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加强学习者学习驱力和动机论文

外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加强学习者学习驱力和动机论文

7

2024-03-18 15:17:44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随着对高校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外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以及激发策略的研究越 来越受到关注 。在对学习动机和内驱力认识的基础上

  摘 要:随着对高校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外语教学中如何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以及激发策略的研究越 来越受到关注 。在对学习动机和内驱力认识的基础上,文章指出高校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现状,明 确外语教学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途径,进而尝试性地探索外语教学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策略,旨在 对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加强形成全面认识,以达到提高高校外语教与学效能的目的。

  关键词:外语教学;学习者;学习动机;教学模式;效能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how to enhance and strengthen learner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stimulate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Based on the awareness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nternal driving force ,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earner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clarifies the ways to strengthen learner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and then tries to explore feasible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learners' learning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aiming at form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bout how to enforce learners' inner drive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fficacy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learners; learning motivation; teaching mode; efficacy

  一、引言

  Pit Corder 明确指出“ 只要有学习动机,谁都能 学会一 门语言”[1] 。动机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 方向、强度和持续性,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使学习者 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语言学习是一种行为,因 此,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必然对其语言学习行为 产生影响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运用适宜灵活的 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语言习得内驱力,加强学习 者的学习动机,以达到提高高校外语教学效率和进 一步提升学习者语言学能的目的。

  二、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内涵及功能

  国外对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已经有四五十年 历史,主要理论来源是社会心理学 。从心理学研究 的角度而言,学习动机是激励学习者进行某种学习 活动的动因与力量[2] 。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的功能 性以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并持续努力学习 。学 习动机具有激活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功能,能为学习 者的学习提供持续的能量支持 。学习动机能体现 较强的指向功能,使学习者的学习具有特定的方向性 。同时,学习动机还能正向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 率,使学习者能够持续性地努力学习。

E1B5DF18-3968-42ab-A224-E0F3F89B38E5.png

  (二)外语学习动机

  外语学习动机主要是指学习者出于满足感和 自身的愿望在语言学习方面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是 学习 者 在 外 语 学 习 上 产 生 与 持 续 的 心 理 原 因。 Gardner 认为,语言学习的独特性决定了语言动机 领域从广泛的心理学研究向动机研究的分化 。他 把学习第二语言的动机描述为“个人为了学习语言 而工作或努力学习的程度以及在这项活动中体验 到的满足感”。外语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学习外 语的内部动因,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所产生 的一种积极且自觉的心理状态和自省意识,也是影 响学 习 者 外 语 学 习 成 效 的 非 智 力 因 素 之 一 [3] 。 Gardner 将学习动机归纳为:目的学习的努力程度; 达到学 习 目 的 的 愿 望;学 习 态 度 。而 Spolsky 在 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一文 中将学习动机重新进行了划分,将其归纳为三个方 面:对待外语学习学习者本身的态度;学习者学习 外语的愿望;学习者学习外语所付出的努力 。具有 强烈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会表现为有 应对外语学习挑战的能力;而缺乏学习动机的学习 者,则会表现为难以坚持外语学习过程且没有学习 长远目标[4] 。

  三、高校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一)学习者课堂行为

  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只有少 数学习者能及时回应教师课堂教学提问,做出有效 回应,而多数学习者对课堂教学活动表现出漠不关 心的行为,不能有效融入 。 目前,部分学生的外语 学习动机较弱,语言学习驱动力明显不足,进而对 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效率造成消极影响 。部分教师 会将学习者外语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问题归因于自 身教学方法不当或教学策略不合适,而未去反思学 习者的学习动机存在问题,即学习者的智力与非智 力因素会影响外语学习的效果[5] 。

  (二)学习者学习动机存在个体差异性

  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存在较大的 个体差异性 。学习动机呈现各自特点,比如,高校 部分英语学习者持有工具型的单一学习动机,即学 习外语是为了查阅外文文献以及考试和未来职业 发展所需 。高一虹等人[6] 采用自编的英语学习动 机量表对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进行了调查,总共有 30 个项目 。英语动机量表将 动机分为七种类型:内在兴趣、即时成就、学习情 况、出国、社会责任、个人发展和信息媒介 。在这七 种类型中,即时成就、信息媒介和个人发展反映了 经典模型中的工具性动机 。具有工具性动机的语 言学习者希望通过使用第二语言来实现他们的目 标,重点是“学习新语言的实用价值和益处”[7] 。这 种动机不包括与目标语言者交流的需要,主要特点 是不持久的,是可选择的 。例如,部分学习者学习 外语是为了阅读和翻译科技文献 。他们一旦达到 目标,就会放弃学习外语 。学习者的内因,即学习 能力、学习模式会对其学习动机造成直接影响,亦 是造成学习者学习动机个体差异性的根本原因所 在 。这为教师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关于如何加强学 习者学习动机指明了方向与着力点。

