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路径论文

2024-04-09 14:49:1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融入中外文化的语言课程,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文章通过分 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阅读中华经典名著以及中华文化等内容
摘 要 :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融入中外文化的语言课程,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文章通过分 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阅读中华经典名著以及中华文化等内容,进而提出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增强文化自信的策略,旨在促进大学英语课堂文化自信培养的高效性,充分发挥大学英语学科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主阵地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 文化自信 ; 大学英语 ; 理性思维 ; 文化认同 ; 中华文化
Cultivation Path of Cultural Confidenc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Li Na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11)
Abstract : College English is a language course which contains both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In order to enhance students’confi- dence in Chinese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this article analyses how to integrate Chinese classic masterpieces and Chi- nese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and proposes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students’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It aim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ltural confidence cultivation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and to utilize the teaching value of the college English discipline as the main frontline to cultivate students ’cultural confidence.
Key words : cultural confidence ; college English ; rational thinking; cultural identity; Chinese culture
受全球化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学内容逐渐向西 方文化倾斜,以增加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但同 时也拉开学生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久而久 之,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将会被崇外心理所取代。 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中 华文化知识,适当提高中华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比 重,在优秀中华文化引导下,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观念与政治觉悟,强化民族意识,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融合现状研究
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某大学本科生 247 人进 行调查,研究内容共涉及 10 个问题,如课外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名著、个人跨文化交际方面问题、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等方面,各问题以单选或 多选的方式设置,收回有效问卷 225 份。调查结果 如下 : 24.4% 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以西方文化、语 言技能的讲解为重点,并未渗透中华文化 ; 25.6% 的 学生选择在完成课堂所布置的英语作业任务外,会 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名著 ; 28.1% 的 学生认为不具备中国文化知识是阻碍跨文化交际的 重要因素 ; 71.9% 的学生选择无法使用英语知识来 向他人介绍中华文化。通过所得数据能够发现,大 部分英语教师会将语言技能训练作为基础教学内 容,占据课堂教学大量课时,且基于学生角度加以分 析,很多学生缺乏对中华文化学习的主观意识,不能充分融合 中华文化与英语语言,凸显出母语文化“失语”问题。而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
( 一) 中华文化渗透输入不强
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体现出中华文化、英 语文化教学内容比例失衡的不足,简单来说就是英 语文化的讲解占课时过多,而中华文化只在教授相 关主题单元时才会有所涉猎,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在 教学内容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甚至有被完全忽视 的现象。例如,选用的英语教材中多涉及英语文化、 社会与变革历史,以及可反映英语社会文化与价值 观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做到对所有知识的掌握,再使 用英语语言加以表述。但对彰显中华优质文化的教 学内容与素材较少,这一教学模式极易使学生形成 对中华文化的误解,并产生崇外心理,认为英语文化远比中华文化优越[1]。
( 二) 学生缺乏文化践行自觉
语言知识点、语篇结构分析、语言技能训练是大 学英语教学重点,并始终将英语语言文化的输入与 输出作为根本目标,没有树立起英语学科的中华文 化教学与传承意识。在没有教师鼓励、督促的情况 下,很多学生不会生成主动意识去阅读国学经典、古 文典籍等著作,缺乏对本土优秀文化的细致、深入解 读。此外,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着重检查学生词汇与 单元知识掌握情况,却忽视英语知识运用能力、语言 表达能力的强化,同时,还缺乏对英语表达所蕴含的 社会文化的关注,不利于学生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的 培养。例如,很多教师教学期间特别强调英语文化 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与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但未就 中华文化思想、心理、情感等要素进行引导,削弱中华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策略
