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时政翻译“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时政翻译“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14

2024-04-08 15:57:25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在时政翻译教学中,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领域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理解和翻译时政文本。此 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

  摘 要 : 在时政翻译教学中,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往往缺乏足够的领域知识和实践经验,无法有效地理解和翻译时政文本。此 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本研究从建构主义视角出发,构建了“读研译一 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提出将自主阅读、研究与翻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在时政翻译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本研究阐述了 “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时政翻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期望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时政文本翻译能力和效率。

  关键词 : 时政翻译 ; 建构主义; “读研译一体化”; 思政教育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vist “Reading-Research-Translation”Teaching Model for Current Affairs Translation

  Hu Yinghua,Zhang Zhiyun

  (Yansha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066004)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current affairs translation,students’lack of adequate domain knowledge and relevant experience hamper their ability to effectively understand and translate current affairs texts.Moreover,the absence of an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ology under- mines their enthusiasm for and efficiency in learning current affairs translation.This study proposes and explores a constructivist“reading- research-translation”model for current affairs translation teaching,which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reading,researching,and transla- ting into the whole teaching process.Besides,it discusses this model’s the applicability to and effectiveness in current affairs translation teaching,with an aim to improving students ’competence and efficiency in current affairs translation.

  Key words : current affairs translation ; constructivism ; integrated teaching model of“reading+research+transl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时政翻译作为一项关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 域的翻译活动,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愈 发重要。然而,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在时政翻译领 域的教学实践中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旨在 以建构主义视角探讨时政翻译领域中的教学实践, 特别是以“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为重点进行研 究。文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目的,并对相关文献进 行了综述。 同时,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框架,以便深入 分析“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时政翻译中的应 用。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为时政翻译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研究背景

  翻译作为一种核心的语言中介活动,在跨文化 交际与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语时政翻译在 此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教 学模式并没有完全满足这一挑战。时政翻译不仅要 求准确传达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信息,还需要 考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差异和文化背景。 因此, 对外语专业学生进行有效的时政翻译教学变得至关 重要。然而,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在时政翻译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翻译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条块分割 严重,难以形成协同。本研究尝试将阅读、翻译和翻 译研究等课程相结合,鼓励学生从“读”中学,边思 边学,学以致用,逐步实现“读研译”一体化。

  其次,传统的翻译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主体性 的关注。相关翻译教材大都为知识化、公式化、填鸭 式的翻译技巧灌输,往往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独 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都不理 想,本研究尝试引导学生从翻译案例中自主发现规 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验证规律,促进学生积极主 动地思考和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以学 生为中心、做中学和学中做相结合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最后,传统翻译教程中的翻译技巧与实践相脱 节,且翻译教程中的翻译知识过于宽泛,难以对翻译 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导致学生的翻译能力无 法得到有效应用和提高。本研究旨在引导学生所建 构的知识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

E1B5DF18-3968-42ab-A224-E0F3F89B38E5.png

  二、文献综述

  ( 一) 建构主义与翻译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被视为教学法的重要理论框架, 在国内外外语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理论 主张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 识经验,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建构 主义教学视角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来解决传统 翻译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首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 程中的主体地位[1],认为学习是由学习者自主构建 知识系统的过程[2],他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主动构建 自己的认知结构来实现学习和理解。在时政翻译教 学中,建构主义视角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引导 学生通过 自主 阅读和翻译实践,理解和掌握翻译知识。

  其次,建构主义教学视角强调学生在合作和交 流中的共同建构。教学过程中,要倡导学生多与他 人沟通交流,多方位、多视角地看待问题,并寻求解 决方案,提升其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 上,不是简单的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单向传输, 而是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通过交流然后反馈问题与不足,从而有效锻炼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理解分析能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从而进行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3] 时政翻译涉及复 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信息,学生往往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难题。

