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天津特色小吃的英译探析论文

2024-03-15 14:26:32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文章以天津地方特色小吃名称为研究对象,阐述在目的论指导下天津特色小吃名称翻译的策略 与方法 。翻译策略的选择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
摘 要:文章以天津地方特色小吃名称为研究对象,阐述在目的论指导下天津特色小吃名称翻译的策略 与方法 。翻译策略的选择是由翻译目的决定的 。基于文化传播、提升销量两个主要目的,在目的论指导下,天 津小吃名称的翻译应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策略,遵循目的论三原则,使用直译、意译、音译、加注、类比、多 种翻译方法混合等翻译方法。
关键词:天津特色小吃;目的论;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Abstract: With Tianjin flavor snacks nam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translation of Tianjin flavor snacks nam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kopos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e translation determines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used in the translation action . With sales promotion and cultural transmission as main purpose , translators should basically adopt domestication and use foreignization as supplementary in translating Tianjin flavor snacks . C ommonly-used translation method includes literal translation , free translation , transliteration , annotation , and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mixed .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kopos theory , the translation of Tianjin snack names should follow the skopos rule , coherence rule and fidelity rule .
Key words: Tianjin Flavor Snacks;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y; Translation M ethod
引言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被誉为“渤海明珠”的天津,已经逐渐成为受世界瞩目的国际港口城市,是夏季达沃斯论坛常驻地,也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经济交往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天津外宣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津小吃与特产数目众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津味文化的特点和风貌。天津特色小吃的恰当传译是天津外宣翻译的重要部分,承载着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近十年许多学者对小吃的翻译开展研究。CNKI和万方检索小吃翻译,共计论文80余篇。学者有的从文化翻译、交际翻译、合作原则等角度进行研究,也有从接受美学视角、关联理论、文化图式视域、读者反应论、话语权视角、语料库辅助下的角度进行分析,还有部分硕士论文是各地小吃的翻译实践报告。从功能对等理论、目的论视角研究小吃翻译的论文有6篇,如郭臻哲”1对闽南传统小吃的翻译、陆玉梅及孔倩茹1对贵州特色小吃的研究、安登贤“1对天水小吃“呱呱”的英译研究等。但尚未有对天津小吃的翻译进行研究 。文章以目的论为指导原则,分 析天津地方小吃的译例,研究天津特色地方小吃的 英译策略与方法,以期有效地对天津小吃及其中蕴 含的地方文化进行对外传播。
二、目的论及其三原则概述
Hans J.Vermeer 将 Skopos( 希腊语,“ 目标”或 “ 目的”)引入翻译理论,用于表示译作的目的和翻 译行为的目的 。 目的论的奠基之作《 翻译理论基础 概述》中指出,译文必须符合预定的目的,弄清楚翻 译原文的目的以及译文的功能对译者而言至关重 要[5]。在此基础上,Nord 明确提出“ 翻译行为作为 人的行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会带有一定 的目的性;因此,译者要在翻译目的的指引下,尽量 考虑一切可能有关的因素,从而决定合适的翻译策 略[6]”。也就是说,翻译行为主要取决于翻译的目 的,翻 译 策 略 和 翻 译 方 法 的 选 择 取 决 于 翻 译 的 目的。
目的论包括三个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 和忠实法则 。 目的法则是首要原则,即“ 翻译行为 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 决定方法”[7]。连贯法则强调译文必须将译文读者 的需求、背景、文化水平考虑在内,为译文读者所理 解,即译文必须让读者看得懂 。如果译文不符合译 文读者的需要,那它就不“ 合适”,不能达到预定的 目的[8]。忠实法则要求译者依据翻译目的忠实于 原文,强调原文和译文间必须连贯 。具体而言,指 下述各方之间的连贯:① 译员从原文接收到的信 息;②译员对信息的解读;③为译文读者所传递的 信息[8]。这三条法则之间的关系是:目的法则是第 一法则,连贯和忠实法均服从于目的法则 。也就是 说,译者应首先确保译文能达成预定目的,然后确 保译文文内连贯,最后才是确保译文与原文之间的 一致。