( 一) 明确文化自信培养重点
1.培养理性思维下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群体成员基于民族共同体层面,经 过长时间一起生活而产生对本民族最有意义事物的 肯定。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要想借助大学英语学科培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就需适当引导学生对本族文化英语表达的学习和传播,来提高学生对 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尽可能使学生做到在文化认同 上奋斗目标同向、价值观念同识、心理归属同源。对 此,教师应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性质以及具体课程安 排,合理渗透我国独有的文化知识,包括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中国发 展史、正确认识革命斗争、畅想伟大实践,将文化自 信根植于学生心中,并为学生持续输送文化自信力 量。 同时,还应注重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正 视文化认同危机,并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多元文化现 象,秉持“取精华”文化梳理原则,使文化认同空白 被先进的文化知识填满,为学生信念与信仰提供可 靠支撑力。针对英语教学期间中华文化失语问题, 教师应认识到文化引入的重要性,优化教学形式,丰 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中华文化自卑感,摒弃西 方文化优越感,以此明确中华文化独有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2]。
2.培养审判思维下的文化包容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 版) 强调,教师应 将跨文化教育作为英语教学首要任务,以此锻炼学 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也意味着英语教材中的西方 文化占比日益提高,甚至成为英语学习要点。而教 改理念的实行,对英语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提出 改革要求,需在教学中引入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 为有效接收形态各异的文化元素,英语教学时便需 注重学生审判思维的培养,能够正确分析、辩证反思 差异性文化,杜绝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不良现象的出 现,而是鼓励学生生成“洋为中用、海纳百川”的态 度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成果。文化包容是文化 自信的内在体现,需要学生尊重、理解、承认文化平 等性、差异性、多样性,在不断吸收、内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3.培养实践思维下的文化践行
要想实现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培养,既要注重 英语教材知识的细致讲解,深入挖掘课文中隐藏的 中华文化知识来吸引学生主动继承中华文化,还应立足创新与发展,结合教学实践,实现中华文化弘扬。对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英语学科强化学生实 践意识的价值,积极发挥网络资源与教材优势,为学 生打造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课堂以外的区域切身 感知各类资源中蕴含的中华文化,使学生对文化自 信从表面浅层认知变革为内化于心的文化印记,并 将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之情外化为文化传承的行动自 觉。对文化践行本质进行分析,可将其看成立德树 人的教育过程,亦是教育成果。基于文化自信视角, 英语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始终围绕育人目标,依 托英语学科人文性质,鼓励学生将对其他文化的包 容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渗透于实践中,将中华文化 中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等要素作为 强化学生自身立德报国、修身律己意识、形成尊重平 等态度的重要支撑,自觉、主动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以此培养并展示学生文化自信[3]。
( 二) 优化设计英语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大学使用的众多英语教材版本尽管 在知识结构、内容形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但选择的 英文文章均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对此,授 课前,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整理能够起到增强 学生文化自信作用的知识点,再搭配行之有效的教 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以此强化学生跨语境分析能 力、思维能力,再通过语言、多媒体展示等形式帮助 学生了解英语、汉语文化存在的异同点,有助于学生 文化自信的生成。 比如,英语教材中会设置有文化 背景的注释板块,主要是对该单元课文创作背景的 介绍,并补充说明文章中谈及的科技、历史、政治等 内容,以此加深学生对原文的印象,做到所有重点的精准把握。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通过文化对比,带领学生切 身感受文化差异性,使学生有效接收中华文化内在 的独特魅力,实现学生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增强。此 外,组织词汇教学活动时,如“Halloween”,教师可引 导学生展开有关于西方国家主要节日与庆祝方式的 深入探讨,尽可能通过节日命名感知西方文化的独 特性,再同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对,细致研究两种文化在环境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之处,基于学生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文化元素,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开展 教材内容解读活动,将更多元的文化价值观传达给 学生。而在讲解“associate”含义与用法时,可将该 单词应用于中华文化语句中,并给出例句: “China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with a history of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通过语言暗 示,既可以丰富学生词汇量,还可使学生认识到中华 文化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助于学生文化认同 感、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实现对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 培养。此外,还可通过写作练习、课文翻译与讲解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以此提高学生文化认知[4]。
