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汉译英中歧义句的处理论文

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汉译英中歧义句的处理论文

8

2024-01-19 15:14:09    来源:    作者:hemenglin

摘要:目的:分析的歧义现象及解歧方法 。方法:对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汉英翻译中的歧义现象归类分 析,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结果:该类文本中的歧义现象主要为语法歧义

  摘 要:目的:分析的歧义现象及解歧方法 。方法:对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汉英翻译中的歧义现象归类分 析,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 。结果:该类文本中的歧义现象主要为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 。笔者研究发 现,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明确语义指向与语义特征以及语境化可以成功解歧 。结论:生物医学论文汉英翻译应 当采取分析原文语法结构、明确语义指向与语义特征、联系上下文翻译的方法,从而消除歧义,准确传达原文内容。

  关键词: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歧义,解歧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mbiguity sentences in Chinese-E nglish translation of biomedical manu⁃ script and explor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M ethods: The author classified the ambiguity sentences in the C-E trans⁃ lation of biomedical journal articles and proposed corresponding methods based on case analysis. Results: The ambi⁃ guity sentences in the C-E translation of biomedical journal articles are mainly classified as grammatical ambiguity , semantic ambiguity and pragmatic ambiguity. They can be resolved by analyzing grammatical structure , clarifying se⁃ mantic orientation and semantic features , and contextualization , respectively. C onclusion: M ethods such as analyzing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text , clarifying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and semantic features , and contextu⁃ alization should be used to remove ambiguity in C-E translation of biomedical journal articles. In doing so , one can remove the ambiguity sentences in translation , and convey the source text clearly.

  Key words: biomedicine; j ournal articles; ambiguity; disambiguation

  一、引言

  如今全球性大流行病对经济的打击程度是令 世界担忧的重大议题 。在与时间和死神的赛跑中, 医务工作者第一 时间了解和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尤其重要 。由于国内学者在撰写 SCI 论文写译技巧和规范方面知识的欠缺,使得文本中可能存在歧义 现象,导致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未能成功发表在影响因子较高的 SCI 收录期刊。

  二、汉英翻译中的歧义现象简介

  “ 歧义”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有不止一种解释的语言现象[1] 。汉语歧义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2] 。

  国内近十年对汉英翻译的歧义研究并不多见。 杨晓斌[3] 认为在典籍汉译英时应通过改变词形、补 充省略的信息等方法解歧,以正确传达原文且保留 神韵 。范捷[4] 以小说为例分析了汉英翻译产生歧 义的原因并探讨了语境解歧的实用性 。刘丽娟[5] 认为,英汉翻译的歧义现象主要由英汉两种语言的 文化差异以及语言表现形式的不同所致,提出提高 综合素养、正确使用多义词、把握英汉句法异同的 方法 。笔者尚未发现有关医学汉英翻译歧义现象的归类探讨。

8B2044C5-C226-47a3-9EE9-67399EC55E07.png

  三、医学论文汉英翻译中的歧义现象分析

  生物医学期刊论文语言表达必须准确严谨,翻 译时译者需消除歧义,避免信息误传 。本节结合实 例,将医学期刊论文中的歧义句归类为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

  (一)语法歧义

  语法歧义包括因句子结构划分或结构关系不 同产生的歧义 。如“溶解纤维化病变”会产生“溶 解/纤维化病变”(动宾)或“溶解纤维化/病变”(偏 正)的歧义 。再如“治疗并发症”只能划分为“治疗/ 并发症”,但有“治疗某疾病的并发症”和“ 因治疗引起的并发症”两种理解。

  (二)语义歧义

  句子中的某一语义成分可能有不止一种语义 特征能运用到句子中,由此引发歧义 。如在“去医 院输血”这一短语中,“输”的语义特征既可以是输 入,也可以是输出,从而生成不同译文 。语义指向 不明也可引发歧义 。如:在“他的手术做得好”中, “ 做得好”这一语义成分既可以指向“他”,意即夸赞 该人手术技法精湛;也可以指向“他的手术”,意即他接受的手术很成功。

