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元认知理论下营销英语课程教学创新对策分析论文

元认知理论下营销英语课程教学创新对策分析论文

5

2023-11-27 15:02:51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营销英语课程作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营销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丰富课程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积极性相关的改革措施,以实现营销英语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营销英语课程作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创新势在必行。文章通过对营销英语课程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在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丰富课程模式、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积极性相关的改革措施,以实现营销英语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营销英语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the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lso un-dergo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mar-keting English course is imperative.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arketing English teaching,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reform measures to formulate effective learning plans,enrich curriculum models,improve teachers’professional teaching level and enhance students’enthusiasm on the basis of metacognitive theory,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improvement of marketing English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metacognitive theory;marketing English course;reform and innovation;teaching model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弗拉威尔首次提出了“元认知”的概念。经过世界各国几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将元认知应用到教学领域且积极开发其在教育领域的多重价值成为各国学者的重要目标。不仅在教学领域,元认知在人们的日常各种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监督和调节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其本质就是人对自身活动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大部分的研究人员将元认知进行简化,定义为“对认知的知识”,对其本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元认知是监控和调节的活动过程,而不是整体的知识系统。元认知理论在营销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积极采用元认知策略,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识别、处理、调节和控制语言学习潜力,从而从被动学习过渡到主动学习。

  二、元认知理论与英语教学之间存在的联系

  (一)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理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认知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认知理论强调利用各种方式认识事物,加工思维过程,进而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有效处理。而元认知理论则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新认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大脑中对认知活动中的信息进行有效加工,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将自身的认知活动过程作为指向对象,进行有效的监督、调节、控制与评价。

  (二)元认知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教育的不断改革,元认知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在营销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元认知理论的相关知识,不断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对学习内容和课程要求制订相关认知计划,在此基础上调整学习的方式和节奏,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认知和吸收。学生进入教学活动之前,具备一定的认知基础和能力,需要通过元认知理论的相关知识对学习内容的侧重点进行划分,帮助学生调节认知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现一对一的教学,而每个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一定差异,运用因材施教的方式并不现实,所以,需要教师通过元认知理论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制定过程中,根据自身的能力自行调节学习内容和节奏,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再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建立新的知识框架。

  三、营销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材内容落后

  目前,高校中使用的营销英语课程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国外原创教材和中国教材资料,其教材内容也并不丰富,主要分为理论类型、案例类型和理论案例组合类型。营销英语教学更加偏向实践方向,属于应用型很强的课程,能够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教材并不是很多,所以选择一本合适的教科书并不容易。好的教材除了理论知识外,还提供大量的案例研究,以巩固课本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大多数课本都是从国外引入或改编的,这些案例并不能提升中国学生的学习思维,可能会导致中国学生无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对教材案例中出现的西方国家情况,尤其是美国的文化以及品牌营销事件并不是很了解,从而不能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解析,无法实现通过案例加深对理论知识了解的目的。此外,国外案例并不一定符合中国市场发展方向,对学生学习并不能做出更加有效的指引。

  (二)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对中国营销英语课程教学,高校并没有统一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很多高校都是教师根据个人对课程的理解以及相关材料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没能很好地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这导致在高校营销英语课程教学中缺乏科学的指导,难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营销英语来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大多数高校教师选择的教学模式还是对词汇和语法进行分析等传统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市场营销综合能力,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1]传统的教学不仅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育,导致学生在英语的应用环节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且当前教学系统之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并不丰富,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价,从而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所以高校应逐渐丰富教学评价的方式。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三)师资力量较弱

  英语课程教学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目标,培养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专业能力。目前,很多高校教师的综合能力无法满足教育要求,教师的专业能力比较薄弱,教学水平低下,限制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在面对教学任务时,只是将教材作为学习的基础,针对仅有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没能够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进行课堂教学,所以无法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在理论教学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英语口语水平却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有的英语能力较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却存在不足,不是相关专业毕业,并不能为学生深入地讲解专业知识。一方面,由于缺乏营销专业毕业且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教师,市场营销英语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低下。另一方面,当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且很多优秀教学人才更愿意出国深造来增强其本身的知识能力水平,导致当前高校英语教师的短缺,师资力量的不足无法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提升和建设。

