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观优化与实践思考论文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观优化与实践思考论文

2

2024-05-08 14:56:21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传播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赋予了现代教育全新的发展理念与实现路径 ,教师依托 多媒体和信息网络技术,可以突破时空局限,为学生构建更多样

  [摘 要] 传播媒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赋予了现代教育全新的发展理念与实现路径 ,教师依托 多媒体和信息网络技术,可以突破时空局限,为学生构建更多样、便捷、趣味、新颖的学习空间。本 文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语用能力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使用新媒体的意义与 价值 ,概述了利用新媒体实现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通过新媒体教学方法的经验探索与总 结,为促进高校英语教学优化与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高校英语;新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高校英语教学致力于造就具有广博文化知 识和扎实英语语言基础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 才 。在时代变迁和社会需求变革发展的背景 下, 高校英语逐渐由早期对学生阅读能力培 养 ,过渡到对学生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的全面培养 。尽管教学改革历程为高校英语教 学带来了积极影响和可喜的变化,但在具体教 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 、枯燥 ,过 于强调语言语法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训练的现 象问题 。现今,高校多媒体设施和现代化语言 实验室趋于完善 , 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智能终 端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因 此,教师可在课内与课外广泛利用视听技术满 足现代化语言教学需求 ,组织学生在智能化、 个性化、信息化的智慧教育体系中,深化学习 体验, 提高英语学习热情 ,实现听 、说 、读、 写、译与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

  1 新媒体技术与高校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1.1 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功能

  新媒体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进步兴起的媒 体形态 ,可以为每一个人提供智能终端 ,让用 户不受约束,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的状态 、观点 和所见所闻 。相对于传统教学媒体,新媒体可融合网络平台 、计算机 、 电子系统等多种技 术 ,实现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 (杜 丽佳 ,2020)。它的主要功能特点如下:

  1.1.1 即时传播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定时传播规律,人 们利用手机、计算机 、平板电脑等终端 ,可以 快速发布信息 ,实时对话交流 。用户在网络信 息技术的支持下 ,能够不受时间 、地域限制, 即时接收信息 ,反馈信息。

  1.1.2 多向交互

  相比于传统媒介的单向信息传播 ,新媒体 用户可以选择性的接收、反馈信息 ,任何人都 可以是信息资源的创造者和提供者 ,任何受众 都可随时对信息进行评论、互动, 拥有信息交 流的选择权和控制权。

  1.1.3 演示生动

  新媒体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 ,可将文本、 图像、音频 、视频与计算机交互融合 ,通过数 据加工处理 , 向受众提供生动 、友好 、趣味、 多样的素材资源。

  1.2 新媒体对英语教学的意义

  1.2.1 智慧灵活

  新媒体汇集了计算机 、互联网 、多媒体等 网络信息技术与多种电子工具,教师在社交通 讯 、大数据 、网络平台的支持下 ,可以开启翻转课堂,为学生建立一个课内与课外相衔接的 智慧课堂。

  1.2.2 多元集成

  教师运用计算机语言和第三方软件 ,可将 知识素材资源进行加工 ; 利用各类图片 、视 频、音频开发丰富的静态、动态资源 , 以调动 学生的视觉 、听觉等多感官体验 ,协助学生在 情境、会话、协作等实践互动中, 深化学习体 验 , 自主完成知识建构。

  1.2.3 深层交互

  汉语 、英语在多方面存在巨大显著差异。 新媒体可编制出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 将自 然 、文化 、环境联系起来, 输出真实 、生动、 形象的英语语言环境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邀 请学生在富有艺术性、直观性的学习环境中进 行讲解、操作 ,锻炼综合语用能力, 让学生在 文字 、图像 、声音等资源素材的辅助下 ,形成 自觉、积极的心理状态。

71E7EDC6-0510-4a39-923F-29F78F048897.png

  2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学优化路径

  2.1 创设语境实景 ,感知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造就了语言表达 、思维方式 、交 际行为 、文化观念的不同 。英语语言 、词汇、 文化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易导致学生在跨文化 交流中产生理解差异和冲突(江莹 等 ,2020)。 因此, 为了有效解决忽视英语文化导入的问 题,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利用新媒体技术设 备 , 向学生直观 、生动演示跨文化案例引出的 现象 ,组织学生在情景化的思考交流中, 增进 文化理解,增强跨文化意识敏感性。

  例:“ sit under the salt. ” “ sit above the salt. ”

       按词组字面解释显然让人难以理解 ,“ 坐 在盐的下面。”“坐在盐的上面。” 为什么要坐 在 盐 的 上 面 或 下 面? 在 英 语 文 化 中 “ salt (盐)”和“ 贵宾”“ 上席 ”联系在一起 。如果 教师忽视语言文化现象的导入 ,必然会带来跨 文化交流中的困难和冲突 。在文化内涵讲解 中, 单纯的语言输出, 抽象性和随意性很强, 英语文化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执行 。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 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 术特点 ,通过语言 、图像、视频等资源素材引 出问题 , 向学生高效、精准地讲解知识要点和 文化现象。

  例:XX:“Susan, you don ’t look your age. ” Susan:“Really?”

