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林语堂 《浮生六记》 译本中的归化翻译论文

林语堂 《浮生六记》 译本中的归化翻译论文

0

2024-05-07 14:17:4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浮生六记》 不仅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而且有着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本 文主要从归化翻译的角度分析英译本的 《浮生六记》,主要选取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诗歌

  [摘 要] 《浮生六记》 不仅向世人展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态度,而且有着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本 文主要从归化翻译的角度分析英译本的 《浮生六记》,主要选取书中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诗歌、人名 称呼、传统节日等几个方面分析,展示中华文化的英译策略。

  [关键词] 《浮生六记》;林语堂; 中国文化;归化翻译;翻译策略

  1 研究背景

  1.1 《浮生六记》 简介

  《浮生六记》 是一部散文随笔 。它在清代 笔记体散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其语言幽 默诙谐 ,通俗易懂,是一本了解中国古代文人 生活及中国文化的优秀读本 。林语堂将 《浮生 六 记》 翻 译 为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并于1936年在海外发行 。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当时的中国语言在世界中处于弱势地位 , 因此 在翻译中国文化的时候林语堂大多采取归化的 翻译方法 ,更多地照顾目的语读者的感受 。因 此本文主要分析其译本中的归化翻译。

  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别巨大 , 因此 中国文化的翻译难度极大 。译者不仅要懂得中 国文化知识 ,而且还得兼顾翻译质量 。当今世 界,各国的文化交融日益频繁 ,研究中国文化 的对外翻译就显得十分重要。

  1.2 归化翻译理论简介

  韦努蒂指出在将原著话语转为译著话语的 过程中,译者不留下他翻译、润色的痕迹 ,让 译文显得就像本国人写的一样 ,所以,高水平 的归化翻译能使目的语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者 的意思(Venuti , 1995)。

  总的来说 ,归化翻译策略就是将文本翻译 地更接近目标读者周围的生活 ,减少原文中存 在的他国的文化 。换而言之 ,就是在翻译的过 程中, 以本国的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文化价值为 主 ,使文章的语言形式更合理通顺。

48E4A653-7082-4f00-B983-345C4A781F7F.png

  2 归化翻译在 《浮生六记》 译本中的运用

  2.1 诗句翻译

  中国古代诗歌因其深邃的意蕴 ,独一无二 的审美特点,流传至今 。诗歌是中华五千年文 明的象征之一,是一代代劳动人民对智慧 、和 美的追求 (杨秀梅 ,2009)。我国的诗歌是按 照特定的韵律 , 以精练的语言 、丰富的情感来 高度集中地展现当时人们的生活和诗人独特的 精神世界 。诗歌中有大量的特定文化词汇和历 史典故 ,并且有些诗句的意思现在还存在着模 糊和争议 ,所以如何妥善处理本文中成语的翻 译显得尤其重要。

  例 1 :“ 真‘ 一泓秋水照人寒 ’者也 。Her eyes looked“ like an autumn lake that cooled one by its cold splendor. ”(沈复 , 1998) 中文原诗 为“ 一眸春水照人寒”,唐代崔钰所作 。沈复 在这里把“ 春水 ”改为了“ 秋水”。 这句诗是 指美丽女子眼睛动人,清澈明亮 ,如湖水一般 令人愉悦 。林语堂就是把这句诗的含义完整地 翻译了出来, 原文没有眼睛 ,林语堂加上了 “ her eyes”让读者明白“ 秋水”就是指眼睛。

  例 2 :“‘ 他生未卜此生休 ’两人痴情 ,果 邀神鉴耶?Ended is the present life and uncertain the next. ”(沈复 , 1998)“他生未卜此生休” 的 大概意思是“ 人们的未来世界不可预知 ,今生 就此罢休”。 林语堂的英译与原文大有出入, 他没有翻译出现世和来生,我们中国文化讲究 的是“ 生死轮回”,人人都有“ 下辈子 ”等, 而西方文化中没有下辈子和来生, 西方认为逝世的归宿就是天堂或地狱 。林语堂如果按照 原文意思来翻译的话 , 西方读者可能非常迷 惑 。因此这句意思就变成了现在的世界和将来 的世界。

