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探究—以翼渡分级阅读The Happy Prince为例论文

2024-11-12 14:59:5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阐述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探索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即充分解读绘本图文,培养逻辑性思维;深挖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生成,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摘要】分析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阐述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以翼渡分级阅读The Happy Prince作为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拓展绘本,探索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即充分解读绘本图文,培养逻辑性思维;深挖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生成,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品质;绘本阅读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都明确将思维品质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能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初步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看待事物,有理有据、有条理地表达观点;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教育部2022)。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阅读课因其丰富的英语教育文化内涵和语言赏读价值,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上具有突出优势(戴军熔2016)。虽然不少一线英语教师已经意识到主动补充拓展性阅读材料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仍以教材为主,补充材料内容有限。在阅读教学中,有以下几个显著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下,补充符合单元主题或学生水平的材料并未大规模普及,基于拓展性材料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更是鲜见。另外,长期的精读与泛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在一线教学中难以持续。
第二,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浅层化,英语阅读仍以翻译、概括文章段落大意、做题为主,活动或提问大多局限于浅层的文本中固定的“标准答案”或“直接答案”。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讨论、思考,更少质疑、追问,一方面是担心教学进度,另一方面是“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在短期内有很大改变。这使得学生往往被动等待教师讲解,“以听代思”“以记代思”,很难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缺乏思辨能力,以致难以发展思维品质。
二、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发展“看”的微技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需要
《课程标准》第一次将“看”纳入学科核心素养之语言能力,为英语语言技能增添了时代感。《课程标准》中对不同阶段的“看”的技能要求进行了阐述:理解插图的意义,理解多模态语篇中的画面、图像、声音、符号、色彩等非文字资源传达的意义,理解多模态语篇中图表、符号在建构意义过程中的作用,根据图表信息推测语篇内容等(教育部2022)。在绘本情境中引导学生关注微技能和策略的选择使用,并将其与思维品质的培养联系起来,唤醒学生的读图意识、对标“看”的微技能培养,注重“看”与其他表达性技能培养的结合,能锻炼学生理解、梳理、概括信息的思维能力。
(二)绘本阅读教学在学生思维品质培养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
《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敢于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如与教材单元主题情境相匹配的英语绘本、短剧等学习材料(教育部2022)。英语绘本作为图文结合、充满趣味的意群阅读载体,内容充实丰富,情感态度充沛,主题意义真实多样,成为很多学者、专家推荐,一线英语教师补充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资源。绘本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具备更大的优势。首先,英语绘本主题独立,封面内容、图画、文字信息、主题意义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语境阅读体验,有助于他们建构文本概念。其次,英语绘本富有情境、情节生动、语言鲜活,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和思维空间,激活个人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对表达个人观点等有积极的帮助,同时有利于他们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其积极的阅读体验,激发其内在的阅读动机,促使其在语言和心智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三)通过绘本阅读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地的需要
