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论文

2024-11-08 13:57:00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形成性评价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教学目标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形成性评价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基于教学目标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促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运用赫里蒂奇提出的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作为理论框架,分析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课堂外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具体策略和步骤,以及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的优势和必要性。本文认为,形成性评价能够激发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教学质量;评价实施
1研究背景
教学评价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穆亚荣,2022)。教学评价分为以特定考试为评价标准的终结性评价和注重学习过程、强调学习效果的形成性评价。目前,在我国大学的公共英语课堂,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评价方式和内容单一的问题(李谦,2021),以学期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占据着评价方式的主导地位(李芳芳,2022)。大学英语课堂的终结性评价一般是由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60%—70%)和平时成绩(40%—30%)两部分组成(周玲,2023)。这种评价方式单一,内容片面,重视考试结果,却轻视学习的过程(邹会权等,2009)。
美国评估专家赫里蒂奇(Herit age,2010:8)指出: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奖惩,也不是为了证明,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学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技能性学科,教学过程决定着教学结果(刘莉等,2011)。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在传授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评价应以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从事未来职业的能力为重点,以满足社会就业的需求。
早在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价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赫里蒂奇(Heritage,2010:9)提出的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可总结为四点:第一,学生作为评估主体,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基本原则。第二,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并根据得到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回应。第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学习效果对学习方法做出调整。第四,教师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学生提供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可见,形成性评价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形式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综合完善的评估,通过对教与学过程的跟踪,及时反馈教学信息给教师和学生,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弥补了终结性评估的不足(布卢姆,1987),符合英语学科教学的特点和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文根据形成性评价实施过程,探讨形成性评价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课堂的具体实施。教师根据每次教学活动的评估结果及时改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基础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有效结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及意义
2.1形成性评价的内涵
形成性评价是1967年由美国知名评估学家斯克里芬文(Michael Scriven)提出,他认为评估结果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旨在通过对学习过程的监督,以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教学方法适用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教育学家布卢姆(Benjamin S.Bloom)是第一位正式把“形成性评价”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的先行者,他指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是课程内容和教与学,而教师需要根据评估结果的反馈来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梅珍兰,2020)。在布卢姆之后,“形成性评价”这一理念在教育领域开始广泛传播。
形成性评价是指发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与学所进行的一种评估(Heritage,2 01 0)。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模式,目的在于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Heritage,2010:9)。
形成性评价是有计划性、有步骤性的评估过程,可给出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通过反馈结果调节教学进度,学生则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Heritage,2010:10)。形成性评价具有三个特质:①强调学生是评估主体。把学生作为评估主体是形成性评价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英语教学,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能力为教学目的,进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交流学习,提高教学质量;②注重对过程的评估。形成性评价通过对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评估来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③强调评估结果的反馈性和实际性。
根据以上形成性评价的定义和特点,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是学生;评估分多次进行,教师通过评估结果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学生则可以了解学习效果以改进学习策略;评估的目的不是为了奖惩,而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形成性评价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应该在职业院校引起重视,尤其需要被应用在技能性的学科英语课堂。
2.2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意义
大量实证研究强调,形成性评价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协助教师改进教学方面具备显著有效性。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英语课堂教学,监察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根据学生学习档案、学习报告以及单元测试成绩等,不断改进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标准,完善教学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过程有助于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教学方法更为合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同样有益。
这一评估方式不仅没有增加社会和学校的资金投入,而且以教师和学生为出发点,以客观评估教师的教学过程为核心,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形成性评价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成就的互助关系。这种变革对于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推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切实的实际意义。这一方法旨在促进学术环境的积极互动,打破传统的教与学的对立关系,为创造更加积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
3形成性评价在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3.1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课堂被视为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场所。在这一环境中,课堂教学应该紧密关注学生在实际课堂表现中展示的英语应用水平以及对英语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课堂评估的本质在于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保持一致,与正在进行的教学过程协调联动。这种协调与联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个人英语演讲时的熟练程度和语法结构的准确性、参与小组英语讨论的积极程度,以及在翻译和写作作业中展现的综合能力等。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多次反复评估,以综合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语言技能、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是否在课前做好了充分准备,课后是否进行了复习和巩固等。通过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进行多角度的评估,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其提供更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最终的评估结果应该是多次评估的平均成绩,以提供对学生整体学习表现的全面评估。这样的评估方法不仅能够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还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学习评估体系,进而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这种综合的评估方式有助于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为有益的指导和反馈。
3.2在英语课堂外实施形成性评价
课外学习不仅是英语学习的重要补充,更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语言学习本质上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无法仅通过某个特定时间段或方式来准确判断学习成果。因此,课后学习成了关键的评估领域,主要侧重于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课后学习的评估包括教师对学生作业的点评,作业包括布置的打卡任务和书面作文。这种点评不仅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的学习表现,还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的时间分配、学习的自律性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估,包括对课堂外自主学习时间的互动评估和对出勤率的共同关注,教师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主努力和表现。在这个评估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沟通渠道和信任的桥梁。这种沟通不仅使得教师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通过互动交流,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其调整学习方法和改变学习策略,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率。这种积极的沟通和互动促进了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形成更加有益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在课外学习方面的自我提升。
3.3以多样化方式实施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评估过程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评估内容包括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学习档案记录、访谈和座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依据评估主体,评估可划分为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教师主要点评每次学生提交的作业和课上语言运用能力;学生通过个人演讲、测试、回答问题等方式,结合自身的情况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则通过开展课堂小组活动,如辩论、配音、戏剧表演等,让学生相互评估英语听说能力。
4结语
形成性评价是较全面、较详尽、较令人信服的评估手段。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推动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反馈中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和缺陷,及时调整、修改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服务于教学。学生在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环节,根据评估结果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短板,获得教师的指导、建议和监督,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在教学任务繁重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实施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要切实实施形成性评价,还需高等职业院校结合实际情况,依靠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修改教学大纲、学生成绩分析方式和综合成绩评估方式等途径来确保形成性评价的推进。
参考文献
[1]HERITAGE H M.Formative assessment:making it happen in the classroom[M].Thousand Oak,CA:Corwin Press,2010.
[2]布卢姆.教育评价[M].邱渊,王钢,夏孝川,等译.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李芳芳.信息技术环境下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大学,2022(11):26-29.
[4]李谦.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英语广场,2021(30):119-121.
[5]连海宁.过程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6):83-85.
[6]刘莉,孙宏.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实验[J].高教论坛,2011(10):67-68.
[7]刘可欣,梁娜.面向一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海外英语,2019(24):142-144.
[8]梅珍兰.试论形成性评价作为一项关键的教学技能[J].教育发展研究,2020(20):62-69.
[9]穆亚荣.教学评价与质量管理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2(5):39-41.
[10]杨琼微.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外活动的探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0(10):98-100.
[11]张清涛.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过程性评价[J].技术与市场,2015(11):252-25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1-6-25].
[13]周玲.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数据,2023(2):200-201.
[14]邹会权,宋瑞南.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探析[J].考试周刊,2009(1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