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中英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对比研究及启示论文

中英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管理策略对比研究及启示论文

7

2024-10-11 17:07:0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针对国内高校英语课堂方面的管理问题,本研究在Garrett提出的课堂管理五要素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和英国高校教师所采取的不同的课堂管理方法及其对教学效果的不同影响,总结了国内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能学习借鉴的课堂管理策略。

  [摘要]针对国内高校英语课堂方面的管理问题,本研究在Garrett提出的课堂管理五要素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国和英国高校教师所采取的不同的课堂管理方法及其对教学效果的不同影响,总结了国内高校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能学习借鉴的课堂管理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管理;英语课程

  1研究背景

  在现今国内的大学课堂上,尤其是在互动性和交际性较强的英语课堂上,学生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例如听课专注度低,容易走神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保持沉默,拒绝思考。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会容易对教学产生倦怠心理,怠于维持课堂秩序,很难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学生在沉闷的课堂氛围中缺乏学习动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产生此情况的原因,一是教师的管理意识薄弱,二是管理方法不当,没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三是没有明确管理目标,没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杜娟,2013)。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承担起管理课堂的责任,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策略进行课堂管理。

  2课堂管理相关研究

  由于教室是教学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因此课堂管理是决定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些学者对课堂管理给出了不同定义。其中,艾弗森和韦恩斯坦认为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促进和支持学生学术学习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教学技术。课堂管理包含教室的布局,而对教英语的教师来说,可以控制课堂的因素包括教室的物理环境、学生的情绪行为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些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动力和行为产生影响(Rahimia et al.,2012)。因此,只有采取了科学适当的课堂管理策略,才能减小前文提及的课堂问题出现的概率,最大程度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现今对课堂管理的概念仍然存在一定偏见,例如认为课堂管理仅限于对课堂秩序的维护和对学生的管控,而Garrett(2015)讨论了几个较为普遍的误区,他认为课堂管理不仅限于教师对学生行为和纪律的管控,还有四类其他课堂管理策略。于是他提出了课堂管理五要素模型,分别是教室物理环境的布置安排、规则的制定、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参与式教学以及纪律问题的解决。他强调,该模型的前四个要素为主动性策略,而非应对性策略,明确了课堂管理计划与预防的重要性,打破了教师对课堂管理的一些传统性看法,例如传统观念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更依赖于外部的奖惩措施。

  结合学习经验和教学经验,在笔者看来,Garrett提出的五要素模型是值得国内高校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实践的,因此,笔者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英两国在高校课堂上采取的不同管理措施,为改进国内高校英语课堂现状、构建和谐互动的英语课堂提供一些启示与新思路。

  3课堂管理关键要素

  3.1教室物理环境的布置安排

  Garrett提出的其中一项重要的课堂管理策略是教室物理环境的安排。这其中包括座次的安排、教室学习资源的配置以及教室的桌椅布局(Varanket al.,2013)。国内高校课堂大多是在多功能教室中进行授课,不会特意安排学生的座次顺序。学生的座椅布局呈横排竖列,通常为固定位次不能进行移动。有的学生为避免被教师提问或更方便开小差,通常会选择落座在教室的后排,而教室的前几排要么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要么是没有人坐。由于教室的学习设备,如多功能设备位于教室的前端,教师通常会持续地站在教室的讲台上讲课,与教室后排的学生有很长的距离,不利于课堂的互动。而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本属于互动性与交际性较强的课程,特别是旨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英语口语课堂上,需要师生之间大量的互动交流,这样的座位布局让后排的学生不仅很难跟上教学节奏,还容易听不清教师的指令与问题,教师与同学都很难形成良性的英语课堂互动,无法达成原设定的英语教学目标。并且需要小组活动时,有的学生会懒于转动座椅方向与后排的同学进行交流,这就不便于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在英国高校课堂的在研讨会中,教室里的座椅呈圆形或U形,并且座椅通常可以进行自由移动。而学生按照教师安排的分组选择相应的座位,一个学习小组通常不超过6人。在英语课堂上,无论是写作课还是口语课,教师可以较为自由地加入学生的讨论中,近距离了解学生的讨论进展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充分参与的课堂环境。

image.png

  3.2良好关系的建立

  Garrett提出,有效的课堂管理有赖于建立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支持关系,教师需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有支持性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区别于中小学,大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大学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很大程度依赖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和反馈尤为重要。在中国高校英语课堂上,受多年以来的以教师为权威的理念,以及过分关注答案正确与否的影响,学生会容易对老师产生畏惧的心态。即使教师秉持着平等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念,但面对老师的提问,大多数学生会对自己的口语十分不自信,生怕自己的口语不标准或出现语法错误,于是会选择保持沉默。在课堂小组讨论中,在没有良好同学关系的情况下,学生的互相交流意愿会更低,甚至有的学生会消极应对,比如不使用英语进行讨论或直接保持沉默,不加入同学间的讨论,课堂参与度较低。由于国情的不同,在英国高校课堂上会有更多来自全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学生,这就意味着学生会更具多元性,比如课堂上会出现许多不同的英语口音,因此教师会比较关注学生回答的内容层面,在保证能顺利交际的基础上,少纠正学生的口音和语法问题,积极给予鼓励评价。对不正确的答案,教师会先进行一定的肯定,并使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引导。这样一来,学生收到正向的反馈后不仅会更有意愿回答课堂问题,还会更加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生生交流方面,如上文所说,教师布置大量的小组活动和作业,在课堂中还会加入学生间的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如果发现学生沟通遇到障碍,会积极想办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因此,无论是在课下的合作过程中,还是在课堂上的互动中,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能得到加强,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践也能得到保证,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与巩固,同样也有利于构建和谐且高效的课堂环境。