  XX:“Yes. You look like a little girl. ”

  教师向学生播放微视频案例 ,利用具体场 合的情形和动画人物的表情变化,引起学生的 情感体验, 增进学生对语言文化思考和记忆。 “ Susan紧皱眉头, 不再说话 , 原因是什么?” 从视频对话中的语法角度看,对方恭维是正确 的, 但文化差异造成了Susan的错误理解 ,西 方国家女孩在十二三岁后 ,视自己为成熟的女 子 (woman)。 中国年轻女孩则更喜欢被称为 “ girl”,可见中西文化观念对“woman ” 的理解 差异 ,导致了一场语言交际的失误 。直观 、生 动 、形象的案例呈现 ,可以引发学生的深层思 考 ,有助于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 、求证中, 增进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敏感性 ,深刻的理解中 西社会文化异同。

  同样, 在关于“ Salt(盐)” 的案例教学 中,教师可通过资源开发、设计 , 向学生展示 中世纪英国王公贵族的餐桌文化,盐在当时被 视 为 珍 品 , 含 有 “ 美 德 、 廉 洁 ” 的 意 义 , “ above the salt ”指贵宾坐在盐罐的上首 , 有 “ 坐上席 ,受尊敬 ” 的意思 ,邀请贵宾时可以 说“ Please sit above the salt. ”教师利用精彩 、 生动的视频 ,可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学生注意 力,使其在听觉、视觉的刺激下 ,加深对主干 知识要点的学习和理解。

  2.2 搭建学习平台 ,深化理解认识

  教师在新媒体信息技术支持下 ,可衔接课 内外知识内容,重构课堂教学秩序 ,使英语教 学更加自由、灵活 、生动、高效 。相对于中学 阶段英语时态、语态 、单词积累 、发音 、拼读 等内容, 高校英语更注重听力 、 口语的训练, 也更接近西方语言的文化特点 。教师在英语教 学中, 可结合学习重点搭建多媒体学习平台, 组织学生在丰富 、灵活的智慧环境学习体验 中,扩展文化视野,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 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 “ 你收到好友来信 ,他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到 不适,不知道如何结交新的朋友 ,请为他提供 一些建议 ,给他回信。”

  “ I ’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are having trouble fitting in your new school...”“ you should smile and try to be friendly when you meet people... ”

  “ important for you to be a good listener... ”

  “ better for you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class activities... ”

  “ Best wishes!I sincerely hope my advice will be some help for you. ”

  要求学生以个人为中心 , 以语境为中心, 结合自身英语水平 ,运用中、西方不同文化的 交际风格 , 向好友给予忠告, 提出具体建议, 合理恰当地对语言载体及操练形式做出取舍 (刘意涛 ,2020)。因为, 西方国家交际时倾向 于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交际风格是用语言来 强调“ 角色 ”身份, 在语言交际中直呼其名, 不使用非常正式的称呼 、敬语 。中国文化含蓄 委婉 ,语言交际时注重礼貌谦恭 ,往往在语言 中反映出不同角色地位和社会等级顺序 。教师 利用网络平台设计学习任务 ,既拓展了学生思 考空间 ,又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特征 。学生 在新媒体环境下可自由安排学习地点 、进度、 时间 、方式 ,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完成知 识建构,对于存在的观点 、问题 ,可在线实时 探讨 、交流, 也可回到课堂进行互动 、评价、 反思 、总结 ,让学生在充实基础知识的过程 中,实现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语言交际能力的综 合发展。

BD9559EF-627C-44b8-A629-549C6A668F99.png

  2.3 声画资源交互 ,融合时事素材

  高校英语涉及语言与文化 、思维差异 、沟 通方式 , 以及运用跨文化视角分析文学 、演 讲 、影视等各类不同主题语言内容。 《大学英 语教学指南》(2020版) 提出了增进学生多元文 化的理解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提高跨文化 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确保学生能在特 定的语境中, 熟练听懂关于经贸 、文化 、科 技、管理科技等领域的语言材料 ,并进行口语 交际 。但中学英语教育阶段,学生普遍面临高考的压力, 教师更注重阅读和语法 、词汇记 忆、积累 ,导致高校生的英语听力和语音基础 较为薄弱 。教师在新媒体环境下 ,可利用时事 新闻素材,为学生打造一个趣味的视 、听互动 学习空间 ,组织学生在汇报、听辨 、演讲 、讨 论等综合实践活动中, 主动根据英语结构特征 来预测推断新闻涉及的西方国家历史 、地理、 经济、政治 、文化习俗等主要内容 , 以减少听 音的盲目性 ,锻炼学生跨文化语言交流能力和 知识信息加工能力,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新闻 实景和实际案例探索中, 自觉将跨文化知识内 化为语言的理解能力,评价能力, 真正实现口 语交际能力、逻辑推理和思维想象能力的锻炼 与发展。

  3 结语

  总之,教师在新媒体视域下,要深入挖掘 社交通讯 、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 ,注重对 学生听 、说 、读 、写 、译语言综合能力的培 养 ,组织学生在多样化体验学习中,不断扩大 文化视野,增加英语词汇量 。教师在传授语言 知识的同时,要逐步推动多媒体与信息化教育 模式变革与创新 ,指导协助他们在一个丰富、 新颖、多元的感官交际中,更好地识记 、学习 和理解英语世界的文学 、历史、经济 、社会文 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对英语知识信息的 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杜丽佳.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研究[J]. 黑 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3): 90- 92.

  [2] 江莹 ,赵婷 . 新媒体应用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 析[J]. 海外英语(下), 2020(2): 118- 119.

  [3] 刘意涛. 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J]. 办公 自动化,2020 ,25(21): 12+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