《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培养是建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程晓堂(2022)认为思维品质是真正的核心素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绘本阅读天然为学生创造更真实的阅读语境和更好的阅读体验,更便于在不同的语篇中培养归纳、推断、预测及更高阶的分析、评价、创造等能力,能直接提升其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其在理解文本逻辑的基础上根据反思、分析生成个人的理解和思考,最终提升其思维品质。通过英语绘本阅读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和新课标落地的重要尝试。
三、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绘本在我国生根晚,落地迟。近年来,随着英语绘本教学的开展,人们开始关注英语绘本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性,尝试以思维品质为抓手,以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为实践路径,探究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下面,以翼渡英语分级阅读初阶(上)The Happy Prince作为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拓展绘本,采用一堂导读课、一堂精读课加课外泛读的形式完成。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的单元话题是传说、故事,主要讲述国内外传统故事或童话,趣味性强。
作为本单元的拓展阅读材料,The Happy Prince是童话故事,讲述了快乐王子从生前不知忧愁为何物到成为雕像后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帮助穷人,而小燕子从起初不愿意留下到不顾被冻死的威胁毅然陪伴在王子身边的故事。改编后的文本删减了原文中一些晦涩难懂的生僻词句,保留了童话的美学意味,文采华丽,诗意浓郁。八年级学生处在成长过程的关键期,虽然有一定的观察、概括、猜测能力,但是整合、归纳、推断、批判、创造能力欠缺,他们喜欢阅读冒险类故事。为了提升学生对童话的期待,方便培养其整合、归纳、推断等能力,教师补充了一些互联网上The Happy Prince情节的图片。
(一)充分解读绘本图文,培养逻辑性思维
逻辑(logic)主要是指思维的规律。思维的逻辑性指思维过程中有一定的形式、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一般来说,逻辑思维形式包括演绎和归纳、比较、分类和类比、分析和综合。
1.图文互补,理解逻辑关联
八年级学生较少阅读中长篇英文小说,他们的文字解码能力不强,因此教师选用绘本The Happy Prince,图文并茂,表现直观,鲜艳的图片与绝美的文字既引导学生观察、预测、了解故事大意,又辅助他们解码不熟悉或不理解的词汇,降低了绘本的难度,增强了绘本的趣味性。教师提醒学生通过关注封面,预测故事内容。(1)What does the statue of the Happy Prince look like before and after?(2)What may happen to the statue?于起始处生疑,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阅读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人物表情,激活已有认知,并在交流过程中提出开放性问题。在学生完成跳读后,教师使用绘本图片在picture walk中提出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
(1)Where does the Swallow fly?(2)When does he arrive in the city?(3)Where does that drop of water come from?(4)Why is the Happy Prince crying?
2.归纳整合文本主线,建构结构化知识
图文不仅仅承载着语言知识,还可以传达思想、情感,甚至是文化。教师应提前做好背景揣摩、图文研读,反复预测学生的思维路径,具备放手意识,相信其思维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科学设计阅读活动和阅读任务,引导其按照路径建构结构化知识。教师应潜心研读图文,把握文章的脉络和框架,从这个角度设计相关的教学人物,让学生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The Happy Prince以王子和燕子的慈善行为为明线,以燕子从关注自我到无私奉献的转变为暗线。具体操作:通过介绍作者王尔德及其时代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快乐王子前后形象强烈对比设置悬念,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利用Jigsaw reading strategy,从人物、背景、情节、冲突四个方面展开,帮助学生搭建思维支架,既降低难度,又满足其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其思考和理解文本内涵。
最后,学生轻松完成故事山视觉模型:introduction,rising action,climax,falling action,and resolution(见下图)。学生在梳理故事脉络的同时,把思维过程可视化,提升对故事情节的概括和归纳能力,从而提升逻辑性思维能力。
(二)深挖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1.人物性格分析,铺垫引入批判性思维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作者通过艺术加工集中帮助展现作品主题的。学生只有抓住人物形象,才会深入细致地感受人物的性格和思想,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直接描写,即从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角度品析人物形象;二是从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生活环境等角度品析人物成长或转变。
教师先从这些方面引导学生归纳快乐王子的形象特征。学生总结如下:快乐王子身份高贵,生前不谙世事,死后被塑成雕像,其雕像外表美丽,身体表面用的是黄金和宝石,心是用铅做的。学生认为这里作者有一个强烈的比较,黄金和宝石固然珍贵,但铅心慈善,亦如同金子般珍贵。学生进一步概括整合出快乐王子虽然外表美丽,但是非常孤独。快乐王子善良慷慨,为城市里经受贫穷和苦难的人们而流泪,甚至牺牲自己的身体来帮助他们。之后,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欣赏并归纳快乐王子的外在美和精神美。学生在这一部分达成共识。
