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 产出导向法 ”的英美文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论文

基于“ 产出导向法 ”的英美文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论文

4

2024-03-13 14:39:53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文章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 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支撑,指导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过 网络课堂、教学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串联的混合教学模式

  摘 要:文章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 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支撑,指导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过 网络课堂、教学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串联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课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在课 堂集中展示学习产出成果、解决学习问题 。教学评价侧重多元主体的形成性评价,真正做到英美文学教学以 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 产出导向法”;混合教学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P rofessor Wen Qiufang's“ P 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 tion for directing the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for B 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The Mix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l of coordinated combination of network classroom,teaching classroom and second class⁃ room helps the students to do the following:Students can study independently with guidance from teachers before class;They can demonstrate the results of their learning outputs and work through learning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concentrates on 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of multiple subjects.All of the above make the teaching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truly student-oriented and increa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subject,so a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B 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courses;“P 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Mixed Online and Off⁃ line Teaching Model

  一、教学方法与模式探索

  ( 一)“产出导向法 ”

  从 2007 年文秋芳教授提出输出驱动假设开 始,“产出导向法”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在 不断探索和完善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理论框架,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验证。

  “ 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将教学理念、教学假设 和教学流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系 统的教育模式 。“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提出了四 种核心的教育理念:“ 学习中心说”“ 学用一体说 ” “ 文化交流说”和“关键能力说”。“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提出了四个重要的假设:“输出驱动”“输入促成”“选择学习”“ 以评促学”。“ 产出导向法”理 论体系的教学流程将教师放在主导地位,并提出一 个循环式的教学流程,即“驱动—促成—评价”。教 师通过设计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 动( 驱动),然后通过合作与互动促进知识建构和深 化( 促成),最后通过评价和反馈来检验并加强学习 效果( 评价)。[1]“产出导向法”强调实践与应用,并 且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为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 方法。

  ( 二)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于将传统教育和线上教 育的优点融合起来,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2] 并且,将课堂中的口语交流和在线非同步书面语交 流结合 。这种模式能够保证教学活动中有意义的 互动交流,[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高的参与 度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是提供比单一教 学形式更具参与度的学习体验 。在这种模式下,学 生不仅可以享受自主空间,还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要 参与者和推动者。[4]他们可以通过口语交流和在线 书面语交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学生进行 互动 。这样的互动能够激发出更多思考和探索,使 得学习变得丰富和有趣 。同时,也强调了教师作为 启发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融合了传统学习和数字 化、网络化学习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必然会为 英美文学课程的创新带来积极影响。

  ( 三)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混合教学模式是一种注 重学生的实际产出,以产出为导向来设计和组织教 学活动,并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 。例如,在 线平台、多媒体资源等,教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 材料和资源,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 习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学习目标和任务明确地 与实际应用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知 识 。同时,混合教学模式也注重对学生的评估和反 馈 。通过定期检查、作业提交、小组讨论等方式,教 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展情况,并给予有针对性 的指导和建议。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混合教学模式旨在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 术和个性化指导,使得学习贴近实际应用,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AF94AA65-A28B-40b3-959B-A98D4A7C1370.png

  二、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英美文学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探究

  文章以美国文学课的作品《 瓦尔登湖》为例,进 行相关的教学设计探析。

  ( 一)教学目标解析

  本单元教学目标首先体现在教师布置的产出 任务中,学生通过了解本单元最后要达成的目的, 认识到自己离目标的距离,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内 驱动力。

  育人目标:通过阅读和赏析《 瓦尔登湖》,引导 学生体悟作家梭罗倡导的独立、自由、极简的生活 方式、梭罗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梭罗具体化的自然 概念,引发学生对消费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思,对追 求高价值的生活、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的思考。

  语言目标:以分析《 瓦尔登湖》选篇为例,帮助 学生学会分析散文类非虚构文学作品的方法。

  交际目标:帮助学生在参加多人读书会讨论时 可以自然、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效交 流;在评阅学生作文和读书讨论中培养、加强学生 的批判意识。

