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写作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论文

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写作课堂形成性评价研究论文

8

2023-11-27 14:10:39    来源:    作者:xieshijia

摘要: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任务、评估反馈等几个方面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评价系统,构建形成性评估系统能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着重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如何建立以思辨训练为导向的写作教学评估系统。文章从构建清晰的评估指标、教学目标入手,对教师的合理工作进行分析,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与反馈模型,旨在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摘要:英语写作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从确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任务、评估反馈等几个方面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评价系统,构建形成性评估系统能够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着重探讨了在大学英语课堂如何建立以思辨训练为导向的写作教学评估系统。文章从构建清晰的评估指标、教学目标入手,对教师的合理工作进行分析,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考核与反馈模型,旨在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辨能力;大学英语写作;形成性评价

  Abstract:English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writing,a perfect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built from the aspects of determining teaching objectives,implementing teaching tasks,evaluating feedback and so on.The construc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system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In many years of working practice,the author focuses on how to establish a thinking training oriented writing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es.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r evaluation indicators and teaching objectives,analyzes the reasonable work of teachers,and forms a complete set of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model,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valuation of English writing a-bility of non-English majors.

  Key words: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college English writing;formative evaluation

  一、引言

  英语写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思考的能力。具备思辨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辨别问题、思考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就是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意义[1]。当前,在我国的教育领域存在着大学生思辨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一点值得相关教育者的关注。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笔者从英语的日常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最终的目标和参照,探讨评价建构中的目的、反馈、完成的任务,以指导教学。本研究从写作测评模式出发,通过教学行动研究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以思辨能力培养为目标,实施教学任务和评价反馈,从而提升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思辨质量。

  思辨能力是指能够分析、辨别、质疑、反思和评价事物的能力,是衡量大学生自主思辨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思辨与判断力都很难掌握,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能够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平。在英语写作课堂上,学生的思辨认知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文章旨在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作为最终的参照,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

  二、思辨能力培养的研究背景

  思辨能力是一种较为抽象的概念。国外学者Facione把思考和区分界定为一种有目的的思辨过程,即知识的生成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和评价知识的标准等[3]。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考与区分能力的理论架构包括“德尔斐”所提及的双重结构批判式思考能力模式,保罗和埃尔德尔提及的三元结构批判式思考能力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注重对大学生思辨能力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我国学者林崇德提出了三棱结构模式,而学者文秋芳则是从几个重要的模式中得到了升华。学者孙有中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注重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阮全友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制定了一套理论框架,并根据英语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套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型。杨德祥等国内学者,以实证分析的方法,证明了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法可以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现状

  (一)教学目标未能体现出思辨能力的重要性

  高校外语教学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完成相关知识的传授和应用应试技能上[4]。对学校和教师来说,学生在期末和四六级的考试中表现出色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会提倡词汇记忆,灵活使用句式,归纳和应用结构模板,这种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易于量化,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受到教师的青睐。然而,随着教育与教学的发展,这种弊端也日益凸显。而且,随着新的教学评估制度的不断完善,仅凭文字、词汇能力而忽视内容与逻辑的教学方法将会被时代所淘汰。

  (二)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大纲的不足

  高校的英语教学大多分为精读课和听力课,这两门课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英语写作学习中,学生更愿意接受教师总结出来的、固定的、不需要思考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而当他们被要求充分使用所学的句型、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们常常会感到畏缩和不知所措。对114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11%的学生认为,应改变单一途径教学方式,多给学生以思考的启发,使思考与思维相结合。另外,67.54%的学生认为,大学应当开设独立的写作课,71.05%的人认为,要提升综合能力,就必须把语言和批判思维结合起来。这些都反映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不合理,未能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支撑。

  (三)教师缺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范围过窄

  教师能否充分利用教材、话题、手段,激发学生的思想与讨论对英语写作教学尤为重要。课堂的组织方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主导型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把对知识的完全吸收当成了学习,把处理困难的问题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被大量的练习所占据,而在大部分的教室里,教科书与练习的组合成为重要的主题。教学内容总是以考试成绩为中心,这就制约了教师拓展思维、充实课堂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余地。

  四、以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写作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方案

  (一)确立明确的评估标准与教学目标

  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评估是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的、评估标准为前提的。只有确定了教学目的和评估标准,教师才能在教学中遵循科学的指导方针,并根据反馈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措施。同时,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的缺点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共同探讨自己的学习目的及评估标准。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转变写作教学理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思辨能力评价标准来确定评价目标,从形式上引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和思考,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写作任务,同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合理安排教学工作

  教师以实现合理的教学目标为首要任务。在实施教学任务时,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这个环节直接影响到课堂能否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大学英语写作课堂的重点应基于思辨评价标准讲解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促进学生的逻辑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使他们能快速地从自己的知识库中提取材料,并将它们进行优化组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了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遵守相关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科学地选取作文题目,尽量选取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题目。同时,在选题的时候,也要兼顾争议与现实。在选择具有争议性的主题时,应尽量选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更易于引起学生的思考。

