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论文

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建构及实践论文

5

2024-09-07 10:40:25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一定要从科学、有效、实用的角度入手,打造全面的“导·学·练·评”体系,在关注学生发展和就业诉求的同时,营造一种积极互动的教学局面。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其实践,通过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的特点,阐述“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作用,并提出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一定要从科学、有效、实用的角度入手,打造全面的“导·学·练·评”体系,在关注学生发展和就业诉求的同时,营造一种积极互动的教学局面。本文旨在探讨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其实践,通过分析高校英语教学的特点,阐述“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作用,并提出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建构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一线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导学练评;模式构建与实践

  高校英语教学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高校英语教学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首先,高校英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的能力,使其能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避免在未来工作中出现误解和冲突。其次,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国际事务、跟踪国际动态,使其养成良好的国际意识和国际交流能力,在各种国际交流项目和学术会议的英语教学应用实践中,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拓宽视野,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领域体系创新和变化。最后,高校英语教师要从“导·学·练·评”教学模式建构入手,对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运用自主学习、讨论实践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各种英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并给予具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高校英语教学特点

  1.1教学目标明确

  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这一目标的确立,使得高校英语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来说,高校英语教师应基于“导”的角度精准地设立教学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能够流利地与英语母语者进行交流,并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对方的意图和思想;二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使学生在一段时间的专项学习后,能够精准阅读和理解各种英文资料,包括英文文献、英文报刊、英文说明书、英文报表等,并且能够运用英文进行准确的表达和应用文写作;三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使学生可以准确翻译英文资料,并能够将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以便日后更好地满足实际工作需要,为未来的深造奠定语言基础。

image.png

  1.2教学内容专业化和多样化

  高校英语教学的内容不再是基础英语,而是涉及各个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因此,高校英语教师应基于“学”的角度打造专业化和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教师除了要教授英语语法、词汇、句型等基础知识,更要从学生专业入手,结合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对医学英语、法律英语、工程英语等进行深化。

  1.3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由于高校英语教学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教师应基于“练”的角度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教师应通过课堂英语教学将相关的英语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是教师应巧妙应用小组讨论,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某一专业话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交流。

  三是教师要在情景模拟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教师可以设定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角色扮演和模拟,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锻炼自己的英语应用水平。

  四是教师要做好相关的学习案例分析,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为其提供各种专业英文资料或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总结。

  1.4从“评”中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英语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需要在课下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自主进行复习和检测等。因此,“导·学·练·评”英语课堂能够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此外,教师还要利用教材、参考书籍、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英语技能掌握情况,对其给予精准点评(崔美荣,2020)。

  2“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作用

  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导·学·练·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是提高教学效果。“导·学·练·评”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在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为学生的进步和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多支持(余鹏,2020)。

  三是促进师生互动。“导·学·练·评”教学模式需要师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互动交流,这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和信任,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一种平等的环境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3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建构策略

  3.1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在建构“导·学·练·评”教学模式时,教师始终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为中心,在系统的管理和教学循环中,引导学生实现螺旋式的能力提升。

  一是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引导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并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地与英语母语者进行交流,并能够对一些基础性的英文资料展开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从宏观角度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了解和适应英语文化,拥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确保学生即便是在离开学校后也能以一种条件反射的方式继续学习和应用英语(王国萍,2023)。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教师应为其制定差异化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和社会发展。

  三是教师要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对于机械专业学生而言,教师可以选取与机械工程相关的科技文章、学术论文、专业文献以及与机械工程相关的实践案例和项目等,这些学习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去理解、应用英语知识,提高他们在专业领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3.2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

  在“导·学·练·评”教学模式中,合理安排各个环节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

  首先,在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探索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英语短视频的方式展示与机械工程相关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在接下来的英语学习环节,教师更是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的语言交流和思维发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如在线英语学习平台、学术数据库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刘丽梅,2019)。

  其次,在练习环节中,教师要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以此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帮助其全面巩固所学知识和应用技能。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某专业英语口语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能引导学生持续改进自身存在的英语学习问题。

  最后,在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查,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同时,教师也要将相关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从日常的教学渗透和评价中让学生清楚意识到,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学生举一反三、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体验的重要载体之一。教师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口头表达、小组讨论、项目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多角度、多层次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王国印,2016)。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与相关用人单位沟通、联系,对学生实习过程中的英语应用水平等进行评价,并给予更加全面的指导和帮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少走弯路、尽早适应新的社会角色。

image.png

  3.3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提升现有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是教师要引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平台教学方式,突出“导·学·练·评”的教学优势。首先,教师可以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课件将英语知识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且,教师应结合相关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媒体资源,详细地向高校学生展示专业英语涉及的语法、词汇和口语表达等知识要点。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资源(席培华,2019)。学生可以在各类网络教学平台上,结合个人英语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英语训练,并能随时随地获取专业英语学习材料和教师在线答疑服务。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云平台功能,结合教学目标上传大量的学习资源,包括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练习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视听内容。

  二是教师应高效利用英语学习管理系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英语训练反馈情况信息等进行数字化的统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批改作业、回答问题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三是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支持下,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模式,摸索出一整套与时俱进的培养体系,让更多的学生成为“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受益者。

  4结语

  本文通过对高校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导·学·练·评”教学模式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更为细化的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体系构建方式。同时,在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过程中,本文对现阶段甚至未来的高校英语教学目标、内容等进行了大胆的畅想。在该模式的指导下,教师能够合理安排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为学生日后参加市场人才竞争提供更多支持与帮助。希望高校英语“导·学·练·评”教学模式在未来能够为更多的一线英语教育工作者带去福音。

  参考文献

  [1]崔美荣.课程思政与卫生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一体化的实践与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0):3.

  [2]王国萍.产学研背景下大学英语融合ESP教学模式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3(4):72-74.

  [3]刘丽梅.高校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J].英语广场,2019(12):79-81.

  [4]王国印.师范院校英语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英语广场,2016(4):117-119.

  [5]席培华.基于经济一体化的成人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2):2-7.

  [6]余鹏.大学英语口语与听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问题与对策——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20(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