  (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单 元 的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以“ 产 出 导 向 法 ” ( POA)作为理论支撑,“ 输出驱动 ”假设遵循“ 输 出—输入—输出”的教学顺序,教学中以产出任务 为教学起点,并且一切课堂活动皆指向产出 。POA 的“选择性假设”认为在面对大量学习项目而课堂 教学时间又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必须进行选择 性学习。[5]所以本单元的教学设计首先将教学内容 的关注点调整为以梭罗创作《 瓦尔登湖》的目的这 一产出任务为切入点分析梭罗在其散文作品中体 现的有关人生价值及自然的思考 。所有教学活动 以这一产出任务为中心,经由课前自学促成、课堂 教师指导促成、课后小组促成最后到产出任务的最终完成。

  ( 三)单元教学组织流程

  本单元的教学组织流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 三个主要环节,具体步骤是课前产出任务驱动与学 生自学促成,课堂促成和课后小组及个人促成、第 二课堂促成 。评价考核方面,本模式重视形成性评价,最终改革终结性考核形式。

  第一个环节:课前

  第一个步骤:教师布置产出任务(产出驱动)

  教师于课堂教学前一周布置产出任务 。课前 产出任务:写一篇题为“Thoreau's Purpose of Writing The Walden”的作文,该任务的实施为完成课后产出 任务提供必要准备;课后产出任务是:开展一场题 为 “ 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The Walden Nowadays”的读书讨论会,在该任务中,教师为学生 提供具体的交际场景。

  第二个步骤:学生自学促成阶段

  学生在课堂教学前的一周完成自学任务并上 传写作产出成果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本中 亨利 ·大卫 ·梭罗及《瓦尔登湖》节选 。学生结合 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的作者与作品微课视频 完成课 前 阅 读 任 务 。学 生 需 在 学 习 完“ Writing about Nonfiction—Discussing the Author's Purpose”之 后完成写作任务 。学习该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明确 以下问题:

  解决概念问题:What is the purpose of a piece of nonfiction ( prose writing) ? What techniques does an author use to achieve that purpose?

  明确作文要回答的问题: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Walden? Cite with examples the particular technique that the author uses to accomplish the purpose.

  在开始写作前思考以下问题:

  ①What opinion about life in general is suggested by the experiences that Thoreau relates?

  ②What opinion about the Walden/nature in gen⁃ eral is suggested by details ( including sensory details , facts , statistics , examples , and opinions) ?

  ③ What suggestions does Thoreau give to his readers ,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about the way of life and 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之后,构思作文的提纲,提纲中关键的内容包 括:首先在回答上述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梭罗创 作《瓦尔登湖》的目的,形成作文的主旨句 。之后学 生完成名为“Purpose and Techniques”的表格,按照 sensory details , facts , statistics , examples 和 opinion分类,列举可以表现《瓦尔登湖》创作初衷的表现手 法,教师通过给出一个表格的样例给学生提供必要 的帮助 。教师在样例中分别给出一个梭罗在表达 其创作目的时使用的不同手法的例子,学生可以参 照样例将表格填写完整 。学生便可明确作文的主体段落中分别要阐述的表现手法。

  学生完成自学后,完成作文并在教师规定的时 间内通过网络教学综合平台提交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给出学生作文初稿成绩。

  第二个环节:课中

  第三个步骤:课堂促成阶段

  课堂教学前,教师通过批阅学生在教学平台提 交的作文,定位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同时也是产 出任务涉及的重点和难点方面:学生是否在阅读作 品选段的基础上,全面地陈述了梭罗创作《瓦尔登 湖》的创作目的;学生是否全面地找出了作者借以 表达创作初衷的细节和观点;作文中是否有表意明 确的主旨句、主题段落及其主题句是否很好地支撑 了作文的主旨句;结论部分学生是否重申了全文的 主旨并有所升华。

