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研究论文

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研究论文

4

2024-09-30 11:41:00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构建完善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方法是提高职业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价”等内容的研究现状,对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与价值取向加以分析,将数据挖掘方法引入评价机制的建立中,采用粗糙集约简处理的方法、设置关联规则的方法实现英语教师教学数据挖掘,然后根据数据挖掘结果设置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提出相应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措施。

  [摘要]构建完善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方法是提高职业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关键。本文结合“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价”等内容的研究现状,对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与价值取向加以分析,将数据挖掘方法引入评价机制的建立中,采用粗糙集约简处理的方法、设置关联规则的方法实现英语教师教学数据挖掘,然后根据数据挖掘结果设置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提出相应的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措施。

  [关键词]数据挖掘;职业本科院校;教学能力评价

  1研究背景

  为实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本科院校应有效做好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工作,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优化升级。传统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听评课以及座谈会等。为强化数据支持,可以将数据挖掘方法引入评价工作中,为评价指标的获取及提高评价结果准确性提供保障,同时为职业本科院校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工具性支持。

  2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有关文件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杨世玉等,2021)。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为满足职业本科培养高素质人才需求以及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应针对教师落实一定的教学能力标准,并制定相应的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阶段学术界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价”等有关内涵的研究情况来看,有学者提出“教学能力”就是多样化教学情境下为达到有效教学目标所开展的要素融合,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以及个人特点等方面;还有学者认为“教师教学能力”是在认识能力基础上与特定学科教学活动的融合。由此可见,职业本科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与素养,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规定,完成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而在明确上述内涵的基础上,就可以围绕教师能力发展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结合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提升措施。

  3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确立

  3.1评价内容

  在对职业本科英语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评价的过程中,应注重区分其与普通高校的差异。职业本科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等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推进社会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职业本科应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及引进的重视,建立健全相应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机制。基于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也需要作出调整,确保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发展定位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并在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的带动下,实现学生、教师、院校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内容应涉及以下几方面(1)教学基本素养,包括教师学历、职业素养、心理素养、实践素养、道德品质等;(2)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能力、教学风格、教案实施情况等;(3)教研能力,包括论文发表情况、教研获奖情况等;(4)英语专业能力,包括英语专业等级证书、科学研究水平等;(5)教学创新意识,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调整等(王抒飞,2022)。

  将上述五方面内容作为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一级指标,其逻辑关系为教学基本素养、教学实践能力、教研能力、英语专业能力以及教学创新意识共同构成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同时做到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师专业标准相契合,在二者影响下对具体的评价指标及权重作出调整。对于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来说,其教学实践应始终立足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从而为职业本科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image.png

  3.2评价主体

  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工作的开展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校人才培养能力为目的,因此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主体应涉及学生、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确保评价指标体系完整性与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公平性(肖艳,2019)。

  具体来看,各评价主体的权重可根据职业本科院校的评价需求而定,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接收者,其权重可在30%~40%范围内;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者,其权重应与同学生权重相当;而教师的意见也在整体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教师自评与互评通常占到20%~40%。

  当前,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常见的方法有问卷调查、听评课以及座谈会等。学生参与教师能力评价往往以线上问卷调查及参与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学校评价与教师互评则以线下听评课为主。但无论采取何种评价方式,都应围绕教学基本素养、教学实践能力、教研能力、英语专业能力以及教学创新意识五项指标进行,其中教学基本素养是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基础与核心,其对教学实施情况、学生受教育情况等均有着直接影响。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职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要关注的目标,因此除课堂教学外,还应将大量的课时投入实践性教学以及顶岗实习中。因此教学实践能力也成为“双师型”教师能力评价的关键,它能有效引导师生开拓思维、提高实践水平,为职业教育发展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评价工作虽然可以基本保证评价内容与主体参与度的完善性,但是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Bin,2021)。

  3.3价值取向

  3.3.1融合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现代化教育理念进一步强调了“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其中的“人”包括了学生与教师,而针对教师教学能力设置评价体系并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很好地体现了人本位思想。然而受到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差异的影响,职业教育中的“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也存在一定的对立冲突。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才价值更多依靠社会实践得以体现,特别是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来说,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可以实现人才的检验,因此“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势必会走向融合。

  3.3.2融合守正与创新

  教学基本素养是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基础与核心,这强调了无论在何种状态下,教师的职业能力、专业素养等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相较于其他职业,教师更具特殊性,其工作内容与“人”的联系更为紧密,通过职业技能实现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的传递也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因此“守正”可以说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基础(谢建等,2015)。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结合职业本科教育特点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加以创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产教融合理念,真正意义上实现守正与创新的融合。