“ 虽然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的局限性使其不能成 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综合原则,但是在非文学类语 篇,如菜名、菜谱的翻译,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采用 该原则无疑会达到预期的效果[3]。”小吃的翻译属 于应用型翻译,目的性极强,功用性极强,因而文章 以目的论为指导,分析收集到的天津特色小吃的英 文译例,找出规律,归纳总结其翻译策略与方法,为天津外宣翻译添砖加瓦。
三、目的论视角下天津小吃的翻译分析
目的论认为,翻译活动的目的通常有三种:译 者的基本目的,译文的交际目的及特定的翻译策略 或手段要达到的目的 。译者需要根据委托人的指 示,分析译文的交际目的及特定的翻译策略或手段 要达到的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制订出目标 文化的文本,尽可能地提高翻译的交际质量,实现 翻译活动的交际意图[6]。因此,在天津地方特色小 吃的翻译实践中,译者翻译的目的应包含两方面: 首要目的是向国外潜在的消费者介绍天津特色小 吃,吸引外国游客,促使外国游客进行消费,提高当 地的旅游收入;次要目的是宣传中国历史文化和民 俗风情,促进天津地方文化的传播,帮助中国文化 走出去。
基于这两个目的,笔者认为,天津小吃的翻译 必须充分考虑译文读者即外国游客的心理期待,采 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 。“ 对那些与西 方菜肴在组成元素或烹制方法上有诸多相似之处 的小吃,可以用西方人熟悉的菜名或主食名来翻译 部分中餐菜名和主食[9]。”天津小吃的翻译也可遵 循这一原则,将天津地方小吃归化为外国游客熟知 的食物,说明小吃的原料或烹饪方法,通俗易懂,迎 合其习惯,满足他们的心理期待 。而对富含文化特 色、背景知识的小吃,则采用异化的策略,尽量保留 小吃名称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同时产生新奇的效 果,吸引目标语读者的注意力,更好地向外界译介 中国文化。
对小吃的翻译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有效传递信 息,简单明了,便于读者有效快捷地了解小吃的原 料、配料、烹制方法和产地等信息,才能实现翻译的 目的,符合目的法则 。②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 背景、认知差异与心理期待,使译文易于被译语读 者接受和理解,符合连贯法则 。③尽可能保留小吃 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在不违背翻译目的的前提下, 尽量遵循忠实法则 。基于以上策略和原则,天津小 吃的翻译可以灵活采用多种翻译方法,文章通过对 天津小吃中的“ 天津三绝”及其他小吃的翻译译例 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总结译者可以采用的翻译具体 方法。
( 一)“天津三绝”的翻译
天津风味食品三绝,是指“ 十八街麻花”“ 狗不 理包子”“耳朵眼炸糕”三种传统小吃 。天津三绝不 仅名扬沽上,享誉全国,而且受到国际友人的青睐。 目前天津三绝的翻译可以找到多个译文,文章将对 比其多种译文,对照目的论三条法则分析其译文的 优劣。
例 1 :十八街麻花
译文 1 :Eighteen Street Hemp Flowers
译文 2:the 18th Street Fried Dough Twists
译文 3:Guifaxiang Fried Dough Twists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因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 八街处,人们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 。其命名方式 是:地名( 十八街)+食物名称( 麻花)。麻花不是大 麻所开的花,不能译为 Hemp Flowers,所以译文 1 望 文生义,没有理解词语的内涵,是错译 。其做法是 以两三股条状的面拧在一起用油炸制而成,所以意 译译为 Fried Dough Twists 。译文 2 直译十八街,意 译麻花,能够使译文读者了解其做法( fried)和主要 成分( dough)及其形状( twists ),有效地传递信息, 符合目的法则 。译文 3 未直译十八街,而采用其产 品注册的商标“桂发祥”的汉语拼音,让读者知晓这 一 中国著名品牌,有利于向世界推介中国驰名商标 品牌。
例 2:狗不理包子
译文 1 :Goubuli( Go B elieve )Baozi
译文 2:Goubuli( Go B elieve )Stuffed Bun
译文 3:Goubuli Steamed Stuffed Bun
狗不理包子有 100 多年的历史 。其创始人高 贵友小名叫“狗子”,因其包子味美,顾客盈门,他既 当掌柜,又当伙计,无暇与人多说话,当地人取笑 他:狗子卖包子,一 概不理 。后来包子便以“ 狗不 理”出了名 。其名字的来源在大段的旅游文本介绍
中可以详细解释,遵循忠实法则,例如: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story telling the coming of the name “ Goubuli ”.There was a boy named Gao Guiyou who had a terrible attitude and could ignore people for days if he was angered .Thus , he was named by his mother Goubuli( his nickname“ Gou ”with“ Buli ”meaning“ ignores ”).At 14 ,Gou was sent by his father to Tianjin where he gained appren⁃ ticeship at a food shop and,after mastering his skills, setup his own shop named“ Goubuli ”.Goubuli buns soon become popular with the Tianjin locals.( 参见 https: ∥ www .topchinatravel .com/tianjin/famouscuisine-in-tianjin.htm)
