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出路论文

2024-04-29 13:44:20 来源: 作者:zhoudanni
摘要: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 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要求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 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在此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自然也 应该得到重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的 功利化取向,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师背景、 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殊性,高职商务英语课程 思政建设面临极大的挑战,高职院校急需探索 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 一体的具体模式,以走出当前困境,更好地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摘 要]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由于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 的功利化取向,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师背景、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殊性,高职商务英语课程 思政建设面临极大的挑战。加强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改革教 学内容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走出当前困境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
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 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要求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 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在 此背景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自然也 应该得到重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的 功利化取向,以及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师背景、 教学内容等方面的特殊性,高职商务英语课程 思政建设面临极大的挑战,高职院校急需探索 能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 一体的具体模式,以走出当前困境,更好地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之困境
古有 “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 ,强调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今有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要求所有教 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但当前高 职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面临多重困境,导 致育人成效低下。
1.1 高职的功利化取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立足于服务社 会经济发展,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紧密结合市 场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培养 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 了重要贡献,但这种过度强调职业技能的功利 化取向,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 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紧紧围绕职业性, 以对标岗位、追求高就业率为导向,忽视了 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塑造。高职院校成了培养 “工作机器”的机构,也沦为学生不得已的选 择。一方面,教师以职称评定为目标,重科研 轻教学、重专业轻思政;另一方面,高职学生 以掌握职业相关知识和技能、顺利走上工作岗 位为目标,忽视人文课程的学习,轻视道德修 养和价值观的塑造。这种从教师到学生的功利 化取向,使得思政教学流于形式。
以我校为例,教师和学生都高度重视专 业技能的发展,但价值观的塑造未得到足够的 重视。虽然教务处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中增加课程思政的内容, 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只关注专业课的内 容,鲜少提及思政内容。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 时也以讲授法为主,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 在,未能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另外, 学生也只着眼于能帮助自己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热衷于考级、考证,认为 其他内容都是无用的。
1.2 商务英语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不强
商务英语教师一般具有英语、国贸等专 业背景,且海外留学和进修的比例较高,其知 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受英语国家文化和价值观影 响较大,导致他们的思政意识和能力不强。首 先,部分教师对思政教学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认为育人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任务,将培 养语言能力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只注重提高 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技能,导致商务 英语教学呈现出“强工具性、弱人文性”的特 征,且教师在课堂外鲜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师 生间的关系较为陌生,教师的价值引领和道德 示范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部分教师 在思政理论和素养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在海 外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教师,因为他们在留 学期间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等思政课程;最后, 部分教师由于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对课程 思政的内涵认识不准确,认为外语思政就是外 语课程和思政课程的简单叠加,在思政教学部 分机械地使用讲授法,使得学生成了思政知识 的被动接收者,而非价值观念的积极内化者。
1.3 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缺乏思政元素
为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商务英语 教师会选用一定量的英语国家原版材料作为教 学资料。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联系紧密、 不可分割,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 的同时,也必然会接触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价 值观,并受到其影响。例如,授课教师会选取BBC(英国国际广播电台)、 CNN (美国有 线电视新闻网)等节目的音频作为听力素材, 选取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 、The Atlantic(《大西洋月刊》)等杂志的文章作为 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将学生置于英语国家的文 化语境之中,对于学生深入了解英语的语言体 系、表达习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发挥了重 要作用。尽管这些学习材料对于学生了解英语 国家的文化和提高语言技能是有益的,但它们 主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缺少与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 内容,这不利于学生了解中华文化,树立制度 自信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4 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完善
商务英语课程尚未形成完善的评价体 系,授课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 升,忽略了思政维度的评价。即使在高度重视 课程思政的大环境中,对商务英语课程的思政 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依然存在诸多难题。以 我校为例,目前同行和督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质 量的评价指标只涉及教学态度、教学质量、教 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忽视了思政维度。教学 评价体系中,仅学生评教一栏中有“教书育 人”一项,其具体内容为:“在品德、行为各 方面能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能积极开展课 程思政,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如此 宽泛的描述并没有与商务英语专业的特征紧密 结合,因此对于授课教师而言,教学评价提供 的参考价值和促进实践、推动改革的作用十分有限。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急需探索能将价值 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 具体模式,以走出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 困境,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之路径
