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视域下外宣报道中模糊语的翻译策略探究论文

2024-09-30 11:02:48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视角,阐释了关联理论与外宣翻译的内在逻辑以及商务外宣报道中存在模糊性表达的原因,同时在自建小型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模糊限制语使用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提出相关翻译策略,以期为译者提供参考。
[摘要]本文以关联理论为视角,阐释了关联理论与外宣翻译的内在逻辑以及商务外宣报道中存在模糊性表达的原因,同时在自建小型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模糊限制语使用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提出相关翻译策略,以期为译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联理论;外宣翻译;模糊语
1研究背景
新闻语篇作为外宣翻译客体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受众面广、影响力大、传播见效快等特点,外宣报道作为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外国阅读受众接收商务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它是一种国家或政府主导的跨语言、跨文化、跨国界的思想信息对外传播活动,具有新闻时效性、国家主导性和跨文化传输性等特征(朱义华,2013)。在关联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对新闻语篇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分析以及相关翻译策略的归纳和阐释,译者可以在今后翻译的过程中构建源语与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提升翻译工作的质量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效果。
2关联理论视域下的外宣翻译
2.1关联理论对外宣翻译本质的阐释
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翻译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听话人在接收到明示信息后,应当结合自己的认知信息,对他们的交际意图作出语境假设,进而找到话语信息与假设之间的最佳关联,推断交际意图,达到交际目的(Sperberetal.,1986)。Gutt(2004)在《翻译与关联》中从关联的角度对翻译本质进行了解释:翻译是一种以译者的推理为主体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行为;翻译本质上是一个译者在源语认知语境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寻求最佳关联性的过程。同理,外宣翻译中的新闻对外报道强调的是外宣工作的公共宣传性或信息传播性,其本质在于提升外国读者对新闻报道信息获取的效果,同样依赖于源语和目的语认知语境之间的关联。
2.2关联理论对外宣翻译策略分析的指导作用
外宣翻译是传播学与翻译学的结缘、宣传实践与翻译实践的耦合,译者在明示—推理的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合理编辑原有外宣材料,灵活地运用、变通翻译策略与技巧,恰当地采用目的语语言形式来表达思想内容是译者在传播实践中所追求的主要目的。因此,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关注译者明示—推理的过程,分析同一系列语境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佳的认知模式和语境效果,对外宣翻译策略的选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2.3关联理论对提升外宣翻译质量的积极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理解原文的语境、语义和语用意义,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通过运用关联理论,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语境和语义,从而更好地把握原文的意义。其次,关联理论可以帮助译者准确地传递信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将原文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读者,同时保留原文的语用意义。通过运用关联理论,译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原文的语用意义,从而更加准确地传达信息。第三,关联理论可以帮助译者处理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运用关联理论,译者可以更加妥善地处理文化差异,从而更加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3商务外宣报道中存在模糊性表达的原因探析
3.1商务外宣文本的模糊性符合受众的阅读心理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固有的基本属性(吴光亭,2017)。在新闻传播中,模糊语言的使用是一种常见的策略,因为它不仅能够满足受众的特定需求,还能够满足受众的阅读心理。受众在阅读新闻时,通常只关注那些与自己有关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加自由、灵活,从而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3.2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体现外宣报道的严谨性
模糊限制语能够避免过于绝对或精确的表达,为报道留有一定的余地。在外宣报道中,由于涉及国家形象、外交关系等因素,译者需要特别谨慎地措辞,避免因过于绝对或精确的表达而引发不必要的争议或误解。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报道的风险,提高报道的严谨性。
3.3模糊性表达有利于提高外宣语言的表达效率
在外宣报道中,有时过于精确的语言描述可能会显得冗长烦琐,而模糊性表达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传达意思,提高表达效率。不同的受众对于语言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不同的,模糊性表达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使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避免因过于绝对或精确的表达而限制信息的传递效果。
4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策略分析
本文在自建小型语料库的基础上,利用ABBYY对文本进行平行对齐,然后使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开展检索分析,同时运用关联理论对平行语料库中模糊限制语翻译策略的使用进行分析,探讨商务外宣文本中模糊限制语翻译策略。关联理论认为,翻译不是源语和目的语的直接交流,而是一种“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多元关系(朱义华,2021)。译文能否提供最佳的语境效果,寻求译文与读者的最佳关联是翻译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商务外宣翻译中,译者应该为读者提供最佳语境,使译文与受众的已有知识与认知能力产生充分关联,以达到信息传输的最佳效果。
4.1结合语境分析,寻找最佳关联,以模糊译模糊
商务外宣话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其语用功能上的客观准确性,因此译者在翻译模糊语言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语境的分析,以灵活和简洁的方式传递模糊信息。而无论是变动型模糊限制语还是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直译策略是出现频次最高的一种,即直接采用意义对等或近似的模糊限制语对源语进行翻译。根据关联理论,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语境和语言风格。因此,在采用直译技巧时,译者需要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形式,如以下示例。
例1:他指出,GDP没有出现灾难性的下降,但可能比六个月前下降了1%。
He also noted that the figure is not a cata-strophic loss in GDP,but we’re probably down 1%from where we were six months ago.
