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 MTI 笔译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

2024-03-11 15:57:2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和跨文化交流不断增强,社会对英语翻译的需要日益增多,对应用型 翻译人才的培养及其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和跨文化交流不断增强,社会对英语翻译的需要日益增多,对应用型 翻译人才的培养及其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合格的实用型且具有家国情怀的翻译人才对 MTI 翻译硕士教育来说压力巨大,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文章以“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程为例,主要探讨 案例教学法与 MTI 笔译教学的适配性以及在MTI 笔译教学中引入并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提高 翻译课堂教学质量,为翻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MTI 教育;笔译教学;案例教学法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opening up and cross -cultural exchanges , the society's demand for E nglish translation is increasing ,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quality of applied translation talents. How to cultivate qualified and practical translators with an emotion of patriotism is under great pressure for MTI education , and it is imperative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Taking the course“ Intercultural C 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 ”as an example ,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adaptability of case-based teaching method and MTI teaching , and the specific practice path of introducing and implementing case teaching in MTI teaching , hop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 MTI education; translation teaching; case-based teaching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一带一路 ”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与各国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与之相伴的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交际活动也不断增加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肩负文化传播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 。社会亟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层次实用型翻译人才把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出去,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 中国故事”,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这不但对我国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对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社会需求,2007 年国家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 旨在培养高层次、专业型、应用型口笔译人才[1] , 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对翻译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但目前翻译硕士笔译教学仍是传统的“讲—学—练”的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这也是造成翻译专业硕士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 。国家对翻译硕士人才提出的培养方向强调了翻译教学应 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为高校翻译专业将案例教 学引入翻译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之中提供了基本 遵循 。因此,文章将以 MTI 笔译教学中的“跨文化 交际与翻译”课程为例,着重探讨如何在笔译教学 中实施案例教学,并通过案例总结具体的教学流程 和方法,以期为翻译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实践 路径。
二、案例教学在 MTI 笔译教学中的适用性
近年来,翻译教学对新型教学模式的需求不断 扩大,案例教学被逐步引入教学实践当中 。案例教 学是对知识内化和高度整合的过程,其目的并不是 提供正确答案,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缩小教 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间的差距 。精准选取合适 语料,科学合理设计案例,切实推进翻译案例教学, 可以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空间,帮助学生提升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语言翻译训练和 文化素养习得提供保障 。实践证明,把案例教学引 入翻译实践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案 例教学适用于翻译实践尤其是 MTI 笔译教学。
(一)翻译教学本身具有案例属性
翻译教学的案例属性是由其自身性质决定的。 翻译教学内容涉及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翻译实 践 。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讲解过程中,都要采用 实例进行讲解[2] , 即使是学习翻译理论和技巧,也 离不开实例的辅助说明 。只有借助实例,才能使学 生透彻地理解翻译理论的实质和翻译技巧的功能。 在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翻译实践三者当中,理论 介绍和案例分析所占比例不同 。在翻译理论教学 中,案例分析比例较小;在翻译实践中,案例分析则 占较大比例。
(二)案例教学能够弥补 MTI 笔译传统教学的 弊端
国家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 的目的是培 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专 业型、应用型口笔译人才,重点训练学生的翻译实 践能力 。然而目前传统翻译教学模式重理论讲解, 轻能力培养,导致学生翻译实操技能不扎实,毕业 后难以胜任不同领域所需的高层次翻译工作,因此 现有的翻译教学模式很难完成培养职业化翻译人 才的重任 。针对这一局面,2015 年 5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 养基地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把案例教学作为深 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和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手 段,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实用和高效的特点可以 实现当今 MTI 教育的培养目标[3] 。