  (三)语用歧义

  生物医学论文中的语用歧义主要指因语境不同引起的歧义,如“贲门”在西医语境中指胃的入口,但在中医的语境中可指穴位[6] 。

  医学翻译中的歧义现象随处可见,由于汉英语 言在形态方面差异较大,不加仔细辨别便会扭曲原意,因此消除歧义尤为重要。

1CC0AA97-13EA-4817-B4FE-DE38938A9E72.png

  四、SCI 医学论文汉英翻译中的歧义句解歧

  根据上文对歧义类型所做的界定,本节结合实例,探讨汉英医学翻译中的解歧方法。

  (一)语法解歧

  针对语法歧义,可通过明确语法结构层次和语法结构关系消除歧义。

  例 1 :

  原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征患者 476 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调查研究[7] 。

  译文 1 : Research on 476 C ases with Hepatitis B , C Virus and Treponema Pallidum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译文 2 : Research on Hepatitis B , C Virus and Treponema Pallidum Infection in 476 Patients with Hu⁃ 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Acquired Im⁃ munodeficiency Syndrome

  分析:如果将“476 例”这一成分与前面的患者 群体划分到一起,则意为探究 476 例患者中有多少 患者有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情 况(译文 1) ; 若是划分到后面的结构,则可以理解 为:探究476 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螺旋体 感染患者的情况 。根据正文内容可知,476 例是总 患者数,因此建议将“476 例”移到最前面,避免使 用倒装,明确各成分间关系,写为“476 例 ST 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乙 型、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调查研究”,进而确定译文 2 更合理。

  (二)语义解歧

  语义因素是汉语产生歧义句的深层原因 。汉语句法结构没有形态变化来表示句子成分的不同特征,因此一个句子成分的多个语义身份可体现不 同的语义关系[8] 。可以通过明确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来消除歧义。

  例 2 :

  原文:探讨乳腺癌缺失因子( DBC1) 蛋白和组 蛋白去乙酰化酶( SIRT1) 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 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二者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相关性。

  译文 1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BC1 ( deleted in breast cancer - 1 ) and SIRT1 ( 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2 homolog 1) and analyz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 EC) .

  译文 2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BC1 ( deleted in breast cancer - 1 ) and SIRT1 ( silent mating-type information regulation 2 homolog 1) and analyze their correlation in endome⁃ trial cancer ( EC) .

  分析:本句歧义的地方在于语义成分“在子宫 内膜癌中”表示对象还是处所,即由语义特征的不 同产生了歧义 。本句还有指代不明引起歧义的情 况:后半句中的分析“二者相关性”可以理解为探讨 DBC1 和 SIRT1 两者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理解为探 讨 DBC1、SIRT1、子宫内膜癌这三者两两之间的相 关性,由此让译者产生了疑惑 。通过结合该文的讨 论部分,并与原作者沟通后,译者确认文章分析的 是子宫内膜癌患者中 DBC1 与 SIRT1 的相关性,由 此明确该介词成分表示处所,并借此确定“二者相关性”的“二者”指 DBC1 和 SIRT1 , 得出译文 2.

  例 3 :

  原文:子宫内膜类器官培养物为不孕症患者的 个性化治疗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新思路,通过适当激素的作用来评估患者预后及选择药物方案。

  译文 1 : E ndometrial organoid cultures provide an important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personalized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 that is , assessing patient prognosis and selecting drug regimens through the use of appropriate hormones.

  译文 2 : E ndometrial organoid cultures provide an important new way for personalized treatment of infer⁃ tility patients—by adding appropriate doses of hormones to the organoid model to assess patient prog⁃ nosis and help choose the correct medication regimen.

