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策略研究论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策略研究论文

7

2025-09-17 15:03:54    来源:    作者:xuling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外的交往与合作也越来越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英语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主线,从而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国外的交往与合作也越来越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英语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以“核心素养”为主线,从而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培养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主要的教学目的,其重点在于全面地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大学英语教师应结合英语教育的实际需求,建立更为科学的课堂教育模型,使每一位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中去,逐步地对有关的知识点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在课堂上获得新的感悟,充分发挥“核心素养”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大学英语教育的顺畅开展。


  1核心素养概述


  大学英语在大学里已被列为学生必修的外语课程。然而,英语本身具有独特的语序、丰富的词汇量和复杂的整体文法,给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刘莉,2023)。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若得不到有效地处理,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让学生对英语的特征有更深地理解,并对其产生更深的兴趣,并意识到其自身的快乐,从而为之后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深入剖析核心素养培养理论,并结合学生当前学习特征,逐步调整课堂教学模式,以优化教学效果。

0e01147f98a1a6fe22e8c2f228104fc3.png

  2运用优势


  2.1促进英语教学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


  将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当今英语教育相结合可以使英语教育进入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可靠的保证。伴随着我们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球一体化的潮流正逐渐深入到英语教学之中。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对其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进行渗透,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张霞辉等,2021)。然而在过去的课堂上,教师经常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方式,来向学生们解释一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对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剖析,这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时候,教师必须能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特征,并与英语的文化特征进行对比,从而提升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不知不觉中,使课堂活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从而使课堂活动产生良好的效果。基于核心素养的整体教学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教学流程,能够在不经意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引导他们积极地接纳新知识。学习者很容易就能把握英语的特征,这为开展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提高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营造一种崭新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可以掌握更加丰富的英语知识。

       2.2帮助学生减轻学习负担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能切实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所有事物都要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开放的态度。因此,在课上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工作。例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基本素质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同时还要通过身体的姿势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别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尊心,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王阿菊,2020)。在课堂上,教师不必特意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只需运用情境式的方法,让同学们运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去获得相应的资讯,在各种情境下,让学生更轻松地进行有关的学习,逐步提升他们的总体水平。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交换,同学们能够在平时的交际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下,学生能更轻松地习得所需的语法,从而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学生提升了自信;通过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学生能够更快地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


  2.3有助于促进个体学习


  心理学的调查结果显示,个人的意识在学习策略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对于学习者来说,周围环境对其影响很大,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使学习者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并能更迅速地消化吸收包含在文本中的语言知识,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赵晓岚,2020)。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的深入剖析,根据学习者的学习特点,构建不同的自然语言情景,创设不同的交流情景,使学生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掌握语言。在实践中,教师应把课堂作为中心,建立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从而降低学习的困难程度,促使学生更好地活学活用,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施中,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直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英语教学和学习相结合,从而提升了课堂的质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对学习者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关注,提高了他们对语言的模仿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恰当的语言。另外,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引导,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一口标准的英语,为以后的学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凸显了核心素养教育的优越性。


  3现状分析和问题总结


  3.1学生基础薄弱


  从目前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现状来看,大学生英语水平总体偏低,这一点不容置疑。这是因为他们缺少运用英语的情境,他们对知识和技巧的了解是有限的,无法与现实的生活情境相联系。另外一方面,学校、教师,甚至是学生自己,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培养英语的核心能力,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基础的词汇、语法和知识点上,这就造成了尽管他们从小就开始背词汇、语法和知识点,但在运用的时候他们的思维还是僵化的,没有灵活性。


  3.2缺乏母语化教育环境


  要学会一门语言并不是单纯地依靠背诵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在丰富的使用体验中不断地加深印象,这样才能掌握语言知识和技巧的使用要点。尽管我们国家的英语教学已经发展得很快,从早期就已经开始普及了,但因为缺少英语环境,学生基本还是用汉语来交流。虽然在前期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英语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些了解,但课本上的知识点毕竟有限,表达方式过于书面化,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也没有太多的应用机会。从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母语化教学环境的重要意义,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比英语要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汉语并不是单纯地在教室里学会的,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和使用汉语,日常的交流让我们对汉语有更多的了解。