顾名思义,案例教学会围绕案例展开,是一种 以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案例为主,通过案例分 析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教 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具有重实践、重能力、重思 考、重互动的特点,有助于翻译教学活动中教与学 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 反思意识[4] 。因此,将案例教学法与 MTI 笔译教学 进行结合,是对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 一 种改革创 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翻译教学重知识讲解、 轻能力训练的传统做法,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程“需要”案例 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程的目标在于从跨文 化交际的宏观层面出发,重点关注与翻译相关的基 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汉英两种语言在跨文化交际 中表现出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采取相 应策略解决在翻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增强对跨文 化差异的敏感性,自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 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知识的传授与运用 结合,即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 。翻译实践需要 学生运用所学的翻译理论进行一些具体的翻译活 动,初期可以通过分析或对比一些名家译文或普通 译文,通过体会或评析译文的优劣不但能学到一些 实用的翻译技巧,而且可以训练翻译实践能力,进 而提高对译作的鉴赏能力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案 例分析,也是“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这门课程常用的 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时单纯鉴赏一个独立译文, 有时会把两个名家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要求学生 做出评析时一定要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 。因此,案 例分析教学方法对这门课程来说非常适用同时也 是十分必要的。
三、案例教学在 MTI 笔译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 程是 MTI 笔译所开设的专业课之一,开设学期在研 一上学期,鉴于学生入学时虽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大多不了解,而且缺 乏翻译实践能力,对翻译过程缺少基本的认知 。因 此笔者认为,在 MTI 笔译教学中,案例教学应该按 照英汉语言差异对比与翻译理论的引入、案例选 择、案例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与反馈等步骤进行 操作。
(一)关注英汉语言差异对比与引入翻译理论
笔者认为,案例教学的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了 解英汉语言差异,掌握案例分析所需要的翻译理论 知识和主要的翻译策略,为后续的案例分析奠定理 论和实践的基础 。这一 阶段可以说是案例教学的 准备阶段,非常重要且必要 。首先,英汉两种语言 差异很大,这种差异对翻译和交际的影响都非常 大,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这门课程来说至 关重要 。其次,虽然西方翻译理论研究要早于我 国,经典的翻译理论也很多,但是教师在介绍西方 经典翻译理论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对中国传统和现 代翻译理论的讲解,比如,严复先生的“信、达、雅”,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原则以及发轫于我国本土的 胡庚申先生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等 。当然还有 其他翻译家和学者提出的很多翻译理论和翻译策 略,都为世界翻译发展史作出了贡献,所以在理论 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中国翻译理论的自 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激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勤 于思考 和 反 思,努 力 构 建 和 完 善 中 国 翻 译 理 论 体系。
(二)案例选择
学生了解了英汉文化差异并掌握相关翻译理 论和策略之后,教师就可以实施案例教学 。笔者认 为,实施案例教学的第一步是案例的选择,然后针 对选定的案例展开案例分析。
首先,案例的选择应该与准备阶段所引入的理 论呼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把翻译理论和策略与具 体案例结合,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列出本 门课程涉及的翻译理论,然后按照理论去寻找合适 的案例进行分析 。在讲授“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 程的第二章“称谓语的英汉差异对比及翻译”时,很 多称谓语的翻译会用到归化和异化策略 。因此,介 绍完两种策略的理论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提供大量 案例给学生,要求学生识别哪些案例应用了归化和 异化策略,然后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规律 。在众多的称谓语案例中,以《红楼梦》中的案例尤为典 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名家对称谓语的翻译案 例充分利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尝试给 出修改建议。
其次,在选择案例时教师应该考虑到权威性、 典型性、专业性、时效性等因素,所选案例必须具有 代表性,有权威专家的点评,能够体现翻译领域的 某个难点,同时案例一定是新鲜的,这样才能帮助 学生了解实际的翻译问题,掌握主流的翻译策略和 方法[5] 。对“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程来说,可以考 虑从中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选取合适的案例,这样 的案例通常会有很多翻译名家进行分析点评,既典 型又权威 。至于专业性和时效性,可以选用一些涉 及时政的外宣类文本作为案例,虽然具有挑战性, 对译者的专业水准要求很高,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当 前国际的政治思想动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政 治敏锐性。
