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体的翻译论文

2023-11-02 14:32:35 来源:SCI论文网 作者:wangye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成果。近年来,中国不断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步入科技强国行列。中国在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成果,科技翻译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章在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的指导下,结合“科技翻译”课程中的实例分析,简单探讨了如何运用翻译技巧翻译科技文章中的单词、句段等,使译文更贴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更好地实现科技文本的功能,从而可以更有效地传达科学知识。
摘要:全球化的发展使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成果。近年来,中国不断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步入科技强国行列。中国在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成果,科技翻译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文章在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的指导下,结合“科技翻译”课程中的实例分析,简单探讨了如何运用翻译技巧翻译科技文章中的单词、句段等,使译文更贴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更好地实现科技文本的功能,从而可以更有效地传达科学知识。
关键词:科技翻译;目的论;翻译技巧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has gradually become a globally shared achievement.In recent years,China has continuously develop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gradually entered the rank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wers.While developing its ow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is also constantly learning from the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the west,in whic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l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put forward by Hans Vermeer,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in the course of“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lation”,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how to use translation skills to translate words and sentence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r-ticles,to make the translation more suitable for Chinese expression habits and to better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xts,thus more efficiently spread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Key word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ranslation;Skopos Theory;Translation skills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会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反过来,经济又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在全球分工而合作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愈发意识到科技翻译的重要性。在进行科技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准确翻译出科技文本想表达的内容是译者的首要任务。科技已经渗透每一个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往往会以英文科技文献的形式为人类所熟知,因此知晓全球先进科技成果最快捷的方式便是阅读英文科技文献。然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很难直接阅读英语科技文献,因此高质量的科技翻译便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难题。科技英语严谨、简洁,因此,译者在翻译科技文本时,要把握上述特点,准确翻译,传达作者表达的含义。
二、目的论
(一)目的论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赖斯(Katharina Reiss)提出的“目的论”被认为是对功能主义“等值”翻译的进一步突破,成为德国功能主义学派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
所有翻译活动均须根据目的进行,要根据实际的翻译需求进行英语翻译,翻译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决定了译文质量的好坏。部分语言学家不再将语言结构和句子成分的调整作为翻译的重点,质疑现有的一成不变的翻译技巧,他们认为翻译行为要从清晰明确的目的性和功能性出发,面对不同的翻译文本时应根据实际翻译活动的目的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因此出现了目的论。
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过程,这也就意味着结果决定了方法。连贯性(coherence rule)指译文要在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也就是译文顺畅通达,具有可读性,能够使读者理解源语的含义,并在目标语文化内及在交际语境中有意义。忠实性原则(fidelity rule)指原文与译文之间要达到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
译者只有明确英语翻译的目的和功能,方能更好地开展翻译工作。对于科技英语文体而言,其最终目的即为国内外读者提供最新的、专业的、客观的科技研究成果[2]。
(二)目的论在科技翻译中的应用
大多数时候,人们认为复杂的科学术语和主题导致科学论文晦涩难懂。然而,沟通困难的原因不一定是复杂性。为了让读者准确无误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内容,译者有必要在科技英语的写作和翻译上多花费一些时间,而不是盲目地将所研究的科学问题简单化。在处理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科技文章时,译者必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来处理。这就要求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写作特点和写作目的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以达到客观、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和目的。
三、科技英语的特点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科技文本的总体特征基本相似:语言规范、文体质朴、语气正式、陈述客观、逻辑性和专业性强等[3]。
(一)词汇特点
在科技英语中,会大量使用专业术语,也会出现很多常用词汇专业化的情况,比如,“piece”的常用含义为“片,块,条”等,在科技英语中可能译为“零部件”。也表现为同一词语在不同科技文体中可能会有不同的专业释义,比如,“transmission”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含义,在物理学中可译为“透射”,在电器工程领域可译为“输送”,而在医学领域又可译为“遗传”。另外,也可以通过合成法、混成法、缩略法以及词缀法等构成丰富多彩的科技英语专业词汇,如waterpower,electrochemical,IC,automo-bile等词汇均是通过上述方式构成新的词汇。
此外,在词法特点上,科技英语中会经常出现名词化倾向,会使用许多表示动词概念的抽象名词或状态名词,或名词连用形式,比如,“water level”;普遍用名词或名词词组来表示动词含义,比如“the general belief in”等。
(二)句法特点
科学技术、实验设备与器材、实验过程等都属于科技文体范畴,因此科技文体一般用来探讨和描述客观事物,以客观性、准确性和严谨性著称,科技文体行文规范,逻辑性强,结构连贯缜密。
科技文体中经常使用复句来严格表达复杂的思想。如果一个句子包含若干独立的分句,它会影响句子之间的密切关系。科技英语中会出现大量的复杂句,若一篇科技文章具有非常强的论述性,句子的复杂程度往往也会随之增加。
在科学文体中,人们往往需要解释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位置和变化,如形式、加工方式、工艺和操作方法,所有这些都需要准确的描述,这就导致科技文体中往往存在非常多的非谓语结构。分词、动名词、动词不定式等都属于非谓语结构,非谓语结构的使用会使语义清晰准确。有时,要从很多方面对一些单词和短语进行修饰和限定。非谓词可以使长句看起来一致,避免主从复杂结构。
科技文体主要是在阐述事实或者进行科学推理,因此科技英语注重客观性和准确性。如果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会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用物称做主语便可以有效避免主观臆断的问题,这便导致科技英语中的谓语往往会以被动形式存在。
四、目的论视角下科技文本中词汇与句子的翻译技巧
由于科技文体的词汇和句法特点,要准确地传达源语内容,实现源文本的功能,文章基于科技翻译课程中的实例,讨论科技文本中词汇与句子的翻译技巧,使译文达到与源文本一样的目的需求。
(一)转换法
基于中文和英文的表达方式不同,常常需要在翻译时用到“转换”的翻译技巧,转换的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可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词性方面,英语名词、介词、形容词或副词翻译成为汉语中的动词;英文中的动词、副词转换为中文的名词、形容词或者英语中的名词译为汉语中的形容词、副词等。
第二,在句子成分方面,句子成分转换在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之间等各个成分中展开。
第三,在句型方面,可以在不同的句子类型中转换,比如复合句变为并列句,并列句转换为复合句。
第四,在语态方面,可以在主动与被动间来回转换。
Example 1:
Bricks are also produced in many different colors and with various finishes,particularly those used for decorative purpose.
