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看演讲者话语衔接——以杨紫琼联合国演讲为例论文

功能语言学视阈下看演讲者话语衔接——以杨紫琼联合国演讲为例论文

15

2024-05-17 09:33:52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文章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研究杨紫琼联合国演讲,并对其语篇结构进行衔接分析。研究以杨紫琼的发言为语料,从语法结构和词汇搭配两个主要手段研究讲话人的语言选择及其特点,进而分析如何在语法层面和词汇层面增强演讲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摘要]文章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研究杨紫琼联合国演讲,并对其语篇结构进行衔接分析。研究以杨紫琼的发言为语料,从语法结构和词汇搭配两个主要手段研究讲话人的语言选择及其特点,进而分析如何在语法层面和词汇层面增强演讲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衔接;演讲

  1研究背景

  联合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机构,其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组织包括193个国家。联合国致力于推动全球安全、促进国际合作、应对各种国际挑战,以实现人类共同繁荣与发展。杨紫琼作为一位杰出的华人女士,不仅担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亲善大使,而且还发表了一场以促进全球和平为主题的英文演说,以此发出抗击暴力的号召,鼓励妇女、儿童以及其他社区成员踊跃参与,以期实现全球的和谐。整段演讲、节奏鲜明、掷地有声、逻辑紧凑、衔接自然。

  2文献综述

  文献调查发现,崔诗文(2019)在《联合国环保演讲的人际元功能分析》一文中分析演讲中的人际意义,有助于听众理解演讲者的话语意图。张欣雨(2022)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深入探究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解释。李晴(2020)在《衔接理论视角下的TED演讲分析》一文中从语篇衔接理论的角度对TED演讲进行了探讨,旨在探讨TED演讲中具体运用了哪些类型的衔接手段及其运用的显著特点。然而,在联合国政治类演讲中,衔接手段的研究仍然相当匮乏。本文将通过实例分析,深入探讨杨紫琼在会议上的演讲以及如何通过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来提升演讲的连贯性。

  3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衔接理论

  3.1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是一种功能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它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Michael Halliday(韩礼德)提出。SFL强调语言是一种功能性的社会行为,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交际需求。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语言的“系统”和“功能”两大方面,主要强调在意义的基础上对语言的系统和使用进行研究并关注语言如何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实现意义的交流。“系统”指的是语言的使用者在意识形态的框架中选择语言,作为系统网络的潜在意义。然而,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我们可以将语言视为社会交往的工具,承载各种不同功能。于是,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运用作为研究对象,以句子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系统和功能两者是密不可分的。

  系统功能语法创始人韩礼德指出语言功能是一种内在功能,是一种更为抽象的概念。语言元功能(metafunctions)是对人类语言高度抽象概括的功能。韩礼德认为语言的元功能包括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和语篇功能(textual)。概念功能用来传达新的信息或未知内容,从而用语言描述表达对世界的经验,主要包括及物性和语态两种,还涉及六种不同的过程。人际功能运用语言来表达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主要通过语气和情态来实现。语篇功能是语言的“组织”功能。因为我们的语言往往不是以单独的句子出现在实际情境中的,而是以完整的语篇“text”出现的,韩礼德认为人们说话或写作的时候就在创造语篇。比如讲一段话、写一段字、一整篇演讲或是一整本书,都可以看作是语篇。我们每个人在说话写字的时候都在组织自己的语言,使之尽可能地完整、有章法,句与句之间具有衔接性。

  3.2衔接理论

  3.2.1衔接的定义

  在SFL中,衔接和语篇是用于描述语篇中不同语言成分之间语意联系的概念。当一个成分的含义依赖于另一个成分解释时,它们之间就形成了衔接关系。衔接包括各种表现形式。

  3.2.2衔接的手段

  韩礼德通过对多种因素的深入研究,将衔接划分为两类:语言学中的“Grammatical Cohesion”与“Lexical Cohesion”。其中,前者包括四种:照应、省略、替代以及连接,而后者包括两大类: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词汇搭配)。其中复现包括四种形式:重复、同义词/近义词、上下义词和概括词。

