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与社会”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小说阅读教学——以“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为例论文

2024-05-21 14:11:44 来源: 作者:huangyuying
摘要:[摘 要] 主题意义探究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实现英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以及实 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人与社会”主题意义,深入探究英语小说阅读教学的内
[摘 要] 主题意义探究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实现英语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以及实 现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人与社会”主题意义,深入探究英语小说阅读教学的内 涵、价值与设计原则,并以短篇小说“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为 例,阐释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小说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从围绕语篇、基于语 篇的学习走向深入语篇和超越语篇的学习,从而实现课程育人。
[关键词] 主题意义;阅读教学;教学设计
1 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英语课 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 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其中主题被 列为课程内容的第一要素,具有联结和统领其 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义务教育新课标》列出 的三大语境(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学 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 的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的语篇理解程度、思维 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陈伊伊,2021 )。
2 内涵、价值与设计原则
2.1 主题意义与小说阅读
主题作为文本的一个要素,是语篇语义 表达所围绕的中心议题,为言说和探讨等语言 应用提供范围或语境(王春晖,2019)。特定 主题语境所传递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是该语境蕴含的主题意义(张琳 琳,2019 )。
小说作为语篇的类型之一,具有完整性、连贯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通过小说阅读,学生 可以学习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 习技能等要素。同时,小说反映社会真实现 象,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人文性、写实性和丰 富性。小说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开拓 视野,积累语言,还能通过主题意义探索,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2.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小说阅读的 价值
小说阅读过程是主题意义探索的过程。 主题不是故事情节,而是隐藏在故事中的信息 或观点。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小说的阅读 的价值有三点。
( 1 )知识型信息输入。小说语言具有写 实性,因此通过英语小说阅读,学生获得社会 人文知识,懂得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这是新课标理念下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理念的重 要举措。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塑造。通过分析 小说中主要角色,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创设文 明社会,同时在阅读中增强文化认同与民族自 信,在小说阅读中塑造价值观。
(3 )社会责任与担当践行。在小说主题 意义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深入思考构建文明社会的途径,明确青年一代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2.3 设计原则
( 1 )关注主题意义的整体感知,避免对 小说碎片化理解
小说阅读语篇较长,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对 语篇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因此教师在设计小说阅 读时要善于利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引导学 生完整连贯阅读小说内容,对小说情节发展有全 面理解,对主题意义有整体性、深层次的剖析。
(2)结合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 习活动观
在小说情节梳理环节中,教师设计学思 结合类教学活动,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学生感 知主题内容;在小说深度阅读过程中,教师注 重学用结合,通过分析小说人物,拓展小说背 景,赏析小说风格,引导学生在实践类活动中 内化语言和文化知识,提升主题认知;在主题 探究板块,教师通过学创结合活动,启发学生 在创新迁移类活动中运用所学内容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从而凸显主题价值。