但对狗不理这一名词的翻译,尤其是用于菜单 或者商标翻译的时候,必须符合简洁的原则,所以 传统上都采用音译的方法译为 Goubuli 。在 2007 年 天津市餐饮协会举办的“ 给天津饭店取洋名”活动 中,Go B elieve 这一创意译名脱颖而出,于 2008 年 1 月正式成为狗不理的英文店名 。Go B elieve 的发音 与“狗不理”的中文发音很接近,传声传神,能给消 费者一个“值得信赖”的直观感受,其内涵与联想意 义比音译更好[10]。
对包子一词的翻译,译文 1 直接使用汉语拼音 Baozi,是因为这是外国人较为熟悉的 一 种中国食 物,对其有一定的认知,基本上能够理解这种食物 的特点 。这也正好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发布的《 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原则 一致:“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 本着推广汉语级中国餐饮文化的原则,使用汉语/ 拼音 。如饺子 Jiaozi 、包子 Baozi 、馒头 Mantou 、花卷 Huaj uan 、烧卖 Shaomai 等[11]”。译文 2 和译文 3 都 是对包子进行了意译,译文 2 说明了其形状和原 料,而译文 3 则更为具体,说明了其烹调方式、形状 及原料 。因此,意译比音译更符合目的法则 。多数 译者会采用译文 2.因为其相对简洁,且一般情况下 包子都是以蒸为主,如果不采用煎炸等方式烹调, 蒸这种烹调方式可以省去不译。
例 3:耳朵眼炸糕
译文 1 :Ear-hole -like fried rice cakes/Fried cake with ears and eyes
译文 2:Ear-Hole Fried C ake
译文 3:Erduoyan Fried Rice C ake
译文 4:Erduoyan Deep-fried Red B ean C ake
耳朵眼炸糕的“ 耳朵眼”三字,与“ 狗不理”一 样,最初并不是真正的商店字号名称,旧时因店铺 紧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 。译者首先必须了解其内涵:耳朵眼炸糕并不是说其形状是耳朵眼,或者炸糕看起来有耳朵有眼睛,所以译文 1 的译者基于对 食物名称的错误理解给出了错误的译文,违背了忠 实法则 。译文 2 可能会引起外国游客的误解,或者 产生错误的联想,不符合连贯法则 。译文 3 和译文 4 都采用了音译地名、意译食物名称的方法,区别在 于对烹调方法的用词选择稍有区别,且原料也不 同,其原因在于译文 3 突出了使用糯米粉或江米为 原料( 炸糕的外皮),而译文 4 则选用红豆为原料 ( 炸糕一般都是红豆馅的)。
( 二)其他特色小吃的翻译
除了天津三绝,天津还有很多特色小吃,如煎 饼馃子、肉龙、熟梨糕、驴打滚、糕干等 。这些小吃 的翻译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语言使用环境采取不同 的翻译方法 。译者同样需要遵循目的论三原则,可 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加注、类比、多种译法混合等翻译方法。
1 . 直译
很多天津小吃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 的,其命名方式生动形象,说明了小吃的原料、配料 或者形状及烹调方法,简洁明了 。这一类的小吃一 般采用直译的方法 。例如:
例 4:煎饼馃子 Pancake Rolled with Crisp Fritter ( 主料+形状+with 配料)
例 5:茶汤 Tea Soup( 原料+形态)
例 6:糖堆 Sugar Pile( 主料+形态)
例 7:炸素卷圈 Fried Plain C oil( 烹调方法+主 料)
例 8:麻 团 Fried Glutinous Rice Balls with Sesame( 烹调方法+主料 with 辅料)
例 9:疙瘩汤 Dough Slice in Assorted Vegetable Soup( 主料形状 in 辅料+汤汁)
上述直译的例子可以使目的语读者知晓小吃 的名称,同时了解该小吃是用什么原料如何制成 的,有效地传递了信息,能够达到翻译的目的,译文 简洁,便于读者理解。
2. 意译
例 10:麻花 Twist of Dough( 形状+原料)
例 11 :银丝卷 Steamed Rolls( 烹调方法+形状)
例 12:糕干 Sweetened Rice Flour( 烹调方法 + 原料)
例 13:肉龙 Steamed M eat - Filled Roll( 烹调方法+原料+形状)
上述的例子中,从字面意思难以了解小吃到底 是什么,直 译 会 产 生 歧 义( 如 将 肉 龙 译 为 Meat Dragon , 将麻花译为 Hemp Flowers ) , 目的语读者会 觉得不知所云,无法实现交际目的 。在翻译时,译 者要了解小吃名称的信息和内涵,以向外国游客传 递食物信息、介绍小吃促进销量为目的,使译入语 读者获得准确生动的信息 。 因此,一般仍遵循《 美 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的翻译原则:以 主料为主配料为辅;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以 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11] , 介绍小吃的原料、烹饪 方法或形状口感。
3 . 音译(+注释)
“ 具有中国特色且被外国人接受的传统食品, 本着推广汉语及中国餐饮文化的原则,使用汉语拼 音 。具有中国特色且已被国外主要英文字典收录 的,使用汉语方言拼写或音译拼写的菜名,仍保留 其原拼写方式 。名称无法体现其做法及主配料的, 使用汉语拼音,并在后标注英文注释[11] 。”很多小 吃的名称中还包含其品牌名称 。实践证明,“ 小吃 采用音译以传播汉语文化是有效的,对食客不太熟 悉的加以简明的解释,亦能达到提供充分信息和传 播饮食文化的功效[12] 。”例如:
例 14:老豆腐 Lao Tofu
例 15:羊杂碎 Lamb Chop Suey
例 16:饽饽 Bobo ( a kind of steamed bun )
