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修辞说服视域下城市外宣文本的英译研究——以银川城市宣传片为例论文

修辞说服视域下城市外宣文本的英译研究——以银川城市宣传片为例论文

16

2024-10-11 11:40:4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外宣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城市宣传片不仅为城市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生动的表达方式,还在引导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认同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这些宣传片需要进行英译时,如何准确地传递修辞信息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对银川城市宣传片的中英文本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在修辞说服理论的指导下,城市外宣文本如何通过理性诉求、人品诉求和情感诉求采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来增强翻译的说服力。

  [摘要]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外宣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城市宣传片不仅为城市形象的塑造提供了生动的表达方式,还在引导观众的情感共鸣、增强认同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这些宣传片需要进行英译时,如何准确地传递修辞信息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对银川城市宣传片的中英文本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在修辞说服理论的指导下,城市外宣文本如何通过理性诉求、人品诉求和情感诉求采用适当的翻译技巧来增强翻译的说服力。

  [关键词]修辞说服;城市外宣;英译

  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城市外宣文本的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其影响力和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城市宣传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外宣载体,承载着城市形象的展示和传播任务,其语言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对城市宣传片中英译文本的处理仍存在一定的困惑和挑战。特别是在中国银川这样具有特殊背景和意义的城市宣传片中,修辞说服的运用显得更加复杂而微妙。此外,城市外宣翻译具备独特的特点,这决定了我们不仅需要从微观语言转换的角度研究,还需要从修辞话语的视角研究外宣翻译,从而从更广泛的理论角度审视城市外宣翻译的策略选择,使城市外宣翻译更有效地服务于宣传工作。因此,本文以银川城市宣传片为具体案例,基于修辞说服理论,探讨修辞说服在城市外宣文本中的体现以及在英译过程中的作用和策略,以期为城市外宣翻译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传递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

  2城市宣传片与修辞说服

  修辞说服理论起源于古代西方文明,是指通过语言效果影响和说服读者的方法和理论,特别强调合理、恰当地运用语言的魅力和技巧。说服是一种强有力的沟通手段,是消除障碍,干扰他人动机、理解、情感和态度的有效途径。亚里士多德(1991)提出了修辞学说服的三种诉求:理性诉求(logos)、人品诉求(ethos)和情感诉求(pathos)。基于说服的研究,Sheridan et al.(2005)提出了多模态公共修辞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他们认为说服在公共领域和新媒体领域是一个新兴项目。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现了一系列以修辞说服为主题的专著,主要集中在对宣传材料和政治言论话语的分析上,主要分为两类:主要概念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张雯和卢志宏(2012)从中西翻译的传统差异角度探讨了修辞在国际外宣翻译中的应用,发现修辞在国际外宣翻译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吕毅和于冰(2017)对修辞说服的三种重要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表明译者应优化国际外宣翻译的说服功能,利用情感诉求理论激发外国读者的情感,以提升中国在国际中的形象。程春松(2019)运用修辞说服理论对旅游文本的翻译进行了探讨,认为译者应借助翻译策略来调整译文的内容和形式,以保证译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使读者感动和信服,最终使译文得到他们的认可。

image.png

  银川城市宣传片最大的特点是目标读者主要是外国人,这是由它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银川城市宣传片的英译文本的本质功能是说服,这是与其他译本相比的另一个特点。从翻译方法的角度看,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翻译“求美”的目的,它应该是以“求效”为目的,以成功说服为最终目标的操作。因此,在银川城市宣传片的翻译中,译者需要有修辞意识。正如袁卓喜教授所强调的,国际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读者从英文版本中清楚地了解并获得主要信息,达到国际宣传的积极效果(袁卓喜,2013)。此外,银川城市宣传片的翻译已经成为该城市走出国门,加强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从修辞说服的角度来看,银川城市宣传片翻译的目的是说服读者并改变其态度,引发预期行为,最终接受译者的观点和意见。从这个角度来看,英译属于修辞说服的范畴。

  3从修辞说服的三种诉求方面讨论银川城市宣传片的翻译

  下面以银川城市宣传片的中英文版本为例,从修辞说服的三种诉求出发,讨论修辞说服对城市外宣翻译实践的有益指导。

  3.1理性诉求的说服

  理性诉求的说服是通过分析并解释事实的内在逻辑,使用符合读者逻辑的推理以及举例子来说服目标读者。银川城市宣传片的所有内容都是以逻辑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其翻译也是通过形式、惯例和推理模式来打动和说服读者的。

  首先,说服的过程是在原有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或举例,从而建立说话人和读者的共同立场,使读者接受说话人的观点,即“以理服人”(Aristotle,1991)。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摆事实使译文内容更清晰、更符合逻辑,从而大大增强翻译的说服力。以下是银川城市宣传片中的例子:

  例1:银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宁夏全面融入全国高铁大网络。

  译文:Yinchuan—Xi’an high-speed railway was officially put into operation marking Ningx-ia’s full integration into national high-speed rail-way network.