相比快乐王子一出场就因为看见苦难而痛苦,燕子的角色塑造有一个转变的过程。前期的燕子在和芦苇的相处中显得轻浮而不负责任,但在遇到快乐王子后被其感动而心甘情愿牺牲自己成全快乐王子的大爱。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1)Do you appreciate the Happy Prince and the Little Swallow?(2)Who do you admire more,the Happy Prince and the Little Swallow?有的学生大胆表示并不欣赏快乐王子,因为他虽然本身至善至美,拯救天下苦难,但是没有考虑到燕子,他的善良是以燕子的牺牲为代价的。也有的学生认为,燕子没有拒绝王子,本质是抹不开面子。此时,教师并不急于作出评判,而是抓住机会,建议学生代入人物角色思考后给出相应的评价。
2.人物角色代入,深入培养批判性思维
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在掌握的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并理性思考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如何没有痕迹地引导学生深挖文本,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十分重要。教师尝试让学生先代入角色进行思考,再进行评价,避免人云亦云或者一味顺从教师的观点。学生代入人物角色时也是批判性思维进一步发展的时机。在思考中持续理解文本,整合、推断文本深层信息的过程中,学生开始理解快乐王子向燕子寻求帮助的无奈。快乐王子被禁锢在高高的雕像上,人人称颂他的美,但他是如此孤独和悲伤,只能向偶尔经过的燕子倾吐心事和寻求帮助。在快乐王子瞎了以后,他极力催促燕子离开,甚至在燕子去世之前跟他告别。教师把握设问与追问,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一步步挖掘并有效思考。燕子说话办事情直截了当,如燕子和芦苇的第一次搭讪,他直接问芦苇:我可以爱你吗?他和漂亮的芦苇谈了一整个夏天的恋爱,想离开时并不拖泥带水。但是燕子在快乐王子的一再恳求下把行程一拖再拖,放下了从前的恩怨,给发烧的男孩扑扇翅膀降温,在寒冷的冬夜对快乐王子说:天气这么冷,我却觉得暖和。燕子在帮助快乐王子的过程中更加感性、充满善意,还承诺自己回到南方后会带宝石来给快乐王子。
基于发展观的动态分析,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学生层层递进,从自我牺牲奉献他人的快乐王子和燕子出发寻找生活中有责任担当的“英雄”或helper,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角色的挣扎,明辨角色的行为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进一步体会为大众谋幸福的灵魂有多崇高和美丽,至此,文本主题顺理成章得到呈现。学生也在欣赏文本、人物、主题的同时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创造生成,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很重要的一点是创造语篇,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翼渡分级阅读The Happy Prince的结尾是开放式的。Reading for Writing是一个非常好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机会。学生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吸收同伴间的讨论,结合个人的认知体验,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创造属于自己的语篇。以下问题为学生搭建生发感悟的桥梁:(1)Among the poor people,who is your favourite character?What will their life be like?(2)Will the prince and swallow come back to life?(3)The story ends very sadly,can you think of a happier ending the writer could have used?
教师通过把握文章主题、搭建“桥梁”,启发学生探索主题意义,通过故事续写引导他们走出文本、走向生活,生发新的感悟,基于理据表达个人观点。有的学生写出了百姓对快乐王子为了贫苦大众的幸福而不惜变得难看直至最后被拆毁、焚烧,燕子为了帮助快乐王子拯救黎民百姓而甘愿放弃自己飞往美丽埃及的梦想而最后被冻死的不忍;有的学生依据被帮助的角色推断“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善心如何改变城市的冷漠等。在不同心理活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在内化语言、活用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思维的创新性,实现了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过渡,并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学会了知识的迁移应用。
绘本阅读教学与思维品质相互促进,绘本阅读教学为培育思维品质提供了途径,思维品质则为高效绘本阅读教学创造了条件。以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培养为视角,探究在初中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策略,旨在优化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设计,助力高质、高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引用文献
程晓堂.2022.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55-158.
戴军熔.2016.评价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思维型阅读课堂的基本架构与核心关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1):58-67,71.
教育部.202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