并 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的英语 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跨 文化商务沟通能力,使其能在商务交流中使用 准确、流畅、得体的英语语体完成相关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现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其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分 析解决商务实践中的问题。
为避免思政教育的随意性,教师应对照 国家和本专业纲领性文件的思政总体要求,根 据本校办学特色、专业培养方案要求、课程建 设目标和教学主题等实际情况,制定课程思 政的总目标并细化各单元目标,搭建“语言技 能—商务知识—商务技能—中国情怀—国际视 野”的学习路径(马萍,2022)。为了培育具 备中国文化认同感和中国商务情怀的应用型国 际化人才,思政目标应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互相融合、同向而行。
我院商务综合英语的课程思政总目标为 坚定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 念,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了解并遵守行业规范和商业伦理道德,开拓国 际视野,培养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各单 元思政目标应结合教学主题和内容进行拟定, 比如第六单元Money的思政目标可以是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九单元International Markets的思政目标可以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 中国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理念,增强学 生的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2.2 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厚植中国文化底蕴
在文化强国的战略大背景下,无论是国 家政策层面,还是高校教学改革要求层面,在 商务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已经形成共识。 随着广大教师和学者对课程思政研究的不断深 入,在学科内容中融入中国文化已成为高校外 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如从文化对比的视 角来挖掘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思政元素。
外语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困境主要集中 在两个方面:思政内容碎片化、思政内容与学 科知识融合度低。英语教师在面对繁杂的思政 元素时多凭个人理解进行选取,导致思政内容 的典型性与体系性弱,同时,英语教师在融入 思政元素时没能将思政内容与显性语言知识自 然融合(钟潇,2023)。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 业教师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 的思政目标,遴选并确定课程单元的思政主题 和内容。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设计思政内容时应 注意体系化和连贯性,主动融入国家制度和政 策、社会热点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 政内容。教师可以采用集体备课和定期开展思 政教研活动的方式,深入研究和解析教材中隐 含的德育元素并将之与英语语言知识相结合,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厚植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2.3 创新课程思政实施方法,聚焦中国文 化精髓
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大 数据、云服务、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 手段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也 为外语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全景式呈现中 国文化的平台。通过亲身体验,学生能够真正 触摸到传统文化的脉搏、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 魅力,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王瑞玲 等,2021 )。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 情景教学、任务型教学、小组讨论、学生分 享、中西文化对比等多种方式来增强中国文化 的感染力和可接受性,聚焦反映中国文化精髓 的元素,自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 内容,从根本上缓解“中国文化失语症”。互 联网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可以充 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英语课堂打造成沉浸 式的、情景体验式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交互的 多维立体的教学活动场所。此外,教师还可以 突破课堂空间的限制,实现课堂内外的联动。
“英语+商务”的专业特色使得商务英语专业 的课外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 商务实践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周艳 艳,2023 )。
2.4 践行课程思政评价考核,推动文化教 学制度化
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可以较全面地考核课 程思政建设的效果,弥补评价指标难以量化的 不足。首先,评价主体除了授课教师外,学生 自评、生生互评和小组互评都能够使评价结果 更为客观。其次,评价方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 笔试,课外阅读笔记或读后感、课程小论文、 专题调研报告、文献综述报告、案例分析、小 组汇报等行之有效的考核内容和形式都可以使 课程思政考核体系更丰富。最后,完善的奖惩 机制是课程思政考核不可或缺的有力保证。
院系可制定一系列具体、明确的激励政 策,对教学效果良好和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相 应的奖励,从而激发专业教师们参与课程思政 建设的热情。开放式、探索型的考评方式有助 于促进传统文化思政教学的制度化构建,解决 传统文化教育考核评价随意、单一的问题,进 而形成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师积极性增强相互促 进的良性循环。
3 商务综合英语课程思政实践案例
202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体验商 务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该教材在编 写过程中参考了教育部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普 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 指南(上)——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南》中的培 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有商务主题丰富,选材 紧跟时代热点的特点,涵盖了国际商务、国际 金融、国际贸易和跨国商务交流等内容。同 时,该教材注重融入中国文化,通过讲述中国 故事,探索外语课程思政与商务内容相结合的 思政教育新模式,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技能 和中国商务情怀的复合型人才。下面以《体 验商务英语(第三版)综合教程3》第七单元Culture为例,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的具体说明。
