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践论文

2024-05-21 14:20:25 来源: 作者:huangyuying
摘要:[摘 要] 教师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引入高职英语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组织以课程内容为 纲、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参与为重的人文主义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正向情 感和
[摘 要] 教师将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引入高职英语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组织以课程内容为 纲、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参与为重的人文主义课堂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正向情 感和学习体验感,这两者对于语言教学和课程思政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现寓 “思”于“课”。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课程思政;高职英语
课程思政是各级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 人”教育总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各类课程教 师立足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兼顾学科知识传授 和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二者协同育人的作用。 针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师需要思考:如何 围绕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目标,进行春风化雨 般的思政教育,做到润物无声的融合,以及如 何避免思政的生硬植入而引发的学生抵触心 理。教师基于人本主义理念开展高职英语课程 思政,依托丰富的人本主义教学活动,营造民 主、发展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实现语言教学 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1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核心要义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 在西方兴起,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他 们提出,人天生具有发展潜能,教育者的任务 是在充分信任学生、尊重个体的基础上,引导 学生发现并发挥自己潜能,在做中学,使得学 习过程有意义、有体验,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自 我负责的学习态度、习得自我驱动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并追求自我价值的 实现。
1.1 教育目标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认为 ,教育 的 目标 应该是培养人格充分发挥的人才,实施完整 人格的教育,注重开发人的潜能(郝广兴, 2010)。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培养出的人应该 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并具有以下特点:创 造性、积极向上、独立自主、有选择的能力 和自由,以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顾慧萍, 2020)。此目标与全人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同 时符合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1.2 教育过程
人本主义理念强调 ,教育不仅要传授 学生相关学科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 习能力,注重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通 过开展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学活动,使学 生清楚认知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引导学 生自主学习,激发其内驱力。另外,在教育 教学过程中,基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教学 方法是多样化的,如自我教育法、活动教育 法、暗示教育法等,它们可以训练学生将观念和意义、理性和感性、理论和实践相融 合,进行长期深入的有意义学习,奠定终身 学习、长足发展的基础。
1.3 教学模式
人本主义理念倡导构建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促学者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学生的需 要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学生的个体经验选择教 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体验感,建立班 级或学习小组的融洽关系。教师不仅是讲师, 也是导师,能够成为学生进行内在学习和意义 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要注重教学评价方 式和标准的多元化,结合学生自我评价的方 式,根据个体差异给学生合理评价,用发展的 眼光评价学生,鼓励学生进行纵向的自我对 比,朝自我目标努力,做自我学习的掌舵人。
2 人本主义理念对高职英语教学的作用
2.1 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正向情感
学生的情感因素对于学习效率的影响不 容忽视,传统学科教育侧重培养大脑的理性思 维和认知能力,而忽视了情感方面的发展,造 成“情感空白(emotional illiteracy)”。若课 堂上充斥着批评的声音,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 打击,学习效率大幅降低,并由此引发一系列 影响个人发展的消极因素。正向情感如自信、 主动、愉悦等能让学生勇于表达,积极参与学 习过程;负面情感如自卑、焦虑、沮丧等会抑 制学习潜力的发挥。教师应重视并解决学生的 情感问题,帮助他们养成积极正向、乐于尝试 的心态,激发其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在人本主义理念指导下的高职英语教学 中,教师通过破冰活动等让学生相互认识,初步 建立感情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身心状 态、情绪反应等,营造包容、友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愉悦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选 择意愿,注重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此外,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人本主义理念在英语教学 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在安全、宽松的小组氛围 下自信自如地输出英语,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协作 能力,鼓励学生多与同伴交流沟通,提升人际交 往能力,增强自信,而且有助于改善高职学生学习动机较弱的问题。可见,人本主义理念下的英 语课堂弱化传统的权威型师生关系,能够推动学 生走进教学的中心。
2.2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习知识与个人情感体验、生活经历的积 累密切相关。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能 进行有意义的、真实的语言运用,其效果是显著 的,而“意义”产生于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 “真实性”源自学生的体验和经历,而不是仅凭 学生头脑中的设想,英语课堂上常见的角色扮演 就依赖于想象,造成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体验感 不够深刻。此外,英语课程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 的特点(杨婧,2020)。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技 能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领略和比照中西方文 化,促进两种文明的交流互鉴,培养学生的文化 素养和国际视野,使其既能借鉴世界文化的先进 思想,又能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而过于 抽象或者偏重理论的讲授方式会降低学生感知思 想文化的效果,因此,增加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参 与体验感尤为重要。