  此外,建构主义教学视角重视为学生提供适当 的学习环境,拓展学习空间,认为知识和意义是在主 客体互动中建构的,不能与学习情境分离,强调学习 内容是学习者可接受的,关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 需求,课程资源突破传统的校内资源,向多类型的学 习化资源拓展。[4] 时政翻译的成功离不开对政治、 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深入了解,而这些领域的背景 知识对学生来说常常是新的、未知的,教师应该通过 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实 践机会,帮助学生主动构建与时政翻译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文化认知。

  国内外基于该教学理论的教学实证研究迄今主 要集中在项目和任务驱动教学、合作与对话交流、意 义建构和专业情境模拟以及反思与元认知意识等方 面,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国内外关 于建构主义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仍相对有限。 建构主义为翻译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帮 助学生提升实际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翻译技能。

  ( 二) “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

  “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 心的教学模式,它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将自 主阅读、研究与翻译贯穿于整个翻译教学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 :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要强调 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教 师应该更多地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第二,自主学习 : 要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学 习,独立运用翻译辅助工具进行翻译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语言和译法规律的总结和学习。

  第三,“读研译”一体化 : 将自主阅读、研究与翻 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读研译一体化”的教 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需要先自主阅读源语 言文本,然后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最后进行翻 译。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翻译技巧,帮助学生构建翻译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翻译实践中。

  第四,反思和总结 : 学生在完成翻译任务后需要 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 发现和改正错误,提升翻译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 定反思和总结的环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翻译进行评估和改进。

  第五,利用技术 :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在线语料库 和其他翻译工具,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翻译的规律和技巧。 同时,技术也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扩大知识视野。

BA98BBA2-F1E1-435a-A489-1784034BE827.png

  三、“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

  本研究依托笔者所在高校开设的《笔译理论与 实践》课程,应用“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时 政翻译板块教学,分析建构主义视角下“读研译一 体化”教学模式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 一) 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 2023 学年笔者教授的《笔译理论 与实践》课程的本科三年级学生。

  2.数据收集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测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 据。研究者在教学模式实施前后对学生进行测试, 并根据学生的课程特点设计了“时政翻译教学质量 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基于教学模式调查学生的时 政翻译板块学习效果,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形式,选 项“1~5”依次代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 包含自主学习能力(题项 1~3) 、运用语料库和其他 翻译辅助工具的能力(题项 4~6) 、时政选文阅读和 研究能力(题项 7~11) 、翻译能力提升程度(题项 12 ~ 16) 和思政教育实效( 题项 17~20) 五个维度共 20 个题项。调查问卷在“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实 施前后发放。通过对测试和问卷结果进行分析交叉 验证“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时政翻译板块学习效果。

  ( 二) 教学模式应用

  1.教学目标

  参照 2018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 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标 准(2018 版) ,结合“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 点,时政翻译板块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两个方面:

  ( 1)基本技能,学生能够独立理解和分析时政文章,具有熟练运用语料库和翻译辅助工具的能力,能够准确 流畅地翻译时政相关话题的选文。

  (2) 核心能力, 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时政相关话题选文的阅读和研 究,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 国的政治文本中所体现出的话语特色,能通过协作 参与探究各种教学活动,提升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教学资源

  “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以《笔译理论 与实践》时政翻译板块为课程平台,以党的二十大 报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选文和“理解当代中国 系列”翻译教程翻译练习选文为翻译素材,以《政府 工作报告》等权威政治文件的译文和相关论文为学 习材料,以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中国特色话语对 外翻译标准化术语库》和十九大/ 二十大报告多语 种对照查询平台等在线语料库为工具,引导学生从 案例中自主阅读并总结规律,然后将自主所学的知 识运用于翻译实践,最后在教师指导下升华总结为 时政翻译的理性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 主动性,以切实提高学生笔译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并进一步深入推进该课程的思政建设。

  3.教学活动

  笔者根据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设计了课前自 主读研译、课中展示汇报探究、课后反思总结三个教学阶段的师生教学活动。