例 17:熟 梨 糕 Shuliergao ( Steamed Rice C ake with Stuffing)
例 18:驴打滚 Lǘdagunr ( Glutinous Rice RollsStuffed with Red B ean Paste )
例 19:锅巴菜 Guoba C ai ( Crispy Fried Rice withVegetables )
这一类的名称在翻译时,也绝对不能望文生 义,如将熟梨糕译成 Ripe P ear C ake , 因为熟梨糕其 实与梨无关,它里面的“梨”字应该与“ 哩”字相通, 意思是“熟哩儿”。若将驴打滚译成 Donkey Rolling 就更是贻笑大方。
4 . 类比
一些小吃的烹调方式或者形状原料与外国游客熟悉的食物有相似之处,此类名称的翻译可以采 用类比法,即找出小吃与外国食物的相似性或相似 点,可以拉近外国游客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产生亲 近感,起到交流的目的,使译文取得理想的效果。 但是此译法的局限性在于必须找到最佳关联点进行类比 。例如:
例 20:肉龙 Chinese Lasagna
例 21:糖炒栗子 Chinese-style Marron Glacés
例 22:玉米饽饽 Maize C ake
糖炒 栗 子 译 为 Chestnut Roasted in Sand with B rown Sugar, 能清楚地表达其原料与做法,但是译 文不够简洁;而糖炒栗子与法语中的 Marron Glacés(糖浸栗子,将栗子以糖浆熬煮而成)有相通之处,因此,译成 Chinese-style Marron Glacés 既能消除外国游客的认知障碍,取得充分的语境效果,又能简 洁有效地进行交流,使目的语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 础上理解异国文化。
5. 多种译法共用
在翻译著名品牌类小吃名称时,因为商标品牌 名称可以采用多种译法,小吃名称也有各种译法, 可以采用多种译法并用的办法翻译 。如例 1 译文 3 中直译地名( 十八街)意译食物名称(麻花);例 3 的 译文 3 则是音译品牌名称( 耳朵眼)直译食物名称 (炸糕);也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意译加注释等方 法进行翻译 。不同的交际情境下采取的翻译方法 也有所有区别 。饭店餐厅的英文菜单应该简单易 懂,而旅游宣传读物则要详细介绍其中的文化信 息,灵活采用增译、减译、改译、结构重组等多种方 式,其目的都是向外国游客介绍小吃,起到推广宣 传的作用,加强文化和经济交流。
四、结语
地方特色小吃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 有效的翻译对增加旅游收入、促进中外经济合作和 文化交流有重要作用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行为 的整个过程,包括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遵循的原 则和采用的具体译法 。基于文化传播、提升销量两 个主要目的,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天津小吃名称的 翻译应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使用直译法、意译法、音译 法、加注法、类比法或上述多种方法混合等翻译方法,充分实现其促进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郭臻哲.从目的论三原则看闽南传统小吃 的英译[ D] . 温州:温州大学,2019.
[2] 陆玉梅.目的论视角下贵州小吃名称英译原则及策略[ J] .安顺学院学报,2018(3) :48-51 ,98.
[3] 孔倩茹.从目的论视角看贵州特色小吃的英译[ J] . 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 176- 177.
[4] 安登贤.目的论视阈下旅游文本中地方特色小吃英 译 探 析—以 天 水 特 色 小 吃“ 呱 呱”为例[ J] .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6) : 107- 110.
[ 5 ] Lawrence Venuti ( ed. )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ition ( 2004) [ M] .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2004 :227-238.
[ 6 ] Nord C.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 , M ethodology ,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Analysis [ M] . B ei⁃ 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 ress , 2006 :27-81 .
[7]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 J] .中国翻译,1999(3) :47-49.
[8] 杰 里 米 · 芒 迪.翻 译 学 导 论:理 论 与 应 用[ M] .李德凤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 107.
[9] 任静生.也谈中菜与主食的英译问题[ J] . 中国翻译,2001(6) :56-57.
[10] 操时尧.刍议“狗不理”的新译名“GO BE⁃LIEVE”[ J] . 中国商贸,2010(4) : 179- 180.
[11] 北 京 市 人 民 政 府 外 事 办 公 室.美 食 译 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 M] .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 社,2012 :2.
[12] 王荣,倪花,徐文婷,等.中国传统美食的 英译现状及对策—以风味小吃为例[ J] . 英语广 场,2013(6)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