  3.3参与式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了掌握书本知识以外,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也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需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来学习,而不是仅仅坐在台下听教师单向地授课。现今国内英语教师也已逐渐关注到了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性,会在课堂上设计各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当学生感觉真正参与到了课堂,与同学老师互动,才会不轻易走神,能更加专注地学习,同时教师也不用花大量的时间来管理课堂秩序。但实施参与式教学方法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教师会重理论轻实践,过多地重视教授语法知识,未能将英语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导致学生认为所学书本知识过于抽象,或者认为在生活中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无法得到质的提升。此外,一部分国内高校英语课堂比较重视教材的使用,但如果没有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并全盘按照课本内容和结构进行授课的话,学生会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从现在来看,国内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把许多补充的学习资料上传到学习软件上,为学生提供除课本材料以外的丰富课外材料,这样一来学生有了更多的学习选择性,相比之前学习意愿也会更强,课堂参与度也会更高。在英国高校课堂上,教师通常较少地使用固定教材,大多会根据课程大纲为学生选择一系列不同的材料,并标注好重点学习材料以及一般材料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学习的材料。由于在课前已经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与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便更易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在课堂活动方面,教师会在研讨会之前给学生安排一系列的阅读书单或一段视频,让学生在课下提前阅读或观看,教师在课堂上围绕话题进行提问,每一位学生都必须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英国高校在课堂中所设计的课堂活动不仅限于教材上呈现的活动,而是较多地模拟较为真实的场景,设计更贴近生活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学生面对更为熟悉的场景通常会更有意愿和信心参与进课堂。

image.png

  4对改善中国高校英语课堂管理的启示

  就英语课堂管理来说,国内高校教师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相应改进,分别是创造有利的教室物理环境、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提高课堂参与度。

  4.1创造有利的教室物理环境

  对于英语课程,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小班教学的实践了,一个班的学生会控制在35人以内。为了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英语课堂安排有可移动桌椅的多功能教室,让学生能够灵活地进行物理位置的移动。而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灵活安排学生的座位,鼓励同一个小组的成员坐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由此得到改善,从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都能得到促进,同样也为建立良好关系和实践参与式教学打下了物质基础。

  4.2建立良好的关系

  五要素模型中良好关系的建立也是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首先,这要求教师不吝惜给予学生正向的鼓励与评价,而不是过多地纠结学生的语法错误和口音问题,让学生克服对语言输出的畏惧心理并建立自信心。其次,教师可以多设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不会过多地担心自己的回答存在错误,因而会更勇于思考和表现自己,学生对教师也会更加信任。最后,为了增进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教师可以更多地安排小组活动,这不仅限于课上的活动,还包含课前课后的活动。比如可以适当借鉴英国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在上课前布置课前阅读任务,并需要在课前完成讨论几个有关课堂主题的问题,而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前10分钟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课前问题。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无论是口语汇报,还是书面作业,教师也同样可以尽量布置小组一起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任务活动,增进学生交流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领导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这也符合当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4.3提高课堂参与度

  由于我国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普遍不高,因此从课堂管理的角度来讲,需要教师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更高效地进行课堂管理。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增强英语学习的多元性、趣味性以及情景性。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授课,而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更多课外资料供学生使用学习。在设计教学大纲的时候,教师可以让课程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并布置更多交际性、情境性强的学习任务,例如安排一些英语辩论活动、口头汇报活动等,避免学生在课堂上感到无聊。同时,由于对课堂内容更熟悉的学生会更有意愿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应在课前就课堂主题布置一系列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对课程有所了解与熟悉,例如可以布置几道开放式课前思考题让学生能对课堂内容更加熟悉。刘东林还提出,可以将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纳入学习评估之中,提高平时成绩中课堂活动的占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英语活动。

  5结语

  通过与英国高校的英语课堂的管理对比,本文总结出几种有效的国内高校英语教师可以采取的课堂管理策略。依据Garrett的课堂管理模型,教师应针对课堂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管理方法,通过改善教室的物理环境增进课堂互动参与,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积极地学习,还有利于师生和生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构建高效高质的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CRUICKSHANK D R,JENKINS D B,METCALF K K.The act of teaching[M].New York:Mc-Graw-Hill Companies,2006.

  [2]EVERTSON C M,WEINSTEIN C S.Handbook of classroom management:research,practice,and con-temporary issues[M].New York:Routledge,2006.

  [3]GARRETT T F.Misconceptions and goal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J].The education digest,2015,80(5):45-49.

  [4]RAHIMI M,ASADOLLAHIA F.EFL teachers’classroom management orientations: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contextual variable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2(31):43-48.

  [5]VARANK I,ILHAN S.The effects of teachers’educational technology skills on their classroom management skills[J].Mevla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2013(3):138-146.

  [6]杜娟.课堂管理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青年与社会,2013(8):1.

  [7]刘东林.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学生参与积极性提升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22(16):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