  ( 1) 课前自主读研译。前测结束后,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自行结成人数固定的翻译小组和确定好 课堂成果展示顺序,教师课前提前一周通过超星学 习通平台给学生发布时政翻译文本,学生通过小组 的形式课下自行搜集并研读与翻译文本话题相关的 背景知识和文献资料,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和 在线相关语料库或网络平台进行翻译实践,并制作 成果展示 PPT(包括背景知识介绍、译文、使用的翻 译策略、方法和技巧、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策略和方案、核心概念和关键语句标注和制作高频 词汇表) ,并于课前将 PPT 上传至学习通作业平台。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 PPT 内容,一方面可以检验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用语料库和其他翻译辅助工 具的能力以及对时政文本的研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 另一方面可以把握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分析学情,诊断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为课中探究阶段的设计奠定基础。

  (2) 课中展示汇报探究。学生按照已经分配好 的顺序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翻译成果展示, 教师进行即时点评,引导学生就展示内容进行师生/ 生生互动交流,探究最优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发 展高阶思维能力,寻求最佳问题解决方案。展示任 务完成后,教师指导小组内成员根据个人贡献进行 互评和小组间进行互评,并基于教师预先规定的成 绩评定方法把小组内/ 小组间互评成绩的平均值按 照一定的比例计入个人期末成绩。最后教师根据课 前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和核心知识进行课堂讲解和补充。

  (3) 课后反思总结。教师课后在学校教学质量 管理平台及时发布随堂问卷,对学生的时政主题学 习效果进行跟踪调研,即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 状态,及时发现教和学中的问题,帮助教师及时改进 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除此之外,教师指导 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译文和高频词汇表,反思和总 结自己在自主阅读学习和翻译实践中的发现,建构系统、科学的时政翻译知识。

  ( 三) 实施效果

  1.测试成绩分析

  学生的前测和后测成绩对比分析表明,学生的 测验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都有所提高,这说明学生 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前测成绩良 好以上的学生( 前测成绩=80 分) 进步更为明显,表 明该分数段的学生对“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更 加敏感,翻译能力得到更大提升。 由此可见,“读研 译一体化”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对成绩优良的学生帮助尤为明显。

  2.问卷结果对比分析

  前后两次时政翻译教学质量调查收集到的数据 均值显示,教学模式实施后各维度的均值都有不同 幅度上升。运用语料库和其他翻译辅助工具的能力 增长幅度最大,利用计算机等翻译辅助工具进行翻 译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时政翻译的需 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等基本能力部分的提高到“独立设定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等较高层次的能力。 时政 选文阅读和研究能力上,学生一开始较多选择了解 时政内容,后期则能较深入地研究时政内容,并尝试 批判性地分析评价所读的时政内容。最后,从思政 教育的实效上来看,学生加强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对中国的政策和立 场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加明确了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四、结论

  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构建了针对时政 翻译课程的“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并通过问卷 调查与测试分析了模式应用效果。研究发现,“读 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运 用语料库和其他翻译辅助工具的能力、时政选文阅 读和研究能力、翻译能力和思政水平均有不同程度 的提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时政翻译的 需求,成绩优 良 的学生“读研译”能力提升更为 明 显。限于研究样本数量和研究周期,本研究仅针对 时政翻译课程“读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进 行了初步探索。今后可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丰富 研究维度,通过更多实证研究检验“读研译一体化” 教学模式应用于时政翻译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以不断改进完善模式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

  [1]李铮铮.基于 Moodle 平台的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培 养策略研究[D].石家庄 : 河北师范大学,2011.

  [2]石 明 月.思 维 导 图在初 一 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 究[D].延吉 : 延边大学,2018.

  [3]陈晨.基 于 建 构主 义的大学英语互联网教学模式探 究[J].中外企业家,2019( 10) : 204.

  [4]樊改霞.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影响[J].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2.59(3) : 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