最后,选取案例时除了上述几个因素外,教师 还要考虑案例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 。按照 课程设计,“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程一共包括 11 章,内容包括宗教文化、称谓语、节日、动植物、习 语、委婉语、典故以及审美文化差异及翻译,内容具 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案例分析时要提醒学生关 注中西文化差异,仔细体会文化差异以及基于文化 差异产生的译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 要尊重文化差异,也要保持文化自觉,学会反思敢 于质疑,维护国家形象和话语权 。在“动植物文化 与翻译”这一章中,涉及了“龙”与 dragon 的对比。 按照传统观念学生会简单地把两者进行对应,但实 际上两者的文化内涵截然相反,简单对应可能会给 两种文化的人们造成误解,这时应该思考更为合适 的翻译方法 。近年来,部分中国学者尝试采用音译 法把中国“龙”译为 loong , 因为他们认为之前译为 “ dragon”更多体现的是西方的话语权,损害了中国 “ 龙”的正面形象 。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提醒 学生,在涉及某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时,不但要考 虑语言 层 面 的 准 确,而 且 要 考 虑 文 化 层 面 是 否 对应。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选好合适的案例后就可以开始案例教学,笔者 认为案例教学具体应该包括三个环节:案例布置、案例讨论和案例总结 。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 和进度提前把案例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查阅 相关资料,并组成小组进行讨论 。不但要赏析译 文,指出精彩之处,还要指出译文中的瑕疵,给出自 己的修改译文 。针对“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课程,主 要通过对比文化差异进行翻译,所以对比型案例分 析比较适合,即教师给出两篇名家译文,让学生进 行对比分析,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在布置案例 时,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为学生选取或者 编写合适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并回答案例后 的思考题 。同时,教师向学生提供完整的案例时, 需要提出相关要求并给出具体解释,如,这个案例 需要学生应用哪个翻译理论,关注哪些重点内容, 交代清楚方便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其次,小组形成 译文之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先在课下展开讨论,可 以是小组内部也可以是小组之间,这种讨论也可以 安排到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展 开小组间的点评,对照参考译文针对难点进行剖 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最后,教师要针对 学生的译文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 对比名家译文和自己的译文,找出差距及原因 。教 师基于理论的点拨可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一过程 中,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和方 法,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翻译时的心态和价值观念, 提醒他们对比分析时要摒弃某些文化定式,遇到难 题要保持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心态,鼓励学生展开多 向互动 交 流,培 养 良 好 的 沟 通 能 力 和 团 队 合 作 能力。
(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案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评价与反馈, 需要关注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 学效果 。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学生 互评、学生自评以及考试成绩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其中,考试成绩不仅包括期末成绩,更大比重应该 放在由案例分析各环节组成的过程性评价上,即学 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占主要部分 。教师的教学 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调查问卷及学生反 馈体现出来,同时案例分析的质量也能反映教学效 果 。此外,案例教学中精选的案例经过几轮课堂教 学的打磨和检验后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可以用来建立案例库和语料库,为之后的案例教学提 供借鉴和参考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定的多角度 的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 互评时要客观辩证地评价他人,学会充分肯定别人 的优点、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如何把自身劣势 转化为优势等 。同时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敢 于挑战和质疑,不迷信权威,敢于形成并表达自己 的观点,这 些 都 是 未 来 从 事 职 业 翻 译 所 需 要 的 素质。
四、结语
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客观、真实的 案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 。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学使 MTI 笔译教学的 观念得到更新,通过案例教学将丰富的案例资源融 入教学过程,改变了传统笔译教学重知识讲解、轻 能力训练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优 化了学生的学习情境[6] 。同时,案例教学也能增强 MTI 笔译教学内容的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对改进 培养模式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 目前对案例教 学在 MTI 笔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尤 其是与具体翻译专业课程结合的尝试还很少,因 此,未来会有更多学者探讨翻译教育中的案例教 学,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全功,苗菊.实施案例教学,培养职业译者—MTI 笔译教学模式探索[ J] . 山东外语教学,2009(6) :28-32.
[2] 张作功,于连江.高校翻译教学的案例模式研究[ J]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 :61-65.
[3] 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 [ EB/OL] . ( 2017-03-31) [2021 -01 -20]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1505.html.
[4] 王玉西.探索案例教学法在翻译硕士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J] . 中国翻译,2012(4) :41-44.
[5] 李家春.案例教学法在 MTI 笔译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探索,2014(11) :46-48.
[6] 王敬民,乔海露.案例设计与翻译教学效能的提高[ J] .翻译研究与教学,2021(1) :7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