本单元知识目标为:( 1 )学习文化表 述的相关语言点;(2)掌握有关商业文化表 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本单元能力目标为: ( 1 )了解文化意识对商人的重要性;(2)掌 握在本国以外工作或生活所需的跨文化技能。 本单元思政目标为:( 1 )理解商业文化中的 文化冲突和应对策略;( 2)深刻理解中国商 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本单元思政目标的重点是让学生深刻领 悟“爱国尚德、诚信守约、稳健务实、勇于担 当、开拓创新、开放包容”等饱含东方智慧的 商业精神。中华商人开创与践行的商道商策、 商业思想和经商哲学,奠定了中国传统商业哲 学体系的基础,是中国古代乃至现代商业文化 的活水源头(傅小龙 等,2021 )。这些历史 文化中沉淀出的以商报国的家国情怀,会“润 物细无声”地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并 进一步转化为发自内心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中 华崛起而奋斗的内驱力。
本单元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分为课前导 入、课中精讲和课后反思三个环节。
课前,教师布置了三个讨论话题:( 1 ) What is culture? Choose four factors which you think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 creating a culture. Give your reasons.(2 )Why i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mportant for business interactions? (3 )What is the concept of business culture? , 学生需要分小组在网络平台对话题内容进行资 料查找,并以PPT形式在全班作汇报。通过讨 论和汇报,学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初步了解了中西方商业文化的概念。
课中 ,教师采用了寓道于教 、寓德于 教、寓教于乐的“三寓”式思政教学方法,聚 焦课文中的三大主旨问题进行讲授和讨论: ( 1 )How to alleviate culture shock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2 )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be covered in a cultural training course? (3 )What is the essence of Chinese business culture?
“寓道于教”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引导 学生正确理解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冲突,并学习避免文化冲突的方法和策略。“寓德于 教”是指教师在授课中自然融入中国商业文 化的精髓,让学生了解中国商业文化的经营 理念、商业思想与精神以及商界赤子的报国 情怀与担当,引导他们在传承中坚定民族自 信和文化自信。“寓教于乐”强调教师运用 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展快乐教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央视财经网的 纪录片《中国商人》的片段,该片生动地展 示了中国历史上的商人群英谱,包括汇通天 下的晋商、崇文惠民的苏商、贾而好儒的徽 商、近代民族企业家自强不息的拼搏史、海 外华商心酸而壮烈的奋斗史。教师通过采用 形象化、故事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引导 学生探讨大国工匠精神和实业报国的商业文 化精神,并与西方商业文明进行对比,启示 学生重新思考东方商业文明的内涵。
课后,学生继续完成巩固练习,结合课 后自学任务、翻转课堂以及相关文献研读、评 析,撰写本单元主题作业“Write a short report summarizing the business culture of China.”。 教师布置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完整观看纪录片 “中国商人”,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专题调研 报告。学生在课后语言强化练习和单元任务反 思中,进一步对本单元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进行 了梳理,提升了学习效果。
4 结语
党的***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 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 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商务英 语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将从事国际贸易、国际谈 判等跨国商务工作,更应注重维护国家利益和 国家安全。只有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青 年学子才能从容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从而推动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 展。不断挖掘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优秀思 政文化内涵,既是对外语教育事业的创新和发 展,也是维护民族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彭龙,2017 )。
参考文献
[1] 傅小龙,龙建佑,滕跃民. “课中课”课程思政改 革模式在中国商业文化课程应用与研究[J]. 现代商 贸工业,2021.42(9):167-168.
[2] 马萍. 高校商务英语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研究—— 以综合商务英语课程为例[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 报,2022.35(2):122-126.
[3] 彭龙.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J]. 中国高等教 育,2017(7):16-19.
[4] 王瑞玲,潘丽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路径探 析——以中国优秀传统商业文化为例[J]. 北京农业 职业学院学报,2021.35(1):77-82.
[5] 钟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困境与对策——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3.44(4):119-126.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 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 OL]. (2020-05-28)[2023-08-21]. https:// 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 content_5517606.htm.
[7] 周艳艳. 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实 践路径研究[J]. 教师,2023(1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