(3 )构建交流互动式探究方式,关注多 元化过程性评价
“交流—互动”模式是一种教学过程中 的动态化教学方法,强调在交流互动活动中锻 炼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多角度的思考辩论, 学生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形成与小说、 作者、社会、自我、同伴的交流互动,从而形 成主体意义认知。
3 英语小说阅读教学途径
3.1 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即语篇研读,是开展有效教学设 计的逻辑起点,也是挖掘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 的重要途径。教师利用“What—Why—How ” 三维文本分析法多层次、多角度对教学语篇进 行深入研读是精准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 学活动及促进主题意义探究的关键前提。
笔者选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黑猫英 语分级读物”系列丛书中学C级The Jumping Frog,引导学生进行短篇小说阅读。本书是由 美国作家马克 · 吐温创作的短篇小说集,全书由3篇独立的短篇小说组成。本节课选读其中 的一篇小说“The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of Calaveras County”(《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 跳蛙》,以下简称《跳蛙》)。本案例基于主 题意义探究,利用三维文本分析法对小说《跳 蛙》进行深入研读。
( 1 )What:本小说主要介绍了美国淘金 时代,居住在西部矿区的Smiley是个嗜赌如命的 赌徒,他参与赌马、斗狗、跳蛙,而且经常赢 得赌局。但随着某外乡人的出现,小说突然逆 转,信心满满的Smiley这次却输了。小说以幽 默、讽刺的手法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
(2 )Why:在阅读本小说前,学生对于 美国淘金时代的文化背景了解甚少,对于拜 金、投机等话题的思考不深入。但是通过阅 读,学生可以洞察美国淘金时代的社会背景, 反思故事背后的人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How:作为马克 · 吐温幽默讽刺文 学的代表作之一,本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篇章之间又彼此联系,看似荒谬的故事情节、 幽默诙谐的语言内容让人在捧腹大笑的同时, 也能窥探到当时美国的社会情况,凸显了马 克 · 吐温驾驭讽刺的高超写作技巧。
《跳蛙》这篇幽默讽刺小说将人性的弱 点与金钱财富联系在一起,揭露了人性的堕 落,讽刺了当时社会的投机风潮。通过文本解 读,笔者理解了小说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真正 意图,该小说体现的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
3.2 活动设计
( 1 )围绕语篇渗透小说背景,激活主题 情境。小说背景指与小说话题相关的语言和文 化知识。小说背景的已知情况会影响学生对于 故事的理解、主题的探究和作者写作意图的判 断。在常规阅读课中,小说背景知识仅在阅读 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呈现。而笔者认为,小说 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应当以不同形式渗透且贯穿 阅读整个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构 建小说的深度理解,丰富已有的主题认知。
活动1:多模态导入介绍文化背景
在小说阅读前,教师以视频、图片、文字 形式呈现故事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知识,激发学生 阅读兴趣,引出主题探究的出发点。如本节阅读课中,教师由美国西进运动时期的地图和淘金时 代的视频导入,对美国淘金时代的历史文化做简 要介绍,为小说阅读做背景铺垫;同时引出小说 主题,启发学生对拜金主义的思考。
活动2:副文本解读联结社会背景
教师借助小说封面图片,结合社会文化 背景,指出故事发生在美国淘金矿区。教师 对标生词celebrated和Calaveras County进行英 文释义后,引导学生思考“Why was the frog celebrated? ”“How could he jump high?”,以 此预设故事情节,为小说阅读做铺垫。
(2)基于语篇梳理小说情节,感知主题 内容。在学生整体理解了文章体裁和结构的基 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内在 逻辑,利用英语学习活动观,构建小说阅读与 主题意义探究之间的关系。
活动1:巧用表格。在小说阅读中,清晰 的表格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又 是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对比的重要抓手,教师可 以通过一张表格有效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学思结 合,分析挖掘主题内容。
在《跳蛙》的第2章和第3章,作者通过 生动的形容词和幽默语句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 格特征,教师可以利用表格开展此章节的教学 活动。通过表格梳理活动,学生不仅读懂了故 事情节,且细细品读了作者的幽默风格与讽刺 技巧。比如,有的学生说Smiley荒谬地用体弱 的马和懒惰的狗来帮助自己赢得赌注,似乎靠 的不是真本领,而是依靠固化的策略。此活动 中,学生能感知小说主题意义,即讽刺拜金与 投机。
活动2:排序复述。小说情节通常以时间顺 序发展,排序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思 结合,建立事件发展的关联,理清小说情节顺 序,分析因果关系,从而看到人们行为背后的 原因,这也是探究小说主题意义的路径之一。
《跳蛙》的高潮部分第4—5章出现了新 人物,人物语言和心理描写较少,情节也较为 复杂和隐晦,需要学生自己体会与推断,因此 教师设计故事情节排序活动,并鼓励学生利用 连接词复述主要内容。通过排序复述活动,学 生梳理了这场大赌局的前因后果,分析人物的价值观。比如,有的学生认为在这场不公平的 赌局中,外乡人使用了不道德的手段来获得胜 利,既凸显了Smiley的愚昧,也反映了外乡人 的狡诈。在此活动中,学生能感知小说主题意 义,即批判不道德的价值观。
