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论文

2024-09-30 11:13:4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2022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作用,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将“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以此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但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不注重教学评价等问题。秉持“教、学、评”始终如一的教学理念,教师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知识、技能的有效传授,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课堂。基于此,本文将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摘要]2022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作用,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将“教”“学”“评”三者有机结合,以此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但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不注重教学评价等问题。秉持“教、学、评”始终如一的教学理念,教师有针对性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知识、技能的有效传授,构建出高效的教学课堂。基于此,本文将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1研究背景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同时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在中考英语试卷中,阅读题十分重要,因此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需要初中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对此,初中英语教师应当从“教—学—评”一体化的角度出发进行阅读教学的重构,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之间的“评”有机统一,促进三者的融合。
2“教—学—评”一体化的概念及误区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评”一体化的价值逐渐显现。对于教学评价与教学、评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更为详细地解释,实现了从“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的重大转变。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围绕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方法,更好地发挥“促学”与“督学”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目前的学习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节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往,“教”与“学”往往联系紧密,然而“评”却成了一个脱节的、单向的环节。课程观念与评价理念的更新,使人们更加明晰了“评”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教学与评价的有效衔接。其中,教师应当评估“教”与“学”的有效性,并注重“评”是否及时、准确,是否与“教”“学”脱节,再做出相应的变化与反应。比如,如果想要判断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合乎学生的思维认知,仅仅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完全不够的。“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需要全面探索三者之间关系的联结点,加强自己理论方面与实践方面的研究。对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认知,教师们通常会有以下误区:
2.1教学与评价就是“教—学—评”一体化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只关注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而不会考虑学生的学习体验,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演变,教师必须重新考虑“教”“学”“评”的区别与联系,而不是只把重点放到教学评价中。“教—学—评”一体化重视三者之间的衔接,单纯重视评价活动并不能直接提升“教”与“学”的效果。
2.2“教—学—评”一体化就是以评定教
一些教师认为,以评定教就是通过评价来制定教学计划,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评价通常是抽样进行,并不能概括所有的教学内容。此外,教学内容通常多于教学评价的内容,如果只按照评价来调整教学,其教学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并且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制定一个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让评价更加全面地落实到教学中,而不是单纯地通过评价来设计教学。“教—学—评”一体化不是为了评价而进行教学,而是为了教学才进行评价(梁维维,2023)。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原因分析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阅读教学效率一直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观念影响,初中英语的教学理念依然是“以考试为导向,以成绩为目标”,因而教师在设计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案时忽视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导致阅读效率低下。而且部分英语教师没有完全地把握教材内容,挖掘不到位,对于教学内容的取舍不灵活,只关注词汇、句子与语法,忽略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十分低下,而且对于英语的阅读往往集中在考试或者课堂中,课下的阅读过少,导致学生英语阅读视野不广,阅读能力不高。同时,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方法存在问题,他们通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导致在上课、考试时在阅读题中浪费大量时间。这两方面原因使得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没有自信心,往往感到焦虑,也就失去了阅读兴趣。
与此同时,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忽视了“评”的重要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通常的教学评价方式就是用阅读题的正确率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对“结果”进行评价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和解决,并且问题越攒越多,势必会对以后的阅读教学造成困扰,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论是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还是师生之间的“评”都出现了各自的问题,这三者需要默契地配合。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导致初中英语课堂始终处在教师“模式化地、机械化地教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不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导致阅读效率不尽如人意(郑艾玙,2023)。
4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4.1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中,备课环节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教师课程准备不足,就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学习效果,无法有效应对各种教学问题,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对此,教师要以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中心,设立准确的教学目标,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在课堂正式开始后,教师将目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以此作为一个短期的小目标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程内容,减轻他们的学习负担。能够按照教学内容提出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做到“教、学、评一致性”的第一步(陈晨,2023)。
例如,在进行“Writing a Travel Guide”的阅读教学之前,教师需要仔细研读教材内容,总结这一短文中的重要内容。在知识目标方面,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get on with,(be)famous for,view,(be)known as,therefore等新词汇,学会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来表示条件,学会用方位介词描述位置;在能力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有关名胜的短文,掌握文章大意;在情感目标方面,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为:首先,通过游戏导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学习本课的生词短语;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阅读,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的理解情况;紧接着,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结构与段落大意,提升学生发现细节信息的能力;最后,通过梳理关键词来帮助学生背诵课文,巩固知识。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钻研,教师能够有效提炼文章主题和其中蕴含的意义,做到忠于教材,但不仅局限于教材中。
4.2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真实语境
对于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营造一个相对应的“语境”,这不仅规范着学生学习、教师教授的范围,还有利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从而加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时,教师需要设计一个与阅读文本相符合的主题情境,同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知水平与行为特点,利用情境与活动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阅读主题的理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吴菁菁,2021)。
例如,在进行“Water”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教学气氛,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单词,使学生知晓文章围绕“水的旅程”的展开,为后续教学进行铺垫。在了解了基础的生词后,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了。首先,教师可以扮演一滴水和学生展开对话,启发学生提问。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自己:“Today,I’m a drop of wa-ter.You can call me Miss water,then ask me questions!”。让学生进行询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其次,教师通过“Where are you(water)?”“What do you(water)do there?”“How do you(water)come here?”三个问题让学生进行阅读,梳理文章脉络,解决问题。然后,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扮演不同阶段的“水”,进行分组复述课文并进行打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过程。最后,教师可以通过“Now what do you think of me?What should you do forme?”这两个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回答,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所学的语言知识得到了运用,阅读也不再枯燥乏味,他们能够有效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4.3注重实时反馈,监控学习状态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水平,及时认识到学生现在学到哪里,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哪些内容比较复杂。在以前,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去解决这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但如果想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依然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让“教、学、评”更具一致性,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优化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进行“Nobody Wins(Ⅱ)”的阅读教学时,本单元的“reading”是前一单元故事的后半部分,讲述Captain King是如何成功逃离山洞回到地球的故事。本课的重点部分在于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线索,然后通过听录音再次阅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达到精读程度并掌握细节。在学习本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同学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并分享自己的见解。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反应,观察教学节奏是否过快或者过慢,如果学生在学习了新短语之后显得比较疲惫,就要及时进行调整,从而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在进行复述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耐心与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复述,通过复述也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教师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实时反馈,不仅尊重了学生主体性,还有利于教师掌控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
4.4重视课后评价,做到及时调整
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中最重要的一环。科学、客观的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也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教学策略。因此,如果想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有效地实施“教、学、评的一致性”,教师就必须完善现有的评价体系并进行创新,可以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加入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师生互评、线上评价等等,为“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徐文娟,2022)。
例如,在进行了“Encyclopaedias”的阅读教学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K-W-L Chart(KWL表),即I know,I wonder和I learn,在第一部分,学生可以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大意;在第二部分,学生可以写上自己还没有解决的疑问;在第三部分,学生可以从“生词语法”“文章内容”“启发”三部分进行总结。通过KWL表,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清楚认识到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可以让这些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与此同时,KWL表也是一个学生自评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组织一些活动,比如让学生来写关于恐龙的故事,或者分成小组,让大家合作来猜测恐龙灭绝的原因等等。以上就是加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学、评的一致性”,也有利于促进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致性”能够有效规避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负面影响,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英语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和对教材的把握,教师明确了每节课的课时目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能够实时获得学生反馈,然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保证每一位学生理解知识的前提下,促进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构建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3(5):24-26.
[2]梁维维.“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作业设计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3(13):38-40.
[3]吴菁菁.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1(81):100-102.
[4]徐文娟.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22(73):16-18.
[5]郑艾玙.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2023(5):93-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