  课堂中,采取师生讨论的方式进一步探讨思考 题中的关键问题 。教师在上述重难点释疑后,同样 采取师生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对内容和结构进行 促成 。选取一篇有代表性的学生作文,在教师的指 导下,学生参照以上提到的四点进行评价、学习,通 过评价深化学习。

  第三个环节:课后

  第四个步骤:课下小组及个人促成阶段学生两人一组,课后当天根据教师给出的 Revi sing and Editing Checklist 通过微信进行讨论,并给 对方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及评价,教师也会给出反 馈意见,学生结合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进一步完善 自己的作文,并将二稿上传至教学平台。

  第五个步骤:第二课堂促成阶段

  学生参加题为“ 当代阅读梭罗作品的意义”的 读书会,学生五人一组,并邀请教师进行线上读书 会 。讨论会上,由小组成员推荐的主持人组织安排 讨论会的进程,每个学生都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并针 对其他学生的观点进行提问,学生在充分的思想交 流中延续学习过程 。教师聆听学生的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进行点评 。学生结合教师给出的讨论会完成效果参照标准给同组的学生打分评价。

  第六个步骤:评价阶段

  师生合作评价贯穿学生完成课前、课后产出任 务的始终,评价既是反馈也是学习 。学生作文的互 评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依据教师提供的 checklist 进 行,之后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对每份作文进行评价, 最后学生再次结合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反馈完成终稿并上传网络教学平台。

  ( 四)单元教学评价

  本单元教学评价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结 合、自评与他评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本 单元课中环节的师生合作评价、课后小组讨论与读 书会讨论的生生评价一改以往以教师为主的单一 评价主体的现象,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 动参与评价 。在评价主体拓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 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 注学生发展的需要。

  教学评价具体构成包括师生评价占 80% , 其中 包括作文初稿成绩 15% 、作文二稿成绩 15% 、作文 终稿成绩 20% 、读书讨论会 20% 、课中讨论参与情 况 10% ;生生评价占 20% , 其中又包括小组讨论环 节学生互 10% 、读书会互评 10% 。

B2697491-0AA3-4319-A070-0740BC86088C.png

  三、结语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在起始的“产出驱动”阶段 通过在微课学习视频中将《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 与当代现实联系,使学生在开始完成产出任务前就 带着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参与之后的教学过程。 通过完成写作产出任务,学生不仅学会了分析非虚 构类文学作品的一般方法,完成了语言学习目标, 而且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体悟梭罗在其散文作品中 体现的对人生价值及自然的思考 。在课后完成第二项产出任务即读书讨论会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并 思考当下阅读《瓦尔登湖》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 读者的启迪意义,进一步反思工业文明和人类对物 质生活的无尽追求对自然所造成的不可逆后果,最 终达成了育人目标。

  通过引入“产出导向法”,文学教育可以贴近实 际需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 和应用技能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 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合作与创新的能 力,使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采用混合教学 模式有效地弥补了英美文学课程线下教学时间与 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教学 质量的最大化 。混合式教育模式通过结合口语交 流和在线书面语交流以及提供更高参与度的学习 体验,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扮演积极的角色 。这种教 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进他们 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 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 J] . 现代外语,2017 ,40(3) : 348-358 ,438.

  [ 2 ] Garrison D. Randy and Heather Kanuka. Blended Learning: Uncovering its Transformative P otential in Higher Education [ J ] .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4 ,7(2) .

  [ 3 ] Kaur M. Blended Learning: It's Challenges and Future [ J] . P rocedia - Social and B ehavioral Sci⁃ ences ,2013(1) .

  [4] 杨芳,魏兴,张文霞.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J] . 外语电化教学,2017(1) :21-28.

  [5] 文秋芳.构建“ 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 ,47(4) :547-558 ,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