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红楼梦》中对联英译对比论文

《红楼梦》中对联英译对比论文

17

2024-09-27 11:00:15    来源:    作者:liziwei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研究《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对联为研究对象,选取霍克斯、闵福德英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与ChatGPT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读者的接受度视角,探究中国读者对于不同译本的接受度,并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阐释其接受度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研究《红楼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对联为研究对象,选取霍克斯、闵福德英译本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译本,与ChatGPT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本文从读者的接受度视角,探究中国读者对于不同译本的接受度,并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阐释其接受度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对联;纽马克翻译理论;接受度;ChatGPT

  1研究背景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它凝聚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红楼梦》被翻译成了20多种不同语言,包括英语、法语、日语、韩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有精选节译本以及完整的全译本。《红楼梦》能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翻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74年,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闵福德率先完成了《红楼梦》英文全译本(以下简称“霍译本”),该译本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红楼梦》翻译版本之一,并成为英国读者研究《红楼梦》的重要参考资料。而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英文全译本(以下简称“杨译本”)于1978年发行,该译本成了西方世界最认可的《红楼梦》译本。这两个译本在面世后,就备受学界关注,在文学翻译史上均产生深远影响。

  现今,随着科技进步,翻译不再仅仅依赖于人工,机器翻译在当下成了翻译的重要工具。而伴随着ChatGPT的问世,机器翻译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引起广泛关注。然而,以ChatGPT为代表的机器翻译是否能承担起文学翻译的重任呢?

  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对联翻译为例,将霍译本、杨译本和ChatGPT译文进行对比,并分析读者对三个版本译文的接受度,基于纽马克翻译理论阐释读者接受度产生差异的内在理据,借此反思机器翻译的问题和不足。

  2理论阐释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他于1981年发表的《翻译问题探讨》引起广泛关注,催生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重要概念。

  根据纽马克(Newmark,2001)的观点,交际翻译旨在使译文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可能接近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而语义翻译则侧重于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传达原文的意义。语义翻译从源语文化及作者角度出发,更加客观,力求保留原作特色,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译者应原封不动地传达原作中富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概念,(严明,2009)。交际翻译则较为主观,译者从译入语和译入语文化出发,使用译入语读者习惯的表达,可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只聚焦译文读者的反应,以达到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的目的(王丽君,2023)。

  3研究方法

  3.1受试

  来自江苏省某双一流高校的45名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接受度实验,年龄是17—22岁,男生14名,女生31名。

  3.2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采用了四个版本译文作为语料,分别是杨译本、霍译本、ChatGPT 3.5版译本和ChatGPT 4.0版译本。

  本次实验选取了《红楼梦》中的20副对联,整理了这些对联的杨译文和霍译文,并利用ChatGPT 3.5版本和ChatGPT 4.0版本将选取的20副对联进行翻译;而后整合四个版本的译文,依次为ChatGPT 3.5版译本、ChatGPT 4.0版译本、霍译本、杨译本,导入问卷星制作问卷并发布调查,如表1所示。

image.png

  3.3实验步骤

  本次实验采用问卷星调查,让受试判断选择最佳的译文,即受试最能接受的译文。本次实验共发出问卷45份,回收45份,无效问卷4份。核查分析发现,有两份问卷答案完全一致,还有两份问卷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填写,为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验者剔除这四份无效问卷,本次问卷的有效率约为91%。

  4结果与讨论

  在参与调查的有效样本中,约53%的受试选择杨译,约34%受试选择霍译,选择两版ChatGPT译本的受试占13%。综上,杨译和霍译较ChatGPT两版译文更受读者喜欢,即读者接受度更高。本文对比杨译本、霍译本和ChatGPT 3.5版译本,分析在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三个译本接受度存在差异的内在原因。

  4.1杨译本接受度高的原因

  翻译是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译者必须对源语言和译入语两种语言了如指掌,才能忠实通顺地传达原作之意。杨宪益作为中国本土翻译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较霍克斯深刻。对比来看,杨译更接近原作,言简意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韵味;而霍译篇幅较长,原因在于译者考虑到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常识缺乏了解,简洁的译文可能无法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以“天”“地”二字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对天怀着极大的敬意,认为天是至高至上的主宰;大地与之相对,具有承载运化万物的美德。霍克斯将“天”“地”译为heaven与earth。《朗文字典》对heaven的解释为the place where God is believed to live and where good people are believed to go when they die,与paradise同义。其对earth的解释为:

  (1)the planet that we live on,即“地球”,侧重物理概念;(2)used in religion to refer to the time when people are alive as opposed to being in heaven or hell,指“尘世、人间”,与天堂或地狱相对。这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之意不符。而杨宪益将“天”“地”统译为celestial world,符合原作文化背景,更贴切。

  综上,本次受试均为非英语母语读者,基于汉语文化背景,杨译更能引起受试共鸣,受试从而更倾向于保留原作韵味的杨译,故杨译在受试中的接受度最高。

  4.2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不同译本中的体现

  对比译文可知,杨译更忠实于原文,将忠实性视为主要原则,异化是主要翻译手段。相反,霍克斯更多地采用归化,以确保译文的顺畅性为主要原则,这也使得其译本更易为英语读者所接受。从译入语视角看,杨译以语义翻译为主,霍译则以交际翻译为主。

  例1: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ChatGPT 3.5:Jade seeks its true value in the treasure chest,while a hairpin awaits its moment tofly out of the casket.

  杨译:The jade in the box hopes to fetch a good price,

  The pin in the casket longs to soar on high.

  霍译:The jewel in the casket bides till one shall come to buy;

  The jade pin in the drawer hides,waiting its time tofly.