  照应是一种语言结构,它将指代成分与被指代的对象联系在一起,以便形成有机整体。这种联系可以通过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以及隐喻词等来实现。意味着删除那些显然不需要的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重复,并且能够使用更简洁的表达方式。根据英语的表达方式,当某个部分重复出现时,只要它们处于句子的同一水平,就可以省略它们。替代是一种使用替换词来替换原句中的某个成分,以达到相互呼应的效果。连接是一种使原句中的各个成分能够在逻辑上表达出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的方法。在英语中,常见的逻辑连接词包括:and、but、then、however、therefore和for example等。

  4语法衔接分析

  语法衔接通常指通过语法手段实现语篇内容的衔接,使文章逻辑鲜明。在杨紫琼联合国演讲全文(971字)中,常用的语法衔接手段有:连接和照应。

  4.1连接

  联合国演讲属于国际组织类演讲,受众广泛,在语言的使用上要满足易于受众理解这一特点,并且联合国演讲属于政治性演讲,说服性强,需要很强的逻辑性,在语篇的衔接上更需要连贯且严密。杨紫琼在联合国演讲中,连接词(conjunction)的使用是常见又典型的,例如:

  (1)In many cases,their suffering was caused by violence,conflict or crisis.

  (2)What’s more?

  (3)For example...that enables women and youth to act as national conflict mediators.

  在演讲中,经常使用here,there等空间副词在语篇中表示衔接关系,能够起到增强语势,顺利转换听者关注点的语言效果,在例句(1)中,in many cases属于空间增强衔接词,这类空间衔接关系是通过隐喻空间实现的,将具体的事物抽象化,这类词在物理空间中发挥指示的作用,通过隐喻形成逻辑上的扩展阐述。

  杨紫琼在联合国演讲发言中,经常使用表达并列(and)、说明例证(for instance)、因果(in many cases)和转折(but)等不同的逻辑关系衔接词,以确保演讲内容的逻辑连贯性和准确性,这可以引导听众关注演讲的不同部分或观点。通过使用引导性的衔接词(what’s more),演讲者可以提醒听众将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到来的内容上,使演讲更易于理解和被跟随。衔接词可以帮助演讲者组织和安排演讲的结构,使其条理更清晰。

  4.2照应

  照应,也称指称。指称本身并不具有表达意义,而需要依照语篇中的其他事物和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推测才能得知其具体的指称含义。指称的类型分为三类: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

  4.2.1人称指称

  人称指称即通过说明某个事物在话语情景中的功能或作用而与其形成指称关系。经过分析发现,杨紫琼在演讲中善于大量使用人称指称来达到使演讲更具感染力的效果,将听众带入到情境之中,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使听众更易接受并认同她的观点。

  (4)Too often,women and girls fall prey to sexual and ender-based violence,they become victims...

005XpTbZly1hdvz6oq232j30u00u076u.jpg

  (5)What we shouldbedoing...Itcould save...如表1所示,第一人称指称I指代杨紫琼本人,表明立场:呼吁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亲善大使。人称指称we指代的是包括杨紫琼作为发言人在内的所有民众,we的恰当使用让民众深刻意识到严禁暴力,尊重每个人的权利与义务并不单单是女人和小孩需要关注,而是与全民族命运息息相关,举国上下应齐心协力。大量地使用第一人称指称we可以表达出民众应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理念,取得了很好的说服效果。第一人称(I和we)的使用可以彰显出杨紫琼作为演讲者是女性权利的代表,由她代表向世界发布演讲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they指代的是所有相关的民众,尤其是受到迫害或者受到威胁的“women and girls”。指称代词在这几个短句之间构成了衔接,有效地加强了文章内部的衔接纽带,紧紧围绕演讲主题,增强了与听众之间的共情。

  4.2.2指示指称

005XpTbZly1hi309xttjaj30j60j50u4.jpg


  指示指称可以用来表达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this可以让一个实体成为一个关注的焦点,而that则可以让一个命题脱离中心焦点,从而使它变得更加边缘化。这些指示代词可以帮助我们连接整个句子。

  (6)Conflict prevention,early recovery from crisis,lasting peace and resilience,to make this a reality,necessary funds...

  (7)These conflicts are becoming more drawn-out,complex and deadlier,as civilians are no lon-ger casualties,but have become targets.