例2: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江翔宇表示,由于缺乏足够的、具有真实和可核实所有权的数据,市场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
Lack of adequate data with authentic and verifiable ownership has somewhat slowed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said Jiang Xiangyu,partner of Co-Effort Law Firm in Shanghai.
模糊语的意义往往取决于语境,因此,译者在翻译模糊语时,首先要对原文的语境进行深入分析,理解模糊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具体意义;在理解模糊语的具体意义后,需要在目标语言中寻找最佳关联的表达方式。在上述两例中,GDP“可能”下降和市场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都属于在经济语境下对未来走势的一种判断,因此,可运用直接缓和语probably和程度变动词somewhat进行直译,简明扼要地传递了信息,以模糊译模糊的方式保持译文的间接性和灵活性。但在句子层面,例2的译文还采取了异化的技巧,把中文“速度放缓”的原因状语从句异化为译文“S+V+O”中的主语,考虑到了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文化背景,该译文的句式更符合英文的表述习惯,因此也更能被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
4.2明晰认知习惯,提供最佳语境,以精确译模糊
依据关联理论,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和文化背景,选择合适的归化或异化策略,以实现最佳关联。在具体的翻译方法选择上,多采用增补的方式来实现,如:
例3:广佛线跨市交互量达每天25.5万人次,占广佛两市每天通勤总人数的14%。
Approximately 255,000 passengers com-mute daily between the two cities via subway,ac-counting for 14 percen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dai-ly commuters.
在例3中,汉语文本介绍广佛线跨市交互量达25.5万人次,在汉语中“达”字并没有明显的模糊语言的特性,而译文中译者在主语前增补了范围变动词approximately,使得陈述的语气更为缓和,降低了作者或译者的话语责任系数,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以精确译模糊的增补法可以更好为英语读者提供最佳语境,建立最佳关联,从而提升译文模糊表述的达成度。
4.3平衡动态对等,降低译文噪声,以模糊译精确
动态对等强调译文与原文在信息内容、文体风格和交际效果上的对等;形式对等则强调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形式上的对等。根据关联理论,翻译者需要平衡动态对等和形式对等的关系,确保译文在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也能够保留原文的形式美感。
例4:据国家能源局介绍,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生产国,在国内外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规模最大。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the nation is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wind and solar power,as well as the largest domestic and outbound in-vestor in renewable energy,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例5: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胡润全球猎豹企业榜》显示,中国和美国分别以291家和246家位列榜单前两位。该榜单列出了全球成立于2000年之后,五年内最有可能成为独角兽企业的公司。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led with 291 and 246 companies respectively,in a global chee-tah index,a list of the world’s start-ups founded in the 2000s and most likely to become unicorns within five years,according to the Hurun Research Institute.
上述两例展示了间接缓和语according to对应汉语不同语义的处理方式,常用的翻译技巧为删译和意译。例4的“据国家能源局介绍”和例5的“《2023胡润全球猎豹企业榜》显示”均采用了间接缓和语according to,删减掉了动词“介绍”和“显示”。译者在处理间接缓和语时,平衡了动态对等,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译文的噪声,提高了译文表达的效率。除此之外,意译的方法也常用于平衡动态对等的情形之中,如下例:
例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前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游市场,2019年出境人数达到1.69亿。
Before 2019,China had the largest outbound tourism market in the world,with 169 million trips made that year,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例7:海口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7月,海南省免税购物人数近420万,免税购物件数超过3 400万件。
From January to July,nearly 4.2 million shoppers purchased over 34 million duty-free products on the island,according to the customs of Haikou,the capital of Hainan.
在例6和7中,同样是翻译“人数”,译者依据不同的语境,构建了最佳的语境关联,平衡了动态对等,采用意译的技巧,因此将“出境人数达到1.69亿”译为“with 169 million trips”,并将“购物人数近420万”译为“nearly 4.2 million shoppers”。由此可见,同样是翻译模糊限制语,在不同语境下,译者必须结合语境建立关联,实现译文动态对等的平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进而提升外宣话语的表达效果。
总之,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外宣报道中模糊语的翻译需要综合考虑原文的语境、意义、表达效果以及目标读者的认知语境等因素,以实现最佳关联。同时,译者需要保持开放的态度,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翻译策略,不断完善译文的质量。
5结语
在外宣报道翻译中,关联理论可以理解为原文与译文之间建立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主要体现在译文与原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意义对等上。译者需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寻找最佳关联,使得译文读者能够以最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聂玉洁,2016)。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原文作者意图、原文语境、译文读者认知语境等因素,确保译文与原文在信息内容、文体风格和交际效果上达到最佳关联。关联理论为翻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译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采用结合语境分析、寻找最佳关联、以模糊译模糊;明晰认知习惯、提供最佳语境、以精确译模糊以及平衡动态对等、降低译文噪声、以模糊译精确的翻译策略,提高外宣报道中模糊限制语的翻译质量,进而提升外宣报道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GUTT E A.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1986.
[3]聂玉洁.关联理论视角下英汉翻译教学的实证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6(7):53-55+57.
[4]吴光亭.模糊限制语多维研究[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5]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构建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