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桂林市公示语英译研究论文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桂林市公示语英译研究论文

32

2024-04-08 16:10:4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 公示语作为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公示语翻译的质 量优劣影响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建设水平。

  摘 要 : 公示语作为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公示语翻译的质 量优劣影响城市的整体环境和建设水平。桂林作为一个旅游大城,更应该注重公示语建设,但是桂林公示语的英译文本还存在 一些问题。文章选取几处典型的公示语英译文本,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这几处英译文本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以期对桂林公示语的建设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 : 生态翻译学 ; 公示语英译; “三维转换”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Guil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in Ecological Translation

  Li Ming

  (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541006)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city,public sign acts as a significant role of expressing information. The quality of public signs translation will affect the environment and building level of cities.As a major tourism city,Guilin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public sign foundation.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public signs C-E translation of Guilin.This paper selects sev- eral typical public signs C-E translation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detail and give som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from perspective of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of Eco-translatology,which hopes to help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igns in Guilin.

  Key words : Eco-translatology ; public signs C-E translation; three-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s

  公示语常见于各种公共场所,是为了给公众提 供便利而设立的,公示语是一种特殊的文体,交际目 的是公示语最主要的目的。公示语和人们的生活、 生产、生态、职业和娱乐活动都密切相关。胡庚申教 授于 2004 年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叫《翻译适应选择 论》,在该书中,胡庚申教授多次用生态翻译学理论 来例证该理论在公示语翻译中应用的可行性( 胡庚 申,2004) [1] 。例如,北美某动物园有一处警示牌 “The last one is delicious,bring me another one.”该 警示牌旨在提醒来此旅游的游客鳄鱼池危险,禁止 靠近。该句有三种译文,译文一为: “上一个好吃, 再来一个”,该译文翻译的很直白,过于直译,没有 考虑到原文作者的意图 ; 译文二为: “鳄鱼伤人,禁止入水”,翻译的过于意译,译文失去 了原文 的风格 ; 译文三为: “人肉真香,再来一个”,译文三既考 虑了原文作者的意图,又兼顾读者的文化背景,契合 了生态翻译学中的“三维转换理论”。从胡庚申教 授引用的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生态翻译学所强调 的“选择”“适应”和“三维”在翻译 中 的具体体现 ( 史洁,2017: 53-56) [2] 。 同样也体现翻译生态学在公示语翻译中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桂林作为国际旅游知名城市,许多外国游客到 桂林游玩,而公示语作为公共场所最常见的标志,公 示语翻译的好坏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文 明程度和建设水平。但是,一些地区的公示语的英 译文本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作者选取几处 典型的桂林公示语英译文本,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三维转换”法,具体分析这几处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生态翻译学简介

  生态翻译学( Eco-translatology) 是清华大学胡 庚申教授在其先前研究成果“翻译适应选择论”基 础之上提出最新型的翻译理论,该理论立足于生态 学基本理论,通过隐喻,进而形成一种生态视角下翻 译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是一种跨学科研究,该翻 译理论的基础是生态学,生态学是一种关注整体主 义的科学(Horl E,Burton J W,2017) [3] 。生态翻译 学对翻译的生态环境、翻译文本、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如何考虑外部环境的适应性选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 (岳佩,2021) [4]适应与选择作为生态 翻译学的基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定义为翻译就是 译者做出适应和选择的过程 ; 译文是译者适应翻译 生态环境的选择结果,因此最佳翻译就是整合适应 选择度最高的翻译。翻译时还应以译者为中心,充 分考虑到译者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继而再做出交替 循环,从而达到三维整合程度最高的译文( 胡庚申, 2008) [5]。

5A53B66A-E865-4847-B030-3ED00DE835BF.png

  二、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三维”( 语言维、交际维、文 化维) 转换是生态翻译学的翻译方法,具体来说,是 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集中 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 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 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 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 与阐释”;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 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胡 庚申,2008: 3) [6]。

  译者在进行任何翻译活动时,会不可避免地依 据原文本类型和客观条件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方 法。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的运用必须契合翻译的内 在规律,保证翻译的信度和效度。胡庚申教授提出 的“三维转换”法是一种新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 法更多的是强调译者从整体的角度去把握翻译,强 调从三个维度(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 来 进行翻译的适应性选择或选择性适应。公示语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型,因为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把上述的“三维”考虑进去,还要具体斟酌翻译时侧 重于哪一维度。在公示语翻译中,译者如果采取 “三维转换”法,应该以语言维为基础,文化维为背 景,交际维为目的,保证译文可以和原文达到一样的交际效果。