  指示指称用于连接不同的主题和观点,以确保整个语篇具有逻辑连贯性。在这种情况下,指示指称“to make this a reality”中this连接了前文提到的“Conflict prevention,early re-covery from crisis,lasting peace and resil-ience”。these指称照应前文提到的conflicts,强调了实现冲突预防、危机早期恢复、持久和平和恢复力的重要性。

  4.2.3比较指称

  (8)These conflicts are becoming more drawn-out,complex and deadlier as civilians are no longer casualties but have become targets.

  在这个句子中,短语“more drawn-out,com-plex and deadlier”起到了比较指称的衔接作用。整个句子体现冲突的发展趋势。前半部分提到冲突变得更加冗长、复杂和致命,这是对问题的描述。然后使用“but”这个转折词来引出一个对比情况,通过对比前后两种情况,突出了冲突中平民角色的变化。它向读者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即平民不再只是无辜的受害者,而是成为敌对势力的直接目标。这种对比增加了句子的复杂性和信息量,使读者更加清楚地理解冲突的严重性和后果,提供逻辑连接,引导读者在文本中的思维进程。

  (9)Violent conflict affects men and women in very different ways.

  在这个句子中,短语“in very different ways”起到了比较指称的衔接作用。这个短语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所面临的不同情况,突出了这种差异。句子的前半部分指出暴力冲突对于男性和女性都会产生影响,但是使用“in very different ways”这个短语,进一步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这种比较指称揭示了性别在暴力冲突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受到的不同影响,提醒读者注意这种差异。

  这个比较指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男性和女性在暴力冲突中所经历的不同现实,引导听者关注性别在暴力冲突中的差异,并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5词汇衔接分析

  韩礼德认为搭配是语言在单词与句子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联系,指单词或术语的出现能够使上下文形成隐性衔接,词汇搭配能让听者更好地理解说话者话语中传达的内容。词汇搭配可大致分为三类,即“结果关系”“修饰关系”和“语境参与者期待的某种搭配关系”。在杨紫琼联合国演讲中,属于同一语意范围的词之间形成了语意链,能加强语篇的衔接。例如:

  (10)...displaced from their homes primarily due to violence and conflict.

  (11)The number of refugees...addingto the tragedy and heartbreak is the fact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world’s refugees are children...

  (12)Too often,women and girls fall prey to sexual and gender-based violence.They become victims of human trafficking,sexual slavery and forced marriage.

  上文提及的表达“violence and conflict”与下文出现的“victims”属于语境参与者期待的某种搭配关系,两者都涉及了一些和最终结果相关的内容。因此,“受害者、难民、悲剧”和“暴力和冲突”的表达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通过将词汇、短语和句子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语言结构,使得整个表达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

  “Too often,women and girls fall prey to sexual and gender-based violence”在这个句子中,词汇衔接通过使用相似的词汇来表达同一主题。这里使用了词组“fall prey to”来描述妇女和女孩成为性别暴力的受害者。这与后文中提到的“sexual and gender-based violence”是相对应的。“They become victims of human trafficking,sexual slavery,and forced marriage.”在这个句子中,词汇衔接通过使用相关的词汇来扩展前文提到的主题。这里使用了词汇“victims”来指代前文中的受害者。而后面列举的“human trafficking,sexual slavery and forced marriage”是具体的情况,扩展了前文中提到的性别暴力。

  6结语

  通过对杨紫琼在联合国的演说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通过运用语篇衔接的原则,我们可以将语言的表达与意义联系起来。我们的研究发现,通过运用指称、连接等技巧,可以将不同的表达形式与意义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表达的流畅性。杨紫琼在联合国的演说采取了多种不同的语言技巧来传达信息,包括她使用了第一人称复数,以此来强调人人都应该承担自己的义务。此外,她还采取了正式与非正式的语言技巧,以便于实现演说的流畅性。杨紫琼在联合国演说中运用搭配的技巧,让原本孤立的句子变成结构紧密的句子,从而让演讲的内容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联系。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增强对杨紫琼在联合国的演说的理解,深入挖掘如何通过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来提升演讲的连贯性。


参考文献

  [1]崔诗文.联合国环保演讲的人际元功能分析[D].沈阳:辽宁大学,2019.

  [2]李晴.衔接理论视角下的TED演讲分析[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20.

  [3]刘珊珊.TED科技类演讲中多模态语篇人际意义的构建[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2.

  [4]张欣雨.联合国海洋保护演讲的国际生态话语分析[D].保定:河北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