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量表研究综述论文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量表研究综述论文

12

2024-08-30 10:00:54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量表为我国英语写作测评提供了统一的可参照的标准,在英语写作教学、测试及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写作量表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进而分析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总结这些研究给写作教学带来的启示。

  [摘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量表为我国英语写作测评提供了统一的可参照的标准,在英语写作教学、测试及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写作量表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进而分析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总结这些研究给写作教学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量表;描述语;英语写作教学

  1研究背景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简称CSE)是首套面向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能力标准。该量表将学习者的英语语言能力从低到高分为基础、提高和熟练三个阶段,共设九个等级,覆盖大中小学各学段,同时在内容维度上涵盖听、说、读、写、译、语法、语用等各项英语技能(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量表以语言运用为导向,构建了各等级指标体系,对各等级的能力表征进行了清晰、详实的描述,对我国英语教学、学习和测评实现“车同轨,量同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建达,2021)。

  写作能力是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体现为语言学习者和使用者撰写不同功能文本,通过书面语形式表达信息的能力(教育部考试中心,2018;孔菊芳等,2019)。写作量表作为CSE量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能力总表、分项能力表(书面描述、书面叙述、书面说明、书面指示、书面论述和书面互动)、策略量表(规划、执行、评估与补救)和自我评价量表组成,旨在为我国英语教学大纲设计、英语考试、教材编写等活动中有关书面表达内容的设置提供参照标准(张文星等,2019)。CSE量表发布后,围绕写作量表的研究文献逐年增多,本文基于这些研究展开综述,分析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总结相关研究给写作教学带来的启示。

image.png

  2文献来源

  本研究主要通过中国知网,以“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写作量表”为关键词,依次按篇名和主题进行检索,在阅读标题和摘要内容后,排除关联度不高的文献,共搜集到相关期刊文章28篇,其中10篇来自外语类核心刊物,分别为《外语界》5篇,《中国外语》3篇,《外语与外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各1篇。

  上述相关文献的时间跨度为7年(2017—2023),发文峰值出现在2021年。同时,本研究还通过Elsevier、Springer和Wiley等数据库,对关键词China Standards of English、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进行检索,并结合标题和摘要进一步筛选,发现专门探讨CSE写作量表的英文文献数量也非常有限。

  3 CSE写作量表相关研究

  根据文献检索,CSE写作量表相关研究可归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是对写作量表本身展开的本体研究,另一类是写作量表在各层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1本体研究

  从研究主题看,本体研究主要聚焦于CSE写作量表构建的理论基础与框架、写作量表描述语特征、量表效度以及围绕CSE写作量表展开的对接研究。

  3.1.1写作量表构建的理论基础与框架研究

  CSE正式发布前,已有部分学者从基本概念、理论框架等方面着手,为写作量表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邓杰等(2017)提出构建基于构思、撰写和修改三大环节的写作策略框架,阐述了写作策略框架在策略描述语采集和编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还有一些学者从写作能力角度对写作量表框架及其研制过程进行了解读。潘鸣威(2017)梳理了写作能力和写作活动之间的关系,认为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可通过一些典型写作活动加以呈现,可依据功能文本分类方法,构建典型写作活动及其描述语。

  CSE发布后,邹绍艳等(2018)在综合社会认知模式和交际语言能力两种视域对写作能力描述和阐释的基础上,界定CSE写作能力构念,阐明了设定写作量表描述参数时应遵循的原则。潘鸣威(2019)、Pan(2022)撰文阐述了写作量表制定的理论框架、构建思路和运用路径,指出CSE写作能力量表的构建综合了组织知识、语用知识、文本类型学知识和写作策略,写作量表在研制过程中既吸收了国际主流写作量表的优势,避免了缺陷,又从国内外有关二语或外语写作能力的研究中获得了理论支撑。

  3.1.2写作量表描述语研究

  写作量表特征研究主要聚焦在对能力量表描述语的研究上。整体而言,写作能力描述语的构建是一项涉及制定、采集、修订及分类的全过程活动,这些描述语具有肯定、准确、清晰、简短和独立五大特点,其主要来源包括已有文献、实地采样、独立撰写、已有关于英语人才的标准和评价等(张文星等,2019)。

  在具体内容方面,能力量表每一级别的描述语均包含话题、文本和表达功能等能力构念成分,体现出完整性,同时每一级别的描述语列出了该级别的典型书面表达活动,体现出代表性,而量表中不同级别描述语在内容上呈现出连贯性和级差性的特点(孔菊芳等,2019)。潘鸣威(2018)则指出,在各级别难度上,写作量表的描述语体现出写作能力发展的螺旋形、重现式的上升轨迹。

