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民主化视域下ChatGPT对英语教育影响研究论文

2024-09-30 13:41:21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研讨技术民主化趋势背景下ChatGPT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提出了ChatGPT赋能英语教学的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给语言学习者及教师带来的利弊与出现的问题。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了其背后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最终得出结论:ChatGPT确实会对英语教学产生冲击,但仍需辩证看待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兴语言智能,教师和学习者应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研讨技术民主化趋势背景下ChatGPT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影响,提出了ChatGPT赋能英语教学的观点,并深入分析了其给语言学习者及教师带来的利弊与出现的问题。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了其背后的原因与应对措施,最终得出结论:ChatGPT确实会对英语教学产生冲击,但仍需辩证看待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兴语言智能,教师和学习者应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
[关键词]英语教育;ChatGPT;技术民主化;教师角色
1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英语教育在各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应试技巧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其中,ChatGPT作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功能,为英语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带动教育领域变革,科技赋能下的教育转型为教师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各大高校应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连慧,2023)。作为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正确认识以ChatGPT为代表的自然语言模型对外语教育的新一波冲击,并充分挖掘数字教育资源,正向引导学生探索人工智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从而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已经成为英语教学者必须正确把握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2技术民主化与ChatGPT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技术哲学在经历了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后,又以“道德物化”思想为标志迎来内在主义转向,倡导将价值伦理嵌入技术设计之中。安德鲁·芬伯格(Andrew Feenberg)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思想,结合xxx技术观,客观审视了人工智能的技术异化,并融合马尔库塞的“科技异化”理论、福柯的技术政治哲学和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对技术工具论和技术实体论进行整合,提出技术拥有技术要求和社会目的双重属性。他基于建构主义视角提出技术民主化思想,强调公众作为行动者和互动者应参与技术设计和技术决策(孙田琳子,2023)。芬伯格主张,通过鼓励更多人积极参与技术设计和决策过程,特别是弱势群体和社会底层人士,确保他们的利益得到充分考虑,进而拓展社会成员的个体自由。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ChatGPT是计算机历史上最强的一次民主化,其开放源代码共享模式在社会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开放源代码共享模型(Open Source Co-sharing Model)是指OpenAI将模型的一部分或全部释放给公众,以供研究人员和开发者使用和改进。这种开源共享有助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协作和创新,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使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这一点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许多展望。通过OpenAI的努力,ChatGPT的源代码和模型参数得以公开,激发了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的兴趣,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大众化与民主化。任何人都可以接触、使用和改进ChatGPT的技术,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可以创新,而不再局限于少数专家。这种大众化和民主化的趋势有助于打破技术壁垒,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3 ChatGPT赋能英语教学
ChatGPT等大模型媒介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已经成为一个最具活力的“行动者”(焦勇勤,2023),它们正在深度融入我们的社会结构,重新构建我们社会的行动者网络。也就是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媒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行动者”。对英语教学来说,如何将此种大模型媒介最大化地运用于具体教学情境,为教师提供具体生动的教学参考以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ChatGPT赋能英语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提供了可能性。20世纪80年代心理学教授朱新明首先提出了自适应学习概念,它要求构建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智慧教育的体系中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制订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自适应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手段,秉承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学习过程更加人性化、高效化。它根据学习者自身能力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效解决学习者时间分散、基础知识差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育合理化、公平化,还可以利用学生的思考和反馈来改善教师教学。
