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探究论文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探究论文

11

2023-12-16 10:07:54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从当前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全球化让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接触变得越来越频繁。由于不同国家在餐饮习惯、交往模式、隐私观念、民族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语用失误问题,导致相互之间存在交流困难、误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为例,针对语用失误现象进行概述,同时阐述了引发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常见语用失误问题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几点应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摘要:从当前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全球化让地区与地区、国与国之间的接触变得越来越频繁。由于不同国家在餐饮习惯、交往模式、隐私观念、民族习惯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使得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语用失误问题,导致相互之间存在交流困难、误解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为例,针对语用失误现象进行概述,同时阐述了引发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常见语用失误问题的原因,并尝试提出几点应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建议,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西方;语用失误

  Abstract:From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ituation,globalization has made contact between regions and countries more and more frequent.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atering habits,communication patterns,privacy concepts,national customs and other aspects in countries,it is very easy for people to make pragmatic failures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result in the difficulties and misunderstanding in communication.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this study takes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s an example to summarize the phenomenon of pragmatic failure,at the same time,it expounds the causes of the common pragmatic failure problems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deal with the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for reference only.

  Key wor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western;pragmatic failure

  一、引言

  当前国际形势下,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且接触的领域也在不断增加。但中西方在思想理念、历史文化、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在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大众通常会忽略外语持有者在文化观念方面的倾向,导致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的发生,使得相互之间存在交流困难、误解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冲突[1]。

  不仅如此,倘若交流者本身对外语的认知模棱两可,抑或是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了解不足,则会导致语用失误的问题频繁发生。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了解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的原因,才能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调整,避免语用失误问题。

  二、语用失误概述

  语用失误主要指的是语言交际进程中,交流者在针对自身想法进行表达过程中发生的语言使用不得体问题。一般来说,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倘若不能够遵循交际用语的规则,本身可以视作一种不礼貌的现象[2]。从语用失误的类型来看,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语言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语言语用失误指的是交流者在语言实际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未能综合考虑现实预警情况来进行语言的组织;亦或是交流者将一种语言表达模式直接应用于另外的一种语言,如将汉语的表达方式直接套用在英语交流中。社交语用失误指的是处在各种社交场合的环境下,交流者没有考虑英语、汉语分别对应的交际原则,而是依照自身固有的语言模式、行为习惯而导致的语用错误[3]。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因为各方面的差异性,其必然需要在对应的环境下根据对方语言语用特征进行优化,如果交流者本身不熟悉对应的规则,则很容易引发语用失误问题,导致相互之间存在交流困难、误解等。

  三、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原因分析

  (一)意识形态导致的语用失误

  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来说,因为双方在意识形态存在观念冲突问题,容易导致语用失误现象。这里以“我爱你”的表达为例,对这个词的表达,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对应的表述。中国人对西方人直接向长辈、亲属表达的“I love you”觉得难以理解,认为这种表达往往只适用于情侣、夫妻。但在西方的固有观念中,“I love you”本身还带有表示忠诚、关心、感情的一种健康模式。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来看,对周围人表达“I love you”,证明他们非常在乎对方[4]。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在于中西方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认知差异。我国文化语境当中的“我爱你”主要应用于情侣关系,爱本身是需要进行感知的,而并非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达。单纯使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爱,往往会导致上述深刻感情的价值被削弱。反之,西方所推崇的Western Utilitarian Culture,则提出语言是传达重要信息的主要方式。

  再加上个人主义意识形态,西方人所认为的爱具有广泛性、自由性特征。

  (二)社会生活导致的语用失误

  这里提出的社会生活与社会规范较为相似,即在特定语境情况下,历经漫长时间生成的、反复出现的、被传承的各种生活方面的习惯。这里以中西方双方的贸易谈判为例,在谈判过程中面临无法达成协议的问题,中方的代表团通常更为倾向于针对相关议题进行搁置,这个过程中需要等到上级的意见[5]。对美方代表来说,他们则会首先针对重要议题进行不断的谈判,且谈判需要尽可能当时当地,一直到协议的顺利达成为止。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源于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性。在西方社会生活中,代表团在商务会谈当中具有较大的个人权力,同时西方人对集体的依赖程度相对较浅。中方代表团在商谈过程中往往更为倾向于群体决策,大部分代表团都难以根据谈判情况进行个人决断。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问题主要在于西方个人主义观念与东方集体主义观念之间的差异性。上述背景下,极易因为社会生活方面的差异性发生语用失误。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三)交流形式导致的语用失误

  不同的文化语境下,往往在交流形式方面存在不同的倾向,包括语言功能、修辞策略、语言连贯、面子策略以及情境构成要素等。例如,在中西方商贸会中,一名中方商人进行发言:

  Because most of our production is done in China now,and it's not really certain how the government will react in the run-up to 2019,and since I think a certain amount of caution in committing to TV adver-tisement is necessary because of the expense.So,I suggest that we delay making our decision until after Lego makes its decision.