  其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进行思辨式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是进行思辨教学的前提。通过启发式、研讨式、任务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分享多种有效的知识,从而产生思想的碰撞。对有争议的题目,教师可以从一个中立的角度,尊重不同的同学的意见。

  最后,运用辩证法进行思辨教学。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组织辩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辩论时,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有说服力的论证材料,并能有效地驳斥对方的论点。课堂上的辩论能够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辨和分析,从而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和综合评估能力。

  (三)建立一套综合性的评估与反馈模型

  对大学生英语作文的评价,主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的思辨能力主要是通过对同伴进行评估和自我评估来实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评价量表从不同的角度对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估。

  首先,学生在完成作文的初稿之后,能够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估。学生科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写作,也能提升学生自我负责的态度和主体意识。可以把作文的写作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然后精心设计评价的标准,如:作文的内容、文章的结构、论点的论证、逻辑的合理性以及语法上的错误。学生们可以依据这些评估准则,对他们的写作水平进行评估。

  其次,互评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手段。学生的自我评价结束后,将在学生之间结组进行互相评价。学生可以从阅读的角度来评论他人的作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建立互评的标准,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和客观性,提高互评的效果。互评结组方式发生改变,水平高的同学也可以帮助同伴提升写作质量。互评能够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促学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提高写作质量。

  最后,在完成自我评估和互评之后,将作文提交教师进行评估。教师的评估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地了解他们的学习过程,也能让他们反省自己的缺点,并进一步完善他们的作文。教师的评语不应过于广泛,应严格遵循思辨评估准则,并从学生的逻辑性、语言精确度等方面给予明确的指引。对比较复杂的逻辑问题,教师还可以与学生进行访谈,更明确地指出问题所在,从而使他们意识到问题,改正错误,从而在不断的写作、评价、修改中有效提高综合能力。

  (四)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英语写作与实践练习为基础,以思辨与判别方法为依据,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通过学习目标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同伴的评价,以及英语写作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学生的思辨能力都有所提高。明确学习目标,布置写作任务,评价反馈,反思总结,四个环节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周期。通过这样的循环,学生可以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从而确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周期,评价与教学是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中的。

  大学英语写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其目的是服务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写作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判断力,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写作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组织和开展大量的教学活动,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在写作中寻找灵感,提高自己的思辨力和逻辑性。

  五、方案实施过程及成效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师生访谈等形式,了解目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大学英语写作思辨能力现状;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更加深入地学习有关思辨能力培养和形成性评价理论的课堂实践案例,了解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写作形成性评价体系做好理论基础。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在实验班进行以思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形成性评价模式的介入性实践。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基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接受程度,设计每个教学单元的评价流程:以明确目标、布置任务、评价反馈、反思总结为主要环节的评价体系:①明确目标:教师参考Fa-cione和“德尔斐”的思辨能力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设计思辨能力评分标准,确定评价目标[5];②布置任务:针对具体明确的思辨技能,教师布置评价任务,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对子讨论,引发思辨;③评价反馈: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在思辨的认知技能和情感态度方面得到提高,教师评价对“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加以补充;④反思总结:在评价反馈的基础上,学生进行反思总结,进一步系统地提高思辨能力;教师进行反思总结,了解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情况,相应地调整教学方式和措施。

  对比量化分析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写作成绩,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以下将利用控制变量法展开对照实验,实验case组采用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形成性评价体系。对照control组采用普通评价体系,探讨是否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效果差异。实际实验中,结束时以量表形式对学习成效进行评定,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

  对比分析:如表1,可见写作质量打分中,实验组在采用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后写作内容打分集中于90~100分,对照组集中于70~79分,差异显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写作语言都集中于70~79分,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且实验组在语言运用方面有高分。写作结构的成绩实验组打分比重整体上移,可见在采用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后的篇章组织能力更好。因此有必要普及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360截图20230321163045713.jpg

360截图20230321164056885.jpg

  基于本轮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形成性评价模式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根据实践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性评价在英语写作思辨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六、结语

  思辨能力的训练非常重要。大学英语写作是一个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平台,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辨和判断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以思辨能力训练为目标参照,探讨了明确评价目标、布置写作任务、评价反馈、反思总结四个阶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形成性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显示了学生能够自主地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能够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任务做出正确的评价,并能够不断地自我反思,从而使自己的思辨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细致观察,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反馈,从而促进思辨能力和写作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杜莹,李蓉.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探索[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1,31(2):54-58.

  [2]戴冕.分析研究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写作形成性评估体系构建[J].校园英语,2017(10):26.

  [3]胡炜.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为例[J].青年与社会,2019(21):86-87.

  [4]刘樊德,白景永.高职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多维训练模式构建[J].广西教育,2015(23):144-146.

  [5]罗敏.运用电子学档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D].重庆:重庆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