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投稿/征稿

欢迎您!请

登录 注册

手机学刊吧

学刊吧移动端二维码

微信关注

学刊吧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关于我们
首页 > 学术论文库 > 英语论文 浅谈如何依托主题语境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依托主题语境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论文

9

2024-08-15 10:42:36    来源:    作者:zhouxiaoyi

摘要:结合实例,浅谈如何依托主题语境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依托主题语境,呈现语法难点;创设主题语境,感知语法意义;立足主题语境,探究语法规则;围绕主题语境,实践语法知识等策略。认为英语语法与语篇、语用、语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应在主题语境中进行教学,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指出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中理解语法知识,探究语法规则,提高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其对语法的掌握。

  【摘要】结合实例,浅谈如何依托主题语境优化初中英语语法教学,提出依托主题语境,呈现语法难点;创设主题语境,感知语法意义;立足主题语境,探究语法规则;围绕主题语境,实践语法知识等策略。认为英语语法与语篇、语用、语意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应在主题语境中进行教学,提高语法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指出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中理解语法知识,探究语法规则,提高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其对语法的掌握。

  【关键词】初中英语;主题语境;语法教学

  引言

  语法是语言能力形成的基础,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法包括语类、时态、语态、语气,以及句子成分和句型结构等知识,需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和运用,从而真正领悟并掌握。因此,主题语境的设计与运用格外重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在具体语境中帮助学生建立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语法观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立足教学内容,创设主题语境,将语法教学自然融入语境中,让学生结合语境体验和使用语言,掌握语法规则,领悟语法意义,从而形成语言能力。

  一、依托主题语境,呈现语法难点

  语法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它既有一般规律的普遍适应性,又有着不同条件下的使用特殊性,这些差别只有在具体的主题语境中才会显现出来。因而,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可以依托主题语境呈现语法难点,让学生通过语境体会语法使用中的一些细微差别,从而发现难点,面对难点,突破难点,真正掌握语法的使用规则。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8 Natural disasters时,教师通过主题语境为学生呈现语法中的难点,让他们螺旋递进式地学习语法知识。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自然灾害”,语法教学的难点是对过去进行时态的掌握。在教学时,教师依托教学单元中Reading板块的语篇设计主题语境,让学生发现和探究过去进行时态。教师从文本中为学生提取出三个语段:“He was sleeping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People were running in all directions while pieces of glass and bricks were falling down.”“As he was trying to find his way out,he suddenly heard some noise above him.”这三个语段都围绕主题语境Earthquake展开,都用了过去进行时态,并且在具体语境中呈现了过去进行时的完整结构和使用情境,展现了语法难点。教师让学生将过去进行时态与之前学习的现在进行时态、一般过去时态进行对比,引导他们改写句子,从而让其发现为什么此处不能使用现在进行时或者一般过去时,最终探索出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使用规则,并能够快速感知语法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然后有针对性地突破,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提高语法学习的效率。教师依托Earthquake主题语境,通过语境中三个具体的语段,为学生呈现过去进行时态的语法知识,让他们在深入学习之前感知语法结构和使用规则,提高专注力,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学习难点,为之后的学习作铺垫。

image.png

  二、创设主题语境,感知语法意义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语法同样如此。对于学生而言,语法学习比较枯燥,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生动有趣的主题语境,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法的意义,并在思想上重视语法,培养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创设主题语境,让学生在相对完整而又真实的情境中接触语言、体验语言,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用法,从而更好地掌握语法(王丽2023)。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1 Past and Present时,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主题语境,让他们感知语法的意义。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过去与现在”,语法教学的重点在于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是英语学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典型时态,对学生学好英语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现在完成时呢?教师通过创设主题语境帮助学生进行判断。教师让学生结合主题“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进行自由讨论,对比今日与往昔,谈论在过去的这些年,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Q:Do you still remember what our city used to be like?

  A:At that time,the sky was bluer,the water was clearer,and the air was fresher.

  Q:How did these changes come about?

  A:Because our city has built many factories,which have caused a lot of pollution.

  Q:Has the impact of these factories persisted until now?

  A:Yes,and it will have an impact for a long time in the future.

  在主题语境中,教师让学生对比城市现在与过去的变化,找出城市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在过去的几年间,城市建造了很多工厂,产生了污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着,教师让学生分析这些影响是已经结束了,还是一直在持续。学生很快明确:工厂造成的城市污染一直存在,并且未来还会延续很长时间。这样,学生就能在语境中明白现在完成时的意义,即表示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动作、状态或者是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状态,但影响持续到现在的情况,强调的是变化和影响的持续性。教师通过创设主题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结合具体的情况分析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和意义,加深了他们对于语法的理解,更让他们明白:每个语法都有其特定作用和意义,学好语法是学好英语的基础,从而为其以后的学习提供动力。

  三、立足主题语境,探究语法规则

  (一)有效问题驱动,提炼语法规则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发展需求,会导致他们的英语学习仅仅停留在表层,而在实际运用中会产生较多的问题(朱国慧2021)。需求随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师在语法教学中要立足主题语境,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他们设计有效问题,驱动他们在语境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学会联系具体语境分析、推测和提炼语法规则,建立起对语法的深刻认识。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2 Colours时,教师立足主题语境,设计有效问题链,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有意识地提取语篇中的有效信息,提炼语法规则。这一单元的语法围绕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展开,需要学生掌握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句式结构和使用规则。教师从主题语境Colours and moods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中的宾语从句:“Read the topic discourse and find the sentence containing‘that’.”“Take a look at the words before‘that’and say what kind of words they are?”“Which sentences in the text do you think can also be preceded by‘that’?”“Can you chang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nto an object clause guided by‘that’?”通过这一系列的有效问题链,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语境中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体会宾语从句与其他句式的区别。其次,教师从整体到局部,让学生关注that句式的前置词,发现that前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初步感知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句式结构。再次,教师让学生回到语境当中,凭借所学知识,尝试寻找隐藏的that句式,让他们知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that这个词是可以省略的。在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中,学生逐渐懂得了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的句式结构和使用法则,初步提炼出语法规则。最后,教师让学生将例句改写成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语法规则,掌握所学知识。教师立足主题语境设置有效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和提炼语法规则,帮助他们实现了深度思考,促进了其对语法的理解与掌握。

