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文献引用视角下二语学术写作中写作者声音的构建论文

文献引用视角下二语学术写作中写作者声音的构建论文

8

2024-10-29 11:26:3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本研究基于Swales对文献引用的分类,选取2019届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了本科生在利用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方面的认知现状及其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表现。

  [摘要]本研究基于Swales对文献引用的分类,选取2019届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了本科生在利用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方面的认知现状及其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学生对于利用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的认知仅限于概念、分类和功能等基本层面,而在实际运用中,他们倾向于采用过于简单且单一的引用方式来构建自己的声音。

  [关键词]文献引用;写作者声音构建;学术写作

  在二语学术写作中,声音构建的语言要素众多,其中文献引用是一种常见的修辞话语实践,也是写作者声音构建的重要手段之一(Peng,2019)。恰当地运用文献引用可以加强自我观点的佐证,提高论文的写作质量。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如何有效地运用文献引用进行写作者声音构建仍然是一个挑战。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问卷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学术写作中利用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的具体情况,进而提出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提升二语学术写作能力,强化学术规范。

  1文献综述

  1.1学术写作中的写作者声音构建

  声音在学术写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语言使用者从社会资源中选择并使用话语和非话语特征的综合效果(Matsuda,2001)。声音具有个体性、社会性和交互性,对于学术写作而言,它不仅彰显了作者的学术贡献和身份认同,还促进了学术交流与自我展示(刘秋成,2021)。因此,声音构建的能力不仅反映了写作者的写作经验和语言能力,更是其融入目标学术群体的关键标志(Tardy,2016)。然而,在学术写作中,特别是对于学生而言,构建独特的声音是一项巨大挑战(Chinn,2017)。学术写作不仅要求语言准确,还需结合理论与数据,权衡不同学术观点,形成独到见解(Gennrich et al.,2018)。同时,用第二语言写作比母语更为复杂,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能力的限制,学生在二语写作中更难确立自己的写作者身份和声音。尽管如此,他们仍努力在目标语言中塑造自己的写作声音。因此,有效的训练对于帮助学生写作者构建声音至关重要(Hirvela et al.,2001)。

  1.2文献引用中的写作者声音构建

  文献引用是写作者声音构建的关键话语资源。通过妥善处理自己的声音与被引用作者的声音,写作者能够突显研究价值并得出结论(Peng,2019)。目前,学界对文献引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当行为(唐苏,2021)和中西方文献引用的特征差异(杨波等,2021)两个方面。在写作者声音构建方面,文献引用的重要性体现在传达写作者声音上,如不同学科中报告动词的使用差异(Hyland,2002)。此外,文献引用的方式也会对写作者声音构建产生影响(谷佩玲,2021)。研究者认为,文献引用是写作者、被引用文献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互动纽带(王月丽等,2021)。尽管已有研究关注文献引用在写作者声音构建中的作用,但关于初学者如何理解文献引用与写作者声音构建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运用文献引用进行写作者声音构建的研究仍显不足。

  本研究基于先前的文献引用实践研究,采用Swales(1990)的文献引用分类法(如表1所示),探究本科生在论文写作中通过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的具体情况。文献引用分为融入式引用和非融入式引用两类。融入式引用指的是在句子中将被引文献作者名作为语法成分使用,如主语、施动者、状语和名词短语。而非融入式引用则是将被引文献作者名置于括号内或用超级脚本编号标记。在语篇语义层面,融入式引用使被引文献作者成为焦点,而非融入式引用则强调所引内容。写作者声音占据主导地位,而被引文献作者的声音仅作为写作论证中的辅助成分(Peng,2019),这种分类有助于构建明确的写作者声音。此外,非融入式引用还有助于推进话语论证的流畅性,避免写作者的声音被阻断或分散。

image.png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二语学术写作中利用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的具体情况。具体而言,我们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英语专业本科生如何理解文献引用在写作者声音构建中的具体作用?

  (2)英语专业本科生如何认知文献引用方式与写作者声音构建之间的关系?

  (3)在毕业论文写作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实际运用文献引用来构建学术声音的能力如何?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了湖南省某高校2019年英语师范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共计56人,其中女生49人,男生7人。截至调查时,所有学生都已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并通过格子达论文系统检测,符合学校要求。

  2.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两种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毕业论文分析和问卷调查。从9篇随机抽取的毕业论文中,我们分析了文献引用的频数和方式。同时,我们设计了一份包含两大板块的问卷:一是学生对文献引用在写作者声音构建中具体作用的认知(题目1—4);二是学生对文献引用方式与写作者声音构建之间关系的认知(题目5—9)。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通过选择题形式呈现。

  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进行了前导性测试,并根据反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成功向56名学生发放问卷,并全部回收有效数据。SPSS软件分析显示,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888,效度分析中KMO值为0.824,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3研究结果与讨论

  3.1学生对文献引用在写作者声音构建中具体作用的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首部分聚焦学生对文献引用在写作者声音构建中具体作用的认知情况。该部分包含两个主要维度:一是学生对文献引用的作用及其常见方式的认知(对应题项1和2);二是学生对文献引用在写作者声音构建中具体作用的认知(对应题项3和4)。调查结果详见表2。根据李克特量表的评分标准,得分3分表示对问卷主题持中立态度。本研究将得分4分及以上定义为对问卷主题有较高的赞同程度,而得分4.5分及以上则表示对问卷主题的赞同程度极高。

image.png

  从表2可见,题项1至4的平均值均介于4.018至4.232之间,显示学生对文献引用的作用、常见的引用方式以及声音构建情况持有积极肯定态度(平均分大于3)。这表明学生对文献引用的作用、常见的引用方式和声音构建概念及其与文献引用的相互关系有较好的理解。