对于英语教师而言,ChatGPT在提供教学辅助以及及时反馈两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教学辅助方面,ChatGPT能够提供单词释义、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等方面的解释,帮助教师更好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并使教师将这些解释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ChatGPT还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听力和阅读材料的推荐,并且可以根据教师的需求和学生的水平,提供相应听力和阅读资源,以帮助教师设计多样化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以此推动个性化教学。另外,ChatGPT还可以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英语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授英语学习者所学习的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个体认知和班级群体的共性问题,并减少日常教学中重复性的工作,提高流程化的教学效率,将教师从复杂的评估体系中解放出来,确保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此外,ChatGPT可以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更为精准且及时的反馈,为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提供支持。教师可以借助其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估,了解学生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及时的语言模型支持(张瑶,2023)。从学习者层面来讲,学生可以通过与ChatGPT进行对话来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并获得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建议。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尽管ChatGPT可以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些教学思路和建议,可是它仍然只是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其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或全面。虽然ChatGPT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由机械重复的工作带来的身心压力,但取而代之的是因新技术兴起而带来的独特考验,即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应对新技术冲击,时刻跟随新技术更迭而更新自己的教学策略,同时思考如何将新资源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使用ChatGPT时,教师仍需谨慎判断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决策。
ChatGPT在赋能英语教学的同时,难免会引发思维惰性,这一点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埃隆·马斯克曾在一次远程访谈时表示,批判性思维仍是教育最需要重视和培养的核心能力,特别是在如今的人工智能时代。他提倡培养批判性思维应从小抓起。如今,ChatGPT被推向风口浪尖,这也恰恰体现了马斯克观点的预见性,值得我们深思。
国际科学编辑(Mike Cushley于1991年创立)便通过测试呈现了ChatGPT常犯的错误。如:ChatGPT有可能改变作者的意图(见图1、图2)。
在上面的例子中,ChatGPT将“poor ac-tivity”更改为“limited mobility”,这可能改变了作者的原意。ChatGPT有可能改变作者的意图,说明了ChatGPT的一个主要缺点——无法与作者进行反复交流以确保传达其预期的含义,它只能提供一个猜测。缺乏批判性思维的使用者很容易忽视这类问题,对教学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在未来,如若应用ChatGPT类的人工智能对话技术进行教学辅助,批判性思维便更加不可或缺。人工智能时代,大数据和各种智能设备将会更大规模地应用于教育与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智能机器发送的信息和数据不加以判断而照单全收,极有可能失去独立思考与甄别信息真假的能力。此外,批判性思维的缺失也有可能导致学生深陷“信息茧房”而不知。学生如若只关注特定的领域或者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推文,久而久之,大数据便会记录学生的学习习惯并不断推送相似内容,使学生陷入自我编织的“信息茧房”之中,从而逐渐丧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李伟等,2023)。
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防止他们成为先进技术的“傀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主题、类型和难度的英语文章、新闻和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和讨论,可以接触到不同观点和思考方式,并学会评估和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据的合理性。教师也可以设计特定的课堂活动或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推理和论证。例如,学生可以就一个观点发表意见,并用多个论据来支撑他们的论点。这样的练习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听力中提出问题和质疑,挑战作者的观点或假设。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和解决问题,以促进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评估和分析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判断新闻报道、网页文章等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以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强化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还要做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坚定培育者与训练者。
4.结语
技术民主化背景下,尖端技术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ChatGPT的问世为外语教学带来新一轮变革,它通过提供教学辅助以及及时反馈评估为外语教师赋能,利于外语学生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的开展。然而,它并不能解决外语教学中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兴语言智能,建立起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避免形成“思维惰性”,更要跳出舒适圈,警惕陷入“信息茧房”。对外语教师而言,面对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加深对自我职业的认识,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警惕技术主义对教育本质的僭越,利用ChatGPT提升教学专业技能,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同时,努力提升英语教学的专业性和人文性,将新时代外语专业发展的挑战转换为机遇,培养新时代国家需要的高层次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焦勇勤.大模型媒介:ChatGPT引发的智能传播革命及其社会影响[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7):1-8.
[2]连慧.新一代人工智能对高校外语教学的机遇、挑战和应对措施——以ChatGPT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3(17):100-102.
[3]李伟,秦婧祥.批判性思维教育者: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新核心角色[J].中小学德育,2023(5):5-8.
[4]孙田琳子.技术民主化视域下教育元宇宙的治理逻辑——兼论一场教育思想实验何以可能[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10):63-69.
[5]张瑶.“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智慧教学的发展研究——评《智能与赋能:中国外语教育数字化展望》[J].中国科技论文,2023,18(7):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