  3.3.3融合理性与人文

  职业教育在我国多元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智力保障。基于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技术技能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自身的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促进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image.png

  4基于数据挖掘的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实践

  为提高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精确性,还可以将数据挖掘的方法应用于评价工作实践中,保证突出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精准反馈。

  4.1评价指标预处理

  在正式开展评价工作之前,需要先对学校内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教学样本数据收集,完成后对其进行筛选、离散化等预处理,避免无关数据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评价指标预处理应对有关数据特征变量进行离散化处理,促进数据挖掘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通过数据预处理,可得到Ui=[ui1,ui2,⋯uik,⋯uiK]的样本向量,其中i在1~M范围内,M表示的是样本集合大小;uik表示的是第i个样本的第k个属性值。

  4.2教学数据挖掘

  4.2.1粗糙集约简处理

  为提高计算简便性,可在完成数据预处理后进一步对其进行粗糙集约简处理。通过论域(S)、条件属性集(D)、决策属性集(E)对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信息系统进行描述,可得到R={S,B=D∪E,H,f},其中B表示的是S的对应属性值;H表示的是D、E值域;f(a,b)∈Hd。在此基础上,可以看出各条件属性之间均存在一定的依附关系,可通过对应决策属性对条件属性集进行分类。

  4.2.2数据关联规则挖掘

  在粗糙集约简处理基础上,为实现教学数据关联规则挖掘,可以对关键数据集求解,并分析其与其他数据集之间的关联规则。通过条件属性集(D)、决策属性集(E)表示对象属性集(B),可以得到B=D∪E,进而通过粗糙集表述数据集关联规则,即求解R={S,B,H,f}中D⇒E问题。

  4.2.3关联规则应用

  综合上述分析,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数据挖掘可视为以下过程。特征集(F)为条件属性集D的子集A的等价类,若A包含n个特征表述,特征集(F)可以表示为Fn=(D1)∧(D2)∧⋯∧(Dn)。在关联规则Fn⇒E的支持度在最小支持度ε以上时,则可以得到Fn对应的频繁n−项集,并通过Ln表示。基于此,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数据挖掘过程包括:(1)根据关联规则(D1)、决策属性集(E)、最小支持度(ε)以及最小置信度(λ)可得到n元特征集合(Vn);(2)计算Vn支持度与ε比较,仅保留>ε的项;(3)求解Fn并判定置信度;(4)整合关联规则至规则库;(5)计算Vn+1并剔除无关项。

  4.3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

  根据教学数据挖掘结果可进行教学能力主成分分析,通过主成分描述英语教师教学数据,并确定对应的评价指标。在此过程中,应依次进行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指标相关性判定、指标权重计算、主成分数量计算以及主成分描述等操作,从而完成主成分分析,确定相应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随后,可以对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指标进行评价,指标值越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就越强。结合上文可知,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一级指标包括教学基本素养、教学实践能力、教研能力、英语专业能力以及教学创新意识,其对应的权重分别为30.6、27.1、9.1、25.4、7.8。

  4.4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结合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结果,职业本科院校应从对应的评价指标出发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首先,教师应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树立“职业”意识,通过提升自身教学基本素养强化职业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将关注点转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做到教学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的提升(龙奕羽,2022)。其次,为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本科英语教师应将个人教学实践能力作为提升重点,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相应的交流活动与实践实习中,使其教育教学能力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再次,教育改革对职业本科院校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应从教学科研实际入手,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获取新知识与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教研实践中,进而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进步与提升。另外,英语专业能力是职业本科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教师应坚持英语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融合,通过教学实践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并将教学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最后,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创新意识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学科研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做好创新型人才的指导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本科院校应加强对英语教师能力的关注,通过完善的评价机制实现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反馈。在评价工作实践中,职业本科院校应落实明确的评价内容,引入多元评价主体并坚持科学的价值取向,同时还可采取数据挖掘等手段提高评价结果的精确性,以评价结果为基础采取相应的教师能力培养措施,促进其教学、科研等方面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BIN Z.Research on teaching 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university teachers based on computer big data theory[J].Journal of physics,2021(8):32.

  [2]龙奕羽.职业本科教育背景下公共基础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2(21):24-27.

  [3]王抒飞.跨文化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探索——评《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理论与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8):241.

  [4]谢建,褚丹,葛涵.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教师教育者教学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4):122-125.

  [5]肖艳.大数据时代应用型本科英语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428.

  [6]杨世玉,刘丽艳,李硕.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基于德尔菲法的调查分析[J].高教探索,2021(12):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