  例 3:“东坡云:‘ 事如春梦了无痕’。Life is like a spring dream which vanishes without a trace. ”(沈复 , 1998) 这里有一句中国的古诗 “ 事如春梦了无痕”,其意思含义简单, 翻译成 现代汉语的意思就是:往事就如同春天的一场 大梦一样 ,没有留下任何迹象 。林语堂的处理 方 法 非 常 巧 妙 , 在 这 里 将 “ 事 ” 翻 译 为 “ life”, 因为“ 事 ”我们可以理解为“ 事情 ” “ 往事”“做过的事”等 ,如果翻译为“ things”, 则目标语读者不理解这是什么“ 事”,而翻译 为“ life ”就很好理解了, 并且还没有失去原 文的意思。

  2.2 成语翻译

  作为汉语语汇系统中的一部分,成语比其 他词汇成分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信息 。汉语成语 的翻译,外国人可以借此了解中国的生活习惯、 地域民俗 、历史变迁 、社会发展 、思维方式 等 。成语的丰富含义中也能展现我们中华民族 的政治、历史 、文化的不同之处,外国人可以 通过成语很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罗娟 ,2014)。

  例 4 :“ 礼多必诈 。One who is over courte- ous is crafty. ”(沈复 , 1998)“ 礼多必诈 ” 的 “ 礼 ”指“ 礼节”,意思是过分讲究礼节的人往 往别有用心 。这句话的意思即当别人有求于 自己或者别人要算计自己时,往往表现得过于 殷勤。

  例 5:“ 乐 极 灾 生 。 Happiness overflows, disaster follows. ”(沈复 , 1998) 此成语蕴含了 中国的道家思想 , 即阴阳失调 ,物极必反 。林 语堂的翻译采取的是直译的翻译方法 ,并且有 押韵 ,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了成语的含义。

  例 6:“ 明察秋毫。I could see the tiniest ob- jects. ”(沈复 , 1998)“ 明察秋毫 ”用来形容某 人视力非常好 , 可以分辨清楚非常细微的事 情 。后来常常指人能明辨是非 ,也有形容视力 很好的意思。“秋毫 ”指秋天来临 ,鸟类身上长 出的非常细小的毛发, 现在多用来形容极细微 的事物 。林语堂将“ 秋毫 ”翻译为“ tiniest ob-jects” 既忠实了原文, 又很好地表达出了词语意思。

  例 7 :“ 白头偕老 。Be able to live together until old age. ”(沈复 , 1998)“ 白头偕老”,此句 在中国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成语 ,特用于夫妻之 间 ,指二人关系很好 ,能够永远地一起生活下 去。“白头偕老 ”只是字面意思 ,用两人一起白 了头发来比喻感情的长久 ,英译把深层意思翻译了出来。

  2.3 时间翻译

  中国古代计算时间的方法是我们民族长久 观察和探索的结晶 。根据月亮的变化和地球的 位置计算出来的规律,为我们古代农耕社会提 供了准确而完整的耕作与休息时间 。例如 《千 字文》 里就有“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之说。 早期是以天干地支来纪年, 六十年为一甲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朝又出现了以皇帝年号来 纪年的方法 。这其中都包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华 传统文化。

  例 8 :“ 七月望 。The fifteenth of the seventh moon. ”(沈复 , 1998) 古代中国用“ 朔 ”指的 是每个月的第一天 ,也就是初一 ;“望 ”是指 农历十五 , 因此这句话的现代文意思就是农历 七月十五。

  例 9:“ 花烛 之夕 , 合 卺 之夕 。wedding night. ”(沈复 , 1998)“花烛之夕”与“ 合卺之 夕 ”都表示结婚的夜晚 。古代用蜡烛照明 ,而 大部分人都用不起蜡烛 ,只有在新婚之夜才舍 得用上大红蜡烛 ,表示对婚礼的重视与营造喜 庆氛围 。卺是瓢 ,把一个匏瓜从中间切开,切 成左右两个半 ,新郎新娘每人拿其中一半喝 酒 。而“ 合卺 ”就是新浪和新娘喝交杯酒,是 汉族的婚俗之一 。因此这两个词语就可以翻译 为“ wedding night”。

  例 10 :“ 三鼓归卧 。Come into sleep about midnight. ”(沈复 , 1998) 汉魏之后 , 古人把 夜晚分为五个时辰 。三鼓归卧里的时间就是子 时,相当于现在的23:00~1 :00 ,正是半夜时 分 。林语堂没有翻译出具体的时间 , 而是用 “ midnight ”来表示时间。

F3073B16-64A0-4c8d-96AB-AEC2D57A9FE9.png

  2.4 节日翻译

  中国的节日元素自先秦时代开始已逐渐形 成,文化色彩浓厚 。到了汉朝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使得社会环境安定 ,各地区风俗文化和科学的进步,为我国现今大多数的节日的最终成 型提供了优良的现实条件 。唐宋时期的节日更 快地发展,融和了更多礼仪和娱乐 ,变成了美 好的喜庆佳节 。历代诗人墨客将心中最真挚的 情愫谱写成诗文,浸透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 底蕴(但诗茹 ,2018)。