( 三) 丰富中华文化渗透形式
教师应依据待讲解知识点,统筹设计课前、课 中、课后、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模式,实现中华传统 文化的深度、广度延伸。先借助微课将教学重点以 视频的方式供学生线上预习,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渠 道收集与单元知识点有关的中华传统文化,如历史 典故、谚语等 ;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分 组,组内成员控制在 6 人以内,相互分享课下整理的 内容,以此完善文化知识体系 ; 上课前五分钟留给学 生,以自愿的形式为小组代表分享提供平台,可达到 中华文化宣传的效果 ; 课后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将蕴 含中华文化内涵的英语故事上传到微信群、QQ 群 中,可以为文字搭配图片,也可录制语音或视频,供 班级其他学生学习并相互评价。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时,应在每页 PPT 结尾写入一句与原文有关且能够 彰显中华优秀文化的经典名句,并进行英文翻译,如 《论语》中谚语、成语等,在学习过程中,可使学生无 意识地浏览该内容,并根据各自兴趣点记录与背诵。 此外,也可通过访谈的形式组织英语授课活动,在与 学生交流中了解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适当 渗透、灌输文化知识,日积月累、同向同行,还可充分 融合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价值塑造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其文化自信。
( 四) 积极开展文化教学活动
文化自信实质上是一种心理经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积累,才可生成对国家、民族文化价值的肯定。大学英语教学时,要求教师始终围绕时代 特色,依托于专业知识,尽可能挖掘学生特长,在此 基础上,充分融合社会、校园、网络以及课堂等渠道, 为学生提供多元的文化接收、学习、内化平台,多种 教学手段的共同支撑,可赋予文化活动灵活性特点, 丰富文化内涵,做好英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深度融 合,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参与感、体验感,并生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强化文化自信培养成效[5]。
首先,教师应将课堂作为主阵地优化设计实践 活动方案。依据大学英语教学要求与任务,深层次 探究、研读教材重点知识,围绕具有学习价值的影视 片段或经典文化故事,通过编排情景剧的方式,达到 以演促语、以悟促行的效果。 同时,还需以中西方文 化差异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辩论活动,合理确 定辩题,为学生思想交流与碰撞提供平台,并在辩论 中深刻认识到文化共同点与差异性,激发学生对外 来文化的包容心。也可举办经典名句、中华古诗词 翻译活动,带领学生切身感悟汉字之美,不仅可以品味文化韵味,还可锻炼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
其次,注重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 使用,在课堂或课下为学生创设虚拟实践情境,充分 发挥新技术优势。例如,教师可注册微信公众号,或 利用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专题网站、学校官网、抖音账 号等,实现文化知识的广泛宣传。整合互联网资源,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赏以 3D 形式呈现的故宫 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极具文化内涵的场所,也可浏 览“伟大变革”“复兴之路”等主题,或在线上参观文 化景点,如数字敦煌、全景兵马俑等,利用线上教育 资源来提高学生文化认知与理解深度,并获得理想中的实践效果。
最后,借助校园现有平台开展特色实践。例如, 可成立以弘扬文化为宗旨的社团,邀请外教参与,以此吸引留学生参加,实现对多元文化的共同探索。
打造英语角,张贴用英语语言翻译的优秀诗词,鼓励 全校学生丰富英语角内容,再通过校园广播朗读,创 建出优良的中华文化学习氛围。定期开展英语沙龙 活动,如中国革命英雄形象扮演、中西节日介绍等, 了解异国文化习俗的同时向海外学子展现民族文化传统,促使学生生成民族自信。
三、结论
文化自信是加快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力。这就需要开展 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依托于教学实际,围绕教学目 标与任务,将强化学生语言技能、语篇结构分析能力 的教学重点转移到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方面,基于理 性思维、审判思维、实践思维,培育学生对中华文化 的认同感、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感,再注重传统、现代 化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为学生中华文化学习、内化 构建良好氛围,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参考文献 :
[1]梁莉.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路径[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2022(3) : 89-91.
[2]游瑞华.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24) : 184-186.
[3]明珠,夏梅花.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文化自信培养的思考与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9) : 150-151.
[4]李丽.融入民族文化培养的文化自信——— 议新时期大学 英语 教 学[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 ( 3 ) :105-107.
[5]刘文华,姚建华.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策略研究[J].东西南北,2020(4) : 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