  3.1.3写作量表效度研究

  理想的效度是保证量表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前提,相较于CSE整体效度检验,专门针对CSE写作量表的效度验证论文数量有限。邓华等(2021、2022)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先后对CSE写作能力量表描述语和CSE写作策略量表描述语进行了效度验证。孔文(2023)基于中国大学生英语语料库,对衔接知识运用能力量表描述语的效度进行了研究。上述文献均表明其研究的描述语在整体上具有理想的效度,但也存在部分描述语空缺、少数描述语缺乏典型性和相关性以及拟合度不佳等问题。

  3.1.4围绕CSE写作量表的对接研究

  CSE的研制与颁布为对接研究提供了契机,主要体现在量表与国际性考试的对接研究上,也出现了CSE与国际知名量表之间的对接研究。彭川(2021)选择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CEFR)作为比较对象,研究了C SE写作描述语在CEFR写作量表各级别的分布情况,以及两个量表的能力级别对应关系。其研究表明:虽然两个写作量表有不同的开发背景和目的,但两者均是基于交际语言视角逐级描述语言能力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关联性,CSE写作量表的各级别描述语分布于CEFR写作量表的几个相邻级别,有较明显的级别对应关系,但并非一一对应。另外,Li et al.(2021)研究了两本大学英语教材与CSE量表之间的对接关系,发现教材内容难度整体上低于CSE量表中所描述的大学本科英语应达到的能力水平(五到六级);在写作内容难度上,教材一难度与CSE量表二至三级一致,教材二难度则相当于CSE量表四到五级水平。

  3.2应用研究

  CSE颁布后,其应用研究逐步成为国内英语教育界的新热点,CSE写作量表成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开始在大纲制定、写作教学,写作测评等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3.2.1大纲制定

  CSE写作量表通过能力描述语框架,详细列出了不同级别的英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篇章写作知识和技能,为写作教学大纲的制定提供了有效参考。何琼等(2019)认为,在大纲制定过程中,CSE写作量表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各级写作教学需达到的目标和达到相应目标可选择的路径,而教师也可以基于CSE写作量表总表和各分量表描述语进行课程建设和写作教学任务设计,但是对较为笼统的描述语应先做“精细化”加工处理,使话题内容、拟达到的标准、写作表现等更加直观、具体。

  3.2.2具体教学指导

  部分一线教师基于CSE写作量表展开了写作教学的实践探索。何琼等(2019)参照写作策略描述语为大学一年级新生议论文写作提供了写作策略方面的具体指导。王依超(2021)将量表中的“规划”“执行”和“评估与补救”书面表达策略运用于大学英语课文概要写作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在相关策略的引导下提升概要写作能力。赵娟等(2023)从CSE写作量表中提取和记叙文写作相关的论述,构建了高中记叙文写作评分量表,用于高一年级英语记叙文写作教学和评价。刘明东等(2019)针对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按照写作能力总表一、二级目标要求,对叙述、描述、故事编写等写作活动进行了改革。由此可见,CSE写作量表在不同层次、不同文体的写作教学中都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3.2.3写作测评

  CSE写作量表的应用研究还体现在为写作测评提供参考框架,相关研究主要包括写作能力调查和测评(陈建林,2019;安维彧等,2020;He et al.,2021)、写作考试对接量表(何莲珍等,2021)、促学评价模式(吴雪峰,2022)、动态评价框架下的写作自评模式(张文霞等,2022)以及写作教学形成性评价路径(潘鸣威等,2019;刘琼,2020)。

image.png

  从教学层次上看,基于CSE写作量表的测评研究覆盖大学、中学和小学各级。从教学类型上看,中小学、高职、大学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写作教学均有涉及。CSE写作量表在这些研究中的作用可归纳为:加强学生对写作标准的理解,提升学生写作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教师更全面、直观、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量表在形成性评价上的优势可以丰富写作评价形式,有助于教师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

  综上所述,CSE写作量表本体研究有助于写作量表使用者更清楚地认知量表的研制过程并正确解读量表创建背后的理念,从而为其将量表运用于各种写作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但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量表的应用价值,量表的持续改进和完善至关重要,描述语的不足和缺陷应引起关注,写作量表也应结合英语教学现状做出相应的优化和调整(金艳等,2020)。

  另外,关于CSE写作量表的具体应用仍存在值得进一步探讨的空间。首先,基于写作量表应用的实证性研究数量有限。其次,虽然研究者们提到了量表在帮助教师掌握、评价学生写作水平,以及方便学生进行自我诊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但对量表如何促进教师优化和完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反思的研究较为缺乏。与此同时,基于写作量表的教师反馈、写作量表在教材编写中的应用等方面也可做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

