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8-16 11:30:19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阐述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的优势,如可视化呈现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语法知识网络、强化记忆与复习等。结合实例,从引入新知识、解释规则和用法、练习巩固和拓展应用等方面探究新课标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摘要】阐述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分析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的优势,如可视化呈现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语法知识网络、强化记忆与复习等。结合实例,从引入新知识、解释规则和用法、练习巩固和拓展应用等方面探究新课标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思维导图
引言
在英语教学领域,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语法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单元语法教学是学习语法的一种常见模式,它涵盖广泛的知识点,需要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和应用大量的语法规则。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现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因此,英语教师应在新课标指导下运用思维导图开展语法教学。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得到关注和改进。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他们不仅要掌握语法知识,还要将其灵活运用于实际交际中。因此,传统的机械记忆语法规则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用。新课标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倡他们参与到语言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主体。在大单元语法教学中,教师会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语法项目,围绕这个项目展开教学(李淑君2023)。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的优势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是一种有力的辅助工具。它具有可视化展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帮助他们建立知识网络等优势,能提高其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有效地改进和提升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效果。
(一)可视化呈现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语法知识,使抽象的语法规则变得形象化和易于被理解。学生通过视觉方式快速捕捉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层次,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思维导图能以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在参与思维导图制作的过程中更具主动性,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三)帮助学生建立语法知识网络
通过将各个语法知识点以节点形式连接在一起,学生能形成完整的语法知识网络,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语法知识。
(四)强化记忆与复习
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在复习时快速回顾所学知识点(张满晴、李存生2023)。
三、新课标背景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引入新语法知识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入新语法知识。利用思维导图作为引入新语法知识的工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语法规则(田甜2022)。
以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为例,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引入语法知识,帮助学生理解can的具体用法。一是创设情境。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一位年轻运动员成功完成高难度动作的情境。随后,教师呈现一张图片,展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简单动作,如跳绳、画画等。二是呈现思维导图。教师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精心设计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中心节点写着“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分支节点包含情态动词can的基本意义和用法。三是激发学生思考。教师提问:“你们在思维导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积极回答:“Can表示能力、允许和请求等意思。”教师继续提问:“在思维导图的哪个分支中,我们能找到can表示能力的用法?”学生回答:“在基本意义的分支中。”四是分步讲解can表示能力的用法。教师解释说:“Can表示某人有完成某项活动的能力,如视频中的运动员能够完成高难度动作。也可以用can表示你们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动作。”五是练习巩固。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填空并使用can表示能力的句式描述图片中的动作。例如:“I_________jump rope.”学生回答:“Ican jump rope.”六是引导学生总结can的用法。Can表示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它表示能够做的事情。在以上例子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成功地帮助学生理解了can表示能力的用法。
(二)解释语法规则和用法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的第二步是解释语法规则。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解释语法规则的工具,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侯立敏2022)。
以“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为例,具体教学做法如下:第一,复习前一步骤。在开始解释现在进行时用法之前,教师让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语法知识,如一般现在时的用法,以便让他们建立对比和理解所学的知识。第二,呈现思维导图。教师提供一系列例句,展示语法规则的不同应用情况。通过例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语法知识的用法和变化。教师在黑板或投影仪上展示思维导图,中心节点写着“现在进行时的用法”,分支节点包含现在进行时的构成、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等内容。第三,解释语法规则。教师逐步解释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例如,解释说:“现在进行时用于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或状态。它的构成是‘主语+am/is/are+现在分词’。比如,I am studying English now.”第四,给出例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法规则,教师给出多个例句,让他们分析句子的结构和用法。例如,“He is playing soccer with his friends.”“Are they watching a movie right now?”第五,学生参与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情境写出相应的现在进行时的句子。例如,教师说:“Look outside the window.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学生回答:“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in the park.”第六,总结回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现在进行时的用法,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现在进行时的特点和用法。同时,展示更多例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现在进行时的使用。在现在进行时中,动词be及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ing”结合在一起,形成“am/is/are+现在分词”的结构。它强调的是某个具体时刻正在发生的动作或状态,或者强调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通过以上具体教学做法,让思维导图在解释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时发挥积极作用。它通过图形化展示语法规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通过练习和例句的应用,学生加深对现在进行时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更好地掌握现在进行时的用法,为在实际交际中运用语言打下坚实基础。