  分析:本句原文中“通过适当激素的作用”指向 不明,若直译为译文 1 : through the use of appropriate hormones , 则无法明确加激素的对象是患者还是模 型 。对象为患者,则是指通过向患者加激素来评估 患者预后、选择药物方案;对象为模型,则是指通过 加用适当用量激素作用于类器官模型来评估患者 预后,同时帮助选择正确的用药方案 。因此译者在 翻译时选择明确语义指向,先将原文优化为:子宫 内膜类器官培养物为不孕症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 供了一个重要的新思路,通过加用适当用量激素作 用于类器官模型来评估患者预后同时帮助选择正 确的用药方案,从而确定将“通过适当激素的作用 ” 译为 ... by adding appropriate doses of hormones to...(译文 2) 。

  (三)语用解歧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重设语境( 如补充语境信息)来消除语用歧义。

  例 4 :

  原文:收集手术切除的 60 例子宫内膜癌标本、 40 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本以及 40 例同时期因 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子宫的子宫内膜标本 。将病理 诊断为正常的子宫内膜标本设为对照组 。结果: DBC1 的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 70. 0% ) 、不典 型增生组织(65.0% ) 及对照组子宫内膜( 37.5% ) 组织中依次递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 .260 , P<0.05) 。

  译文 1 : We collected 60 EC specimens from pa⁃ tients undergoing surgical resection ,40 atypical endom⁃ etrial hyperplasia ( AEH) specimens , and 40 endome trial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ectomy due to uterine fibroids at the same period. The patho⁃ logically diagnosed normal endometrial specimens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 sion rates of DBC1 in the groups of EC , AEH ,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0.0% ,65.0% and 37.5% , respec⁃tively (χ2 = 11 .260 ,P<0.05) .

  译文 2 : We collected 60 EC specimens ,40 speci⁃mens of endometrial tissues with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 with another 40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hysterectomy due to uterine fibroids at the same period and diagnosed as normal by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serving as control.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DBC1 in the groups of EC , AEH ,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70.0% ,65.0% and 37.5% ,respectively (χ2 = 11 .260 ,P<0.05) .

  分析:“将病理诊断为正常的子宫内膜标本设 为对照组”一句由于没有回指或对应表达,与上文 缺少关联,使笔者无法判断实验中一共有 3 个还是 4 个组别 。通过分析上下文语境,对照组实际指“40 例同时期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子宫且术后病理诊 断为正常的子宫内膜标本”,因此译者重新组织语 境信息,在译文 2 中先用 another 一词区分对照组与 前两组标本,再用“with... serving as control”结构表 明与前文的关联,并与结果中的“ control group ”对应,从而消除歧义,使语流通畅。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医学学术期刊论文中的歧义主要表现为语法歧义、语义歧义和语用歧义 。文章针对生物医学期刊论文汉英翻译中的歧义现象,提出 了相应的解歧方法,包括:明确语法结构的层次和 关系、明确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重设语境 。为了 减少生物医学论文汉英翻译中的歧义,译者还要加 强专业背景知识的学习,与源语文本作者沟通,从而准确无误地传达医学信息。


参考文献:

  [1] 石 安 石.语 义 研 究 [ M ] . 北 京:语 文 出 版社,1994.

  [2] 范婷.现代汉语歧义表层结构形式及其分化方法研究[ D] .重庆:四川外语学院,2012.

  [3] 杨晓斌.论典籍汉英翻译中的歧义消解策略[ J] . 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 , 28( 5) :71 -75.

  [4] 范 捷.汉 英 翻 译 文 本 中 的 歧 义 和 语 境 解歧—以《私人生活》英译本为例[ J] .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9 ,22(4) :72-76.

  [5] 刘丽娟.英汉翻译中的歧义现象及翻译措施分析[ J] . 汉字文化,2022(14) : 149- 151 .

  [6] 李黛男,崔家鹏.关于中医术语歧义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J] .光明中医,2022 , 37(8) : 1486- 1490.

  [7] 刘娟,康星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 476 例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及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J] . 陕西医学杂志,2021 ,50(12) : 1598- 1601 .

  [8] 何洪峰.句法结构歧义成因的思考[ J] .语言研究,2003(4) :2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