3.3 依托小说人物对比分析,提升主题认知
活动1:文本人物分析。小说是通过人物 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从而表达主题意 义。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分析人物性格来理解作 者的意图,提升主题认知。
在小说《 跳蛙 》中 ,有许多关于主角 Smiley的生动的描写,比如第4章节中,在遇到 外乡人时,Smiley对自己青蛙的描述为:“He can outjump any frog in Calaveras County…I’ll go to the river and find a frog for you. ” 根据这两句 话,读者可以判断Smiley对自己的青蛙能够赢 得赌局信心百倍;同时,他还主动提出为外乡 人寻找青蛙比赛,这与故事结局形成鲜明的对 比,也凸显了他的自负和愚蠢。
教师可以根据小说中的插图进行人物横向 与纵向分析,并开展群像描写,提取结构化的 意义认知。比如,在第2章的配图中,Smiley正 在斗狗场得意洋洋地数钱,而在他的周围是一 群和他一样痴迷于赌局的矿工们。教师引导学 生观察图片,了解当时美国社会的人们对于金 钱的贪婪以及痴迷于财富的投机主义。
通过小说中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推测,教师鼓励学生画出小说情节发展图并分析 主角性格,在讨论中建构对主题意义的理解,也 引发对人物性格形成原因的进一步思考,此环节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主题意义的认知。
活动2:短剧人物演绎。短剧表演是深层 次的学用结合类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 维的体验式阅读活动。在此类活动中,学生能 通过表演走入故事与书中人物进行心灵交流, 对小说主题产生情感共鸣,内化语言和文化知 识,而改编剧本也是对学生语言和思维能力的 挑战。
比如,学生以短剧的形式表演Smiley与外 乡人进行赌局的场景,并进行合理的创造改 编。师生从表达、合作、创意等三个维度对短 剧进行自评与互评,并由代表阐述理由。通过短剧表演活动,学生将自己对于小说主题的认 知进行演绎,学生的语言、舞台表现、小说改 编能力都得到进一步提升。
3.4 借助小说写作风格赏析,凸显主题价值
活动1:探究修辞手法,再议写作风格。 在人物分析环节,学生认识到作者在讽刺人性 的丑陋,比如矿区人们的拜金主义、外乡人的 不道德行为。在扩读环节,学生洞察到淘金时代美国社会的混乱。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 关注小说中那只跳蛙Andrew Jackson和斗牛犬 Daniel Webster 的姓名,它们恰好与当时美国 政坛领导人姓名相同,这也揭露了该小说暗含 了对美国政界的讽刺。最后,师生一起完成小 说主题图(见图1 )。此时学生恍然大悟,更 加深刻理解马克 · 吐温作品的讽刺含义和主题 内涵,将文化知识与小说阅读真正融为一体。
活动2:联系实际生活,明确社会担当。 通过递进式阅读,学生已深入理解小说主题意义,明确作者通过人物刻画来讽刺拜金主义、 不道德行为、混乱社会和政府的腐*。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创新,运用所学来解 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本节课后,教 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What should we do to make the society better?”,总结遵守学校规 则、遵守法律、重视学业、积极参加志愿者活 动等各类举措的重要性,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 创新。
4 结语
基于“人与社会”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 小说阅读是以主题意义理解为主线,设计教学环节。在小说阅读时,学生透过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激活主题语境;通过小说情节梳 理,感知主题内容;依托小说人物对比分析, 提升主题认知;借助小说写作风格赏析,凸显 主题价值。基于主题意义研究的小说阅读教学 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文化意识培养、 语言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养 成,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与落实 (郭颖 等,2019 )。
在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小 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整合性教学,通过三 维文本分析法厘清文本的主题和内容,深度挖 掘其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其培养学生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伊伊 .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群文阅读 教学实践[J] .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9):27-32.
[2] 郭颖,张金秀,徐国辉.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 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例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 篇),2019(2):1-6.
[3]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王春晖. 英语教材语篇分析须把握的几个要义—— 以人教版中学英语教材为例[J]. 教学月刊 · 中学版 (教学参考),2019(3):3-7.
[5] 张琳琳.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8):37-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