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圈教学设计与探究论文

2024-10-18 12:00:17 来源: 作者:dingchenxi
摘要:分析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阅读圈设计,认为阅读圈角色及任务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
【摘要】分析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阅读圈设计,认为阅读圈角色及任务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探索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阅读圈设计与实施策略,即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分析文本,创设阅读角色;分析学情,确定阅读角色;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开展角色评价,反思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圈;思维品质
引言
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的重要课型之一,是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输入渠道,也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其中,阅读教学和思维品质培养是紧密相关的。在实际阅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思维品质的培养,如侧重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忽视文本的深度解读;学习活动缺乏思维层级,难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侧重讲授,忽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等。这样的阅读课流于文本的表层学习,脱离了文本的深度探究,难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层次发展。
阅读圈是近年来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盛行的一种阅读活动。阅读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建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阅读和阅读成果分享。不同的角色任务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挖掘文本内涵,不同角色的交流活动可以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判他人的观点,从而促进其多元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推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一、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阅读圈设计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并提出了思维品质发展目标。具体表现为:第一,学生能够辨析语篇内容中的现象,梳理、整合信息,建构新的信息结构,以培养逻辑性思维为主;第二,学生能够在新的信息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评判各种思想观点,以培养批判性思维为主;第三,学生能够基于语篇联系生活实际,创造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主(教育部2020)。思维品质目标体现了对学生不同水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
阅读圈角色是阅读圈活动的核心,有六种常见的阅读圈角色(Furr 2007)。学生可以轮流尝试不同角色,借助不同角色任务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思维能力。
如表1所示,阅读圈角色及任务设定涉及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提问、概括、分析、联系实际、比较等,指向思维品质目标的达成。阅读组长围绕文章主线提出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篇章概括者基于对语篇结构的梳理,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等方式梳理事实性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概述、归纳能力,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单词大师找到3—5个重要的词汇,在原句语境中感知词性、词义和词用,可以帮助学生感知文本语言,并为主题作铺垫,培养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篇章大师提取重要信息进行分析,赏析写作手法,学会自主欣赏、品味语篇,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培养他们的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生活联系者将文本与自身实际生活和社会现象进行有意义的联系,结合生活经验发表看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迁移能力。文化收集者展开中外文化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多元批判思维能力。总之,阅读圈可以从各个角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
阅读圈角色及任务需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一是阅读圈固有角色与不同文体的文本较难高度匹配,如记叙文侧重故事及人物,角色可调整为情节梳理者、人物分析者、单词大师、预测者及生活联系者。二是不同学段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差异,应根据实际学情进行角色任务调整。三是课堂时间有限,需要根据文本难度进行调整。例如,刚开始阅读组长的提问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在角色任务单上附参考性问题或者课前收集各阅读组长的问题,统一进行指导。总之,教师要因地制宜,根据文体特点、学情等方面的差异灵活调整角色和任务,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其思维品质。
二、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圈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例,详细阐释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圈课堂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
深度学习是基于核心素养教学改革的实现机制,其出发点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强调主动、高投入、理解记忆、涉及高阶思维,并且学习成果迁移性强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郭元祥2021)。因此,阅读圈融入英语阅读课堂要做到:第一,以小组活动为依托,通过不同角色任务为学生创造自主阅读和共同交流的机会,鼓励他们进入主动、高投入的学习状态,发展其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第二,引导学生以知识建构为内容进行不同角色的信息获取与交流,逐步开展不同思维层级的阅读思考和文化探究,指向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培养。第三,要超越语篇,迁移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联系者角色组织组员分享个人生活经验,也可以拓展读后任务,让小组通过共享生活经验合力解决问题。
(二)分析文本,创设阅读角色
研读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前提。把握文本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探究主题、情境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语篇文本所传达的主题意义。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属于纪实性文学,介绍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始末,穿插人们情感变化的暗线,事件发展脉络清晰。基于文本内容,教师设计阅读组长角色:针对文本内容提出2—3个问题,逐步深入唐山大地震的相关信息;根据文本脉络设计篇章概括者角色:梳理唐山大地震前、中、后的事实性信息。纪实性文学类语篇的语言真实、生动且具一定的文学性,使用列数字、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因此教师设计文学鉴赏师(Literary Luminary)角色来分析文本语言。教师还设计单词大师角色:提取体现人们地震前、后情感变化的词汇,深入探究主题意义;思考者(Critical Thinker)角色:活学活用修辞手法,拟写文本新标题。
(三)分析学情,确定阅读角色
角色及任务的选取需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张常娥2019)。本课针对高一学生,他们情感丰富,积极展示自我,对预测、概括、分析等阅读技能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对文体特征和语言方面的分析能力不足,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相对薄弱,因此需要教师指导他们赏析语篇的修辞手法和探究情感暗线,不断深入探究主题意义,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从政府、医疗及个人层面探讨多元防灾抗灾措施,发展其多元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根据时间顺序梳理和概括唐山大地震前、中、后的事实性信息;
2.基于唐山大地震的震中、震后情况,推断和分析文本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
3.基于新的知识结构,关注地震前、中、后体现人们情感变化的词汇,探究地震背后的积极抗灾救灾精神;
4.基于“唐山大地震周年祭”新情境,从政府、医疗及个人等角度探讨社会各方的防灾抗灾作用。
根据以上文本解读、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教师基于原始角色创设五种阅读角色(见表2)。
文学鉴赏师是原始角色中的篇章大师。教师根据纪实性文学的特点,将其任务设定为选取文本中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是对原始角色任务的升级。单词大师探寻人们情感变化的词汇,深入主题意义,是对原始角色任务的具体化。教师未设置原始角色生活联系者,而是让学生从政府、医疗及个人角度,结合个人生活经验探讨社会各方的防灾抗灾作用。
(四)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意味着教师在开展英语阅读圈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时,要统筹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六要素,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活动,将阅读圈有机整合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阅读素养的提升。
教师基于指导思想、文本内容和学情分析,统筹教学目标、活动内容和设计意图,以双向细目表形式呈现阅读圈课堂的设计和实施(见表3)。
阅读圈的角色汇报方式可以分为小组汇报或分角色汇报(王蔷、敖娜仁图雅2016)。在阅读圈实施前期,学生对阅读圈的操作模式还不熟练,为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组织者角色,采用逐个角色汇报的形式,既能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又能及时评价各角色任务。
(五)开展角色评价,反思课堂教学
阅读圈评价活动是为了了解和记录学生的阅读过程,并非给他们划分等级(Daniels 2002)。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元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例如,课前可以设计角色任务自评表和互评表;课堂上可以采用录制视频、用文字记录学生交流发言情况等方式,实时记录他们的学习情况;课后可以根据角色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并获得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也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活动,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结语
在阅读圈活动中,学生通过不同角色任务能够锻炼多种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思维品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圈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的不断思考和实践,只有契合文本特点和符合学情的阅读圈角色任务,才能够推动阅读圈顺利运行,让学生在交流共享中产生思维碰撞,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引用文献
郭元祥.2021.深度教学:促进学生素养发育的教学变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5.
教育部.2020.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
王蔷,敖娜仁图雅.2016.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常娥.2019.小学英语阅读圈活动中角色创新的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6):1-6.
Daniels.2002.Literature Circles:Voice and Choice in Book Clubs and Reading Groups[M].2nd edition.Markham,Ontario:Pembroke publishers.
Furr.2007.Bookworms club bronze:stories for reading circl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