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论文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三国演义》中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论文

0

2024-05-08 13:59:4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转换方法,对《三国演义》的虞苏美译本和邓罗译 本进行对比研究,聚焦两个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译例,考察其闪光点和局限性

  [摘 要] 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三维”转换方法,对《三国演义》的虞苏美译本和邓罗译 本进行对比研究,聚焦两个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译例,考察其闪光点和局限性,并针对局限性提 出修改建议,以期为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寻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更好地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三国演义》; “三维”转换;文化负载词

  1 研究背景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经 过百年来几代译者的努力,其英译本在英语 国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三国演义》讲述 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由文言文写成, 因此小说中包含许多文化负载词,这些词包 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传递了中国文化特有 的事物和概念。在国际传播中,如何恰当地 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十分重要。

  目前 ,《 三国演义 》的译本多达上百 种,其中大多为节译本, 全译本中较为知 名的有三个版本, 分别是英国翻译家邓罗 (C. H. Brewitt Taylor)译本(以下简称“邓 译本”),纽约大学汉语教授罗慕士( Moss Roberts)译本(以下简称“罗译本”),中 国学者虞苏美译本(以下简称“虞译本”)。 邓译本于1925年出版,是《三国演义》的第一 个英文全译本(郑锦怀, 2012 )。虞译本于 2014年出版,是第一部由中国译者完成的《三 国演义》英文全译本(董雨晨,2018 )。

  目前,学者多着眼于罗译本开展相关研 究,对于邓译本和虞译本的关注较少。本文将 邓、虞两个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文化负载词的 英译,探寻其闪光点和局限性。考虑到整部《三国演义》达一百二十回之多,囿于篇幅,笔者主要聚焦于小说第七十五回至第七十七回 的译本研究。

2305C328-EA90-4c3c-8BB8-B498102419EB.png

  2 理论依据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由胡庚 申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翻译理论,具 有跨学科的性质。该理论首次将翻译与生态环 境联系在一起,运用生态理念,从生态学视角 进行整体研究,将翻译语境扩展到翻译生态环 境,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

  生态翻译学对翻译活动做了全方位、多 层次的阐释。从翻译过程来看,翻译是译者适 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从翻译原则来 看,翻译是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 择。从翻译方法来看,生态翻译学提出了“三 维”转换,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 换。从评价标准来看,翻译评价包括三个方 面,即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 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已经形成了 完整的理论范式,受到了国内外翻译界学者的 关注,有效地指导了翻译实践。

  生态翻译学要求译者在翻译时,综合思 考,灵活选择翻译策略,平衡各翻译生态环境要素,有效阐释深层次的语言文化信息,注重 文本的可接受性和目的语读者的阅读感受。本 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 略和方法,为最终翻译质量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3 英译译例

  3.1 语言维层面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 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胡庚 申,2011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上的 差异是最直观的。在翻译中,译者必须注意到 这种差异,做到遣词造句准确地道,否则,会 造成词句不通顺,译文生硬,进而导致翻译生 态失衡,译文质量下降,无法达到预期的跨文 化交流效果。

  在文化负载词英译中,语言维层面的转 换主要从用词方面来考量。词汇是构成语句的 基本单元。词汇选择正确与否关乎一个句子的 基石是否牢固得当。译者在英译《三国演义》 时,对词汇的选择必然要慎之又慎。

  例1:今何故数穷吾儿耶?

  虞译本:But why have you pressed my son so hard recently?

  邓译本:But why have you pressed my son so hardly of late?

  例1为关羽和徐晃两军对阵之时,关羽对 徐晃所说的话。“穷”在“古汉语字典在线 查询”中,有六种含义,本句取其动词含义 “穷尽;用尽”,结合语境,即“打败,击 败”的意思,而不是其字面意思“贫穷”。虞 译本和邓译本都选用了press来表示“穷”。 press在“朗文在线词典”中有许多释义,本 句中其释义应为to try hard to persuade someone to do something, especially by asking them many times,结合语境,意为“向某人施压,让某 人做某事”。虞译本和邓译本让读者感受到徐 晃对关羽之子关平处处施压,咄咄逼人,可谓 十分精准,语言地道。

B3AB5F60-FA5C-4c0c-8B3D-C6CA9EF6D0C0.png

  3.2 文化维层面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 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胡庚申,2011 )。每种语言的发展和历史渊源各 不相同。在语言的实际使用中,不同民族、 不同语境下的词汇表达会含有本民族特有的文 化信息。因此,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做出文化维 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考量源语和目的语在文化 内涵上的差异,尽可能缩小和消除由于文化差 异造成的理解上的偏差,做到准确传递文本信 息,同时兼顾译文可读性,促成跨文化交流。

  在文化维层面转换中,《三国演义》两 个译本对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处理体现为多种 翻译策略和方法的使用。

  3.2.1 直译

  直译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 构形式,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刘 兰芳 等,2010)。译者在翻译《三国演义》 中的文化负载词时,也用到了这一方法。

  例2: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 可毁其节。

  虞译本:Jade may be shattered, but its whiteness remains; bamboo may be burned, but its joints cannot be destroyed.