  4结语

  CSE写作量表以“能做”描述的方式为各级、各类英语教学及测评提供了参照标准(潘鸣威,2019)。围绕CSE写作量表的讨论和研究也给今后的实际写作教学带来了启示:(1)教师在撰写写作教学计划前要充分认识不同表达任务之间的连贯性和级差性,了解学生所在层次应该达到的能力目标要求,在把握教学对象的写作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写作活动,布置写作任务。(2)有必要对量表描述语进行校本化处理。CSE写作量表为教师进行写作教学设计,开展各类测评活动提供了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参考框架,但机械搬用并不可取,教师应基于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的写作能力灵活调整,必要时对相应量表中的描述语作具象化、精细化处理。(3)教师可利用各分项量表的描述语,结合不同文体要求,整理出规范、针对性强的分类反馈评语,以便在进行写作评价时能给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4)CSE写作量表为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等形成性评价提供了便利,量表的介入能促进学生对写作标准的理解和目标的确立,评价形式的丰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容忽视。教师除了要重视形成性评价中对学生的培训工作,还应针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并结合学生写作实例以及写作策略运用方面的具体问题,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反馈与指导,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弄清自己的优点及不足,明确今后写作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HE L,JIANG Z,MIN S.Diagnosing writing ability using 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diagnosis models[J].Assessing writing,2021(50):1-14.

  [2]LI X,DEOCAMPO M F.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wo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in China based on the China standards English framework[J].Arab world English journal,2021,12(3):323-337.

  [3]PAN M.The writing sub-scales of the China’s standards of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in writing assessments in China[C]//HAMP-LYONS L,JIN Y,eds.Assess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writing of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Cham,Switzerland:Springer,2022:113-128.

  [4]安维彧,吴媛.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7):381-385.

  [5]陈建林.基于CSE的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能力测评——以写作能力测评为例[J].外语界,2 0 1 9(1):81-88.

  [6]邓华,邓杰,张文星.《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量表效度验证[J].外语界,2021(5):66-74.

  [7]邓华,邓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策略能力量表的构念效度验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6):78-87.

  [8]邓杰,邓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写作策略框架研究[J].外语界,2017(2):29-36.

  [9]何莲珍.语言考试与语言标准对接的效度验证框架[J].现代外语,2019(5):660-671.

  [10]何莲珍,阮吉飞,闵尚超.基于文本特征的校本写作考试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对接效度研究[J].外语教学,2021,42(3):52-57.

  [11]何琼,肖杨田.探讨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以CSE写作能力量表为例[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9(4):11-20.

  [1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13]金艳,揭薇.语言能力量表的应用与后效研究——以CSE口语量表为例[J].外语界,2020(3):52-60.

  [14]孔菊芳,吴雪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结构微探——以书面表达能力量表为例[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9(1):16-26.

  [15]孔文.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效度验证——以衔接知识运用能力量表为例[J].外语测试与教学,2023(2):29-38.

  [16]刘建达.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完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思考[J].中国考试,2021(9):8-12.

  [17]刘明东,杨杰,喻小婵.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3):20-24+44.

  [18]刘琼.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英语专业课程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写作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10):123-125.

  [19]潘鸣威.中国英语写作能力等级量表的典型写作活动构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文本类型视角[J].外语界,2017(2):37-43.

  [20]潘鸣威.中国英语写作能力等级量表研究——写作能力发展的视角[J].中国外语,2018,15(3):78-85.

  [21]潘鸣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写作量表的构建:理论与思路[J].中国外语,2019(3):32-38.

  [22]潘鸣威,吴雪峰.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中小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中的应用——以写作能力为例[J].外语界,2019(1):89-96.

  [23]彭川.《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与《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的级别对接研究——以写作能力为例[J].外语界,2021(5):84-93.

  [24]王依超.《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书面表达策略在大学英语课文概要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测试与教学,2021(1):35-40.

  [25]吴雪峰.基于CSE的大学英语写作促学评价实施路径[J].外语界,2022(4):31-39.

  [26]张文霞,王晓琳.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在大学英语写作课堂学生自评中的应用研究——动态评价理论视角[J].中国外语,2022,19(1):71-78.

  [27]张文星,邓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研制——以写作能力量表描述语库为例[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9(4):1-10+39.

  [28]赵娟,钱星妍.基于《量表》的高中英语记叙文写作评分量表的构建及教学应用[J].中国考试,2023(2):49-55.

  [29]邹绍艳,潘鸣威.《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写作能力构念界定[J].当代外语研究,2018(5):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