  (二)引导合作探究,建构语法规则

  语法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脑海中建立语法规则。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其自主探索语法规则,然后逐步建构语法规则,最终学为己用,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1 Friends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合力探究语法规则。这一单元的语法知识是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需要学生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几种转化形式,建构起完整的语法规则体系。教师立足主题语境,为学生选择了含有目标语法的主题语篇群,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语法规则,最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最好的朋友”,主题语境围绕“朋友的介绍”展开,让学生学会通过外形特征描述介绍自己的朋友。在教学时,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段含有目标语法的主题语篇群,让他们分小组合作找出语篇中的形容词及其比较级和最高级,探究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之间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发现,形容词的比较级有的是在结尾加er,有的是直接加r,有的是将结尾字母y改成ier,有的则需要重复尾字母再加er等;最高级的变化与比较级类似,只不过以est结尾,将more变为most。这个发现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接下来,学生分组合作,针对每一种情况展开深入的探究,最终发现了形容词的变化规则:短形容词的比较级一般在结尾直接加er,最高级加est,但是当尾字母为e时,只要直接加r或st,尾字母尾y时,需将y去掉,加ier或iest;长形容词一般在单词前加more或者most;good、bad等属于不规则形容词,它们的比较级与最高级是固定单词,需要背诵和记忆。在通力合作和激烈讨论中,学生逐渐梳理出形容词的比较级与最高级的语法规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题语境,让他们通过比较和讨论在语境中探究语法规则,最终建构起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发展思维品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四、围绕主题语境,实践语法知识

  (一)创编情景剧,内化语法知识

  情景剧表演一直是英语中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青春期的学生有想法、爱表现,喜欢通过各种舞台展示自己。英语恰恰是一门很适合表演的学科。教师可以将语法教学与情景剧表演结合起来,设计主题语境,让学生借助情景剧应用语法,内化语法知识。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2 Travelling时,教师立足主题语境,引导学生创编和表演情景剧,帮助他们内化语法知识。这一单元的语法重点在于“have/has been”与“have/has gone”的使用,需要学生掌握这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联系单元主题“旅行”创设主题语境,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情景剧,让他们以“An unforgettable trip”为题设计情境对话,完成一小段情景剧的创作,要求对话中必须使用“have/has been”与“have/has gone”句式,并明确显示出二者之间的差别。这是一个开放性的任务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选择任务的难度,同时,由于硬性要求的存在,可以确保学习的目的性与准确性,保障学习质量。另外,情景剧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可以保证他们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于他们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为了完成任务,学生针对两种句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从而明白“have/has been”指的是“去过那个地方,人已经回来了”,“have/has gone”则表示“去了那个地方,人还没有回来”。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学生再为主题设计情境对话,将语法融入语境中,任务完成起来更轻松。

  A:Where did you travel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B:I have been to Beijing.A:How about Beijing?

  B:The Forbidden City is very beautiful,and the Great Wallis magnificent.

  A:I also want to go and take a look at what you said.Have you met Li Ming?He was also in Beijing at the time.

  B:No,he has gone to Xi’an.He will be back tomorrow.

  教师立足主题语境为学生创编情景剧,让他们在情景剧对话的设计中灵活应用语法知识,内化与吸收语法知识,提高其语法学习能力,促进其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二)设计训练活动,活化语法规则

  学来的知识如果不能在实际情况下灵活自如地使用,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而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中,大量、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围绕主题语境设计有意义的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语法形式和规则,准确地描述事实、表达意义,活化语法规则(张理英2022)。

image.png

  例如,在讲授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Unit 6 TV Programmes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多种训练活动,帮助他们活化语法规则。这一单元的语法知识是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需要学生掌握条件状语从句中时态的应用规则。教师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出发,围绕主题语境为学生设计训练活动。比如,这一单元的主题讲的是电视节目,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新闻播报任务,让他们模拟新闻主播,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介绍自己喜欢的作品,包括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既可以让他们进一步应用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又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活化其对语法的使用。又如,教师以“If I...”为题,引导学生开展专项写作训练,让他们在写作中理解和运用语法规则,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英语说到底是一个工具,最后都是要回归生活中使用的,因此,教师还联系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让学生进行即兴演练:“If the teacher comes,he will definitely find today’s classroom particularly clean.”“If he had read that book,he would have liked the movie.”“If he leaves ten minutes early,he will definitely not be late.”这种将生活中刚刚发生的事件转化为即兴的语法练习的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还能让他们对英语的实用性有真实的体验和感悟。教师通过各种训练活动,引导学生在主题语境中应用语法知识,活化语法规则,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让语法课堂更加有趣且富有活力。

  结语

  主题语境是语言学习必不可少的“土壤”,对语法教学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在进行语法教学时,要充分发挥主题语境对教学的辅助作用,结合单元主题,围绕目标语法,精心设计主题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知语法的形式和意义,突破学习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语法规则,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提升语言能力。

  引用文献

  王丽.2023.单元主题语境下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J].中学生英语,(22):43-44.

  张理英.2022.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3):26-31.

  朱国慧.2021.基于主题语境的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分析[J].校园英语,(4):243-244.