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论文

2024-10-19 15:46:0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阐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注意事项。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即教学对象分层,制订班级分层计划;教学材料分层,区分层级教学难度;教学目标分层,明确个体学习强度;教学提问分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分层,鼓励课后自我提升。
【摘要】阐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注意事项。结合教学实例,探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即教学对象分层,制订班级分层计划;教学材料分层,区分层级教学难度;教学目标分层,明确个体学习强度;教学提问分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分层,鼓励课后自我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英语;最近发展区
分层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多元学习差异,对他们进行能力分层、实施分层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分层的目的在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适合的学习目标。学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英语语言积累量、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相应地,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效率也存在差异。分层教学法的优势即“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提升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初中英语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分层教学法的价值,充分发挥分层教学法的优势。
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因材施教,兼顾全体学生学习需求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追逐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关注自身进步幅度,着眼于个体成长。分层教学将学生按照当前发展水平进行分层,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将追求难度差异化目标。这一设计理念能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能全情投入课堂,从而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目标调整,减轻“后进生”学习压力
在分层教学法下,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学习目标的难度、强度和评价标准存在差异。这一设计能弱化“后进生”在学习中的认知难度,简化其学习步骤,使其在英语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长此以往,“后进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持续、稳定地提升英语能力。
(三)定点追踪,精准把控学生进步幅度
在应用分层教学法时,教师要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水平进行精准、持续的监督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分组,更换学习目标,匹配适合的学习强度。这一定点追踪的方式能帮助学生精准化把控英语进步幅度,使学习内容与其不断变化的“最近发展区”相适配。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一)关注学生学习心理变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心理层面的变化。因个性发展的不同,个别学生存在敏感多疑、自卑等现象,对分层教学产生负面看法。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初期,教师要着重关注这一现象,正确疏导学生情绪,言明分层教学对其英语能力发展的好处。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他们在面临学习问题时的心理变化,帮助其疏导厌学、畏难等心理,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关注学生动态水平变化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其“最近发展区”也悄然发生变化。相应地,其所在的班级学习层级也会发生变化。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这种变化,及时调整他们所在层级,定期作出层级考评,让不同层级的学生流动起来。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随着学生学习水平变化予以适当的层级调整,能提升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从而提升分层教学效率。
(三)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变化
分层教学法将学生由班级单位细化为层级单位。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英语教学向更个性化、更精专性方向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变化,能及时干预他们的自主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使分层教学法取得更好的效果(曹军昌2022)。
三、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策略
(一)教学对象分层,制订班级分层计划
教学对象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计划的第一步。学生是受教育的主要对象和群体。将学生按照能力水平、英语基础、学习能力、成绩表现等进行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可以按照层级的差异将学生简要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层级,确立每一层级的评定标准,以便使不同层级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可以制订重新评价层级的教学周期,在阶段时间内采集学情,收集学生学习英语的数据,为下一轮层级评定作材料准备。每一评定周期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应为学生预留进步空间,便于观察进步幅度(文静2021)。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为例,学生因小学英语受教育情况不同,基础词汇量、语言能力、课堂适应性和英语学习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采用分层教学法以弱化全体学生的差距,促进他们发展。结合前两个单元的学习表现,教师采集大量学情数据,深度了解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教师在第三单元制订以月为周期的层级评定机制,并进一步拟设班级层级及其判定依据,具体如下所示:
A级:英语语言基础较好,能自主拼读词块并认识500—1 000个词汇,有英语朗读和短篇阅读经验,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能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并给教师正向反馈。
B级:英语语言基础一般,能识记300个以上词汇,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短篇阅读理解和朗读,初步适应初中英语学习节奏,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C级:英语语言基础较弱,能识读300个以下词汇,缺乏系统的英语学习经验。
上述分层以学生语言基础、课堂适应性和学习表现为主要依据,以月为分层评定周期。分层教学框架的搭建能为学生的单元学习方向和强度作铺垫。
(二)教学材料分层,区分层级教学难度
教学材料的准备是课前教学设计的重要一环,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直观影响。在分层教学指导下的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对教学材料进行分层设计和应用,以此区分每一层级的学习强度、难度,强化分层教学的精专性。教师可以为不同层级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课堂活动材料,借助内容的差异拉开英语识记拼读难度;可以为不同层级的学生选择相同的课堂教学材料,但在探究材料时向他们提出差异化探究要求,从学习强度的角度对他们分层(孙嘉镁2021)。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1 Dream homes为例,本单元教学主题为“梦想家园”,旨在与学生谈论各种各样的Dream homes,教学重点包含dining room、kitchen、bedroom、bathroom等词汇及“This is...from...”“Who lives on...”等句式,能结合课时重点谈论梦想中的家的位置、配置特点。结合此主题语境和语言知识,教师为学生准备教学材料,具体如下所示:
阅读材料:What will the future home do?How to change the pattern and create functional areas in the family?Build your dream house with your own hands。
情境材料:微课程视频My Dream Manor、Babbie’s dream house。
实物材料:立体DIY房子模型。
上述材料内容丰富多元,教师在进行分层选择时,可以将情境材料和实物材料作为全体学生共同探究的材料,对不同层级学生的探究情况作出不同要求;可以将阅读材料按照难度进行分层,分发给不同层级的学生,以此区分学习难度,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分层,明确个体学习强度