DE1F2C1B-3206-4405-AEE6-118BFCD55CAF.png

  四、外语教学中有效加强学习者学习驱力和动机的 途径

  (一)外因途径

  1 . 教师教学模式的调整

  为了在外语教学中达到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 的效果,教师应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灵活调 整 。如利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利用导学 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发学习,并且利用互联网 资源随时随地反馈学习者的疑问,使学习者对教学 内容的学习产生期待和内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既要及时解决学习者在课前自主性学习中遇 到的问题,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设计与学习主题相 关的教学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成果展示、学 生模拟讲授等,尤其以体验式和综合性运用的课堂 活动为主,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习者的学 习动机得以持续和提升;在课后,教师既能为学习 者巩固知识提供帮助,又能为学习者拓展知识提供 丰富的学习材料,以充分地发挥学习动机的积极 作用。

  2. 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

  好的教学环境和课堂氛围也是加强学习者外 语学习动机的主要途径之一 。斯特维克( Stevick) 认为:“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 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 境中学习,能够更好地克服语言习得焦虑,提高信 心,增强参与课堂活动的意愿,从而有效地激发学 习动机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 体性,从环境创设的心理层面使学习者愿意积极能动性地参与教学活动之中,为学习动机的提升和强 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内因途径

  影响学习者学习效能的心理内因和影响学习 效能的负向情感因素应被视为外语教学中加强学 习者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 对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心理状态进行充分考虑 。学 习者的专业性、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都能为教师 在外语教学中实现学习动机的加强提供落脚点。

  五、外语教学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策略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加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既 涉及改变或者控制影响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因 素,又关联鼓励与提高有助于学习者学习效率提升 的因素 。外语教学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策略的 实施,不仅需要关注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具体为学 习者自身的学习行为模式与学习品质,而且需要教 师调动外因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控制与塑造形 成积极性影响。

  (一)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1 . 任务型教学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实施任务型教学 以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达到加强学习者学 习动机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效果[8] 。任务型教学既 需要教师及时调整自身的角色定位,又需要教师调 整教学因素变量,具体为环境与教学手段变量。

  首先,在教师角色定位方面,教师在外语教学 中加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仅要激发学习者的好 奇心,而且要让学习者认识到所学的目的,或使学 习者认识到学习任务的完成对其未来目标的帮助 与价值 。教师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既将学习者 在课堂所学知识量最大化,又指导学习者在课堂学 习的过程中形成学习情感与学习能力,并且促进学 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综合性运用 。一方面,教师应协 助学习者实现自主控制,对学习能力有明确认识, 具体表现为学习过程的个体表现、学习目标的执 行、有效完成学习任务等,以发挥教师作为外语课 堂教学组织者与引导者的导向作用,为加强学习者 的学习动机提供最大可能性;另一方面,对于学习 者获得感受而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交流行为 能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产生积极正向影响 。教师 运用互动教学策略,如开放式的提问和有针对性的 点评,多给予正面肯定等,以通过与学习者的交流 达到加强学习者内在学习动机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环境变量方面,教师应为学习者 营造具有安全感同时又充满挑战性的课堂环境,使 学习者感受到学习环境的轻松和有利性 。一方面, 学习者能感觉到安全与信任是教学实施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为学习者创设更多的表现及得到肯 定认可的机会,来不断提升学习者取得学习成就的 期望值,进而达到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 机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入 手,深化内容主旨,让学习者体会所学内容的意义 和价值,即依托课文阅读的理解力达到在教学过程 中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教学目的。