  例1中,贾雨村以玉和钗自比,暗指怀才不遇是暂时的,只要时机成熟就能一飞冲天。杨译将“求善价”“待时飞”译为hopes to fetch a good price和longs to soar on high。据字典释义,soar可引申为“高升”,贴合原文想要传递之意,更能体现贾雨村迫切想要考取功名的心情。霍译将“待时飞”译为waiting its time tofly,即等待时机飞翔,若读者不了解中国官职升迁的相关知识,就无法理解该对联之意,故霍译未能将原文内涵传达给读者。ChatGPT 3.5版本的译文虽译出原文的表层含义,但并未联系文化背景,因此该译文偏离原文,接受度低。此外,杨译与霍译都将上下联的首字母大写,ChatGPT则未能体现这一形式规范。

  例2: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ChatGPT 3.5:Sitting amidst pearls and gems,radiating like the sun and moon;standing before splendid brocade,shining with the colors of clouds and mist.

  杨译:Pearls on the dais outshine the sun and moon;

  Insignia of honour in the hall blaze like iridescent clouds.

  霍译:May the jewel of learning shine in this house more effulgently than the sun and moon;

  May the insignia of honour glitter in these halls more brilliantly than the starry sky.

  例2为荣国府正堂的对联,意为座中宾主身上佩戴的珍珠美玉可以同日月争辉,堂前达官贵人们礼服上的图饰像烟霞一样灿烂夺目。杨译用outshine和blaze将“昭”和“焕”表达得十分传神,保留了原作语言特色,让读者感受到比喻之美;霍译采用effulgently和brilliantly这两个副词修饰shine和glitter,给读者以强烈的画面感,但也因画面感过于强烈,失去了原作的含蓄美。而ChatGPT 3.5版本的翻译与该对联意思完全不符,偏离了原文。

  例3: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hatGPT 3.5:Understanding the world’s affairs is a profound learning,and mastering human emotions is the essence of literature.

  杨译:A grasp of mundane affairs is genuine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 worldly wisdom is true learning.

  霍译:True learning implies a clear insight into human activities;

  Genuine culture involves the skilful manipulation of human relationships.

  例3为宁府上房的对联,意为理解世界运行方式,洞察其中规律,这属于学问;在处理事务时,明智地运用这些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也价值非凡。杨译和霍译在表达上均忠实于原文,各自形成对仗,二者都符合语义翻译的标准,即要求译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尽可能接近原文。杨译将“人情”“文章”译为worldly wisdom、true learning,霍译则是the skilful manipulation of human relationships、genuine culture,虽用词不同,但无高下之分,有异曲同工之妙。而ChatGPT 3.5将“文章”译为literature,即文学,与原作之意不符,故不可取,读者接受度低。

  例4: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ChatGPT 3.5:A secluded and exquisite place,constrained by the heavens.

  杨译:Spiritual,secluded retreat,Celestial world of sweet longing.

  霍译:Earth’s choicest spirits in the dark lie hid;Heaven ineluctably enforced their fate.

  例4为仙宫房内的对联,意为在大地之上,人世之间,有很多才华横溢的灵秀人儿;然而天意难测,造化弄人,徒留无可奈何。杨译按照原句的互文手法,省译“地”,将“天”译为celestial world,即“神仙世界”。霍译将“天”“地”译为heaven和earth,与原文产生偏差。由此可知,杨译采用语义翻译的方式,忠实于原作含义,力求意思表达的准确性;霍译使用了英语读者习惯的表达,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而ChatGPT 3.5版本仅仅根据字面意思翻译,尤其是将“无可奈何”译为constrained,与原文大相径庭。

  例5: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Ch at GP T 3.5:Will ows a long the embankment borrow their green from three bamboo poles,and flowers on the opposite bank share their fragrance through a single vein.

  杨译:A winding path leads to a secluded retreat;

  A name like that would be more dignified.

  霍译:Three pole-thrust lengths of bankside willows green;

  One fragrant breath of bankside flowers sweet.

  例5是贾宝玉为沁芳亭撰写的对联。杨译遵从语义翻译,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对原句进行调整,忠实传达了原文诗情画意般的美感。霍译则将形容词green和sweet当作谓语来用,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王爱珍,2010)。ChatGPT 3.5版本的译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但将“借”“分”直译为borrow和share,十分生硬,毫无美感。

image.png

  5结语

  翻译的首要标准为忠实,即译者通过译入语完整且准确地再现原文内容,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得到的信息大致相同。语义翻译体现了忠实这一要求。杨宪益始终把“忠实”作为翻译《红楼梦》的总原则,尤其在翻译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文本时,坚持以语义翻译为主,遵循以原文语言和原文文化为中心;而霍克斯坚持以交际翻译为主,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内容时,以译入语读者为中心,更重视译入语读者的阅读体验(王丽君,2023)。

  综上对比可知,母语文化对杨译和霍译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杨译主要依循源语文化,也就是汉语文化,而霍译更注重译入语文化,即英语文化。然而,两者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跨文化敏感性,没有受到母语文化的狭隘限制。在翻译的过程中,他们综合考虑了原文文化内涵、译入语读者需求以及自身文化背景,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张春艳等,2020)。为使译文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译者需要从不同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将更好的译文呈现给读者。

      参考文献

  [1]CAO X Q.The story of the stone[M].HAWKES D,et al.,trans.London:Penguin Classics,2006.

  [2]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NEWMARK 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1978.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上、下)全两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王爱珍.从解构理论看《红楼梦》中对联在杨、霍译本中的翻译[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3):88-91.

  [7]王丽君.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高兴》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J].今古文创,2023(2):98-100.

  [8]严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

  [9]张春艳,刘海芳.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译本中诗词英译的差异对比分析[J].海外英语,2020(1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