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途径探究论文

2025-09-17 17:10:10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教学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英语水平。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过多地注重语法规则的教授,而忽视了对语法意义和形式的探究和运用。
[摘要]语法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教学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英语水平。然而,许多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过多地注重语法规则的教授,而忽视了对语法意义和形式的探究和运用。基于此,本文在学习活动观的视角下,探索指向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动态语法教学以及六个环节(分享目标、创设情境、学习探究、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和评价反思)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语法教学;学习活动观;新途径;探究
1研究背景
本文以学习活动观和三维动态语法教学观为指导思想,旨在探索提高高中语法教学的新途径——“三六法”。“三”是指三维动态语法的“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六”是指六个环节,分别是分享目标、创设情境、学习探究、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和评价反思。该方法重点强调教师应该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基于教学目标,以语篇作为呈现目标语法的载体,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目标语法的形式、意义,学习探究语法规则,并能积极把目标语法运用在真实的情境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2基于学习活动观的英语语法教学实践
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必修三Unit 1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为例,分析学习活动观背景下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策略。
2.1分享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主要聚焦目标语法——V-ing形式作定语和表语的功能和意义,并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该目标语法来描述不同的节日活动和个人感受,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发展语言能力。结合以上的情况分析,教师在上课的开始阶段,与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e class,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identify the functions of the V-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and the predicative;
(2)compare and summarize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V-ing form and the past participle as the attribute and the predicative;
(3)use the V-ing form and the past participle to describe festival activities and express feelings and emotions.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教师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角出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2.2创设语境,感知理解目标语法的意义
结合本单元的话题“节日与庆典”,教师延续了上一课时Reading and Thinking的课后任务:学校将举办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征文比赛,你想参加,请写一篇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文章,内容包括节日的时间、活动或评价等。因此,在课堂的导入部分,教师通过问题、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并展示了一篇关于Chinese Spring Festival的征文。教师通过设置一些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答案,从而把目标语法的学习融入技能训练之中。征文的内容如下:
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下:
Q1:When is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Q2: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before the Spring Festival?
Q3:What is one of the interesting festival activities when the Spring Festival comes?
Q4:Are there any other interesting activities in the Spring Festival?
Q5:How is the Spring Festival?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呈现以下含有目标语法——V-ing形式的句子,完成V-ing形式作定语和表语的概念的建构。
A1: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falling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first lunar month is regarded as...
A2:What people usually do is sweeping the dust and cleaning the house.
A3:One of which is giving children“lucky money”in red envelopes.
A4:Friends and family go out to enjoy shiningfireworks and watch exciting dragon and lion dances.
A5: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is amazing!
2.3学习探究,聚焦目标语法的形式
教师在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开展学习理解类活动,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关注目标语法形式的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提取概括能力。
学生根据教师展示的含有V-ing形式的句子,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尝试概括V-ing形式作表语和定语时的位置以及它们的变化形式。随后,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比V-ing形式(现在进行时和动名词),两者在作表语时有什么区别,并给出以下两个句子进行对比:“(1)What people usually do is sweeping the dust and cleaning the house.(2)People are sweeping the dust and cleaning the house now.”。学生通过对细节信息的梳理和概括,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区别。这一活动能很好地体现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
接下来,教师再一次引导学生提取、归纳V-ing形式与V-ed形式作定语和表语的区别。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观察识别、梳理、提取概括两者之间的区别,并填写表1和表2。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发现目标语法的规则,还可以理解目标语法的意义。
2.4应用实践,关注目标语法的意义与形式
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第一个教学活动是利用多模态手段,向学生展示了端午节活动的图片(图1),并提出问题:“Which festival is it?What are the traditional celebration activities?”。
在这个教学环节,基于前面对V-ing形式作定语和表语的意义和形式的探究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用目标语法回答问题:
A1:The traditional celebration activities i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re having dragon boat race,drinking realgar wine and eating Zongzi.
A2:The river bank is filled with people watching the dragon boat race i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在第二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再一次利用多模态的手段,给学生观看西班牙的传统节日—La Tomatina(番茄大战)的小片段,要求学生用所学的V-ing形式作定语和表语完成关于La Tomatina的文章。
教师引导学生用本节课所学的语法知识进行填空,学生在活动中再一次聚焦目标语法的意义和形式。同时,文本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这种文化的体验能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性保持尊重和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生学习了V-ing形式作定语和表语的意义和形式后,教师设计了应用实践的教学活动,从句子层面到篇章层面,培养了学生描述阐释、分析论证和整合运用的能力。
2.5迁移创新,聚焦目标语法的使用
学习活动观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选择既有意义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主题,创设丰富多样的语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体验语言的兴趣,以使学生能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反思和再现个人的生活和经历,表达个人的情感和观点,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批判与创新的能力。该教学环节主要聚焦V-ing形式作定语和表语的运用,是超越课文语篇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对已学知识的内化,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
教师创设了新情境:Suppose that you are Li Hua,you are going to post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Mid-Autumn Festival on the website.Try to use the V-ing form as the attribute and predicative to describe the activities and express feelings and emotions.
教师给出了以下的图片和问题,为学生运用目标语法来描写Mid-Autumn Festival的活动和个人感受搭建脚手架,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创作空间。
Q1:What do we usually do in this festival?
Q2:What kind of activities interests you most?
Q3:How do you feel on this festival?
接下来,教师给出Checklist(表3),引导学生对自己作品以及同伴的作品进行反思。
有效的输出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运用语法知识,培养语用能力(赵筱菲,2021)。活动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引导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加工、内化并产出语法,这既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也实现了语法学习中的“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
2.6评价反思,检测目标的达成
在完成以上的教学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式、意义、使用这三方面回顾V-ing形式作定语和表语这一目标语法,并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和概括。最后,教师给出自评表(Self-assessment)(见表4),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反思、调整和评价,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
语法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在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语法知识来理解和表达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倡导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深入探究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视角。任何形式的活动,只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素养发展,注重在语境中进行整合性的学和用,注重融语言、思维、文化和能力为一体,就符合《课标》倡导的学习活动观(高洪德,2018)。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话题,在单元主题的引领下,积极创设有效的情境。以情境作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作为依托,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归纳语法规律,在语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加工、内化并产出,从而达到语法教学的“形式—意义—语用”的统一,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提高英语学科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洪德.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和实践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4):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赵筱菲.巧用话题创情景,强化语用促实效[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1(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