7EAB30F2-9F08-4520-B008-565F2A007424.png

  三、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桂林公示语英译案例分析

  目前,许多城市的一些中文公示语仍未有合适 的、与之相配的英文版本存在 ; 而有些公示语的英文 版本因为各种原因,其质量不尽人意。其中,最主要 的因素还是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交际层面上的各种翻译失误。

  ( 一) 语言层面的翻译失误

  “语言是灵魂,没有语 言,翻译也就没有 了根 基。”(钟俊,2009) [7]大多数的汉语公示语的翻译者 由于对英语语法知识的匮乏、词语理解不充分等问题,造成译文出现各种问题。

  1.语法错误

  汉语是隐性语言,语法要求不是很严格; 但是,英 语是显性语言,语法要求很严格。所以,在进行汉译 英时,译者必须准确无误地使用英语语法,特别是在 交际翻译理论中,英语语法更为重要,因为语法运用的不正确,容易无法正确地表达出原文信息。例如:

  ( 1) 桂林荔浦丰鱼岩景区内,多处垃圾箱标有 “可回收”的标志,但其英译文本却是“Recycle”,中 文表达习惯省略一些修饰的成分,实际上,此处的 “可回收”全文应该是“可回收的( 垃圾) ”,因此,此 处的翻译是不能将其翻译成动词,应该翻译成名词 或 者 形 容 词 。 所 以 ,此 处 的 译 文 建 议 改 成“Recyclable Waste”或“Recycled Waste”。

  (2) 桂林荔浦丰鱼岩景区有一处标语为“请您 献一份爱心”,原译文是“Please give love the man in need”。 英语中的介词使用很频繁,在汉译英时,译 者不能忽略介词的翻译,而此处的翻译最明显的错 误就是没有将介词“to”翻译出来,因此,作者建议此 处的译文应该改成“Please give love to the man in need”。

  2.表达模糊

  无论什么翻译,忠于原文内容是第一要义,在公示语翻译中,原文内容与意义必须清晰完整地表达 出来,否则会使读者错误地理解原文的意思,严重的 可能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桂林市内有的公示语翻译表达模糊,译文和原文的意思不一致,例如 :

  (3) 王城景区内有一处标语为“游客止步”,原 译文是“No Entry”,此处的译文表达模糊,原文中表 达的是“游客止步”,但是此处的译文并未将“游客” 翻译出来,容易造成误解,这样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不 单单是游客止步,而是所有人都不允许进入,所以作 者认为不能把主语省 略掉,建议 改成“No Visitors Admitted”。

  (4) 城市多处的“出租车接客处”标语被译为 “Pick up and Drop off”,这样的表达比较模糊,因为 不单单可以用来说出租车,还可以指代其他交通工 具的接客处,但是原文很明确地指出就是“出租车” 接客的地方,如果按照原译文的意思,那些不懂汉语 的外国人想乘坐交通工具时容易跑错地方。公示语 最大的功能是给公众和社会带来便利。所以,服务 大众是目的。而此处的译文作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建议改成“Taxi-Area”。

  ( 二) 文化层面的翻译失误

  汉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 同样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译者在翻 译时,特别是翻译外宣类和政治类文章时,应当尽量 避免文化误解,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在公 示语翻译中,文化误解这一现象时常发生。这主要是因为译者没有充分了解读者的文化背景,例如 :

  (5) 桂林市滨江路有一公司名为“龙发旅行社 有限公司 ”,它的原来的英译是“The dragon sends travel agency limited company”。 在中国,龙是一种神 兽,在古代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所以在中国文化 中,龙是高贵、幸运、美好的象征。但是在西方国家, 龙是一种邪恶的象征,在西方的许多文学作品和神 话故事中,龙通常代表邪恶的一方,尤其是在骑士文 化作品中,龙通常就是坏的一方,最终的结果都是被 代表正义的骑士消灭掉。所以,人们通常将“亚洲 四小龙”译 为“Asian Four Tigers ”而 不 是 翻 译 成 “Asian Four Dragons”。 因此,该公司的英译名称存 在很大的问题,译者没有充分地了解西方的文化,而且在原译文中“dragon sends”这么直译存在很大的误解,许多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会误认为是要 把他们“送往地狱”因为龙是撒旦的化身,而撒旦来 自地狱。 因此,作者认为在修改此处译文时,可以使 用音译法,直接将“龙发”翻译成“Long Fa”避免文 化误解,此处的译文建议改为“Long Fa travel agency limited company”。

