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医药国际贸易人才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

2024-04-12 14:41:50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需要既掌握中医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又能熟练运用英语、了解与中国有中医药贸易往来的 国家文化以及熟悉服务贸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摘 要: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需要既掌握中医药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又能熟练运用英语、了解与中国有中医药贸易往来的 国家文化以及熟悉服务贸易国际规则的复合型人才 。 因此,培养 一 批既具有中医药专业和国际贸易知识,同时又具备英语语言 沟通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中医药国际贸易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学的三个课程模块:英语技能、文化课程和相 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合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中医药国际贸易;复合型人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教学
Research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Cultivate International Trade Tal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Liu Lixia , Zhang Xuan , Liu Yuwei
(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Changsha, Hunan , 410208)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market of Chinese medicine needs compound talents who can not only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Chi⁃ nese medicine but also skillfully use English , understand the culture of the country with which China has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be familiar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ules of service trade. Therefore ,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train a group of TCM interna⁃ tional trade talents who not only ha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CM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 but also have English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skill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compound talents suitable for TCM international trade market from three module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English skills , culture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tra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tal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随着社会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我国自 2016 年以来制定了一 系列关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 播的政府文件,如 2016 年制定的《 中医药发展战略 规划纲要(2016—2030 年)》和 2022 年制定的《推进中医 药 高 质 量 融 入 共 建“ 一 带 一 路 ”发 展 规 划(2021 —2025 年)》,这一 系列文件明确了今后一段 时间内中医药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其中之一就 是聚焦扩大中药类产品贸易,做大做强中医药服务 贸易,扩大中医药国际市场准入,深化国际贸易合作,着力培育中医药发展新优势),同时也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中医药院校 应顺应当前中医药发展的新形势,紧跟国家战略,结 合自身优势,探讨新时代中医药国际贸易人才的培 养模式,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一、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与人才培养现状
( 一)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面 临的挑战
近年来,国家针对中医药发展推出的一 系列政 策,促进了中医药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 。根据中 国海关数据显示:中国中药类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2021 年的 71 .2 亿美元增加至 2022 年的 85.7 亿美 元,增速达 20.4% 。中国中药类商品进出口表现出 了向好的趋势,这体现了中医药国际化所带来的成 效,未来进出口数量和金额还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而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药工业的发展以及 中药材用途的不断开发,我国进口药材数量和品种 不断增多,中药材进口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引 种药材的质量和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部分中 药资源日趋缺乏,国外资源成为国内中药资源重要 补充途径[1] 。由近几年中国海关数据可以看出,中药材进口数量和金额涨幅均高于出口数量和金额。
尽管中国政府在宏观政策管理方面给予了中医 药国际贸易较大程度的扶持,但是对与中国有中医 药服务贸易往来的国家来说,中医药国际贸易不仅 涉及两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还涉及国际贸易法和各国中医药贸易标准差异等问题。
目前,人们虽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但中西方 文化并未完全融合,中西文化差异仍然存在 。中医 和西医属于两个不同的哲学体系,具备不同的理论 和思维方式[2] 。中医药领域的一些术语对很多母 语为中文的中国人来说都晦涩难懂,对部分西方人 来说,理解这些翻译成英文的术语就更加难上加难。 而这种认知障碍给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发展带来的 阻碍要远远大于关税带来的阻碍 。正因为中医的运 行机制很难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去解释,因此中医药 在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发展困难重重 。如能培养一批既具备扎实的中医药专业基础知识,又能用英语准确地传达中医药理念、有效地进行中医药国际贸 易的人才,无疑是给中医药在国际贸易市场的发展注入一支强心针。
( 二)人才培养现状
近年来,为了促进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的蓬勃 发展以及应对当前所遇到的挑战,部分中医药院校 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为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输送 了宝贵的人才 。但部分中医药院校在课程设置、专 业教学和学生专业技能学习方面还有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中医药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既要求学生掌 握专业学科知识,又需要提高学生熟练运用外语从 事中医药国际贸易领域活动的能力 。如果只是简单 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附加外语和几门与中医药相关 的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会出现专业知 识技能和外语沟通能力割裂的情况,比如学生既能 够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和中医药相关知识,也会用外 语进行简单的沟通,但在涉及中医药领域的英语术 语时却无从下手,在进行中医药国际贸易活动时就 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 。再者,目前全球中医药贸易 的标准存在差异化,中医药的国际化水平还不够高, 部分国家对中医药标准尚不认可 。各国结合自身的 发展情况,依据其对中医药的认识与了解,分别制定 了进口中医药的标准[3] 。而部分国际贸易专业学 生对不同国家的中医药贸易标准知之甚少,因此,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还需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部分中医药院校也为非英语专业开设了中医英 语、医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等专门用途英语选修课 程,为医药专业学生提供中医药英语和跨文化的相 关知识 。但部分中医药院校都是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基础英语课程先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在 大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才开设中医药英语、跨文化交 际等选修课程 。这样的课程设置无法满足部分学生 想通过英语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和 生活中得到有效利用的需要 。学生接触中医药专业 英语课程时间短,再加上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个人 接受程度以及部分学生自制力、毅力不足,短时间内很难将所学习的中医药专业知识与外语学习结合,造成严重的脱节现象 。此外,部分教授中医药双语 课程的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是简单地通过教授中 医药英语相关术语词汇、做中医药英语相关文章的 阅读练习让学生了解专业英语词汇,传统的“填鸭 式”教学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中医药英语的兴趣和积 极性,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在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 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领域活动的能力 。因此,只 有加强科技和人才的凝聚才能提高我国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培养中医药国际贸易人才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计