  邓译本:Jade may be shattered, but its whiteness remains; bamboo may be burned, but its joints stand straight.

  玉在古人心中是一件神物。孔子曰:“夫 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可见,到了春秋时 代,玉早已被人格化,并被赋予了道德价值。 同样地,竹由于其挺拔坚韧的特点,在中国古 代文化中也有高风亮节、自强不息的含义。 例2的背景是关羽自麦城突围,兵败被俘,孙 权劝降关羽,关羽义正词严地对孙权表示拒 绝,体现了关羽宁死不屈的精神。这里的玉和 竹都有忠贞气节的文化内涵,表达的都是守住 真我、威武不屈的含义。虞译本和邓译本均采 用了直译的方法,句式结构和遣词造句与原文 一一对应,保留了原文的表达特色。

  为了更加充分地表达文化内涵,让那些 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的目的语读者获得更好的 阅读体验,译者也可对玉和竹在中国文化中的 象征意义作简单说明。从文化维角度看,这样 做可以照顾到中外文化差异,弥补翻译过程中 的文化缺失现象,有助于读者获得更好的阅读

  效果。因此,本句的翻译可以修改为:“Jade (represents moral integrity in Chinese culture) may be shattered, but its whiteness remains; bamboo (represents moral integrity in Chinese culture) may be burned, but its joints cannot be destroyed. ”

  例3:时已五更将尽。

  虞译本:It was then the close of the fifth watch.

  邓译本:It was then the fifth watch.

  例3中的“五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时间 表达。中国古代的计时单位是时辰, 一昼夜 共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今的两小 时,原“五更”相当于现在的凌晨三点至五 点。虞译本和邓译本都做了语言维层面的转 换,“五更”译为了the fifth watch,但没有对 确切的时间点加以说明。在西方世界,没有 “更”这一时间表达,虞译本和邓译本的处理 无法让目的语读者确切理解时间点。

  为了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译者需要 做出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转换,将“五更”所 蕴含的文化内涵传递出来。笔者认为可以将原 文的“五更”转换成现代十二小时制中对应的 时间或者保留原文表达并通过注释加以说明, 如将其改译为“It was then the close of the fifth watch (from 3 a.m. to 5 a.m.). ”或者“It was then almost 5 a.m.”。

  3.2.2 意译

  由于源语和目的语在结构、文化上的差 别,直译无法使目的语读者理解源语含义,译 者可通过增补源语内涵信息来弥补源语和目的 语在文化维度上的鸿沟,而意译就是一个很好 的方法。在《三国演义》两个译本中,这一方 法的运用比比皆是。

  例4:今日之事,虽子牙复生,亦无计可 施也。

  虞译本:Even if the ablest strategist of old should come to life again he would be helpless in this case.

  邓译本:I think even if Lu Wang could come to life again, he would be helpless in this case. (Lu Wang was a master strategist, founding

  minister of Zhou Dynasty, counselor to King Wen. Before joining King Wen, Lu Wang had been a fisher, who mediated on the riverbank on political events.)

  例4是王甫在兵困麦城时对关羽说的话, 表达了身处危境却又无可奈何的绝望。源语 中的“子牙复生”使用了姜子牙的典故,这也 体现了中国古人好用典故的表达习惯。虞译 本在处理源语时,将“子牙”译为了the ablest strategist,使用了意译的翻译策略,改变了源 语的表达形式,力求传递语义信息,减轻目的 语读者阅读负担。

  邓译本则忠实翻译了“子牙”这一文化 概念,并用注释加以说明。有时候,为了让译 语读者能够像源语读者理解原文那样去理解译 文,让译语读者领悟到异国语言文化的感染 力,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思想情感上产生 共鸣,译者给译文添加注释或注解也是一个方 法(张新民 等,2004 )。

  笔者认为,虞译本和邓译本都照顾到了 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对源语进行 了取舍,做出了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 换,但是邓译本的翻译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 留源语的文化信息,虞译本的选择则缺少了文 化内涵的传达,降低了小说的文学性。《三国 演义》作为中国经典小说,它所含有的文化内 涵是一大特色。在对外传播时,英译本若失去 了小说中特有的文化内涵,也就失去了小说的 一部分灵魂。

  3.2.3 音译加注释

  在释义较为烦琐冗长,可能影响目的语 读者阅读体验时,译者使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 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音译的方法 可以保留源语的语言形式;另一方面,译者对 于音译的内容添加注释便于目的语读者理解。

  例5:安肯背义投敌国乎?