  ( 三) 交际层面的翻译失误

  公示语的主要功能是为大众服务,在服务过程 中势必会与大众产生一定的交际行为,公示语具有 特定的交际目的。[8] 因此,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不 可避免地进行交际层面内容的选择和转换,译者必 须选取正确的译文来确保译文与原文达到相同的交际效果。

  对“禁止”类的公示语,考虑到西方国家平时的 交际用语习惯,翻译时不用“prohibit( ed) ”,以免给 人居高临下的感觉,而改用柔和一些的“no”结构, 从而可以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如 : 禁止停车( No Parking) ; 禁止乱扔废弃物( No Littering) 等。再如 : 禁止吸烟,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公示语,译者翻译成 “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这种带有强烈的柔和色 彩的译文,更好地表达出原文“劝说”的交际目的。 交际目的是公示语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所以,译者在 翻译 时,一 定要选用最佳译本,达 到最好 的 交 际效果。

  四、公示语英译改进建议

  笔者根据上文的分析并借鉴其他人的想法,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 一) 规范公示语翻译

  公示语翻译直接体现出一个地区、城市和国家 的建设程度和发展水平。现在,许多城市和国家都 在致力于公示语的建设和翻译问题。但是自古以 来,中西方的翻译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没有统 一的标准,许多学者相继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理论和 方法,这也导致相同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翻译文本。 公示语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类型,许多公共场所、 旅游景点等使用的公示语文本是一样的。例如,各 地的垃圾筒上基本都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 标语,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统一翻译文本内容,将其翻译成“Recyclable Waste”和“Other Waste”以确保译文的正确性和城市的美观。 目前为止,最为有效 的改善方法就是规范译文,将一些通常使用的译文 纳入术语的范畴,并由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来保证 公示语翻译的规范问题。把公示语翻译的“参考标 准”提升为“国家制定的标准”[9]。

  ( 二) 借用读者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

  公示语汉译英时所使用的译文文本应该充分考 虑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如果汉英文本表达的内容 一致、目的相同,可以充分利用英语国家国内既有的 公示语文本。译者可以根据译文读者的语用习惯和 文化背景大胆地使用“移花接木”——— 借用英语在 西方相同的场合和情形下的习惯表达,使译文读者 更好地理解原文,接受目的,更好地发挥公示语的实 际效用。例如,许多公交车上都有“老弱病残专座” 这样的标志,中国国内最常见的译文是“special seats reserved for the elderly,weak,sick and pregnant”,译 者不妨借用英语国家的常用表达,翻译成“Priority seats”,这样的翻译更加简洁和规范。

  ( 三) 提高译者综合素质

  译者是翻译活动和行为的主体。作为一名合格 的译者,应该谨记自己的翻译对读者、社会和国家的 影响。首先,译者应该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和正确的 政治立场 ; 其次,译者的基本语言能力应该扎实,这 是进行一切翻译活动的前提 ; 再次,译者应该具备广 博的见识和深厚的文化知识 ; 最后,译者一定要将终 身学习的理念贯彻到底。在公示语翻译中,作为译 者,要认真探讨公示言特点、功能意义,更要分析汉 英公示语的文化差异。 目前,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 不仅仅是翻译技巧 的 问题,还包括人们的认识问 题[10] 。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应该考虑到目的语读 者的文化背景,将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第一位,运用 合适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得到更加优质的文章, 提高公示语翻译水平和现状,译者应该承担其大梁,让公示语更加规范、通俗和美观。

  五、结论

  公示语在经济快速发展、各国之间联系越加紧 密的当今时代拥有重要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地区、城 市、国家在公示语建设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 译者必须保证公示语翻译的目标语文本的质量。胡 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尤其是“三维转换”法 对公示语的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生态翻 译学指导下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毕竟还处在起步阶 段,存在许多问题,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

  [1]胡庚 申.翻 译适应选 择 论[M].武 汉 : 湖 北 教 育 出 版社,2004.

  [2]史洁.生态翻译学理论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 以商洛市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7.31( 1) : 53-56.

  [3]Horl E,Burton J W.General Ecology[M].London : Bloomsbury Publishing,2017.

  [4]岳佩.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旅游公示语英译问题及对策探究[J].当代旅游,2021.19( 13) : 39-40.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 11-15.

  [6]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 : 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 译,2008(2) : 1-5.

  [7]钟俊.接 收美 学视 角下的桂林旅游文本材料英译研究[D].桂林 : 广西师范大学,2009.

  [8]王颖,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 :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9]黄德先,杜小军.公示语翻译的规范[J].术语标准化与信 息技术,2007(4) : 28-31.

  [10]王娟.汉语公示语的维译技巧浅析[D].喀什 : 喀什师范学院,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