  例 11:“ 中 秋 日 。 On the fifteenth of the eighth moon, or the mid-autumn festival. ”(沈复, 1998) 中秋节是最能代表我国文化的传统节日 之一 ,海内外知名度非常高 。林语堂用了两句 话来翻译中秋节 , 一个是“ on the fifteenth of the eighth moon ”是中秋节的具体日期即农历 八月十五 ;另一个就是直译的“ 中秋节”。 这 样可以方便读者理解中秋节。

  例 12 :“ 重九 日 。On the Double Ninth Fes- tival. ”(沈复 , 1998)“ 重九 日 ”就是现在的 “ 重阳节 ”, 因为单 数里“ 九 ” 最大 , 代 表 “ 阳 ”。“ 重 ” 就是 “ 两个 ” 的意思 , 因此 “ double ninth ”就是九月初九日。

  例 13 :“ 七月望 ,俗谓鬼节 。The fifteenth of the seventh moon was All Souls ’Day. ”(沈复, 1998) 我国一些地区有“ 鬼节”,包括将祭祖 的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望 ”在上文解释 过,是“ 阴历十五”,因此这天就是“ 中元节”, 中国的“ 鬼节”。 西方的万圣节与中国的“ 鬼 节 ”相对应 , 因此翻译就是“ all soul ’s day”。

  2.5 人名称呼的翻译

  例 14 :“ 乃藏此专待汝婿耶? But you real- ly meant to keep it for your future husband. ”(沈 复 , 1998)“汝 ”的意思就是“ 你”,多用于称 同辈或后辈, 是古代用法 。在这里林语堂把 “ 汝 ”翻译为“ your”是非常恰当的。“婿 ”指 女儿的丈夫 。 因为这时候陈芸和沈复还未结 婚 ,芸的堂兄说“ 汝婿 ”是开玩笑调侃的话。 所 以 林 语 堂 在 翻 译 “ husband” 时 候 加 上 了 “ future”,可谓是非常照顾目的语读者的感受。

  例 15 :“ 工部为诗家之大成 。Tu Fu is the acknowledge king of poets. ”(沈 复 , 1998) “ 初不料陈淑珍乃李青莲知己 。I didn ’t know that you are a bosom friend of Li Po(沈 复 , 1998)!”古代中国为了对学者表示尊重,不直 呼其名 ,便习惯用居住地 、生前官职和死后谥 号等称呼有学问的人 。 比如“ 五柳 (陶渊明)”“ 庐陵(欧阳修)”“范文正公(范仲淹)”。这些 都代表了我们古代中国人对学者的尊重与敬 仰,是一种“ 尊称 ”和“ 敬称”。“工部”,是中 国封建时代的官职职位,是掌管建造工程项目 的地方, 属于六部 。杜甫曾担任工部校验郎, 因此被世人称为“ 杜工部”。 李白在其晚年写 了“ 青莲居士谪仙人, 酒肆藏名三十春 ”一 诗 。所以后人多以“ 青莲居士 ”指李白 。林语 堂这里直接翻译为“ Tu Fu”“ Li Po”, 因为西 方人习惯直呼其名 ,这里就翻译出杜甫和李白 的英文名。

  例 16:“ 恐堂上不许 。I am afraid mother won ’tallow us. ”(沈复 , 1998)“堂上”原是尊 长居住的地方,后来尊指父母 。林语堂结合本 书前后意思 ,将“ 堂上” 翻译为“ mother”。

  3 结语

  林语堂将中国的文化巧妙地翻译,并在海 外广泛流传 。他的翻译不仅尊重了原文本 ,而 且尊重了外国人的阅读习惯 ,做到了同时兼顾 原作与读者 ,很好地对外传播了中国文化,让 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 出了很大贡献 。译者可以向林语堂学习他的著 作和翻译方法,进一步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VENUTI L . The translator ’s invisibility :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dedge, 1995.

  [2] 但诗茹 . 从翻译博弈论视角探讨古诗词英译中的节 日文化[J]. 校园英语 ,2018(18): 215- 216.

  [3] 罗娟 . 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成语研究[D]. 湖南师范大 学,2014.

  [4] 沈复.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M]. 林语堂,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5] 杨秀梅 ,包通法 .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历史与现 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2): 57-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