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论文

2025-09-17 17:15:19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目标。
[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目标。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新课标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启示,接着详细介绍了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流程,包括学习理解型作业、应用实践型作业和迁移创新型作业的设计方法,最后总结了作业设计的要点,如作业总量少而内容精、兼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等。通过这些方法和要点,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小学英语;作业设计;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
小学英语作业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往往侧重于知识点的练习和记忆,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为了更好地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需要重新思考作业设计,以使学生在作业中深度学习、运用学习成果,并在实践中创新。
1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英语作为一门全球性的语言,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社会价值。它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也是窥见世界各地文化和知识的窗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英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学校的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全球竞争力。在这个信息时代,英语已成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语言之一,这意味着英语学习已经不再是一项附加的技能,而是一种必备的基础能力。
首先,英语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在其他学科的学术成绩,还有助于他们将来的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位要求员工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因为全球化时代需要跨国合作和跨文化交流。因此,学习英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其次,英语学习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国际社会交流和合作的共同语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经济合作,需要有足够多的英语能力强的人才。英语不仅是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媒介,还是国际合作和跨国公司的工作语言。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促进国家的发展。
然而,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内教学时间无法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积极影响。传统的英语课堂通常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缺乏实际应用和跨学科融合的元素。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学习动力不足。因此,英语作业设计改革显得尤为必要。
2新课标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改革的启示
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新课标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英语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路,也为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以下将探讨新课标对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改革的启示,特别关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方面。
2.1学习理解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这意味着英语作业设计需要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作业应该设计成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能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和讨论的题型,而不仅仅是填空题或选择题。这样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而不是机械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多媒体资料、互动游戏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愉悦和满足。
2.2应用实践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这意味着英语作业设计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际需求。作业可以设计成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任务,如购物、旅游、交流等,让学生将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这种设计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他们能够了解到英语的实际用途。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角色扮演、项目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英语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不仅仅是英语知识的接收者,更是实际应用者。
2.3迁移创新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迁移中创新,这意味着英语作业设计需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不同领域和情境中,促进跨学科的融合。作业可以设计成项目式任务,要求学生跨学科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英语作文的方式探讨环保问题,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流程
为了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类型的作业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1学习理解型作业——开设“作业超市”,促进知识吸收
学习理解型作业的设计在促进知识吸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而学习理解型作业通过开设“作业超市”的方式,有力地落实了这一要求。
在英语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各异,他们在课堂上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深度不同。因此,教师应该灵活地设计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以多种形式呈现,如阅读理解、听力练习、口语交际练习和写作练习等。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开设“作业超市”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实现的途径。通过设计不同形式、难度或要求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选择,从而提高了他们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积极性。
在小学英语课程中,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的Unit 5 What Do They Do?的Story Time板块,学生学习了一些职业词汇,如teacher、nurse、cook和basketball player,以及相关的句型,如“He/She is a...”或“My mother/father/uncle...is a...”。要确保学生真正吸收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学习理解型作业。
首先,通过提出问题,例如“Is that man his uncle?”或“Is that woman his mother?”,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入思考和理解。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次,填词作业是另一个有效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首字母提示或汉语提示填写相关词汇,如teacher、nurse等。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单词的拼写,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词汇理解能力。最后,翻译句子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翻译句子,例如“我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她很友好”或“我的父亲是一位篮球运动员,他又高又强壮”,学生不仅可以锻炼翻译能力,还可以将英语用于描述现实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重新梳理课文内容,巩固词汇和句型,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为了确保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还可以设计作业需求调查分析表,让学生自评和分析自己的课堂学习效果,以便做出明智的选择。
3.2应用实践型作业——提供“作业台阶”,课程关联生活
应用实践型作业是英语教育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将课程与生活联系起来。这种作业设计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的主题意义。
在应用实践型作业中,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设计任务:“Write about your family”。通过这个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际的生活情境,鼓励他们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编写英语短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几个阶段的指导:
第一阶段,要求学生阅读课文,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使他们熟悉所要介绍的词汇和句型。为了帮助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的朗读音频,以确保他们正确地朗读并集中注意力进行课文理解,从而提高作业完成效率。
第二阶段,要求学生绘制课文思维导图,这有助于他们整理和概括课文中的主要信息。
教师可以提供思维导图设计提示,以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和词组,找出各个关键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为后续的写作工作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思维导图设计作文结构。这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有一个良好的结构可以确保他们的作文条理清晰。在思维导图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设计出有逻辑性的作文结构,使他们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和连贯。
第四阶段,实际的写作阶段,学生需要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撰写与家庭相关的英语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写作中,同时将他们的生活情感和经验融入其中。
3.3迁移创新型作业——推进学科融合,增强育人效果
迁移创新型作业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情境中,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作业设计模式。在英语教育中,教师可以推进学科融合,让学生将英语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增强育人效果。
与信息技术学科结合的作业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索与不同职业相关的信息,如工作地点、工作内容等,并将这些信息用于修改他们的英语作文。这样的任务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职业,并在写作过程中展示出对职业更全面的理解。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创新思维,同时提高英语写作的质量和深度。
与美术学科结合的作业设计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手抄报,将他们修改后的英语作文誊写到手抄报中,并通过绘制简笔画、粘贴图片或照片等方式来呈现作品。这种创意性的作业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还促使他们将语言与美术元素相结合,以更富有创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综合性的任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跨学科综合素养。
4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要点
4.1作业总量少而内容精——注重质量而非数量
作业总量应当保持适度,避免过多的任务堆积在学生身上,从而导致其学习压力过大。教师应注重作业内容的精深,确保每个作业都能够有效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这意味着要避免给予学生大量重复或机械性的练习,而是选择那些真正具有挑战性和深度的任务。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4.2兼具挑战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作业设计应当兼具挑战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挑战性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然而,挑战性不等于枯燥和无聊。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的题材、多媒体资源、游戏化元素等方式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角色扮演任务,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使用英语;也可以使用数字游戏来练习数字和计算,使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
4.3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性和差异化
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能力和兴趣各不相同,因此,作业设计应该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灵活和差异化的作业选择,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可以提供不同难度级别的作业选项,以及提供额外挑战或支持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兴趣进行自主选择,以增强他们在作业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5结语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以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实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目标。教师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设计小学英语作业时要把握好三个要点,即作业总量少而内容精、兼具挑战性和趣味性、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习理解型作业、应用实践型作业和迁移创新型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和要点,以促进英语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学敏.小学英语分层作业的设计要点[J].家长,2022(11):174-176.
[2]胡丽娜.小学艺术英语作业与传统英语作业的对比实践[J].教育观察,2022,11(8):121-124.
[3]吴冠青.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小学英语作业分层设计探索[J].新课程,2020(47):212-213.
[4]云含月.增效赋能——“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优化布置策略[J].海外英语,2022(20):184-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