面对上述困境,高职院校须从精神文化建设、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进行优化改革,探寻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 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具体模式。
2.1 加强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
教育的核心是人,高职不仅要教授学生 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致力于使学生 成为拥有正确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能感 知幸福并拥有追求幸福能力的完整个体。冯 晓峥(2014)指出,学生“树立什么样的理想 信念,培养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 职业素质,都与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密切相 关”。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转变功利化取向的教育观,树立科学的办学理 念、传承和谐的校园文化、构建特色校训校 规、改进校风学风,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高 职院校只有将课堂教学的显性教育和教学环境 的隐性教育相结合,才能改变当前重职业技 能、轻人格发展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学习观和价值观,使其在追求职业能力发展的 同时注重价值观的塑造、人格的完善及终身学 习能力的形成。
2.2 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 “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 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应承担起育人使命,转变重 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具 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己:
2.2.1 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价值引领力
传道者自身要明道、信道。商务英语教 师要先加强自身修养,而后才能引领学生成 长。首先,教师须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定马 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海归教师,更应 重视学习此类知识。其次,教师要提高文化素 养。教师只有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国 情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而引领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独特魅力,引导他们坚定“四个自信”。
2.2.2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和教学方法研究,提升思政教学能力
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应加强对教育理论、 教学方法的学习和研究。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 设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应主动将思政元素 融入本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 中,而不是简单地将其理解为专业课和思政课 的叠加,通过与学生的有效交往,达到价值引 领的目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应明确,思政教 学不能简单地使用讲授法,而是要综合运用人 格示范法、文化内隐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 法。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如何优化教学方法, 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2.2.3 加强师生交往,利用好网络自媒体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依赖于师生交往。高 职商务英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 系,并利用网络自媒体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 空局限,延展育人空间。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心学生、尊重个体差 异、注重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主 探究,而不是以权威的姿态对学生进行单向的 知识灌输。在微信、微博、QQ、论坛等自媒 体平台,教师须牢记自身教育者的身份,规范 自身言行,可以通过制作或转发有深度、有特 色的内容,积极传播“正能量”,坚决杜绝错 误思想和言论。
2.3 改革教学内容
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缺乏思政元素的问 题,要求教师重新审视甚至重构本专业教学内 容。一方面,对于英语教材中符合和平、发 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 值的内容,教师应予以保留;对于不符合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腐蚀心灵、动摇理想信念的 教学材料,如种族歧视、个人主义、拜金主 义、享乐主义等,教师应删除并更换。陈法春(2020)提出:“完全可以有组织地按程序更 换部分语言教学材料,挑选一部分用目标语书 写且不带偏见的关于我国国情、社会、文化的 语言教学材料。”
另一方面,教师在自主编写教材时应深 入梳理商务英语知识体系,融入思政元素,注 重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内 容,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进而帮助学生提升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 能力。
2.4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 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0)科学的教 育评价能激发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 极性。商务英语专业不仅要强调学生语言能力 的发展,更要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及辩证思 维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 体系,在教学评价中增加思政育人指标,在教 师评价方面,应注重对教师思政修养、思政育 人能力和效果的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应关 注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情况,可以通过过程评 价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 力、反思和批判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还可以 通过增值评价来观察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由于 思政素养的提升及价值观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潜 隐性,具体评价方式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 完善。
3 结语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培养高质 量的外语人才、服务好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 设、为我国的民族复兴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显 得极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外国语大 学的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深化中外交流, 增进各国人民友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大批外语人才”,外 语教育须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 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在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 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上作出新的贡献(刘生 全 等,2021 )。高职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思政建 设自然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只 有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和能 力、改革教学内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才 能切实推进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改变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水平,使教师在传 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培养 既拥有对外交流能力,又具有爱国精神、民族 担当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法春.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设[J].外语电化教学,2020(6):12-16.
[2]冯晓峥.新时期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75-77.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19-02-13)[2023-05-1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刘生全,马晓燕.新时代外语院校发展的根本遵循[EB/OL].(2021-10-21)[2023-05-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217050271474120&wfr=spider&for=pc.
[5]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EB/OL].(2021-04-19)[2023-05-1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 474260588502029&wfr=spider&for=pc.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3-05-1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554488.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