强调个人体验和班组体验的自然流露是 人本主义教学活动的显著特征,活动交流的内 容不是事先准备好的,也难以预知。另外,活 动形式灵活,通常需要学生身体活动的配合, 如课堂走动、现场交流等。教师基于人本主 义理念,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 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多方面创造条 件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动机,增强他们的体验 感,既促进了语言的学习,又加强了文化思想 的渗透。随着学习体验感的增进,学生会更加 有兴趣和信心继续投入学习当中。
3 人本主义理念对课程思政的效应
3.1 学生的正向情感为课程思政营造有利 氛围
课程思政是构建 “ 立德树人 ”育人机 制、落实全人教育理念的重要路径之一,其目 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才,而解决情感问题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情感不仅 是学科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而且是关乎人的 发展的问题(Arnold ,2005)。因此,学生的正向情感是有效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提。人本主 义教学活动促进深度的交流互动,可帮助学生 充分了解自己的情感,提升自我认同度,看到 他人的优势并加以借鉴和学习,从而以更加积 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持续为个人发展带来 正向反馈,因为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肯定和认 同能够激励学生取得更大成就。同时,人本主 义理念营造的“积极向上”“选择自主”“融 洽友善”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情感诉求能够 得到回应,使其能以更加积极饱满的情绪感知 英语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学生 发掘中华优秀文化元素,坚定文化自信,厚植 家国情怀。长此以往,学生便能够正确诠释中 华文化的智慧和精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会贯通(文秋芳,2021 )。
3.2 学生的体验感为课程思政提升实质效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 要想提高课程思政的实质效果,就需要让学生 在体验中学习并发展,通过“躬身活动”促进学 生的感官参与。“认识自己”是人的基本情感诉 求之一,而认识自己的有效方式之一是了解他人 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学生需要与他人交流并建 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英语课堂的人文主义活动以 课程内容为纲、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体验为 重,让学生在与同伴进行真实语言交流的同时, 增进思想和情感的自然交流,并逐步走向成熟。 同时,教师结合课程主题内容,深入发掘学生感 兴趣的思政元素和社会热点,辅以现代网络技 术,借助线上教学平台等,全方位激励学生参与 学习。由此带来的体验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 社会,树立正确价值观,最终达成课程思政育人 目标。
4 基于人本主义理念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 践案例
本案例选 自本校综合英语教程 的第 四 单元Family Affairs,该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 题,重点讨论了父爱。课文以一个小物品为 线索,讲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用心栽培。 课程思政活动围绕本单元主题,融合语言点 和思政元素,以引导学生对“知恩、感恩亲情”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4.1 课程思政活动的设计
活动的设计既符合了人本主义理念的 育人目标:培养人格充分发挥,具有积极向 上、有责任感等品质的人,又体现了课程内 容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活动一的语言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实际 运用课文中有关人物描写的词汇和表达,如 a man of few words 、grin proudly 、his eyes glistening 、more determined等,学生在描述父 亲的性格特征时可适当参考。不少学生由于 平时疏于发现和关注,觉得父亲的特征并不 容易描述,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发现他人 的优点、特点。活动二是要求学生掌握借物 抒情、寓情于事的表现手法,学会运用课文 中的抒情用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同时, 教师结合感受关爱、表达亲情的思政元素, 启示学生知恩感恩,珍惜家人。活动设计方 案详见表1.
4.2 课程思政活动的实施
活动一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头脑风暴, 列举出男性人物样貌和性格的描述性词汇; 随后,学生组成4人小组,各组员轮流将事 先准备好的父亲照片或父子(女)合影(在手机上)展示出来,并用英文描述自己父亲 样貌和性格的主要特征; 最后,每个小组 选派一位代表发言, 总结本组父亲们的特 点,要重点使用英语的比较级、最高级和 虚拟语气。笔者列出了部分学生的语句: “Wang Tianle’s father is the youngest one in our group. ”“Guo Fanqing’s father is more knowledgeable than mine, but he is a man of few words. ”“I wish my father was as humorous as Chen Jiayi’s! ” 。
活动二:教师讲述自己与父亲的真实事 例,启发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去感受 和发现父爱和亲情,并让学生在课后以此为 主题写一篇英语小短文。本着尊重学生能力 差异和个人意愿的原则,小短文仅在4人小组 内分享,教师在小组讨论后,通过随机提问 了解各组故事分享的关键词,问题为:( 1 ) What’s the object or event that Lin Wen uses to tell the story between he and his father?(林文 是用什么物品作为线索来讲述他和父亲的故 事的?)(2 )What virtues did his father teach him? (他的父亲教育了他哪种优良品质?) (3 )Do you find it inspiring or not?(你是否 受到启发?)
活动的实施过程体现了人本主义倡导的 “尊重学生意愿,营造和谐氛围”的理念, 学生有自我表现、自我选择的主动权。教师 不要求学生做班级范围的展示,而是采取小 组代表总结发言和教师随机提问的方式,为 学生提供心理安全感。学生通过家人照片的 实物分享,提升了主体参与体验感。交流过 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感动、欣赏、认同等正 向情感,增进了与同伴的交流和理解。学生 的友好交流与真实体验让课程思政的效果更 鲜活生动。
5 结语
基于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开展高职英语课 程思政的优点体现为:一是秉持以人为本的原 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仁爱之心尊 重并信任学生,以“人本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正向情感,有效促进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 二是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定位,育人先 行,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在驱动力,改善传统 说教式的思想教育,做到寓“思”于“课”, 将科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地融入课程教学。因 此,教师可深入研究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科学 性和适用性,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持续探索 高质量开展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参考文献
[1]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 北京:外 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 顾慧萍. 人本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0(4):258-260.
[3] 郝广兴. 我国当代教育的人本思考[J]. 继续教育研 究,2010(1):134-137.
[4] 文秋芳.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 中 国外语,2021(2):47-52.
[5] 杨婧.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 外语电 化教学,2020(4):2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