  从译文中可以看出,译者将语言的前半部分由主动句改成了被动句,如“...was officially put into operation...”,这体现了汉语和英语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即汉语表达多为主动句,而英语多为被动句。而被动句的特点之一就是客观性。译文通过句型的转换加强了源语言所说事件的客观性,大大提高了源语言的说服力。

image.png

  3.2人品诉求的说服

  人品诉求是指依靠译者的人格、道德情操、身份、地位、权威等道德品质和公信力,以及读者期待的个人因素,来塑造理性、美德和善意的人格魅力。因此,译者应高度重视自己的演讲内容和表达方式,树立可信的形象,从而说服读者,达到预期的说服效果。考虑到外宣翻译的特点,读者不能直接了解译者是否具有良好的、值得信赖的品格,而是通过其作品,即修辞文本了解他们。

  例2:他们以手抵心在时光掠影中不惧枯燥与漫长,保护着这座城市的温度。

  译文:They work hard with great patience day after day,protecting the humanistic texture of this city.

  为了凸显银川的文化底蕴,例子中的“他们”指文化传承者,表现了文化传承者的努力和奉献,强调了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对城市人文精神的保护。“humanistic texture”使译文更加突出了银川作为文化之城的特质,以及文化传承者的重要作用。

  例3:历史的记忆在这里沧桑轮转。悦耳的驼铃在这里回响千年。护佑着银川的贺兰山,收藏了刀光剑影,镌刻了人类史前艺术,筑起了一座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时空长廊。

  译文:History never stops its footsteps.The camel bells ring enchantingly on this land for cen-turies.The Helan Mountains shield the city from wars and disasters and carry the prehistorical art of human civilization,connecting the civiliza-tions from the east and the west.

  在中国传统修辞的影响下,抒情的风格和华丽的语言被很多中国人接受,他们认为这种风格和语言具有文学性、吸引力和感染力(陈小慰,2007)。银川的城市宣传片中使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称句子和抽象修饰语来表达银川承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从译文中可以看出,目标文本的内容和形式与源文本是一样的。译者通过重新构思和表达,体现出银川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它作为历史古城和文化传承者的形象,同时也巩固了银川作为文明交流枢纽的重要地位,达到了修辞上的目的。

  3.3情感诉求的说服

  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应合理运用情感诉求,激发目标读者的情感,使其与译者产生强烈的共鸣,以增强宣传的说服力。此外,译者应了解读者对译文的情感期待和阅读习惯,运用一些翻译技巧,如添加、省略等,合理、恰当地运用贴近目标读者心理和情感倾向的说服方法,传达原文中平和、积极的情感,达到有效说服。银川城市宣传片使用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感话语来激发目标读者的情感,对他们的决策和态度产生影响,这有助于实现文本的劝说效果。

  例4:与机遇同在,与智慧相伴,银川正张开双臂向世界发出邀请。

  译文:Seizing the rare opportunities and empowered by the intelligent industries,this city is reaching out towards the whole world.

  传播信息和表达美好的情感是情感诉求的基本目标。这个例子将城市银川拟人化为一个拥有自己思想和行动的个体,表达了城市迎接挑战、追求发展的决心。而译文更注重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以更加直接和简洁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译文将“机遇”翻译为“rare op-突出了银川所面临的珍贵机遇,而“与智慧相伴”则翻译为“empowered by the intelligent industries”,强调了智慧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向世界发出邀请”被译为“reaching out towards the whole world”,展现了城市向外界开放的姿态和欢迎态度,增强了认同和说服的效果。

  总而言之,城市宣传片的翻译旨在帮助目标读者理解该城市的精神面貌,从而凸显该城市在发展领域的重要性,建立积极的城市形象。银川城市宣传片不仅具有向目标读者传递信息的功能,还具有说服和感召的功能。其翻译是城市宣传工作的一部分,承载着宣传和说服的使命。根据国际外宣翻译的特点,译者应提高修辞意识,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修辞技巧,特别是目标读者能够接受和认同的话语习惯和说服方法。在城市外宣的翻译中,利用译者的身份发挥说服力,不仅有利于目标读者理解、接受和认同该城市,而且对传递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国际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4结语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如何真实地向世界传递积极城市形象,成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西方修辞学认为,修辞的目标是影响受众的思想和态度,引发他们对行动的期望。因此,城市外宣翻译实质上是一种以受众为中心的修辞说服活动,旨在通过翻译传播和解读城市信息,增强城市形象在国外受众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城市外宣翻译是一种面向目标读者的翻译工作,因此翻译质量的评估不应仅限于中国译者的观点,还需要关注译文是否能被目标读者接受,并对其产生预期的效果。因此,城市外宣翻译可视为翻译实践,应当运用和遵循西方的说服机制。

      参考文献:

  [1]ARISTOTL E.On translation:a theory of civil dis-cours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SHERIDAN D M,RIDOLFO J,MICHEL A J.The available means of persuasion:mapping a theory and pedagogy of multimodal public rhetoric[J].Jac,2005,25(4):803-844.

  [3]程春松.西方修辞劝说视角下的旅游文本英译研究——以衢州市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9(8):42-45.

  [4]陈小慰.外宣翻译中“认同”的建立[J].中国翻译,2007,28(1):60-65+96.

  [5]吕毅,于冰.西方修辞劝说机制视域下外宣翻译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10):143-145.

  [6]袁卓喜.现代修辞视角下的外宣翻译——基于西方劝说机制理论的思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36(1):91-95.

  [7]张雯,卢志宏.中西方修辞传统与外宣翻译的传播效果[J].上海翻译,2012(3):38-4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