  3.3缺乏观念教育


  英语与西方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它的用词、语境、所涉及的话题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思想等都与我们的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伴随着英语教学的广泛开展,西方文化在我们国家的教学中的渗透也越来越多,使我们国家学生的思想、态度和行为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语言最大的功能是推动异质文明间的积极沟通,而不是一边倒的侵略。一个人在学英语的时候,如果只会被动地接收文化,而不会思考怎样用英语来传播中国的理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价值观,那么他就会被带偏,慢慢地迷失自己,丧失自己身为中国人的独立性和自豪感。也就是说,没有足够的文化修养,就算有足够的英语水平,一个人也不会在对外交流中得到认可。


  4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4.1改变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经常单一、反复地提出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这样做并没有让他们产生兴趣。在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们已经从过去的以考试分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单一模式转变成了将各种评估方法有机地融合起来的模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对他们展开多样化的评价。


  笔者所在的院校就是采取了综合评估和最终评估的多元评估方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2以核心素养为指导,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英语专业核心素养在高校中的实施和评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核心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不能一概而论,必须通过一些特定的指数加以度量。所以,要使核心素养在实践中得到切实的落实,就必须让政府、社会和家长等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核心素养的建设之中。落实“核心素养”,不仅是教育界的事,而且牵涉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部门、教育专家以及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实现核心素养的目标,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还应当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特点,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并推进课程评价的内容与方法的多元化。

57b9dffe5d8a17600df34863a940f4db.png

  4.3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思想教育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自主分析、推理、判断与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死记硬背所得到的知识非常有限,而且是一成不变的,没有清晰的逻辑支撑,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也不能确保其灵活性。所以,教师要考虑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使他们的思维逻辑性、创造性、辩证性、关联性得到充分发挥。语言由词语汇集而成,每一个词语都有其各自的意义,但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句子时,就会表现出复杂的意义和上下文的变化。如果没有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足够的引导,他们只会死记,就不能对这些变化进行正确的认知,不能对句子的意义和上下文进行准确的解释。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指导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对他们记忆词汇进行重点指导,同时要注重对他们的语言逻辑建构和语言思维的认知,并着重引导他们在不同的情景和场景需求下遣词造句的技巧、语言理解的要点、写作的技巧和语言的技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放射性、关联性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语言的逻辑,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到句中的各种词语的意义,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的目标,为学生设计不同的阅读理解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用直观的图片指导和主题词、关键词等来建立一个更完整的思维体系,激励学生,帮助他们快速地了解文本的本质。


  4.4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


  我们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各种文化,以对文化的尊敬为基础,对其进行深刻的认识,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归纳其精髓,去除其糟粕,将优秀的文化的精髓本地化,并且在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将我们的优秀文化向海外传播。英语也是一样,同学们应该意识到英语的目的是进行国际沟通与文化传播,所以必须有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尊敬,而所要学的东西,当然也要包括对西方基本知识的理解、风俗习惯的了解等。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同学,都应该考虑到外部的文化输入,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使英语课程在某种意义上实现本地化。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讲述我们国家的民间典故、风俗礼仪、历史事件。


  再如,外籍老师可以以第一次抵达中国的外国客人的身份,创设一个接待外国客人的情景,让学生向第一次抵达中国的外国客人讲解我们国家的某些习俗和礼节。以用餐情景为例,学生可以向外籍教师介绍和解释中国人用餐时的一些习惯。


  总之,文化的传播是相互的,大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也要通过英语这个媒介,把自己国家的文化、思想和观点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刘佳,2019)。


  5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们要进一步剖析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教育的目的,据此对英语核心素养教育的有关因素进行思考,并与具体的教育问题相联系,为核心素养教育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刘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研究[J].海外英语,2023(8):213-215,222.


  [2]刘佳.核心素养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以衡水高校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33):146-147.


  [3]王阿菊.核心素养框架下基于OBE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析[J].科学咨询,2020(42):79.


  [4]赵晓岚.基于自主学习平台的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50-51.


  [5]张霞辉,汪奇文,张斐然,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23(6):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