ESP 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 心,将需求分析作为其核心内容[4] 。如果学校能够 清楚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 教师能够清楚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的需求意识可 以指导大学英语的课程设计 。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 需要的外向型人才既要熟练掌握中医药理论基础, 深谙国际贸易规则,了解不同国家中医药贸易标准、 文化、政治和经济制度,也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 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能熟练运用外语 进行本专业领域活动。
以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模式来指导培养中医药 国际贸易人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可以从英语技 能、文化课程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来探讨如 何更好地培养适合中医药国际贸易市场的复合型人才。
( 一)英语技能课程模块
英语技能课程模块主要包括中级英语听、说、 读、写、译课程 。此课程模块着重夯实学生的英语语 言基本功,促进学生英语各项技能的全面发展,提高 学生整体的语言应用能力 。此课程模块建议在大学 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因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已 接受了九年甚至十二年的英语学习,已具备一定的 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故一个学期的中级基础 课程足以强化学生的英语各项技能 。此课程模块将 学生得体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地道的英语写作能 力以及流畅的汉、英对译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来培养。
( 二)文化课程模块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 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 重性质[5] 。前文提到的英语技能课程模块就是从 英语的工具性去考量设置的 。而大学英语课程的人 文性体现在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认 识中西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差异的根源,使其能熟 练地运用语言与使用英语的外国人士进行交流 。因 此,参照该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程不应当只着重于 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还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育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适 应社会发展、国际交流以及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
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 以英语为授课语言给学生讲授跨文化交际知识,通 过对比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价 值观及商务领域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案例分析、模拟 跨文化语境进行角色扮演等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 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不同文化的正确认识与辩证分 析能力,增强文化自信,对国外文化能采取尊重和包 容的态度 。例如,在对比中国和英语国家在言语交 际称呼语方面的差异时,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人浓 厚的家庭观念,体现出中国主流文化里的集体主义 文化价值观 。又如,在了解中西方在日常言语交际 中赞美语方面的文化差异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国 人为什么在面对别人赞美时往往都表现得很谦逊? 在跨文化交际课堂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 的相关英语词汇,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讲好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的 影响力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英语用西 方人理解的方式准确地表达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医药在国际贸易服务市场的发展。
( 三)相关专业知识课程模块
大学英语的工具性除了体现在其是基础教育阶 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还体现在专门用途英语 上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 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5] 。
能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医药基础理论、熟悉国际 贸易规则和各国中医药贸易标准是培养中医药国际 贸易人才的关键要素之一 。因此,相关专业知识课 程模块可开设中医药英语词汇学、中医药英语阅读 和翻译、商务英语以及双语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等 课程 。这一课程模块可在大学二年级第一和第二学 期开设 。教学目的是帮助中医药大学的学生掌握中 医药领域的英语语言特征,让学生能在中医药国际贸易领域中用英语去进行有效的交流 。在这一课程模块里,教师教学可采用以内容为依托式的教学理念(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 即 CBI。以内容为依托式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就是指导学 生将英语作为其学习本专业知识的一个工具,让学 生以获取自己本专业知识为动力,在用英语理解输 入和输出这些专业知识时,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M et 根据对“语言”与“ 内容”的侧重点的不同划分了 CBI 的五种模式[6] 。其中的主题依托模式( Theme-based Courses) 就是通过选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主题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通过 外语获取本专业相关的信息,提高学生运用外语理 解并输出本专业领域相关知识的能力 。这种主题依 托的教学模式符合中医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既 给学生引入了中医药专业领域里的相关英语词汇、 了解了日后从事中医药国际贸易所需的国际贸易知 识,使得学生更有兴趣和动力去学习,又因为在这一 课程模块所涉及的中医药专业和国际贸易知识比较 基础,英语教师可以在较短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参 加中医药专业理论知识培训、请教中医药和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方法补足相关专业知识的欠缺。
三、结论
近年来,部分中医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都将 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结合,除了通过通用英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还在不断探索符合中医药专业学生专门用途英语的课程设置 。然而 部分中医药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 方法上都暴露了诸多问题,无法跟上中医药国际发 展的新形势,满足不了学生日后从事中医药国际贸 易领域活动所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中医药院校的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与中医药专业特色结合,紧跟中 医药国际贸易发展的形势,调整现有的培养模式和 课程体系,走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断满足中医 药国际贸易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中医药国际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曾燕,王浩,李鹏英,等.进口药材现状及原产国发展道地药材基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J ] . 中国现代中药,2019 ,21(11) : 1573- 1578.
[2] 黎东生,李南,张开翼.中医药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J] .卫生经济研究,2007(6) : 13- 14.
[3] 张坤.我国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J] .价格月刊,2021(5) :68-74.
[4] 王娜.“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对“ 中医英语”教学的启示[ J] .环球中医药,2016 ,9(5) :613-615.
[5]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6] MET M.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in content-based lan⁃ guage teaching[ C] ∥CENOZ J , GENESEE F. Beyond Bi⁃ lingualism: Multilingualism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 1998 : 35-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