  从发言内容来看,西方人觉得难以理解。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修辞策略组织方面存在差异性。中国人在修辞方面更为喜欢使用归纳策略,西方人则更为喜欢演绎策略。正是因为交流形式方面的差异性,西方人往往更为重视发言开头部分,认为交流过程中需要提前针对自身观点进行全面的阐述。但对中国人来说,因为归纳策略的影响,往往更倾向于在结尾部分表明对应的观点。从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表述来说,表面上是修辞策略的偏好不同,但上述差异的发生,并非是组织话题模式之间的差异,关键在于掌控文化相对的当时情景与交流者角色方面的差异性。在与陌生人进行交流的情况下,中国人通常会在语言中表示尊重、礼貌,西方人认为所有个体之间都完全平等。实际交流过程中,中国人采用归纳策略,主要目标是希望听者能够及时采取行动,由于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提出对应话题的相关权力,让听者能够直接接受对应的结论。然而,在朋友之间的交流沟通中,中国人也经常选择演绎策略。西方人之所以选择演绎策略,则在于他们客观认为自身的意见是正确的,且具有提出意见的相关权力,表达只需要让对方知道,并不重视对方是否进行行动。然而,在与上级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西方人也经常会选择归纳策略来进行表达。

  (四)面子系统导致的语用失误

  所谓面子系统,主要指的是指文化群体当中首选或者假定的相关人际关系,如,社区、社会、群体内外关系、自我概念、亲属关系等。如下面对话过程中的语用失误问题:

  Mr.Richardson:I'm Andrew Richardson.My

  friends call me Andy.This is my business card.

  Mr.Chu:I'm David Chu.Pleased to meet you,

  Mr.Richardson.This is my card.

  Mr.Richardson:No,no.Call me Andy.I think

  we'll be doing a lot of business together.

  Mr.Chu:Yes,I hope so.

  Mr.Richardson(reading Mr.Chu's card):Chu Liang,Liang,I'll give you a call tomorrow as soon as I

  get settled at my hotel.

  Mr.Chu(He smiles awkwardly):I'll expect yourcall.

  Richardson的认知当中,觉得在交流过程中已经建立了进一步交流沟通的基础。Chu则认为Richardson称呼他为亮而感到别扭,内心认为应当称呼他Chu先生或者David,笑得很尴尬,且碍于面子,只能被动地回应。上述语用失误问题的发生,主要包含下面两点原因。第一,交流过程中双方因为面子系统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导致文化方面发生的差异性凸显出来。Richardson在交流中倾向于团结面子系统,即源自于西方传统功利主义。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西方人观念里的交流沟通主要为平等、礼貌地交流,如直接称呼相互之间的名字。而Chu则更为期待尊重面子系统,内心更为倾向于选择礼貌的独立策略。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人因为关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存在诸多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名字,包括家庭中的小名、学校中的外号、工作中的昵称等,Liang这种称呼主要应用于表达亲密关系的。倘若Chu仍旧坚持独立策略,等级差异方面的面子系统就会逐渐形成,即Richardson处于高等级状态,Chu则会成为低等级。第二,上述对话中双方均对文化极为敏感。Chu专门使用了英语名字David,方便西方人直接称呼。但Richardson则并不理解,在他的理解中,Chu使用David是直接强行使用英语中的名字定义,为表示自身的尊重,选择“Liang”的称呼。正是因为面子系统方面的差异,导致双方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矛盾,甚至Chu尴尬的笑也会被Richardson错误地理解为满意或者赞同。

  (五)性别文化导致的语用失误

  在不同的文化场景中,男女均会被文化因素所影响,这也是导致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的根源所在。因为所处的文化群体不同,对应的面子系统、交流形式、社会生活以及意识形态等也会不同,这些差异也就导致习惯语用方面的差异性,极为容易产生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比如,女性在交流过程中更为倾向于直接进行感情方面的交流,同时在表达方面相对更为委婉,喜欢选择一些间接或者含蓄的词语进行表达。而对男性来说,表达相对较为直接,甚至喜欢使用较为粗俗的词语,而这些词汇往往被女性视作禁忌,如果没有去了解性别文化差异,非常容易导致语用失误,产生一定的误会。所以,对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男女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内容,必须要考虑男女性别文化差异,才能够有效规避上述问题。

  四、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常见语用失误应对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中西方双方知识共享

  从中西方跨文化交际的整个过程来看,本质上能够视作双方语言交流推理的整个进程,上述交流进程中需要双方的共同参与。基于知识层面开展研究,语用失误的根本在于客观预设知识有关的原因所导致。因此,为有效避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常见语用失误问题,应当尽可能进行多元化的交流、共享,能够将换位思考理念应用于语言学习中来,以此来针对自身知识范围、认知能力进行拓展。在此基础上,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双方还应当经常进行有关理念的共享,能够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因为文化差异引发的语用失误问题,保障双方交流更为顺利。

  (二)提升中西方双方文化差异感知度

  文化不仅会对人们的外界感知能力产生影响,并且还会对信息提取方面的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往往会对跨文化交际双方的语言、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为有效避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常见语用失误问题,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应当尝试去提高自身的文化差异感知度,尽可能去理解发生语用失误方面的具体原因,才能让最终的语用超越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具体来说,语言的学习要注重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性,尽可能学习更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尝试通过表面语言现象去挖掘文化差异性,从而有效掌握这种差异,保障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用的准确性。

  (三)注重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要想从根本上避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常见语用失误,关键在于通过实践方面的接触,去了解英语方面的使用习惯、使用方式,从而有效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尝试去学习英版书籍、英版录像、西方原声电影等,通过这些实际场景的了解,有效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可逆的发展,中西方双方的交流沟通变得越来越密切,解决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引发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的因素是多个方面的,且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要想有效避免中西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问题,就需要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尽可能在多个领域了解中西方之间的差异性,同时进一步加强中西方双方知识共享、提升中西方双方文化差异感知度、注重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语言表达的有效性、精准性、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彭云霞.信息化时代的旅游英语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2(3):125-127.

  [2]程艳芳.跨文化交际中影响英汉语言交际的原因和语用失误[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134-135,138.

  [3]邓雨露.信息化时代的旅游英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J].当代旅游,2021,19(32):56-58.

  [4]邵旦.跨文化交际下商务英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应对策略[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8):132-133.

  [5]赵燕华,范珠渊.符号互动视角下汉越称谓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分析[J].越南研究,2019(2):13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