(三)语法练习与巩固
在新课标背景下,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强大的学习工具,能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起到积极作用。以下是用思维导图开展“过去完成时态”语法练习与巩固的具体做法:一是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学开始阶段,教师可提前制订思维导图的框架。将大单元语法知识点作为中心节点,围绕中心节点添加不同的分支节点,每个分支节点对应一个具体的语法知识点(伍雪辉2022)。二是练习分类。在思维导图中将练习题按照不同的语法知识点进行分类,每个分类对应一个分支节点。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对不同的语法知识点进行区分和集中练习。三是详细练习设计。在每个分支节点下,教师可以添加详细的练习题和练习说明。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填空、改错、选择题等,涵盖不同难度。练习可简要说明练习的目的和要求。例如,填空题:The train__________(leave)by the time we arrived at the station.改错题:She had went home before the rain started.选择题:Had they__________(finish)the project before the deadline?四是关注学生参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学生一起思考、讨论并解答思维导图中的练习题,增加主动参与度。例如,教师提出一个过去完成时态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形式,完成句子:“She__________(leave)before I arrived.”。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用粉笔或标记笔填写答案,或者举手示意回答问题。五是在语法练习与巩固阶段结束时,教师再次展示思维导图,进行整体复习。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回顾已学知识点,加深对语法规则的理解和记忆。包括had+过去分词的构成规则,以及表示在过去某个时间或事件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的用法。六是自主练习。教师在课后将思维导图分享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外进行自主练习。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指引,自主练习,巩固语法知识。通过思维导图开展语法练习与巩固,可以使学生对语法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他们整体把握,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能够视觉化地展示语法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组织结构,使学习内容更具可视化和逻辑性。同时,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能增强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在练习中更好地运用语法知识。这样的教学做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动力。
(四)语法拓展应用
在新课标背景下,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在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实现语法拓展应用。学生可以在图形化的框架中更清晰地认识语法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语法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实际应用和情景模拟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田海云2021)。以比较级与最高级用法教学为例,做法如下:
首先,引入主题。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主题为“比较级与最高级的用法”。解释比较级和最高级在英语中的重要性,简要说明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其次,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中心节点写明主题,分支节点围绕主题列出相关的语法知识点或拓展内容。分支节点设置为以下几方面:(1)比较级的构成。原级+er(部分单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如tall→taller(高→更高);more+原级(部分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如beautiful→more beautiful(美丽→更美丽)。(2)最高级的构成。the+最高级形式,如tall→the tallest(高→最高的),beautiful→the most beautiful(美丽→最美丽的)。(3)比较级的用法。表示两者之间的比较:She is taller than her sister.(她比她妹妹高。)表示某种变化:The weather is getting colder.(天气越来越冷了。)(4)最高级的用法。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比较:He is the tallest boy in the class.(他是班上最高的男孩。)表示某种极限:It’s the most delicious cake I’ve ever had.(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蛋糕。)(5)特殊情况。以字母e结尾的形容词,直接加r或st:large→larger→largest(大→更大→最大的),部分形容词使用不规则变化:good→better→best(好→更好→最好的)。(6)注意事项。比较级和最高级可用于形容词和副词,用于不同程度的比较。在比较级和最高级前加上more和the most,可用于多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比较,如两者之间、多者之间或表示某种极限。
最后,介绍构成规则与用法。逐一解释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规则,包括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构成方法,以及以e结尾和不规则变化的形容词的变化规则。例如:tall→taller,beautiful→more beautiful。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包括表示两者之间的比较、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比较、某种变化或极限等情况。例如:She is taller than her sister.(她比她妹妹高。)同时,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构成规则和用法,在空白处填入正确的比较级或最高级形式。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在两个或多个选项之间进行比较,使用适当的比较级或最高级形式作出选择。例如:Which is__________(big),the sun or the moon?此外,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应用比较级和最高级。例如,鼓励学生用英语描述班级里谁跑得最快,谁画得最好等。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对话中运用比较级和最高级,如两个朋友在商店里选购礼物,讨论哪个礼物更适合送给某人。教师在课堂结束前进行总结复习,再次强调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回顾课堂练习和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全面了解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与具体用法,使其在实际交流中更好地掌握语法知识,从而实现语法教学的创新。
结语
思维导图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大单元语法教学中运用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其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引入新语法知识时,思维导图以图形化形式呈现,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吸收新知识。在解释语法规则时,思维导图展示用法和例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在语法练习与巩固阶段,思维导图作为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所学知识。在语法拓展应用方面,思维导图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引用文献
侯立敏.2022.初中英语教育教学中的语法教学分析[J].海外英语,(21):155-156.
李淑君.202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分析[J].甘肃教育研究,(5):58-60.
田海云.2021.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广场,(36):134-136.
田甜.2022.基于情境任务学习的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的创设与实践[J].华夏教师,(34):50-52.
伍雪辉.2022.大单元教学的内生逻辑与实践立场[J].教育研究与实验,(4):91-96.
张满晴,李存生.2023.核心素养下大单元教学的逻辑理路与实施策略[J].教育评论,(5):139-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