译文:砖也有许多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饰面,尤其是用于装饰目的的砖。
分析:英语善用物称作主语,因此经常会出现被动语态,科技文体也不例外,原句中“are produced”是明显的被动语态,但中文偏向于主动语态,因此译者在处理这句话时,需要进行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的转换,使译文更加流畅。
Example 2: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machine.
译文:应当注意机器的工作温度。
分析:科技文章会把主要信息放在主语部分,突出句子的重点,这便导致科技文体中会出现大量的被动语态或被动成分。例句中,“attention”为此句的主语,谓语动词很明显使用了被动语态,而中文往往会将人做主语,所以译者在翻译句子时会将原文的被动语态转换为主动语态。
Example 3:
To improve the bearing capacity in varying ground conditions,soft spots are usually filled with consolidated gravel or a weak concrete,before the foundation is laid.
译文:在铺设地基之前,易塌陷处通常用胶结砾石或低强度混凝土填充,来提高不同地面条件下的承载力。
分析:英语句子通常是“头重脚轻”的,所谓“头重脚轻”是指英语常把句子的重点信息置于句子的前部,次要信息置于句子后部,而中文则恰恰相反。原句显然想突出“易塌陷处通常用胶结砾石或低强度混凝土填充”的目的,因此是该句的主要成分,在翻译时采用了调整语序的翻译技巧,将“在铺设地基之前”提到句首,“来提高不同地面条件下的承载力”置于句尾,使得译文更加符合中文的特点。
(二)分译
分译指把原文一个句子切分,译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4]。分译可以将英文中的长句按照意群划分成若干个小句子,在保留原句语序的基础上,顺译全句,避免出现漏译的情况,也可以实现长短句交错排列,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译文语气也更加连贯、脉络会更加清晰。
Example 4:
Linux is an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X design philosophy,which means that is a multi-user system.Whether one user is running several programs or several users are running one program,Linux is capable of managing the traffic.
译文:Linux体现UNIX设计理念,这意味着它是一个多用户系统。无论一个用户运行多个程序,还是多个用户运行一个程序,Linux系统都能够使多个程序同时运行。
分析:由于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所以各个短语或句子之间就需要用连词、介词等多种语言形式手段串联起来,来表达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汉语则恰恰相反,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不需要很多介词或连词,所以汉语句子比较松散,偏流水账的形式,往往多短句、多标点。因此,在翻译原句时,笔者将句子在不破坏原文含义的情况下,拆译成3个小分句,使译文符合汉语意合的特点。
(三)增译
“增译”指根据目的语词法、句法、语义、修辞或文体的需要,或因受制于目的语某些特定文化规范。在翻译中增添某些词、句或段落,以更好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或更好地实现特定翻译目的[4]。在翻译时,增加源语中没有出现,但含义中却应体现该含义的词汇,可以使文章内容看起来更加饱满。比如,英语多静态语言,但是在英译汉的时候为了使译文更加通顺畅达需要增加动词;又如,某些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来的抽象名词,译者可根据语境在抽象名词后面适当增添表示某种范畴的名词,使译文更合乎顺畅,常见的范畴词不胜枚举,如问题、状态、情况、态度以及活动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往往会选择增加副词、动词、形容词或者范畴词等来使译文更加完整,具有可读性。
Example 5:
A great accelerated remodeling process of cancer cellular results in a condition called Paget's disease.
译文:患者一旦患上帕杰氏症(湿疹样癌),其癌细胞的重塑过程就会急剧加快。
分析:原句中未出现“患者”及“湿疹样癌”的相关概念,在翻译时增译了“患者”及“湿疹样癌”,句意变得更加完整。
五、结语
科学技术本身存在可以参照的标准,相对文学作品,人们可能更容易理解科技文献中所包含的内容。所以笔者建议,科技文献的译者在翻译完成之后,应当抛开原文阅读译文,从读者的角度思考,确定是否已经理解原文中的知识、原理、规律,如果自己也无法理解,那么译文便需要进一步修正。
科技文本词汇含义、复杂句、被动句、词性转换、非谓语动词等现象屡见不鲜。此外,科技文体的专业性非常强,要求译者必须能够准确传达源语的含义,实现与源语一样的功能。科技英语的诸多特点决定了科技英语翻译必须要严谨、客观、简洁、明晰。译者要不断地积累科技翻译技巧和方法,掌握科技发展的新方向与新成果,不断磨炼自己在翻译科技英语文献的能力,才能有资格成为一名合格译者,准确传达科技文献的内容,实现科技文体的文本功能。
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通过对科技翻译课程实例的分析,处理科技文体中的长句、名词化以及非谓语结构上,运用增译、转换、分译等翻译技巧能够让译文更加顺畅,语义更加完整,整个译文符合中文的表达方式与行文特点,在精准传达源语含义的基础上,实现了科技文体的目的。
[1]孙劼.目的论视阙下的科技英语翻译策略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0(4):138-141.
[2]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1987~2005)[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82-88.
[3]戴文进.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中国翻译,2014(3):8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