  (四)学生积极性差

  对营销英语课程的学习,往往是学生在接触营销基本知识之后才进行营销英语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更多采用大班的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并不能考虑到每个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可以兼顾所有学生,但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仍然不能适应,就无法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现有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中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提升,学生在学习时不能仅仅考虑爱好,还需要注重之后的就业问题。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并没有准确的目标方向,认为学习英语对未来的工作没有帮助,学习英语只是未来获得毕业证的途径,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英语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提升。甚至一些学生认为在中国工作,并不需要很强的外语能力,只要能满足基本的交流即可。这些想法都是阻碍提升英语学习兴趣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提升英语学习动力。

  四、基于元认知理论的营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一)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自主学习应逐渐成为专业学习的日常状态,在期末进行的相关考查并不是评价学生的最高准则,而应是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实现的最低标准。[4]每个学生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制订个性化的课程学习计划,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以及学习时间安排;其次,还必须将课程教学作为基础,在相应的时间点完成每个学习任务,不仅包括教师在课堂中分配的任务,还需要完成课外拓展练习内容。再次,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中与教师进行有效互动,还需始终与教师进行课下互动,积极地进行英语语言学习,特别是遇到不能理解的内容时,要与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反馈,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年级较高的学生要比其他学生更加自觉和自律,以元认知理论作为学习导向,在营销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面对挑战性问题时,要及时解决,这确实有助于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最后,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对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营销英语课程教学教材选择中,运用外国先进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帮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更能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是要注重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脱离现实进行教学。同时还要重视教材中案例的真实性,让学生通过真实参与,产生更深入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技术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教育方面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新的教学方法和条件的出现,更是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总体水平。英语语言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辅导可以依靠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开展,师生教学互动的平台样式更加多样化。广泛的精品网络课程、各类网络教学平台、微信、微博、思维导图等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为个人自学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同时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营销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元认知理论知识对市场营销话语进行分析,不仅反映了话语的建设性特征,而且也反映了不同情景下的语言沟通目的,加深学生对市场营销知识体系的理解。[5]通过采用作业合作法,以作业为基础,由不同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相互合作,主动完成课程学习内容。教师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指导和启发学生提高英语技能,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有效地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从而对教学方式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营销英语课程教学既需要教师有市场营销行业知识,也需要拥有较高的英语教学水平,但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是属于擅长单一性知识结构的人才。因此,为了满足教学需求,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让英语教师选择市场营销课程进行学习,通过与学校专业教师的交流提高专业知识,也可以参加行业讲师的会议,以了解营销行业前沿的新知识。英语教师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在企业中实践,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营销英语教师应通过广泛阅读专业文献来扩展知识范围,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6]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繁杂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形成简单易懂的框架知识体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是局限于某个细节性知识点或者是单独的理论进行教学,而是应将课程的知识框架作为讲解基础,力求实现由点到面的教学,提升综合教学效果。营销英语课程教学的成功或失败受到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影响,与教师的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能综合应用知识体系,是否能充分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是否能创新教学模式,这些都是提高营销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还可以聘请相关专业团队的专家学者进校为学生和教师进行专业化的讲座,以此来提升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信心。教师也应该积极上网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和信息,不断丰富自身教学素养与内涵,以带给学生更多知识融会贯通的方法和学习技巧。

  (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学校的教学方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教师提升教学效率提供了重要的途径。特别是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同专业人士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营销英语课程教学中,必须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还要为能力较强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不断强化营销英语语法和词汇的积累,提升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英语的交流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调查,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较弱的学生分在同一个小组,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海外工程投资规模在不断加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在进一步加强,商业贸易交流频繁,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信息获取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国际营销课程本质上就是在培养学生商务英语的专业能力。作为高校营销英语课程教师,应更多地思考如何将营销领域的专业知识同英语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通过元认知理论的相关知识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增强学习能力,切实地提升营销英语课程教学水平,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为市场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满足我国人才市场发展的需求,最终形成营销英语专业人才核心的竞争力,实现人才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谢秀珍,高凤江.国际市场营销英语课程教学的创新———生态理论观视角[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10):161-164.

  [2]朱毅,涂苏琴,贾仁霞.元认知理论视角下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4):112-113.

  [3]钟洁珊.ESP理论下营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J].校园英语,2017(49):56-57.

  [4]颜铭,马赛.基于元认知理论的主体学习者身份构建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7(20):20-22.

  [5]姜英杰.元认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唐纳·威尔森,马库斯·科尼尔斯.元认知学习:策略、活动与课例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