  最后,在教学手段变量方面,教师可以从学习 者学习动机认知理论入手,在课堂导入环节不仅吸 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学习者认识到教学 的基本导向,以使学习者在有欲望了解教学内容的 基础上,达到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教学目的 。在 导入环节的设计方面,教师应强调教学内容与学习 者形成关联性,具体可以是使教学内容与学习者的 知识背景相关联,通过正面肯定达到激活学习者学 习兴趣的教学效果 。第一,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 学习者的实际生活、学科专业、知识内容有机融合, 使学习者感受到所学内容与自身紧密相关,新知识 的挑战性在自己可以驾驭的范围之内,以便于学习 者更好地专注于当前任务,进而达到在教学中加强 学习动机的效果;第二,教师应创设多元化的教学 活动以使学习者能参与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利用真 实性的开放式提问、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 式学习等,以达到维持学习动机的效果;第三,教师 要及时给予学习者信息反馈,以使学习者判断进步 和正确与否的正面性反馈信息为主,以推动学习者 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挑战。

  2. 启发式教学

  相较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具有 明显优势,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者学 习动机教学效果的形成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 情境的创设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以达到加强学习 者学习动机的效果 。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教师要 把控好学习的难易度,以使学习者力所能及且需要 努力的程度为最佳 。问题情境运用的恰当,能使学 习者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状态转变,并且在学习 者学习状态转变的过程中达到加强学习者学习动 机的教学效果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习 者自我效能的因素,并促进将学习者的自我效能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个性化教学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关联实际进行个 性化教学,在给予学习者个性化关怀的基础上,不 但创设多元化的语言实践性教学活动,以引导学习 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且为学习者自我认可的形 成与体验提供教学活动支持,以在教学活动中激活 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达到在外语教学中 加强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专业性开展个 性化的外语教学 。一是以学习者的所学专业为切 入点,教师可以深度了解学习者的知识背景,也能 关联到学习者的兴趣所向,为将教学内容与学习者 已有知识建构和兴趣点形成关联性提供支持[9] 。 二是学习者的专业重要性在外语教学中被有意识 地强化,能使学习者认识到外语学习对自身专业发 展的价值,意在通过促进专业化发展的外因带动学 习者内因产生,即外语学习有助于自身专业化发展 来加强学习动机。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紧紧围绕使学习者体验成 功感来实施个性化的外语教学 。根据 Bandura[10] 对 自我效能理论的研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我效能 感的培养,以促进其设定合理的、能够实现的目标。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对成功感的体验必然会 加强其外语学习的动机,增强对自我的认可避免过 度地自我否定 。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实际学情设 计多元化多维度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习者有更多 的机会体验成功感 。如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 体能力特征为其设计学习任务,使学习者在完成任 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建立自信心加强学习动 机;教师也可以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根据学 习者的实际情况分配工作,使学习者在团队协同合 作的过程中收获成功感,在小组成员有效互动中加 强学习动机。

  六、结语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因素 是复杂的 。学习者学习驱动力的激发和保持是系 统的工程,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外语教学重 要的任务 。在高校外语教学中教学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既需要教师及时调整 不利于激发学习效能的原有教学模式以适应加强 学生学习动机的客观要求,又需要教师在自身教学 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以实现 激发语言学习内驱力,提升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目 标,进 而 达 到 提 高 高 校 外 语 教 学 效 能 的 根 本 性 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 学 玲.高 校 外 语 教 学 的 动 因 变 化 及 对 策[ J] . 当代教研论丛,2014(5) : 136.

  [2] 干昭君.学习动机视域下大学英语后四级教学应对策略研究[ J]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4) : 82-84.

  [3] Gardner R C , Lalonde R N , Moorcroft R.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ORREL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CONSIDERATIONS[ J] . Lan⁃ guage Learning , 1985.

  [4] 陈玛莉.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J] .校园英语,2019(23) : 82-83.

  [5] 潘雯漪,刘梦茹,黄汝,等.浅析当代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及动机的调查研究[ J] . 校园英语,2019(29) : 11 - 12.

  [6] 高一虹,程英,赵媛,等.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变化[ J] .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25-28 , 35.

  [ 7 ] Obeidat M M.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 Language Learning [ J ] . Hispania , 1974 , 57 (1) : 193.

  [8] 朱丽娟,杨玉晨.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形势 与创新方法探究—评《 当代大学英语教学理论与 研究》[ J] . 外语电化教学,2020(3) : 116.

  [9] 刘宇.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 J ]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 3(35) : 163- 164.

  [10] Bandura A.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 ⁃ havirol change [ J] . P sychological Review , 1977 ( 84) : 191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