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论文

2024-09-30 11:30:04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本研究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通过分析高校英语跨文化意识教学现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研究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举措和高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表明,上述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些策略也为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教育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摘要]本研究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通过分析高校英语跨文化意识教学现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研究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举措和高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表明,上述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些策略也为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教育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理论;高校英语;教学策略
1研究背景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目标。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高校英语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还可以增强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在过去,高校英语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语法、词汇和语言技能的学习。尽管大部分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始关注跨文化交际,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包括教育资源不足、教师培训缺乏标准化以及没有建立评估体系。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英语教学政策的实施和推进,以确保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备必要的能力和自信心。
2跨文化交际理论概述
2.1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逐步深入,我国英语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概念逐渐被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陈晓艳,2021)。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中国的高校开始与国外高校进行合作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机会。在这些项目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
(1)1949年—1960年:文化意识的觉醒。在这一时期,人们对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开始觉醒。随着全球舞台上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多,人们开始意识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交流。
(2)1961年—1980年:文化差异的研究。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对文化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学者们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探索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一些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1981年—1999年: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确立。在这一时期,跨文化交际理论得到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发展。通过整合社会心理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学者们建立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和模型,如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
(4)2000年至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进入21世纪,跨文化交际理论逐渐与实际教学和应用相结合。学者们开始将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应用于高校英语教学中,并通过教学实践和案例研究来验证和完善理论。同时,随着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需求的增加,相关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
2.2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核心概念
文化内涵(Cultural Context)指不同文化中的观念、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等。文化内涵是人们构建意义和理解世界的框架,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因素。文化内涵是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重要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并帮助他们理解不同文化对语言使用和交际方式的影响(朱锦霞等,2021)。再者,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s)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文化差异涉及语言、礼仪、沟通方式、社会习俗等方面,对跨文化交际产生重要影响。文化差异也涉及词汇、语法、语用和非语言交际等方面。高校英语教学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敏感度和灵活性。弱语言和强语言也是高校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关键概念。弱语言强调直接和明确的表达,注重信息准确性;而强语言侧重于非语言的暗示和言外之意,注重上下文和关系的理解。高校英语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语言使用的特点和风格,以便在实际交际中选择恰当的沟通策略。
3高校英语跨文化意识教学现状分析
3.1学生缺乏对异国文化的了解
学生缺乏对异国文化的接触和了解渠道,尤其是那些没有充足资源获取国际资讯的学生。此外,学生的语言障碍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语言是深入了解一个国家文化的关键。学生如果不能熟练掌握目标国家的语言,就很难真正理解和体验异国文化。再加上部分媒体的报道可能存在偏见或刻板印象,导致学生对其他文化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
3.2教师的跨文化意识相对薄弱
教师缺乏对跨文化交际的充分理解,认为它仅仅是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传授,而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际中涉及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同时,教育机构可能没有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包括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教师培训等,来帮助教师提升跨文化意识。此外,教师由于缺乏主动学习跨文化知识内容的积极性,导致在课堂上也无法对学生开展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3.3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过于侧重语法和词汇
当前的教育制度和考试要求往往偏重于语法和词汇的掌握,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过于注重这些方面的学习。考试中语法和词汇的分值较高,也直接引导了学生的学习重点。部分教师也受到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忽略英语口语和听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过于关注语言的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缺乏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4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举措
4.1加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接触与了解
高校可以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为学生提供关于异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积极组织国际交流项目,如交换生、海外实习、国际夏令营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身接触和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高校还可以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讲师和学者来校园举办讲座,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和了解(黎珂,2021)。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多元文化活动,如文化节、文化展览、国际电影节等,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和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某高校英语系开设了一门跨文化交际课程,其中一个项目是让学生们进行英语戏剧表演。这个案例将探讨学生们在准备和表演戏剧过程中所面临的跨文化交际体验。学生们选择了英语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开始准备剧本,分配角色,并开始进行排练。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理解和掌握角色的语言和情感,还需要理解和体验角色的文化背景。首先,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角色的语言和情感。这需要深入地阅读和研究剧本,并与角色进行情感上的连接。其次,学生对英语资料进行了深入的文化研究,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以便能够在表演中更好地体现出来。最终,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地表演了这部话剧,学生的表演得到了台下观众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语言能力,还提高了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这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职业生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2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就需要先提升教师的跨文化意识。教师需要主动参与跨文化教学培训,通过培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够对学生开展跨文化意识培养。当然,教师还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更适宜多元化学习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异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依照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个体差异。不同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异国文化(沈菲菲,2022)。例如,某高校英语系开设了一门名为“英美文化概况”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英美两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英语系主任邀请了一位具有丰富跨文化教学经验的教授来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这位教授在课前组织了一次教师培训,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和教学方法。在培训中,教师们学习了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分析英美文化,以及如何将跨文化交际技能融入课程教学中。在课程开始前,这位教授还与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交流。在交流中,教授发现有些学生对英美文化已经有一定的了解,而有些学生则对英美文化一无所知。于是,教授决定在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位教授通过讲解、演示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英美文化。教授还创新了教学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文化交际情境中。并且,教授组织了一次模拟商务谈判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商务代表,体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礼仪和谈判策略。在课程结束后,这位教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英美文化,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在英美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交流时更加自信、得体,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文化差异和挑战。
4.3高校需深化英语阅读教学
高校应该深化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引入更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这些材料可以涵盖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本,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同时,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高校应该注重引入文化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习俗等基本知识。鼓励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冯辉,2021)。某高校英语系开设了一门英语文学作品欣赏课程,其中一部分内容是关于跨文化意识的培训。这个案例将探讨如何通过英语文学作品欣赏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文学作品欣赏课程中,学生们选择了一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包括英国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简·爱》,美国文学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猫鼠游戏》等。学生需要更为深入地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在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把握几个重点。首先,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作品中的语言与文学技巧。这就需要深入阅读和分析作品。其次,理解和体验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传承与价值观。通过这些努力,学生最终成功地阅读和欣赏了这些文学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英语语言能力与文学鉴赏能力,还增强了跨文化意识。
5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高校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表明,通过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和多元文化活动、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以及深化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跨文化意识培养。这些策略将为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教育的改进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帮助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艳.高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应用探究——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思维教学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21(11):106.
[2]冯辉.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5):179-180.
[3]黎珂.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5):100-102+106.
[4]沈菲菲.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导向下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文教资料,2022(21):172-175.
[5]朱锦霞,朱长贵.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探索——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9):103-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