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中,目标的分层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设计分层目标,能使学生将课时专注力集中于个人发展,摆脱集体进步的焦虑。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具体学情弹性化设计教学目标,并结合差异化教学目标为学生安排强度不同的学习任务,以此对号入座,因材施教,增强分层教学的实践性与有效性(马俊超2021)。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5 Wild animals为例,本单元主题为“野生动物”,课时重点包括bear、dolphin、giant panda、squirrel、tiger、zebra等野生动物词汇,能结合课时所学新知说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看法,参与相关话题讨论。在本单元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依托核心素养目标,为学生预设分层目标,具体如下所示:
A级教学目标:能运用课时重点语言知识(词汇、句式、语法和优美句段)讨论“野生动物”话题;认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能在单元学习中训练理解思维、比较思维、评价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拓展英语学习渠道,自发提升学习效率。
B级教学目标:能正确理解并识记重点语言知识,尝试运用知识展开书面表达,培养人地和谐观,训练多元思维能力,提升工具意识,借助工具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C级教学目标:能正确识记重点语言知识并应用于特定语境中,加深学习记忆;能树立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了解中外野生动物保护文化;能训练高阶思维,增强阅读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上述目标在难度上作出相应调整,能适应班级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为他们搭建成长阶梯。
(四)教学提问分层,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课堂教学提问是英语教学必要的环节和师生的主要互动形式。将课堂教学提问进行分层,能使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其从课堂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在预设课堂教学问题时,按照班级学生能力水平标注问题的难度,让A级学生完成难度较强的问题,B级学生完成难度适中的问题,C级学生完成难度较小的问题。课堂教学问题分层能增强学生能力与课堂问题的匹配度,使他们聚焦专注力,在个人“最近发展区”内展开有效探索,在问答讨论中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心,强化英语能力(苏婧2021)。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Travelling为例,本单元人文主题为“旅行”,要求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了解与旅游文化有关的词汇(如the Great Wall、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the Little Mermaid、Tower Bridge等)、句段,积累“旅行”相关的中外文化常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拉开问题难度差距,设计问题组集,具体如下所示:
基础问题:Which famous landscape does the text show you?What are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landscape?
基础问题:Look at pictures and identify world-famous scenic spots.
难度问题:Can you introduce a scenic spot in our country according to the pattern of the text?
难度问题:Combined with the text can be known,in the introduction of scenic spots,need to introduce what necessary factors?
拓展问题:Which country would you like to travel to?Why?
拓展问题:Please talk about your personal travel experience.
上述课堂问题按照由简至难、答案由固定到开放排列。教师可以在提问环节按照C级、B级、A级的顺序向学生提问,兼顾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互动。在分层问题的指导下,不同层级的学生能充分参与课堂学习互动,在问答中巩固课堂所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五)教学评价分层,鼓励课后自我提升
为构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格局,教师可以在设计分层教学活动时,将评价纳入课程活动,并生成严谨、有序的分层评价机制。首先,教师可以预设健全的评价项目,如学习表现类项目、学习成果类项目等,以此搭建评价框架,并确立评价角色和评价形式。其次,教师可以为每一评价项目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再结合班级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灵活调整教学评价标准,分别生成三级评价准则。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对应层级的学生,关注他们的进步与成长,指明他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适合其当前学情的评价培养其学习自信,使其在课后积极进行自我提升。学生能在分层评价的指导下形成平常心,积极面对学习困难或问题,有针对性地制订补充学习计划或目标,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准备(牛宪玲2021)。
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Unit 2 Great people为例,本单元重点是向学生介绍在人类发展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伟人,引导他们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为提升评价的公平性,为学生设计分层评价项目与评价标准。具体评价项目包括表现类评价(Pre-class performance、Classroom interaction performance、After-school homework performance)和成果类评价(Unit test results、Knowledge mastery、Ability training evaluation)等。以Pre-class performance评价项目为例,教师为三个级别的学生预设了优秀评价标准,具体如下所示:
A级优秀评价标准:Can effectively complete the teacher’spreparation plan,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results of the written summary.
B级优秀评价标准:Be able to complete thepre-study homework and understand the content of the class,the accumulation of self-learning experience,learning experience in life practice.
C级优秀评价标准:Can complete the homework independently,recite key vocabulary and read the text,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上述三个优秀评价标准按照强度、难度递减的顺序排列,旨在适应不同层级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最近发展区”。学生能在差异化评价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针对评价中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与重点梳理,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分层评价设计有助于学生参与评价活动,提升评价与个体学情的匹配度,强化反思意识。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由多元教学元素的分层性设计构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对象、教学材料、教学目标、教学提问和教学评价实施分层设计,逐步搭建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框架,降低教学难度,明确学生个体的学习任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掌握当前发展水平,并在课后积极实现自我提升。
引用文献:
曹军昌.2022.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英语广场,(29):133-136.
马俊超.2021.基于思维导图的分层教学法在中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轻工教育,(3):86-91.
牛宪玲.2021.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67-68.
苏婧.2021.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6):287-288.
孙嘉镁.2021.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13):193-195.
文静.2021.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建设,(23):6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