  我们统计了学生毕业论文中文献引用的数量以及两种引用方式的频数及比率(如表3)。在9篇毕业论文中,每位学生都采用了文献引用,且引用数量在10—27之间。

image.png

  3.2学生对文献引用方式与写作者声音构建之间关系的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的第二部分聚焦于学生对文献引用与写作者声音构建之间关系的理解。调查内容分为三个主要维度:一是对文献引用方式与写作者声音构建之间关系的认知(问题5);二是对融入式文献引用方式与声音构建关系的认知(题项6和8);三是对非融入式文献引用方式与声音构建关系的认知(题项7和9)。详细结果参见表4。

image.png

  根据表4,所有平均值都在3.661至3.786之间(均值大于3分),这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文献引用方式对写作者声音构建有影响。然而,学生对融入式文献引用方式的赞同度(3.786)高于非融入式文献引用方式(3.661)。这一结果与学生实际论文写作中的文献引用情况存在出入。根据表3,学生在毕业论文中实际使用融入式文献引用的比率(44%)低于使用非融入式文献引用的比率(56%)。

  3.3学生实际运用文献引用来构建写作者声音的能力情况

  从毕业论文文献引用方式来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文献引用方式单一,二是文献引用方式过于简单。

  3.3.1文献引用方式单一

  9个学生中,有3个学生完全采用了非融入式引用。

  例1:In project-based learning,students are their own masters and teachers act as facilitators(Stephanie,2010).

  在非融入式引用中,读者首先关注的是命题,即写作者呈现的研究结果和理论陈述,而不是被引用的作者。因此,写作者声音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非融入式引用能够自然地将被引用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嵌入当前的讨论中,使行文更加流畅、自然,并增强文本的连贯性。然而,学术写作与个人灵感的即兴抒发不同,它是基于文献的观点构建、论证与传达。写作者需要通过混合多个声音,组织和发展个人立场、观点和态度,以支持其个人主张和提高文本的可信度,从而构建和传达个人声音(王月丽等,2021)。这种构建方式使声音更具客观性和说服力。因此,在论文撰写中,写作者不能过度依赖非融入式引用,而应寻求多样化的文献引用方式。

  3.3.2文献引用方式过于简单

  采用融入式引用的学生均选择被引用作者作主语和状语的形式,而其他形式鲜有出现。

  例2:Fragoulis&Tsiplakides(2009)proposed the following four stages.

  例3:According to Han Jinlong(2000),genre-based teaching approach is a method…

  作者充当主语或状语时,读者可能首先关注的是被引用的作者,而非命题本身。这可能会给读者一种错觉,即被引用作者的声音在主导,从而削弱了写作者声音。此外,过度使用作者作为主语也会给读者留下罗列文献清单的印象,不利于写作者声音构建。这一研究结论同谷佩玲(2021)的研究结论一致,即专家作者深谙文献引用方式之间的细微差异,且擅长使用不同的文献引用方式构建写作者声音。相比之下,中国学生倾向于使用单一的文献引用模式,尤其是“作者作主语”这一类。有经验的研究者会策略性地结合使用融入式与非融入式引用,以更有效地建构与传达个人立场和观点。

  4结语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深入探讨了英语专业本科生在利用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方面的认知和实际运用情况。研究发现,学生对利用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的理解主要停留在概念、分类和功能等基础层面。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他们往往采用过于简单和单一的文献引用方式来构建自己的声音。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写作质量和学术表达能力。为改善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不同文献引用方式的效果,以强化认知。其次,教授多样化的引用技巧,让学生熟悉多种引用格式,并指导他们有效整合和归纳文献信息。再次,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应用所学,并鼓励他们相互评阅论文,培养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价文献内容。最后,强调学术诚信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这些措施旨在提高本科生利用文献引用构建写作者声音的能力,提升写作质量和学术表达能力,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学术诚信意识。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扩大范围,深入探讨文献引用经验对写作者声音构建的动态影响,以期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CHINN P L.Finding your voice and writing well:situating yourself within your text[J].Nurse author&editor,2017,27(2):5.

  [2]GENNRICH T,DISON L.Voice matters:students’struggle tofind voice[J].Reading&writing,2018,9(1):1-8.

  [3]HIRVELA A,BELCHER D.Coming back to voice:the multiple voices and identities of mature multilingual writer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1,10(12):83-106.

  [4]HYLAND K.Activity and evaluation:reporting practices in academic writing[C]//FLOWERDEW J,ed.Academic discourse.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2:115-13.

  [5]MATSUDA PK.Voice in Japanese written discourse:implica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1(10):35-53.

  [6]PENG J E.Authorial voice constructed in citation in literature reviews of doctoral theses:variations across training contexts[J].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9(37):11-21.

  [7]SWALES J 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8]TARDY C.Voice and identity[C]//Manchon R M,Matsuda P K,eds.Handbook of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writing.Berlin:De Gruyter Mouton,2016:349-364.

  [9]谷佩玲.学术写作中的引用与作者声音构建——英语期刊论文与中国英语硕士论文对比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21.

  [10]刘秋成.高校英语写作中的声音构建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21.

  [11]唐苏.二语学术写作中的文献引用不当行为分析——以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为例[J].语言教育,2021(2):9-16.

  [12]王月丽,李夏雯.第二语言学术写作中的写作者声音构建——基于文献引用视角[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5):112-117.

  [13]杨波,李中乾.中文学术论文的外文文献引用特征分析[J].情报科学,2021(9):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