  虞译本: I will never betray him for an enemy country.

  邓译本:How can I betray him?

  例5是关羽被捕后,孙权派诸葛瑾前来劝 降,关羽对诸葛瑾所作的一番大义凛然的回 答。对于例5.虞译本和邓译本都在理解原文后做了一定变通。区别是虞译本为反义正译, 邓译本遵从原文语言表达,同样使用了问句。 但是两者的翻译都没有将原文中“义”的文化 内涵表达出来。在中国文化中,“义”是含义 丰富的词。它早已超出了字面意义,包含了一 定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哲学思考。

  在原著中,“义”出现多次,在具体语 境下有不同含义,如“正义”“忠义”等。虞 译本和邓译本将“背义”译为betray him,从 文化维的角度看,这没有传达出原文的文化含 义,目的语读者在阅读时无法获得和源语读者 同样的阅读体验。笔者认为,例5中“义”的 翻译可以参考“道”的翻译,译者可以使用音 译,并用注释加以说明。关羽所说的“义”, 既有和刘备的结拜情义,又有跟随刘备,有 始有终的忠义,所以注释也需要体现这两层 意思。因此最终的译文可以为: “How can I abandon ‘Yi’ and surrender to Sun Quan? (Here, ‘Yi’ means brotherly relationship between Liu Bei and Guan Yu as well as Guan Yu’s loyalty towards Liu Bei and his cause.)”。

  3.3 交际维层面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 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胡庚申,2011 )。简单来说,交际维层面的 转换就是译者在语言维和文化维基础上,进一 步思考,传递源语的交际意图,尽力传达源语 作者的表达初衷。

  例6:螟蛉之子

  虞译本:a son by adoption

  邓译本:a son by adoption

  “螟蛉之子”是孟达在刘封犹豫是否援 救关羽时对刘封所言。“螟蛉之子”最早出自 《诗经 ·小雅 ·小宛》,用来比喻义子。虞译 本和邓译本都遵从了原文,并完整表达了含 义,在语言维和文化维上没有太大出入。但是 孟达在实际言说中,是引用关羽的话。关羽一 向对刘封评价甚低,言语多有不屑之意。孟达 在表达时,有提醒刘封关羽处处贬低刘封的意 思,从而让刘封对关羽怀恨在心,不出兵相 救。因此,虞译本和邓译本虽然在语言维和文 化维上做了适应性选择转换,但是从更加宏观的交际维层面而言,没有传递出说话人想 要表达的鄙夷之意,没有传递出源语的交际 意图。笔者认为,例6可以适当增译为a son by adoption who is inferior to Liu Shan。

  4 结语

  本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虞译本和 邓译本《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至第七十七回 中的文化负载词英译进行了对比研究。虽然虞 译本是中国人所译,译者应该更熟悉源语和 源语文化内涵,邓译本是英语母语者所译,译 者应该更精通英语表达,但是在文化内涵丰富 的某些词句上,两个译本的英译仍有一些局限 性。古典小说的英译要达到生态翻译平衡,要 求译者在充分理解源语、熟练掌握目的语的基 础上,从语言、文化、交际等多维层面做出最 恰当的适应性选择,灵活选用直译、音译、注 释等各种翻译技巧,准确传递小说中所表达 的文化内涵,最终达成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董雨晨. 因果模型视角下的文学经典翻译——以 《三国演义》虞苏美译本为例[J] . 湖北第二师范学 院学报,2018.35(3):118-122.

  [2]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 北京:商务 印书馆,2013.

  [3]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 翻译,2011.32(2):5-9+95.

  [4] 刘兰芳,陈倩. 直译与意译[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0(6):158-160.

  [5] 王学功. 近五年国内《三国演义》英译研究[J]. 中华 文化论坛,2016(7):47-54.

  [6] 张新民,杨国燕. 从《尤利西斯》的语言特点看注 释性翻译[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93-97.

  [7] 郑锦怀. 《三国演义》早期英译百年(1820 —1921)——《〈三国演义〉在国外》订正补遗[J]. 明清小说研究,2012(3):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